大蒙古帝國的盛衰(二)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2. 賈拉爾朝(1336-1411年)
1340年建立,據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蘇爾和迪亞巴克兒;克爾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獨立稱王,據有赫拉特和唿羅珊部分地區。後被鐵木兒帝國滅。
13. 穆劄法爾朝(1313-1393年)
1353年建立,據有法爾斯、克爾曼和庫爾德斯坦,稱臣於開羅。後被鐵木兒帝國滅。
14. 賽爾別達爾國(1337-1381年)
1353年建立的政權,據有唿羅珊北部。1380年以後,在伊兒汗國廢墟上建立的各王朝,先後被帖木兒帝國滅亡。
15. 帖木兒帝國(1370年-1507年)
帖木兒帝國開國大帝帖木兒出生於西察合台汗國的撒馬爾罕以南的渴石城附近的蒙古巴爾拉斯部區,這個部落在十四世紀韌來到卡什卡河流域居住。他們的氏族雖然還過著遊牧生活,但是已經部分地開始向定居過渡,帖木兒的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國合讚汗的女兒,因此《明史》稱帖木兒為元駙馬。
1370-1405年間帖木兒打敗埃及馬布留克王朝,占領敘利亞,打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活捉巴耶塞特蘇丹,消滅印度德裏蘇丹國。開創了一個大帝國,以今天的烏茲別克為中心。在其鼎盛時期橫亙從格魯吉亞到印度的西亞、中亞、和南亞。首都為撒馬爾罕,後遷都到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 1405年帖木兒率兵東征明朝,途中病死,明朝與一次災難擦肩而過。
帖木兒帝國文化得到巨大發展。這個時期被譽為“帖木兒文藝興”、“波斯文學藝術的黃金時代”。15世紀中葉,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後裔昔班在中亞草原興起,1500年攻占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建立烏茲別克汗國,1507年滅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們無奈轉而去印度開創莫臥兒王朝去了。也就是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爾敗逃至喀布爾,並在南亞的印度地區創立了印度曆史上的莫臥兒帝國。
16. 莫臥兒帝國(1526~1858年)
1526年,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爾入侵印度,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標誌著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的開始。之後,巴布爾又經過1527年的坎努戰役和1529年的戈格拉戰役,統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馬雍繼位(1530~1556)。
1540年,胡馬雍在曲女城戰役中為比哈爾阿富汗酋長舍爾沙擊敗,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暫告中斷。
1555年,胡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領德裏和亞格拉,恢複了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1556年,阿克巴繼位,實行了進步的內政改革,采取寬容的宗教政策,擴大了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的社會、政治基礎。他建立中央集權製,開疆拓土,統一了次大陸廣大地區,推動了印度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到查罕傑(1605~1627在位)和沙·賈漢(1628~1658在位)時代,莫臥兒王朝國勢曰盛。文化藝術亦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的藝術特點,是民族傳統與中亞及波斯藝術相結合,舉世聞名的泰吉·瑪哈爾陵,可以作 其典型代表。
185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王稱號,成立英屬印度,莫臥兒王朝滅亡,莫臥兒王朝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
17. 希瓦汗國((1512年- 1785年)
