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熱戀中的女生常常會對男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我和你的母親同時落入水中,你隻能救一個,你先救哪一個?”


    當然這隻是一種假設,但在曆史上還真的有人出過這種難題,出題人既不溫情款款,也不含情脈脈,而是曆史上頗為著名的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


    這趙構為啥要出這麽一道“單選題”?


    出題後差點釀成兵變,又如何結局的呢?


    話說那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金國大將完顏宗弼(即金兀術)率軍南下,進行“搜山檢海”行動,準備活捉宋高宗趙構。各路宋軍紛紛不戰而逃,金軍迅速攻占建康,橫渡長江,輕而易舉的占據行在臨安。


    再說宋高宗,他早在一個多月前,就以“往浙西迎敵”為由,先到了越州(今紹興),接著又來到了明州(今寧波)。


    等等!


    金人不是在北邊嗎?


    他怎麽往南去迎敵?


    實際上宋高宗就是在往東南方逃竄,但畢竟皇帝的臉麵還是要的,所以借口迎敵。


    所以說,一幫窩囊廢。活該趙構絕種絕後。


    完顏宗弼占領臨安後,得知宋高宗在明州等著他,立即派部將率4000精兵前去追擊。明州地處東南沿海,宋高宗到這可不是準備背水一戰的,他立即派人準備20艘海船,出海躲避。就在下海之前差點釀成一場兵變!


    當時人多船少,宋高宗與宰相們議定,一艘海船上60名禁軍,但每名禁軍隻能攜帶兩名家屬上船。禁軍們“多父母妻子”,這無異於給禁軍們出了一道選擇題,要父母,還是要妻子!於是一些禁軍將士們向長官求情,“我有父母,有妻子,不知兩者如何去留?”長官不能裁決。


    正好呂頤浩入朝,張寶等百餘人禁軍圍了上來,問道“欲乘海舟何往”,同時出言不遜。呂頤浩被小兵侮辱了,自然也不示弱,禁軍們也怒了,拔刀相向,要殺呂頤浩,雙方劍拔弩張。宋高宗得知情況後,怕出海計劃受阻,於是假意安撫鬧事的禁軍,然後發出密詔“此輩欲沮大事,朕今夕伏中軍甲士五百人於後苑,卿等翌旦率中軍入朝,捕為首者誅之。”


    第二天一早,趙構身披鎧甲,率領軍隊,把鬧事的禁軍團團包圍。張寶等人驚慌失措,準備逃跑,趙構這下子來了能耐,張弓搭箭射死兩人,其餘人紛紛束手就擒。最終為首的17人被斬首,其餘被關進大牢。處理完這件事後,趙構匆忙登上海船,開始了海上流亡生涯。幸虧追進的金兵不習海戰,加上遇上暴風雨,趙構才僥幸逃脫,在溫州、台州一帶飄蕩。


    這就是曆史上的苗劉之變,此次事件中趙構僅有的一個親生兒子趙旉,在建炎三年(1129年)的苗劉兵變受驚嚇而死,年僅三歲。南渡後,趙構再無生育(一切都是報應!)。所以收養了兩個兒子趙昚(宋孝宗)、趙璩。


    從苗劉之變到禁軍鬧事,這一係列事件加劇了趙構對武人的不信任,也為嶽飛、牛皋、張憲等將領最後的結局埋下伏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