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號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或宣統帝。醇親王奕譞之孫,載灃長子,母親蘇完瓜爾佳氏。 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製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所以又稱“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8月17日,溥儀在沈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迴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主 席的特赦令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


    溥儀一生四次結婚,娶過五個女人,最後一次婚姻是在1962年與李淑賢結婚。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於1964年4月由群眾出版社出版。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曆,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其中電影《末代皇帝》,曾榮獲1987年奧斯卡金像獎等眾多獎項。


    1967年10月17日,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先葬於八寶山,後遷於清西陵內崇陵(光緒陵)附近的華龍皇家陵園。


    溥儀的軼事:


    溥儀被馮玉祥遂出皇宮,有記者采訪他,“先生對於此次事變作何感想?”溥儀說:“其實我本不願長居深宮,此次出來,正合我意。”記者問:“滿之大臣對此事有何看法?”溥儀說:“那幫無賴,我與他們素少來往。”停了片刻,又說:“其實呢,唉,鬱悶死了!”


    溥儀在小皇宮時,成天跟一幫隨侍沒心沒肺地瘋玩。有一天玩膩了,忽然對太監如何小便發生了興趣。於是,帶了幾個人闖進一老太監的屋裏,眾人把老太監的褲子扒下來,溥儀定睛一看,隻見老太監小便的那地方除了一個黑糊糊的窟窿啥也沒有,大失所望,“呸”地啐了一口,揚長而去。


    有一年愚人節,溥儀早上醒來,把隨侍一個個地叫進來,要賞東西。有個隨侍進去領了一個“禦賜”的盒子,興奮地跑出來打開一看,頓時臭氣撲鼻,原來是一泡“龍屎”。這兄弟也不嫌棄,高興地喊道:“皇上待我真不薄啊,連禦賜的屎都是如此新鮮!”後來帶迴家供了起來。


    張勳搞完複辟後,斷了清室的優待費,宮裏一幫老小經常吃上頓沒下頓。後來,好不容易變賣瓷器、綢緞換了些碎銀子,勉強度日。有人向溥儀建議將高宗的墨寶變賣換錢,溥儀說,等我看完電影再說。溥儀在建福宮看完電影後,悲催的事情發生了:因電線漏電,一場大火把高宗的墨寶全燒了。


    溥儀一心想“恢複大清基業”,請了溥修的嶽父費地山教宗室子弟讀書。課書是由溥儀指定的《清朝實錄》和《聖武記》等,以示“不忘祖業”。每當費地山念到曆代帝後的“尊號”時都要出一身冷汗,錯一個字就是大不敬,要殺頭的。比如慈禧的“尊號”是“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煕皇太後”時,跟繞口令似的,真變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