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武丁中興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丁中興
商朝的盤庚遷都後取得了一定的政績,使得殷商的國勢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好轉,但是盤庚之後繼位的商王小辛與小乙統治無方,導致商朝的國勢一度下滑,到武丁繼位的時候國勢已經衰微。武丁繼位之後決心要振興國家,武丁也確實做到了,所以其在位期間也就是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這段時間被後人稱為“武丁中興”。
到了小乙兒子武丁這一代時,當時的朔方、土方和大彭等蠻族異軍突起,不斷侵擾商朝,商朝再度陷入生死存亡的威脅。說起來,盡管小乙無譽無咎,庸人一個,但是他卻是一個好父親。在武丁小時候,小乙就讓他“久勞於外”,生活在基層平民中,讓他懂得民生多艱。
果然,小乙的“感同身受教育法”得以奏效了。自小乙走後,武丁一上台竟然“三年不鳴”。在剛上台的時候,武丁基本上沉默寡言,不甚言談。有人認為他為父親守孝,所以情緒低落。但是根據他後來的言行舉止來看,似乎這段時間他更像後來楚莊王那般韜光養晦,冷靜分析周遭形勢,靜待時機,以圖一鳴驚人。
三、不拘一格,奴隸稱相
白雲蒼狗,世事無常,三年時間轉瞬即過。此時武丁開始正式執掌朝政,未久便命人將他夢中聖人的樣貌衣著等等命畫家勾勒出來,然後派人四處找尋。找了許久,結果官員找到一個奴隸,名叫傅説。一時間,朝堂一陣錯愕,要知道,在那個等級十分森嚴的社會,奴隸可是被貴族十分鄙夷,沒有人會相信奴隸會是大才。
其實武丁對此也有疑惑,但他卻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微服出訪,在工地上佯裝苦工,同傅説一同嘮嗑。時間久了,武丁發現這貨的確十分有水平,是能滿足他治國偉業的人才。雖然此時他們隻是動動嘴皮吹牛,但武丁就認定了他。然而要想提拔一個奴隸做宰相,在當時極為困難。要知道,一旦如此便意味著對當時的奴隸製度進行挑戰。
不過,武丁卻有一位極其厲害的妻子——婦好,她不僅是後來中國第一位女戰神,還是當時殷商的大祭司,負責傳達神旨。在妻子的支持下,武丁通過一番“先王托夢”的操作,令傅説得到貴族的認可,然後正式啟用傅説。
四、君神相同,中央集權
傅説一上台後,便得到武丁有力支持。武丁和傅説一同率先拿王室開刀,整頓腐敗現象,並大力推行新政,扶持農業發展。在武丁早期,商朝得到了休養生息,並加強了對軍隊的建設,國庫充盈。
隨著國家富足的同時,在傅説的幫助下,武丁也不斷加強了權力的集中,既強調了君臣的秩序,又改革了用人製度,使得貴族權力不斷被分化。同時傅説還幫助武丁進行了祭祀製度的改革,令人民的負擔減輕,進而刺激了經濟的恢複。
其實在商王朝時,國王還是巫師,而傅説的舉措使得商王的神權和王權聯係愈發緊密,進而政教合一。所以中國自那時起,天子便代表著神權,而不用擔心同西方那般,國王屈居於教會之下,為國家的穩固統一奠定了有力基礎。
在一係列新政統治下,國家很快出現了奇跡般的“第三春”,舉國皆安,“大小無怨”。而且這次的複興令武丁成為商王朝繼承商湯後最偉大的君主,更是中國曆史上偉大的君主之一。
五、征戰四方,君臨天下
整頓完內部以後,商王朝也該出出之前被欺負的惡氣了。此時商朝周邊,大大小小的部落共計二十多個,裏麵還有古印歐人的祖先,其中以土方、鬼方和羌方實力最為強大。據史料記載,當時土方一次入侵,便引發商朝五日內報告多次,可見武丁剛上位時,國家環境有多嚴峻。此時毫不誇張的說,那時候的印歐人已經在祁連山一帶虎視眈眈,華夏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此時改革完內部的武丁,開始了對外的征討。當時武丁先是用同化策略,盡量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在不行就用“羈縻策略”,大概意思就是棍棒加大棗。另外,所到之處盡量因地製宜,用當地人才進行治理。實在是這些辦法都用過了,那就隻能用拳頭說話了。
所幸武丁的好老婆婦好可謂是一個軍事天才。
據說剛剛開始的時候武丁並沒有讓婦好參與到作戰當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武丁發現自己的妻子還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統帥。一次商朝遭到了東麵“鬼方”的襲擊,於是將所有的軍隊都調集起來去作戰,但是西麵的羌人趁火打劫攻打商朝,武丁非常的著急,婦好請求去阻擊羌人,武丁同意了,婦好帶著從牢房裏放出來的囚犯參與了戰鬥,居然取得了勝利,從這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婦好開始了領軍出征,甚至是帶領著著名的將領,帶領一萬三千名士兵出征。