十六世紀,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後裔阿不海汗建立強大的烏茲別克汗國。位於阿姆河下遊的花拉子模綠洲,統治範圍西及裏海,南達唿羅珊北部。雖然統治階級和貴族階層是蒙古人,但主要居民為烏茲別克人,次為土庫曼人、卡拉卡爾巴克人和哈薩克人。
16世紀初,花拉子模被昔班尼汗征服。他死後,暫歸伊朗統治。約1512年,當地居民在伊斯蘭首領鼓動下趕走伊朗總督,擁立烏茲別克王族伊爾巴爾斯(1512~1525在位)為汗,建立獨立的國家。首都最初在烏爾根奇,16世紀末遷至希瓦(今鹹海南之基發)。建國初期,政局動蕩。1593年被布哈拉汗征服。1598年,恢複獨立。阿布勒哈茲·巴哈杜爾汗即位後,國勢轉強,他和他的兒子阿努沙(1663~1687在位)曾多次侵入布哈拉汗國境。
1740年,希瓦被伊朗納迪爾沙征服。納迪爾沙死後,希瓦擺脫伊朗的控製,但內亂日甚。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時期(1806~1825)汗國實現政治統一,國勢日益強盛。汗國淪為俄國的保護國。1920年2月,在當地人民和蘇俄紅軍的攻擊下,汗國覆亡,建立花拉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並入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18. 哈薩克汗國(1456年—1718年)
十五世紀中期,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術赤後裔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希瓦汗國阿不勒海爾汗敗於瓦刺之機,與賈尼別克汗一起,率領部分遊牧部落向東遷徙,進入巴爾喀什湖以南察合台後裔政權亦力把裏(東察合台汗國)境內,在楚河、塔拉斯河廣闊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薩克汗國。統一的哈薩克民族從這個時候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從此誕生。
1628年,額斯木汗卒後,江格爾汗繼位。其東部準噶爾強盛起來,常攻打哈薩克汗國。江格爾與布哈拉汗及葉爾羌汗聯合,共同反擊準噶爾貴族的進攻。
1652年,江格爾汗在與準噶爾戰爭中陣亡後,哈薩克汗國內部統治集團間爭權奪利,較有勢力的蘇丹自立為汗,各霸一方。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頭克汗逝世後,哈薩克汗國逐漸衰落,各玉茲的小汗不服從大可汗的管轄,各自為政。1755—1757年(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朝解除了哈薩克汗國來自準噶爾貴族的威脅。部分牧民遷迴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區放牧。
18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加緊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3年(清光緒九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000多戶遷入伊犁和博爾塔拉地區。劃界後,又有不少哈薩克族遷入新疆。
19. 克裏米亞汗國(1430年- 1783年 )
克裏米亞汗國約建於1430年,由拔都弟弟禿花·帖木兒的後裔哈吉·格來所建。他統治時期發行的第一批錢幣注明年代是1441-1442年,現已知道他一直統治到1466年。他所建的汗國東以頓河下遊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遊,向北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1454年,哈吉·格來把克裏米亞河南岸的巴赫切薩拉伊,即原奇爾克耶城定為都城。由哈吉建立的格來王朝一直延續到1771年俄國征服時期,1783年最後並入俄國。
20. 喀山汗國(1445年- 1552年)
喀山汗國,1445年由拔都弟弟禿花·帖木兒的後裔烏魯·穆罕默德與其子馬赫穆提建立。烏魯·穆罕默德於1446年被其子馬赫穆提克暗殺。在馬赫穆提克統治期間(1446-1464年),新開國的創建最終完成。領土範圍為伏爾加河中遊和卡馬河流域的原保加爾王國。馬赫穆提克之子和繼承者喀山汗易不拉欣1468年他征服了維亞特卡。易不拉欣之子阿明於1506年打敗打敗莫斯科公國的軍隊。
1552年6月,沙皇伊凡四世派兵用大炮圍攻喀山城。10月2日攻占該城,喀山汗國被俄羅斯吞並。
喀山汗國的滅亡標誌著俄國人與蒙古人之間統治和被統治關係發生改變。實實在在的翻身農奴把歌唱!
