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廷入關後的10個皇帝中,就數康熙皇帝的後妃最多,先後有4個皇後、3個皇貴妃、1個貴妃,11個妃子,8個嬪,10個貴人,8個常在(等級,庶七品),10個答應(等級,從十品);此外還有一大群難以確定的沒有名位的後宮佳麗。您看看,光皇後就有四個。


    為了免除誤解,我先說一下清朝後宮妃嬪等級劃分:


    1、正超品:皇後;


    2、正一品:皇貴妃;


    3、從一品:貴妃、德妃、賢妃、麗妃;


    4、庶一品:夫人;


    5、正二品:妃;


    6、從二品:貴嬪;


    7、庶二品:嬪;


    8、正三品:昭儀、昭媛、昭容;


    9、從三品:修儀、修容、修媛;


    10、庶三品:充儀、充容、充媛;


    11、正四品:淑儀、淑容、淑媛;


    12、從四品:貴儀、貴容、貴媛;


    13、庶四品:月儀、月媛、月容、月華;


    14、正五品:婉儀、婉媛、婉容、婉華;


    15、從五品:德儀、德媛、德容、德華;


    16、庶五品:麗儀、順儀、佩儀、芳儀;


    17、正六品:貴姬;


    18、從六品:姬;


    19、庶六品:容華;


    20、正七品:婕妤;


    21、從七品:貴人;


    22、庶七品:常在;


    23、正八品:美人、佳人、良人;


    24、從八品:順人、才人、淑人;


    25、庶八品:小儀、小媛、小娣;


    26、正九品:承徽、承榮;


    27、從九品:寶林;


    28、庶九品:采女;


    29、正十品:選侍;


    30、從十品:答應;


    31、庶十品:秀女。


    (查資料的時候我也很累,我感覺清朝的妃嬪等級劃分最多)


    1、康熙皇帝和他的第一個皇後赫舍裏氏的關係之謎


    康熙皇帝的第一個皇後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是索尼的孫女--索尼的長子內大臣噶布喇的女兒,也就是索尼的三兒子索額圖的侄女。《康熙王朝》中說孝誠仁皇後赫舍裏氏是索額圖的女兒,這是錯誤的。


    不過,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大清王朝曾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皇帝一定要在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選擇皇後。怎麽這迴改了呢?


    話還要從順治皇帝去世之後的局麵說起。


    1661年2月5日(陰曆正月初七),順治皇帝突然去世,年僅8歲的皇三子玄燁即位,是為康熙皇帝。按照大清王朝的傳統,皇帝年幼的時候,國家的政務應該由一兩位宗室的親王攝政,但由於順治皇帝在位初年睿親王多爾袞擅權對皇權構成極大威脅的前車之鑒,順治皇帝和孝莊皇太後決定不依舊製,而是改由異姓大臣來共同輔政,於是確立了四輔臣製。


    這樣,在同多爾袞鬥爭中有功的重臣元老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鼇拜成為輔政大臣,其中索尼為首輔大臣。四大臣共同輔佐幼主,最初相安無事。然而隨著四輔政大臣內部勢力的變化,本來位居末位的鼇拜的勢力日益擴大。鼇拜這個人太專橫,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輔政大臣放在眼裏。


    眼看鼇拜權傾朝野,孝莊太皇太後為達到遏製鼇拜的目的,轉而籠絡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兩朝均在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選擇皇後的傳統,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裏氏為皇後。於是,就有了1665年10月22日(康熙四年九月初八),11歲的康熙皇帝和12歲的赫舍裏氏皇後遵照孝莊太皇太後懿旨舉行大婚典禮的這件事。很快,1669年的夏天,康熙皇帝就在赫舍裏氏家族的協助之下除掉了權臣鼇拜!因此我們說,康熙皇帝迎娶赫舍裏氏皇後,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


    那麽既然這是一樁政治婚姻,康熙皇帝與他的第一個皇後--赫舍裏氏的關係如何呢?


    應該說,他們兩個人的感情關係還是非常穩定的。換句話來說,在康熙皇帝的眾多的後宮佳麗之中,康熙皇帝本人還是更喜歡他的第一個皇後--赫舍裏氏。這又是為了什麽呢?


    第一,兩個人是\"發小\"。


    他們是從小的玩伴,可謂是青梅竹馬、總角之交,情投意合。\"繞床弄青梅\"、\"羞顏尚不開\",少年初成的康熙皇帝和情竇初開的赫舍裏氏皇後這對小夫妻婚後恩愛甜蜜,生活非常和諧,彼此感情頗深。因此,他們是一對幸福的夫妻。


    第二,兩個人屬於\"患難夫妻\"。


    他們共同度過了鼇拜專權的日日夜夜。在他們共同生活的歲月裏,赫舍裏氏以自己\"宮闈式化、淑德彰聞\"的得力輔佐,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使得康熙皇帝無後顧之憂,能夠集中精力料理國政,為日後建立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赫舍裏氏皇後不愧為康熙皇帝的賢內助。


    第三,兩個人屬於政治婚姻。


    既然是政治婚姻,就容不得少年康熙皇帝對赫舍裏氏不好。這裏的政治婚姻,是說他們的結合是孝莊太皇太後刻意安排的,其背後的目的是愛新覺羅家族要借助於赫舍裏氏家族的手除掉權臣鼇拜!


