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中,沒有比唐宣宗更傳奇的了,他的經曆幾乎秒殺了所有的電視劇劇情。話說,唐宣宗在成為皇帝之前,一直被認為是個傻瓜。但是,當他成為天子之後,卻變得非常有智慧了,甚至,創造了晚唐曆史上著名的“小貞觀”,更給晚唐添上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剛開始,唐宣宗李忱被封為了光王,他雖是唐憲宗的兒子,可是,他的出身比較卑微。因為,他的母親是一位宮女,所以,他的出生和成長都不惹人注意。


    直到後來,家裏人才發現他好像有些傻,不僅沉默不言,還總愛傻笑。本來,唐宣宗不傻,可是,有一次,在他目睹了一場行刺事件後,就變傻了。於是,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被嚇傻的,紛紛嘲笑他。至此,唐宣宗成了大家的笑柄。


    在唐憲宗死後,經曆了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其中,唐穆宗是李忱的大哥,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是他的侄子。但是,不管李忱的地位如何,他都是大家的笑柄。


    一次,唐文宗招待各個諸王共進晚餐的時候,每個人都談笑風生,隻有李忱坐在角落,一句話都不說。於是,唐文宗就開玩笑說:“誰能把李忱逗笑,我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


    之後,在座的各位都拿李忱開玩笑。盡管,所有人都嘲笑李忱,可是,李忱還是沉默不語。但是,有一個叫李炎的人,他笑著笑著,卻停止了。因為他明白,如果李忱真是個傻子,這時候應該生氣哭鬧,而不是一言不發。所以,李炎認為,李忱不是真的傻,而是在裝傻。


    此外,他裝傻肯定是有原的因,這樣的人善於偽裝,遇事沉穩,心思縝密,日後必能成大器。後來,唐文宗去世,唐武宗李炎繼位,可是,他每次看到李忱,都覺得他在裝傻。於是,唐武宗開始故意找李忱麻煩,甚至,想要李忱意外身亡,從馬上把李忱推下去,走樓梯故意絆他。


    好在,小的意外根本傷不到李忱,於是,唐武宗就想直接出手殺了李忱。於是,唐武宗找了四個護衛把李忱捆綁後,丟進了茅房。但是,過了一天,有一個護衛卻提議說:“李忱命硬,這樣恐怕弄不死他,幹脆直接拿刀捅死他。”唐武宗聽後,同意了護衛的提議。


    可是,之後這個護衛不僅把李忱救了出來,還把他送到了寺廟,做了和尚。


    大家都知道,唐朝後期的政治非常混亂,宦官的權力過大,皇位的繼承都由宦官提議選拔。


    所以,在唐武宗去世以後,他的兒子都很年幼,於是,便有個宦官提議讓李忱當皇帝。聽到有人這樣提議,宦官們都覺得這是一個好辦法。因為,他們都知道李忱呆頭呆腦,如果選他掌握國家大權,那麽,皇室肯定能得到更好的控製。於是,宦官們將李忱從寺廟接了迴來,使其登基成為了皇帝。


    然而,在李忱當權以後,大家卻感到十分震驚。因為,現在的李忱跟以前的李忱簡直就是判若兩人。現在的他氣度不凡,眉宇之間更是透露出英武之氣,處理事情井井有條,非常有威嚴,一下子就鎮住了朝廷的所有人。至此,人們才恍然大悟,以前的李忱隻是在裝瘋賣傻。


    當年,唐武宗認為李忱是在裝瘋賣傻,一心想要除掉李忱,但是,護衛卻失策將其送入寺廟當和尚,現在,李忱已經位高權重,不需要再裝瘋賣傻了。


    此外,李忱一上台就大張旗鼓地進行了改革,速度驚人,使得朝廷的許多人都沒有反應過來,卻已是煥然一新了。話說,李忱上台後,首先削減宦官的權力,加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之後,他拉攏人才穩固自己的政權,罷免舊時官員,這樣即使他再變傻,也沒有人敢將他從皇位上拉下來了。


    然而,在治理的過程中,他也明白,一定要減輕賦稅善待平民,這樣才不會引發起義政變。於是,他經常微服私訪,探查民情。在經濟上,他加強農業發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使國家一度出現了富足強盛的局麵。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唐宣宗真的是在裝瘋賣傻了。


    但是,有些人卻認為:唐宣宗不用裝瘋賣傻,按平常的方式生活,也可以上位進行改革。要知道,當時宦官謀權專政,如果,唐宣宗表現過於優秀,宦官一定會想方設法阻止唐宣宗上位,甚至,可能遭人暗殺。所以,唐宣宗隻能裝瘋賣傻,在上位後,一舉削減宦官的權力以穩固政權。


    其實,唐宣宗雖然半輩子都在裝瘋賣傻,但換來的卻是無盡的榮耀,僅這一點也就足夠了。


    此外,有記載,在李忱執政期間,以唐太宗為榜樣,以“至亂未嚐不任不肖,至治未嚐不任忠賢”為座右銘。他將《貞觀政要》書於屏風之上,每每正色拱手拜讀。而且,他勤於政事,不僅結束了“牛李黨爭”,還整頓吏治,嚴明法度,使國家出現了“小貞觀”的局麵。


    甚至,直到唐朝滅亡,李忱都被人們稱為“小太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