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決定起兵造反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楊廣安插在自己身邊的親信高君雅和王威。


    由於這兩個人對楊廣死心塌的,李淵想拉他們入夥門都沒有,可是也一直找不到借口殺掉他們。


    想要起義,首先得有兵士,李淵也如此,於是他開始募兵。可是按大隋法律,隻有皇帝才有募兵和調遣軍隊的權力,地方大員不經允許擅自招募士兵達千人或者調動軍隊者,死罪!


    正值李淵為此事感到焦頭爛額時,劉武周出現了。


    這年的二月,叛變的劉武周迅速攻占了馬邑,企圖乘勢一舉攻下鄰近的樓煩郡(山西靜樂縣)。原來這裏有皇帝楊廣的汾陽行宮,裏麵有無數的錢糧和美女,誰見了都會垂涎三尺。


    因此,一旦汾陽行宮失守,不僅李淵,作為太原副留守的高君雅,王威也逃不了罪責,甚至會被滅族。


    劉武周果然勇猛,一個月不到就攻下了汾陽行宮,用宮裏的美女換來了大批良馬;用宮裏的錢財招兵買馬,一時兵強馬壯,兵鋒隨時直指太原。


    於是,李淵有了募兵和調遣軍隊的借口。


    在召開的軍事會議上,李淵說:“我作為太原留守,現在劉武周占據汾陽行宮,如果不能剿滅他而任其所為,我等皆是死罪。而皇帝遠在千裏之外的江都,路途遙遠,等待命令要等到什麽時候?”


    高君雅、王威等說:“你是皇親,而且有文韜武略,如今能維護國家利益的就隻有明公你了。”


    沒過多久,李淵就招募上萬兵士,由李世民、長孫順德和劉弘基三人統領指揮,並在興國寺集結訓練,對外卻宣稱要派軍前往江都迎迴皇帝。


    因為長孫順德和劉弘基這兩個人是逃犯,高君雅、王威開始懷疑李淵到底想幹什麽。


    長孫順德,河南洛陽人,出生年不詳,唐朝淩煙閣24功臣排名第15位。在隋朝時任右勳衛,為逃避高句麗戰役,前往太原,投靠李淵。


    劉弘基,公元582年出生,雍州池陽人(今陝西涇陽),唐朝淩煙閣24功臣排名第11位。隋朝河州刺史劉升的兒子,劉弘基早年以父蔭為右勳侍,為避從征高句麗,故意私宰耕牛,被捕入獄。後投奔太原,追隨李淵父子,與李世民十分要好。


    你李淵起用逃犯,我不舉報你,已經十分的仁至義盡了,現在辛苦募來的一萬大軍還讓他們指揮,而我們卻靠邊站,你說,誰受得了?


    高君雅和王威越想越生氣,正好有個叫田德平的留守司兵,估計也是對上司不滿,就暗地裏找高君雅和王威兩人,建議他們暗中調查李淵募兵和駐紮在興國寺的真實意圖。


    於是高、王兩人更加懷疑李淵等圖謀不軌,決定先下手為強。


    當時太原正碰上旱災,農作物減產大半,於是高、王二人提議李淵前往晉陽城晉祠實施祈雨會。


    兩人在企圖祈雨會周圍埋伏士兵,等李淵一出場就將他幹掉。


    此計很好,可惜的是卻被當地的一個鄉長告發了,此人正是高君雅的朋友,名叫劉世龍。


    收到劉世龍的情報, 李淵隨即秘密開個小會,商討對策。


    五月十四日夜,李世民和長孫順德率領五百名刀斧手在晉陽宮的東門埋伏。


    次日清晨,李淵叫高、王二人前往晉陽宮開會,剛到,劉政會就著拿一紙密函(偽造的)大聲說有人想造反。


    李淵假裝地連忙問:“誰啊?”


    劉政會立即指著高、王二人,並遞上那偽造的密函。


    高、王兩人這才知道自己被人暗算了,都大吃一驚。


    可惜晚了,長孫順德和劉弘基等人率親兵衝進來,將兩人綁個粽子。


    人是拿下了,可如何讓士兵們相信呢?


    此時,正好突厥攻打晉陽,突厥輕騎從晉陽北門進,又從東門出。


    李淵下令將城門打開,頗有諸葛武侯的空城計氣勢,那突厥果然不敢輕進,隻在遠處觀看。


    之後,李淵又故意命部將王康達率一千多人出城迎戰,結果可想而知:全部戰死。


    城中所有的將士看見後,都十分憤怒,一致認定高、王二人招來突厥軍的。


    就這樣,高君雅和王威去見閻王了。


    可是如何退突厥兵呢?這難不倒李淵。


    就在當天晚上,他暗地裏派一支軍隊潛出城,等到次日清晨時故意擊鼓,弄出的動靜越大越好,讓人感覺就是援軍到了。突厥沒見過這陣勢,當然十分害怕,還是命值錢,就退兵了。


    自此,李淵就成了一路隋末諸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