    因此,皇後赫舍裏氏家族對於康熙皇帝有恩。


    我們說完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就該說到他們的孩子了。


    1670年初,赫舍裏氏皇後為康熙皇帝生了一個聰明乖巧、活潑可愛的小皇子承祜。而這個時候的康熙皇帝才15歲,赫舍裏氏皇後才16歲。


    可惜的是,康熙皇帝和赫舍裏氏皇後的愛情結晶承祜不到4歲就不幸夭折了。這畢竟是赫舍裏氏皇後的第一個孩子,由於憂傷過度,赫舍裏氏皇後的身體變得孱弱多病。此後的康熙皇帝對赫舍裏氏皇後是越發的關愛有加了。


    1672年冬,赫舍裏氏皇後在京生病,當時康熙皇帝正陪同祖母孝莊太皇太後在遵化湯泉療養,聞知此信,征得祖母同意,即刻飛騎進京探望。直到皇後病情好轉,方才放下心來。


    1674年夏,赫舍裏氏皇後第二次臨盆,康熙皇帝異常高興,當即取一個乳名叫保成,這就是後來的皇太子胤礽。康熙皇帝祝願這個孩子能夠平安成長。


    然而,赫舍裏氏皇後卻因難產導致昏迷不醒,幾個時辰之後,年僅21歲的赫舍裏氏皇後就去世了。赫舍裏氏皇後是清朝所有皇後中去世年齡最輕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因難產去世的皇後。赫舍裏氏皇後去世了,可是皇後的位置不能空缺啊?總得有人填補這個空缺出來的位置啊?


    2、康熙皇帝和他的另外三個皇後


    赫舍裏氏皇後去世3年多之後的1677年秋,康熙皇帝就把這空缺出來的位置賞賜給了鈕祜祿氏--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女兒孝昭仁皇後。這個鈕祜祿氏皇後就成為康熙皇帝的第二個皇後。


    鈕祜祿氏皇後剛剛入宮的時候僅僅是個很普通的妃子,好不容易她才等到了這麽一個千載難逢的轉正的機會,可惜的是,這個鈕祜祿氏皇後卻沒有福氣,僅僅半年後的1678年3月18日(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這個鈕祜祿氏皇後在還沒有給康熙皇帝留下任何子女的情況下,就到陰間找赫舍裏氏皇後聊天去了,年僅24歲。此時,距赫舍裏氏皇後死還不到4年的時間。她的喪期正是征討三藩的關鍵時候。


    這樣,康熙皇帝就迎來了他的第三個皇後--孝懿仁皇後佟佳氏。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後之親侄女,即康熙皇帝的嫡親表姐。1677年被冊封為貴妃,1681年晉升為皇貴妃,1683年生皇八女。


    佟佳氏皇後的命比鈕祜祿氏皇後的命還不濟,1689年8月23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在她的病勢非常沉重的情況下,康熙皇帝念及她是自己媽媽的親侄女,才冊封她為皇後。可惜的是,這個佟佳氏皇後隻當了一天的皇後,就去找赫舍裏氏皇後和鈕祜祿氏皇後聊天去了。


    從此,直到康熙皇帝病逝,再也沒有了皇後。


    問題在於,人們說的康熙皇帝的第四個皇後--烏雅氏皇後是怎麽迴事呢?


    康熙皇帝的第四個皇後烏雅氏,其實是死後追封的--換句話說,她生前一天皇後也沒有做過。烏雅氏皇後是母憑子貴的典型代表。


    烏雅氏皇後,滿洲正黃旗人,她是護軍參領威武的女兒。1678年12月13日(舊曆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她為康熙皇帝生下了一個孩子胤禛--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可是當時,這個烏雅氏還什麽都不是呢!


    直到1679年,康熙皇帝看到這個烏雅氏所生的孩子命還挺大,沒死呀,於是就冊封這個烏雅氏為德嬪。1681年,康熙皇帝一看,這個孩子還挺壯實,看來的確死不了了,那就再加封吧,於是再加封烏雅氏為德妃。就在這一年,德妃烏雅氏又為康熙皇帝生下了皇六子胤祚;1682年生皇七女,1683年生皇九女,1686年生皇十二女,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禎。1723年康熙皇帝去世後,德妃的兒子繼位,是為雍正皇帝,尊德妃為皇太後,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後,可是還沒能夠等到正式上冊呢,這個皇太後就在1724年7月13日(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了,享年63歲。


    其實我是有點懷疑康熙此人克妻,不過克的都是正妻!三位正妻皇後都年紀輕輕就一命嗚唿,也就第四位十分幸運,沒當皇後,隻是個妃嬪,反倒安度晚年。


    閑話談資,不要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