21. 阿斯特拉罕汗國(1466年- 1556年)
建於1466年,是由金帳汗庫楚克·馬哈麻的孫子、也叫卡西姆的宗王創建。定都於阿斯特拉罕城,疆域包括伏爾加河下遊及南高加索草原地帶,北鄰喀山汗國,西接克裏木汗國,東與諾蓋汗國為界。居民主要從事牧業、漁業,農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手工業較發達,毛皮、製革等享有盛名。地處交通樞紐,通過陸路和水路可聯接高加索、黑海與裏海,內外貿易頗為發達。
1554年伊凡四世派3萬俄軍進攻阿斯特拉罕汗國,推翻了雅姆古爾切伊汗,扶持捷爾維什·阿裏上台,汗國變為俄國的屬國。1556年伊凡四世派兵驅逐阿裏汗,正式吞並阿斯特拉罕汗國。
1340年建立,據有伊拉克、阿塞拜疆、摩蘇爾和迪亞巴克兒;克爾特朝(1245-1389年),1342年獨立稱王,據有赫拉特和唿羅珊部分地區。後被鐵木兒帝國滅。
13. 穆劄法爾朝(1313-1393年)
1353年建立,據有法爾斯、克爾曼和庫爾德斯坦,稱臣於開羅。後被鐵木兒帝國滅。
14. 賽爾別達爾國(1337-1381年)
1353年建立的政權,據有唿羅珊北部。1380年以後,在伊兒汗國廢墟上建立的各王朝,先後被帖木兒帝國滅亡。
15. 帖木兒帝國(1370年-1507年)
帖木兒帝國開國大帝帖木兒出生於西察合台汗國的撒馬爾罕以南的渴石城附近的蒙古巴爾拉斯部區,這個部落在十四世紀韌來到卡什卡河流域居住。他們的氏族雖然還過著遊牧生活,但是已經部分地開始向定居過渡,帖木兒的妻子是西察合台汗國合讚汗的女兒,因此《明史》稱帖木兒為元駙馬。
1370-1405年間帖木兒打敗埃及馬布留克王朝,占領敘利亞,打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活捉巴耶塞特蘇丹,消滅印度德裏蘇丹國。開創了一個大帝國,以今天的烏茲別克為中心。在其鼎盛時期橫亙從格魯吉亞到印度的西亞、中亞、和南亞。首都為撒馬爾罕,後遷都到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 1405年帖木兒率兵東征明朝,途中病死,明朝與一次災難擦肩而過。
帖木兒帝國文化得到巨大發展。這個時期被譽為“帖木兒文藝興”、“波斯文學藝術的黃金時代”。15世紀中葉,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後裔昔班在中亞草原興起,1500年攻占布哈拉和撒馬爾罕,建立烏茲別克汗國,1507年滅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們無奈轉而去印度開創莫臥兒王朝去了。也就是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爾敗逃至喀布爾,並在南亞的印度地區創立了印度曆史上的莫臥兒帝國。
16. 莫臥兒帝國(1526~1858年)
1526年,帖木兒的五世孫——巴布爾入侵印度,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標誌著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的開始。之後,巴布爾又經過1527年的坎努戰役和1529年的戈格拉戰役,統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馬雍繼位(1530~1556)。
1540年,胡馬雍在曲女城戰役中為比哈爾阿富汗酋長舍爾沙擊敗,流亡波斯和阿富汗,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暫告中斷。
1555年,胡馬雍重征印度平原,占領德裏和亞格拉,恢複了莫臥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1556年,阿克巴繼位,實行了進步的內政改革,采取寬容的宗教政策,擴大了莫臥兒王朝統治印度的社會、政治基礎。他建立中央集權製,開疆拓土,統一了次大陸廣大地區,推動了印度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到查罕傑(1605~1627在位)和沙·賈漢(1628~1658在位)時代,莫臥兒王朝國勢曰盛。文化藝術亦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的藝術特點,是民族傳統與中亞及波斯藝術相結合,舉世聞名的泰吉·瑪哈爾陵,可以作 其典型代表。
185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王稱號,成立英屬印度,莫臥兒王朝滅亡,莫臥兒王朝徹底淪為英國殖民地。
17. 希瓦汗國((1512年- 1785年)
