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六公爵分別是誰?他們的結局如何?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大封功臣,其中六人位列公爵為諸功臣之翹楚,這六人是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常遇春之子)、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位的中後斯大殺功臣,到了他去世前開國的文臣武將基本被殺戮殆盡,那麽首當其中的這六個公爵結局如何呢?
韓國公李善長
李善長,濠州人,朱元璋平定滁州後李善長加入,從此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朱元璋將其比肩漢代丞相蕭何。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並說:“李善長雖無汗馬功勞,但跟隨我多年,供給軍糧,功勞很大,應當晉封大國。”
明朝丞相胡惟庸也是李善長的推薦的,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受牽連而處死者甚多,不過此時李善長被放過了。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因事下獄,朱元璋將其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並處死。
魏國公徐達
徐達也是濠州人,朱元璋老鄉,他善於用兵,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所以頗得信任,可以說是朱元璋嫡係中的嫡係。
徐達統兵攻取淮東,滅張士誠、與一同揮師北伐,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戰功為諸武將之首。
洪武十八年,徐達去世,被追封為中山王。徐達是善終的,野史說的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說徐達因病無法吃鵝,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
徐達被朱元璋毒死一說不可信,不過徐達善終的主要原因是他死得早,朱元璋開始大規模屠殺開國武將的“藍玉案”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此時徐達已死了八年,不過以徐達的聲望和戰功若活到洪武二十六年,恐怕也難逃一死。
鄭國公常茂
常茂是名將常遇春的長子,朱元璋大封功臣時,戰功僅次於徐達的常遇春已經病死,所以常茂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
常茂為人跋扈,他是宋國公馮勝的女婿。蒙古的納哈出率部投降,在酒宴時,常茂酒醉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潰散。馮勝上奏朱元璋參了常茂一本,而常茂則反告馮勝處置不當,朱元璋大怒,收了馮勝的兵權,常茂則被發配到到龍州。
洪武二十四年常茂病死,也算幸運,二年後“藍玉案”就開始了。
曹國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明朝的開國名將。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護犢子,對這個外甥非常器重,當然李文忠本身能力也不錯。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得病。朱元璋親臨探視,並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第二年三月李文忠病逝,年四十六歲。太祖懷疑華中下毒,便降低華中的爵位,將其家屬逐至建昌衛,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
李文忠是病死沒有疑問,隻是朱元璋的殘暴表現得淋漓盡致,看病的醫生有何罪?居然連同妻子兒女都被斬首。
宋國公馮勝
馮勝,安徽定遠人,年少時喜歡讀書,通曉兵法,元末天下大亂,他收攏了一批兵馬結寨自保,後投靠朱元璋,征討四方,功勳卓著。
明朝開國功臣中,馮勝的軍功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位列第三,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藍玉案”大肆屠殺開國武將,藍玉被殺一個月後,馮勝被削去兵權召迴了南京,雖然從此馮勝夾著尾巴做人,但是兩年後朱元璋還是將屠刀舉向了他。
洪武二十八年,馮勝以藍玉黨的罪名被賜死,馮勝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義女、女兒馮秀梅、馮文敏同時被害。
衛國公鄧愈
鄧愈,安徽省泗縣,他驍勇善戰,臂力過人,16歲就拉起了隊伍反抗元朝,之後帶著一萬多人馬投靠朱元璋。他追隨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隊,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可謂戰功累累。
洪武十年,吐蕃殘部搶劫烏斯藏貢使,鄧愈任征西將軍,和副將軍沐英前去征討吐蕃反抗勢力,大獲全勝在班師迴朝途中,鄧愈染病去世。
結語
可以看出,明朝開國六公爵中,李善長因“胡惟庸案”受牽連被殺,馮勝因“藍玉案”牽連被殺,其他四人都是病逝的,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善終的徐達、李文忠、常茂、鄧愈都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開始之前死的,對這四人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位的中後斯大殺功臣,到了他去世前開國的文臣武將基本被殺戮殆盡,那麽首當其中的這六個公爵結局如何呢?
