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元二十五年,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的大事。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以有異謀的罪名,被唐玄宗李隆基廢斥為庶,監於宮中東城。


    事過不足半月,李隆基又將三個兒子賜死。這個有“異謀”的罪名,真是無法盡釋,這三位皇子且有太子在內,他們到底犯了什麽罪,惹惱皇帝父親下了殺子的狠心呢?


    事發突然,李隆基也感到很意外。當時受寵的武惠妃報告玄宗說,“太子與二王串通謀反,以身裹衣甲。”李隆基立即派內侍去查看,果如武惠妃所言。玄宗大怒,立即廢李瑛、李瑤、李琚為庶人。這一事件的轟動很大,一日之間廢三位皇子,且有太子在內,朝廷上下嘩然,但皆因皇帝的嚴酷不敢為太子申辯,隻能暗中設法營救。


    然而,這隻是武惠妃設下的一個圈套,三位天真的皇子輕而易舉就上了當。先說說武惠妃,她原不過是宮中的一棵草,從事著下等的打雜工作,幼年時被武則天召入宮中。人世間的感情就是這麽奇怪,李隆基誅殺武氏子孫,卻在宮中發現文靜美麗的武惠妃,一見而生情,兩天即納為妃子,不想這武惠妃竟然是一條毒蛇。


    話說太子李瑛,是玄宗為藩王時的寵姬趙麗妃所生,在玄宗即位的時候已經三十歲了,聰明好學深得玄宗喜歡。隻因武惠妃的出現,趙麗妃開始被冷淡,李瑛看見母親經常受武惠妃的氣,內心憤慨不平,禁不住在暗地裏發牢騷。可這些牢騷傳到了武惠妃的耳朵裏,自然就變了味兒,她曾經向玄宗跪下哭訴,“太子陰結黨羽,欲害我母子。”李隆基起初並沒有相信,加上王皇後在宮中很有威信,幫著趙麗妃說好話圓場,李隆基就沒在意武惠妃所說的話。


    王皇後是李隆基任臨淄王時的原配夫人,在李隆基發動兵變,殺韋氏及太平公主時,多虧她幫著李隆基出主意,後宮也管理的較平靜,李隆基才得以全力處理朝政。武惠妃悄悄觀察著後宮,要想站得住腳,必先取代王皇後。可是苦於自己出身卑微,隻能靠自己的智慧來取悅皇帝,交好皇族人員,李林甫很快為其所用。武惠妃也得到了李隆基的寵愛,婚後生下了可愛的鹹宜公主,第二年又生下了俊美的李瑁,也就是李瑁娶了楊家的楊玉環,楊玉環後來以楊貴妃而名於世。


    苦了李瑁這孩子被自己親爹搶了老婆。


    王皇後的弟弟王守一,因不滿姐姐被武惠妃欺負,采取旁門左道謀求生路,用以下詛咒、刻木人的方法,結果被人告發。玄宗將他貶為庶人,王皇後有口難辯,也被貶為庶人,後憂鬱而死。接著趙麗妃也莫名其妙的死去,太子李瑛感到了極大的危機,經常與李瑤、李琚在一起借酒消愁,免不了私下議論武惠妃。武惠妃為除後患,認為還是早下手為好,於是派她的女兒鹹宜公主與他們在一起吃喝玩樂,以便打探虛實。


    一天,李瑛正與李瑤、李琚喝的大醉之時,武惠妃對他們三人謊稱宮中有賊,要三人穿上衣甲入宮防衛,保護皇上。三位皇子信以為真,依言入宮。結果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畫麵。三位皇子入獄,好友及家人都在積極營救,武惠妃看在眼裏,為了鏟除競爭對手,再次向李隆基誣告。李隆基從自身的例子來考慮,認為三個兒子真的會圖謀不軌,於是下了狠心。在距離他們被廢不足半個月,下令將三個兒子賜死。


    至此,武惠妃為兒子李瑁冊立太子和自己封皇後掃清了道路。隻是她作惡太多,總是夢見三位皇子向她索命,不久就精神失常了,距三位皇子被廢僅七個月,就抑鬱而終,最終沒有取得皇後之位。這件事對李隆基的震動很大,後宮不安必亂朝綱,於是決定不再冊立皇後,就連楊貴妃也沒有得到皇後的名號,可見李隆基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