十六世紀,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後裔阿不海汗建立強大的烏茲別克汗國。位於阿姆河下遊的花拉子模綠洲,統治範圍西及裏海,南達唿羅珊北部。雖然統治階級和貴族階層是蒙古人,但主要居民為烏茲別克人,次為土庫曼人、卡拉卡爾巴克人和哈薩克人。
16世紀初,花拉子模被昔班尼汗征服。他死後,暫歸伊朗統治。約1512年,當地居民在伊斯蘭首領鼓動下趕走伊朗總督,擁立烏茲別克王族伊爾巴爾斯(1512~1525在位)為汗,建立獨立的國家。首都最初在烏爾根奇,16世紀末遷至希瓦(今鹹海南之基發)。建國初期,政局動蕩。1593年被布哈拉汗征服。1598年,恢複獨立。阿布勒哈茲·巴哈杜爾汗即位後,國勢轉強,他和他的兒子阿努沙(1663~1687在位)曾多次侵入布哈拉汗國境。
1740年,希瓦被伊朗納迪爾沙征服。納迪爾沙死後,希瓦擺脫伊朗的控製,但內亂日甚。穆罕默德·拉希姆汗時期(1806~1825)汗國實現政治統一,國勢日益強盛。汗國淪為俄國的保護國。1920年2月,在當地人民和蘇俄紅軍的攻擊下,汗國覆亡,建立花拉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1924年並入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
18. 哈薩克汗國(1456年—1718年)
十五世紀中期,白帳汗國最後一個可汗術赤後裔巴拉克之子克烈汗,乘希瓦汗國阿不勒海爾汗敗於瓦刺之機,與賈尼別克汗一起,率領部分遊牧部落向東遷徙,進入巴爾喀什湖以南察合台後裔政權亦力把裏(東察合台汗國)境內,在楚河、塔拉斯河廣闊的土地上建立了哈薩克汗國。統一的哈薩克民族從這個時候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從此誕生。
1628年,額斯木汗卒後,江格爾汗繼位。其東部準噶爾強盛起來,常攻打哈薩克汗國。江格爾與布哈拉汗及葉爾羌汗聯合,共同反擊準噶爾貴族的進攻。
1652年,江格爾汗在與準噶爾戰爭中陣亡後,哈薩克汗國內部統治集團間爭權奪利,較有勢力的蘇丹自立為汗,各霸一方。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頭克汗逝世後,哈薩克汗國逐漸衰落,各玉茲的小汗不服從大可汗的管轄,各自為政。1755—1757年(清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二年),清朝解除了哈薩克汗國來自準噶爾貴族的威脅。部分牧民遷迴阿勒泰、塔城、伊犁地區放牧。
18世紀中葉起,沙俄勢力加緊侵入哈薩克草原和原屬清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地區。1863年(清光緒九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000多戶遷入伊犁和博爾塔拉地區。劃界後,又有不少哈薩克族遷入新疆。
19. 克裏米亞汗國(1430年- 1783年 )
克裏米亞汗國約建於1430年,由拔都弟弟禿花·帖木兒的後裔哈吉·格來所建。他統治時期發行的第一批錢幣注明年代是1441-1442年,現已知道他一直統治到1466年。他所建的汗國東以頓河下遊為界,西至第聶伯河下遊,向北延伸到耶列茲城和坦波夫。1454年,哈吉·格來把克裏米亞河南岸的巴赫切薩拉伊,即原奇爾克耶城定為都城。由哈吉建立的格來王朝一直延續到1771年俄國征服時期,1783年最後並入俄國。
20. 喀山汗國(1445年- 1552年)
喀山汗國,1445年由拔都弟弟禿花·帖木兒的後裔烏魯·穆罕默德與其子馬赫穆提建立。烏魯·穆罕默德於1446年被其子馬赫穆提克暗殺。在馬赫穆提克統治期間(1446-1464年),新開國的創建最終完成。領土範圍為伏爾加河中遊和卡馬河流域的原保加爾王國。馬赫穆提克之子和繼承者喀山汗易不拉欣1468年他征服了維亞特卡。易不拉欣之子阿明於1506年打敗打敗莫斯科公國的軍隊。
1552年6月,沙皇伊凡四世派兵用大炮圍攻喀山城。10月2日攻占該城,喀山汗國被俄羅斯吞並。
喀山汗國的滅亡標誌著俄國人與蒙古人之間統治和被統治關係發生改變。實實在在的翻身農奴把歌唱!
21. 阿斯特拉罕汗國(1466年- 1556年)
建於1466年,是由金帳汗庫楚克·馬哈麻的孫子、也叫卡西姆的宗王創建。定都於阿斯特拉罕城,疆域包括伏爾加河下遊及南高加索草原地帶,北鄰喀山汗國,西接克裏木汗國,東與諾蓋汗國為界。居民主要從事牧業、漁業,農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手工業較發達,毛皮、製革等享有盛名。地處交通樞紐,通過陸路和水路可聯接高加索、黑海與裏海,內外貿易頗為發達。
1554年伊凡四世派3萬俄軍進攻阿斯特拉罕汗國,推翻了雅姆古爾切伊汗,扶持捷爾維什·阿裏上台,汗國變為俄國的屬國。1556年伊凡四世派兵驅逐阿裏汗,正式吞並阿斯特拉罕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