在她的引領下,商朝名將輩出,她率領他們四處征討,不僅禦敵於國門之外,還將周遭各國攻克,並成功阻擋了故印歐人對中國的侵襲。正是因為婦好的抵禦,才使得這支人種無路可走,最終南下印度,令古印度人民被鳩占鵲巢。
要知道,古印歐人的後代中的一支雅利安人最後入侵了古印度,令古印度血脈未能得以延續。所以可見正是因為婦好的存在,我們才沒能變成今日之印度,她和武丁對華夏民族的貢獻不亞於後世任何一代偉大帝王。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由於積勞成疾,婦好早早就去世了,留下了四個兒子。婦好去世後武丁非常的悲痛,下令舉行了國葬,在婦好的墓葬中婦好自己享有獨立的墓室,並沒有與武丁一起合葬。
雖然武丁的文治武功堪稱一流,但是武丁還是無法阻擋死亡的腳步一步步逼近,公元前1192年,武丁離開了他一手打造的“武丁盛世”,距其繼位時間公元前1250年隻有短短的五十九年,其子祖庚繼位,追封其為高宗。
而通過一係列武力征伐,武丁建立了商朝前所未有的版圖,其在位時期商朝勢力範圍西起甘肅,東至海濱,北及大漠,南越江、漢流域,成為包含眾多部族的泱泱大國,相當於現今中國版圖的四分之一,奠定了秦始皇以前華夏民族的大體疆域。
詩經有雲:“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可見武丁在位時期功績的偉大之處。然而,自武丁去世以後,其後人再也難以創造出輝煌成績,商朝也持續走下坡路,直到跌入地獄。
武丁中興是古中國命運的關鍵轉折點。在商朝早期,其領土版圖遠不及後期,從伊尹廢帝和九王奪位便可看出中央政權對周圍部落統轄的力度極其不足,並未能具備形成後來版圖廣袤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與此同時,若非武丁主導下的商朝再度崛起,我們古中國恐怕同古印度那般,被雅利安人的鐵蹄所踩踏,也不會擁有後來凝聚中華精神的璀璨文明。
祖祖輩輩的先人和近代的先烈們總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敢於亮劍,為現今的中華民族創造了極為堅實的國基。麵對先輩們勤奮而勇敢的扞衛家園的精神,我們又有何理由不為國家的複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呢?
吾輩更當自強!
商朝的盤庚遷都後取得了一定的政績,使得殷商的國勢獲得了一定程度的好轉,但是盤庚之後繼位的商王小辛與小乙統治無方,導致商朝的國勢一度下滑,到武丁繼位的時候國勢已經衰微。武丁繼位之後決心要振興國家,武丁也確實做到了,所以其在位期間也就是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這段時間被後人稱為“武丁中興”。
到了小乙兒子武丁這一代時,當時的朔方、土方和大彭等蠻族異軍突起,不斷侵擾商朝,商朝再度陷入生死存亡的威脅。說起來,盡管小乙無譽無咎,庸人一個,但是他卻是一個好父親。在武丁小時候,小乙就讓他“久勞於外”,生活在基層平民中,讓他懂得民生多艱。
果然,小乙的“感同身受教育法”得以奏效了。自小乙走後,武丁一上台竟然“三年不鳴”。在剛上台的時候,武丁基本上沉默寡言,不甚言談。有人認為他為父親守孝,所以情緒低落。但是根據他後來的言行舉止來看,似乎這段時間他更像後來楚莊王那般韜光養晦,冷靜分析周遭形勢,靜待時機,以圖一鳴驚人。
三、不拘一格,奴隸稱相
白雲蒼狗,世事無常,三年時間轉瞬即過。此時武丁開始正式執掌朝政,未久便命人將他夢中聖人的樣貌衣著等等命畫家勾勒出來,然後派人四處找尋。找了許久,結果官員找到一個奴隸,名叫傅説。一時間,朝堂一陣錯愕,要知道,在那個等級十分森嚴的社會,奴隸可是被貴族十分鄙夷,沒有人會相信奴隸會是大才。
其實武丁對此也有疑惑,但他卻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微服出訪,在工地上佯裝苦工,同傅説一同嘮嗑。時間久了,武丁發現這貨的確十分有水平,是能滿足他治國偉業的人才。雖然此時他們隻是動動嘴皮吹牛,但武丁就認定了他。然而要想提拔一個奴隸做宰相,在當時極為困難。要知道,一旦如此便意味著對當時的奴隸製度進行挑戰。
