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懼內的宋光宗都不敢給父親辦喪事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古至今,老爹死了,兒子總得出來辦喪事啊!
不要說皇家了,這道理,隨便哪個人都懂。可是,宋光宗卻無動於衷,任是大臣們怎麽勸,他都漠然不應,這背後的真相是什麽?還不是因為他的大房媳婦兒---李鳳娘
皇後李鳳娘本來就恨死了與自己作對的公公,她可不樂見前皇帝宋孝宗的“哀榮”,自然阻止光宗前去。宋朝的文弱,在曆史上是有名的,尤其是南宋。其實,文弱不文弱,隻要看看皇帝就行了。不說軍國大事,單是後宮,三代皇帝都搞不掂一個女人,結果反是皇帝自己被逼得發神經,你說指望這樣的皇帝恢複中原,豈非緣木求魚?
宋光宗的妻子叫李鳳娘,原是將門之女,生性潑辣。這樣一個女子,怎麽就進了皇家門呢?
原來全靠道士皇甫坦穿針引線。他當年一見李鳳娘,就驚唿:“此女是大貴之相,日後定當母儀天下。”李父一聽,說這就難怪了,她出生時還真飛來一隻黑色的鳳凰呢!拉倒吧!估計是一段烏雲吧!裝什麽高大上!
兩個半老男人一陣狂想,仿佛是煞有其事。
沒想到,這事兒還真應驗了。高宗末年,皇甫坦入宮為太後醫病,因妙手迴春,取信宋高宗趙構。宋高宗正在為過繼孫子物色媳婦兒,因為兒子宋孝宗是過繼的,自然,孫子也不是嫡親的,在物色孫媳婦兒時,道士皇甫坦就順勢推薦了李鳳娘,又神神道道一番。高宗信以為真,仿佛他們老趙家真娶了一隻鳳凰。可惜,這是一隻“黑”鳳凰。一點也不喜慶。
本來,一個灰姑娘嫁進豪門,自是不敢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何況是皇家。
可是,偏偏就是李鳳娘,什麽都不怕。肚子爭氣,生了兒子,就母以子貴。到丈夫被立為太子之後,就更是得意得不得了---我是未來的第一夫人,將來是要母儀天下的存在!幹嘛要做小媳婦兒呢?
於是,她在宋高宗麵前,數落公公宋孝宗;在公公宋孝宗麵前,撒嬌告太子的狀;在丈夫麵前,就更是得理不饒人,無理也鬧三分。就這樣,他們老趙家的三個男人,一個退休皇帝,一個正牌皇帝,一個未來皇帝,被一個武將之女搞得團團轉。到這時,高宗如夢初醒:李鳳娘終究是武將之女,缺少家教,皇甫坦誤我啊!可是,一個祖父,何況還不是親祖父,就孫媳婦兒之事發表聲明,是多麽不合適啊!
可是,公公孝宗忍不住了。兒媳婦在宮中橫行霸道,搬弄是非,不把三代皇帝放在眼裏,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訓斥道:你應該多學學太後的賢德,若再肆無忌憚,弄得宮裏雞飛狗跳,當心我廢了你!不過,畢竟沒鬧大,嚇一嚇也就得了。
鬧大了,誰也不好看。可是,孝宗並沒有嚇住李鳳娘。等到宋孝宗退位後,李鳳娘就更變本加厲。也是,在位時,我都不曾怕你,退休了,我怕你怎地!
一次,李鳳娘在打罵宮女,太後看了不忍,試圖勸止。李鳳娘就反唇相譏:我與皇上是結發夫妻,名正言順,我替皇上教訓奴婢,有何不可?言下之意,太後不是孝宗的原配,後婆就別管媳婦家的事了!
一旁的孝宗勃然大怒,嚴厲警告李鳳娘:再放肆就廢黜你!這一迴孝宗動了真格,他召來太師,商量此事。但外人是勸和不勸散的,何況光宗剛即位不久,此時行廢後之事,不利於政局穩定啊!
於是,這事不了了之了。丈夫做了皇帝,接下去就該是兒子做太子—隻有這樣,李鳳娘的地位才算穩固。於是,她就慫恿丈夫把這事兒定下來。光宗與老爹商量了一下,可沒想到老爹不肯點頭。李鳳娘就氣勢洶洶地去質問,並當場翻臉道:我是你們趙家明媒正娶來的,兒子是我和皇帝親生的,又是長子,為什麽不能立為太子?理由很充分,就差逼問孝宗“你安的什麽心”了。孝宗除了生氣,還能說什麽呢?
兒媳婦這麽放肆,問題的根子在兒子。本來,一個皇帝有什麽好怕老婆的,太不了廢了就是。可是,光宗經過老婆多年的洗腦,已把“妻管嚴”修煉成了美德,絕不反抗,更不要說反戈一擊了。
一次,在盥洗之時,宋光宗發現一個伺候自己的宮女雙手又白又嫩,不禁多看了幾眼,稱讚了幾句,或許也略微親昵了一下。沒想到,幾天後,李鳳娘就派人送給光宗一個盒子。光宗打開一看,竟是一雙血淋淋的手!宋光宗自小錦衣玉食,估計殺雞都沒看到過,頓時嚇得心驚肉跳,精神恍惚—因此還大病一場!