韓國公李善長
李善長,濠州人,朱元璋平定滁州後李善長加入,從此出生入死,功勞頗多,朱元璋將其比肩漢代丞相蕭何。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並說:“李善長雖無汗馬功勞,但跟隨我多年,供給軍糧,功勞很大,應當晉封大國。”
明朝丞相胡惟庸也是李善長的推薦的,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受牽連而處死者甚多,不過此時李善長被放過了。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因事下獄,朱元璋將其李善長連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餘人一並處死。
魏國公徐達
徐達也是濠州人,朱元璋老鄉,他善於用兵,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所以頗得信任,可以說是朱元璋嫡係中的嫡係。
徐達統兵攻取淮東,滅張士誠、與一同揮師北伐,攻入大都,滅亡元朝,戰功為諸武將之首。
洪武十八年,徐達去世,被追封為中山王。徐達是善終的,野史說的徐達是被朱元璋毒死的,說徐達因病無法吃鵝,朱元璋賜給徐達蒸鵝,徐達吃完後死。
徐達被朱元璋毒死一說不可信,不過徐達善終的主要原因是他死得早,朱元璋開始大規模屠殺開國武將的“藍玉案”是在洪武二十六年,此時徐達已死了八年,不過以徐達的聲望和戰功若活到洪武二十六年,恐怕也難逃一死。
鄭國公常茂
常茂是名將常遇春的長子,朱元璋大封功臣時,戰功僅次於徐達的常遇春已經病死,所以常茂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
常茂為人跋扈,他是宋國公馮勝的女婿。蒙古的納哈出率部投降,在酒宴時,常茂酒醉砍傷納哈出,導致納哈出部潰散。馮勝上奏朱元璋參了常茂一本,而常茂則反告馮勝處置不當,朱元璋大怒,收了馮勝的兵權,常茂則被發配到到龍州。
洪武二十四年常茂病死,也算幸運,二年後“藍玉案”就開始了。
曹國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明朝的開國名將。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護犢子,對這個外甥非常器重,當然李文忠本身能力也不錯。
洪武十六年,李文忠得病。朱元璋親臨探視,並命淮安侯華中負責醫治,第二年三月李文忠病逝,年四十六歲。太祖懷疑華中下毒,便降低華中的爵位,將其家屬逐至建昌衛,其他醫生及妻子兒女都被斬首。
李文忠是病死沒有疑問,隻是朱元璋的殘暴表現得淋漓盡致,看病的醫生有何罪?居然連同妻子兒女都被斬首。
宋國公馮勝
馮勝,安徽定遠人,年少時喜歡讀書,通曉兵法,元末天下大亂,他收攏了一批兵馬結寨自保,後投靠朱元璋,征討四方,功勳卓著。
明朝開國功臣中,馮勝的軍功僅次於徐達和常遇春,位列第三,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以“藍玉案”大肆屠殺開國武將,藍玉被殺一個月後,馮勝被削去兵權召迴了南京,雖然從此馮勝夾著尾巴做人,但是兩年後朱元璋還是將屠刀舉向了他。
洪武二十八年,馮勝以藍玉黨的罪名被賜死,馮勝死前在家宴中毒死全部女眷,其義女、女兒馮秀梅、馮文敏同時被害。
衛國公鄧愈
鄧愈,安徽省泗縣,他驍勇善戰,臂力過人,16歲就拉起了隊伍反抗元朝,之後帶著一萬多人馬投靠朱元璋。他追隨隨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隊,招降吐蕃、烏斯藏諸部,可謂戰功累累。
洪武十年,吐蕃殘部搶劫烏斯藏貢使,鄧愈任征西將軍,和副將軍沐英前去征討吐蕃反抗勢力,大獲全勝在班師迴朝途中,鄧愈染病去世。
結語
可以看出,明朝開國六公爵中,李善長因“胡惟庸案”受牽連被殺,馮勝因“藍玉案”牽連被殺,其他四人都是病逝的,但是有一點要注意,善終的徐達、李文忠、常茂、鄧愈都是在洪武二十六年“藍玉案”開始之前死的,對這四人而言也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