不過,武丁卻有一位極其厲害的妻子——婦好,她不僅是後來中國第一位女戰神,還是當時殷商的大祭司,負責傳達神旨。在妻子的支持下,武丁通過一番“先王托夢”的操作,令傅説得到貴族的認可,然後正式啟用傅説。
四、君神相同,中央集權
傅説一上台後,便得到武丁有力支持。武丁和傅説一同率先拿王室開刀,整頓腐敗現象,並大力推行新政,扶持農業發展。在武丁早期,商朝得到了休養生息,並加強了對軍隊的建設,國庫充盈。
隨著國家富足的同時,在傅説的幫助下,武丁也不斷加強了權力的集中,既強調了君臣的秩序,又改革了用人製度,使得貴族權力不斷被分化。同時傅説還幫助武丁進行了祭祀製度的改革,令人民的負擔減輕,進而刺激了經濟的恢複。
其實在商王朝時,國王還是巫師,而傅説的舉措使得商王的神權和王權聯係愈發緊密,進而政教合一。所以中國自那時起,天子便代表著神權,而不用擔心同西方那般,國王屈居於教會之下,為國家的穩固統一奠定了有力基礎。
在一係列新政統治下,國家很快出現了奇跡般的“第三春”,舉國皆安,“大小無怨”。而且這次的複興令武丁成為商王朝繼承商湯後最偉大的君主,更是中國曆史上偉大的君主之一。
五、征戰四方,君臨天下
整頓完內部以後,商王朝也該出出之前被欺負的惡氣了。此時商朝周邊,大大小小的部落共計二十多個,裏麵還有古印歐人的祖先,其中以土方、鬼方和羌方實力最為強大。據史料記載,當時土方一次入侵,便引發商朝五日內報告多次,可見武丁剛上位時,國家環境有多嚴峻。此時毫不誇張的說,那時候的印歐人已經在祁連山一帶虎視眈眈,華夏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此時改革完內部的武丁,開始了對外的征討。當時武丁先是用同化策略,盡量不戰而屈人之兵。實在不行就用“羈縻策略”,大概意思就是棍棒加大棗。另外,所到之處盡量因地製宜,用當地人才進行治理。實在是這些辦法都用過了,那就隻能用拳頭說話了。
所幸武丁的好老婆婦好可謂是一個軍事天才。
據說剛剛開始的時候武丁並沒有讓婦好參與到作戰當中,一次偶然的機會武丁發現自己的妻子還是一位能征善戰的統帥。一次商朝遭到了東麵“鬼方”的襲擊,於是將所有的軍隊都調集起來去作戰,但是西麵的羌人趁火打劫攻打商朝,武丁非常的著急,婦好請求去阻擊羌人,武丁同意了,婦好帶著從牢房裏放出來的囚犯參與了戰鬥,居然取得了勝利,從這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婦好開始了領軍出征,甚至是帶領著著名的將領,帶領一萬三千名士兵出征。
在她的引領下,商朝名將輩出,她率領他們四處征討,不僅禦敵於國門之外,還將周遭各國攻克,並成功阻擋了故印歐人對中國的侵襲。正是因為婦好的抵禦,才使得這支人種無路可走,最終南下印度,令古印度人民被鳩占鵲巢。
要知道,古印歐人的後代中的一支雅利安人最後入侵了古印度,令古印度血脈未能得以延續。所以可見正是因為婦好的存在,我們才沒能變成今日之印度,她和武丁對華夏民族的貢獻不亞於後世任何一代偉大帝王。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由於積勞成疾,婦好早早就去世了,留下了四個兒子。婦好去世後武丁非常的悲痛,下令舉行了國葬,在婦好的墓葬中婦好自己享有獨立的墓室,並沒有與武丁一起合葬。
雖然武丁的文治武功堪稱一流,但是武丁還是無法阻擋死亡的腳步一步步逼近,公元前1192年,武丁離開了他一手打造的“武丁盛世”,距其繼位時間公元前1250年隻有短短的五十九年,其子祖庚繼位,追封其為高宗。
而通過一係列武力征伐,武丁建立了商朝前所未有的版圖,其在位時期商朝勢力範圍西起甘肅,東至海濱,北及大漠,南越江、漢流域,成為包含眾多部族的泱泱大國,相當於現今中國版圖的四分之一,奠定了秦始皇以前華夏民族的大體疆域。
詩經有雲:“撻彼殷武,奮伐荊楚,深入其阻,裒荊之旅。有截其所,湯孫之緒。”
可見武丁在位時期功績的偉大之處。然而,自武丁去世以後,其後人再也難以創造出輝煌成績,商朝也持續走下坡路,直到跌入地獄。
武丁中興是古中國命運的關鍵轉折點。在商朝早期,其領土版圖遠不及後期,從伊尹廢帝和九王奪位便可看出中央政權對周圍部落統轄的力度極其不足,並未能具備形成後來版圖廣袤的多民族國家的基礎。與此同時,若非武丁主導下的商朝再度崛起,我們古中國恐怕同古印度那般,被雅利安人的鐵蹄所踩踏,也不會擁有後來凝聚中華精神的璀璨文明。
祖祖輩輩的先人和近代的先烈們總是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敢於亮劍,為現今的中華民族創造了極為堅實的國基。麵對先輩們勤奮而勇敢的扞衛家園的精神,我們又有何理由不為國家的複興而貢獻自己的力量呢?
吾輩更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