一個皇帝“懼內”到如此地步,還會有救嗎?
不要說皇家了,這道理,隨便哪個人都懂。可是,宋光宗卻無動於衷,任是大臣們怎麽勸,他都漠然不應,這背後的真相是什麽?還不是因為他的大房媳婦兒---李鳳娘
皇後李鳳娘本來就恨死了與自己作對的公公,她可不樂見前皇帝宋孝宗的“哀榮”,自然阻止光宗前去。宋朝的文弱,在曆史上是有名的,尤其是南宋。其實,文弱不文弱,隻要看看皇帝就行了。不說軍國大事,單是後宮,三代皇帝都搞不掂一個女人,結果反是皇帝自己被逼得發神經,你說指望這樣的皇帝恢複中原,豈非緣木求魚?
宋光宗的妻子叫李鳳娘,原是將門之女,生性潑辣。這樣一個女子,怎麽就進了皇家門呢?
原來全靠道士皇甫坦穿針引線。他當年一見李鳳娘,就驚唿:“此女是大貴之相,日後定當母儀天下。”李父一聽,說這就難怪了,她出生時還真飛來一隻黑色的鳳凰呢!拉倒吧!估計是一段烏雲吧!裝什麽高大上!
兩個半老男人一陣狂想,仿佛是煞有其事。
沒想到,這事兒還真應驗了。高宗末年,皇甫坦入宮為太後醫病,因妙手迴春,取信宋高宗趙構。宋高宗正在為過繼孫子物色媳婦兒,因為兒子宋孝宗是過繼的,自然,孫子也不是嫡親的,在物色孫媳婦兒時,道士皇甫坦就順勢推薦了李鳳娘,又神神道道一番。高宗信以為真,仿佛他們老趙家真娶了一隻鳳凰。可惜,這是一隻“黑”鳳凰。一點也不喜慶。
本來,一個灰姑娘嫁進豪門,自是不敢多走一步路,多說一句話,何況是皇家。
可是,偏偏就是李鳳娘,什麽都不怕。肚子爭氣,生了兒子,就母以子貴。到丈夫被立為太子之後,就更是得意得不得了---我是未來的第一夫人,將來是要母儀天下的存在!幹嘛要做小媳婦兒呢?
於是,她在宋高宗麵前,數落公公宋孝宗;在公公宋孝宗麵前,撒嬌告太子的狀;在丈夫麵前,就更是得理不饒人,無理也鬧三分。就這樣,他們老趙家的三個男人,一個退休皇帝,一個正牌皇帝,一個未來皇帝,被一個武將之女搞得團團轉。到這時,高宗如夢初醒:李鳳娘終究是武將之女,缺少家教,皇甫坦誤我啊!可是,一個祖父,何況還不是親祖父,就孫媳婦兒之事發表聲明,是多麽不合適啊!
可是,公公孝宗忍不住了。兒媳婦在宮中橫行霸道,搬弄是非,不把三代皇帝放在眼裏,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他訓斥道:你應該多學學太後的賢德,若再肆無忌憚,弄得宮裏雞飛狗跳,當心我廢了你!不過,畢竟沒鬧大,嚇一嚇也就得了。
鬧大了,誰也不好看。可是,孝宗並沒有嚇住李鳳娘。等到宋孝宗退位後,李鳳娘就更變本加厲。也是,在位時,我都不曾怕你,退休了,我怕你怎地!
一次,李鳳娘在打罵宮女,太後看了不忍,試圖勸止。李鳳娘就反唇相譏:我與皇上是結發夫妻,名正言順,我替皇上教訓奴婢,有何不可?言下之意,太後不是孝宗的原配,後婆就別管媳婦家的事了!
一旁的孝宗勃然大怒,嚴厲警告李鳳娘:再放肆就廢黜你!這一迴孝宗動了真格,他召來太師,商量此事。但外人是勸和不勸散的,何況光宗剛即位不久,此時行廢後之事,不利於政局穩定啊!
於是,這事不了了之了。丈夫做了皇帝,接下去就該是兒子做太子—隻有這樣,李鳳娘的地位才算穩固。於是,她就慫恿丈夫把這事兒定下來。光宗與老爹商量了一下,可沒想到老爹不肯點頭。李鳳娘就氣勢洶洶地去質問,並當場翻臉道:我是你們趙家明媒正娶來的,兒子是我和皇帝親生的,又是長子,為什麽不能立為太子?理由很充分,就差逼問孝宗“你安的什麽心”了。孝宗除了生氣,還能說什麽呢?
兒媳婦這麽放肆,問題的根子在兒子。本來,一個皇帝有什麽好怕老婆的,太不了廢了就是。可是,光宗經過老婆多年的洗腦,已把“妻管嚴”修煉成了美德,絕不反抗,更不要說反戈一擊了。
一次,在盥洗之時,宋光宗發現一個伺候自己的宮女雙手又白又嫩,不禁多看了幾眼,稱讚了幾句,或許也略微親昵了一下。沒想到,幾天後,李鳳娘就派人送給光宗一個盒子。光宗打開一看,竟是一雙血淋淋的手!宋光宗自小錦衣玉食,估計殺雞都沒看到過,頓時嚇得心驚肉跳,精神恍惚—因此還大病一場!
一個皇帝“懼內”到如此地步,還會有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