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生母韋太後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 作者:湯湯哩哩啦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宋滅亡後,北宋的王公貴族也全部被金兵抓走,宋微欽二帝的嬪妃也沒能幸免。這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要說的韋太後。她不僅是宋微宗的夫人,更是南宋開國皇帝趙構的生母,身份尊貴,但下場也是極其的淒慘:
在被擄到金國後,接受了“牽羊禮”的侮辱,並且備受金國上層人士的喜愛,成為了他們的“玩物”,還為其生下一子,可謂是受盡恥辱。最終忍辱負重活下來的韋太後,迴到宋朝後也是備受嘲諷,一生都活在不堪的往事之中。
赤身裸體入廟行“牽羊禮”
被金國軟禁之後,那麽這些嬪妃宮女就成了金國的奴隸,作為金國的奴隸,那麽就必須要接受金國的洗禮,也就是金國的習俗“牽羊禮”。
什麽是牽羊禮,其實就是讓嬪妃和宮女一起脫光上衣,坦胸露骨的進入寺廟進行祈禱。這個習俗對金國來說也許沒什麽,但是對於宋朝的女性來說,可是極大的恥辱。畢竟那個時候女性思想比較保守,脫光衣服進入寺廟進行跪拜,並且旁邊還有那麽多男人看著,這對她們來說是極大的侮辱。
韋太後作為其中一員,也進行了極其恥辱的牽羊禮,雖然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打擊,但是韋太後還得繼續活著。因為這個期間自己的寶貝兒子趙構,成功的逃脫了金國的搜捕並且建立了南宋。韋太後一直盼望著自己的兒子有一天可以接自己迴去,有了這份信念之後,韋太後不得不忍辱偷生活了下去。
進行這次牽羊禮的人中,也有部分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名節,於是就上吊自殺了。這其中就有韋太後的兒媳婦朱皇後,最後選擇了自殺以此來保全自己的清白。不得不說朱皇後真是一位貞烈之人,雖說這種行為有點極端,但是還是很讓人敬佩不已。
進入“洗衣院”淪為下人
進行完牽羊禮之後,韋太後和其他宮女嬪妃一起被分配到了洗衣院,負者給金國的王公貴族洗衣服。韋太後再怎麽說也是宋微宗的妃子,平常都是過著養優處尊的生活,現在確幹著下人幹的活,這對韋太後來說就是個恥辱。而且金國的一些妃子公主什麽的,看見這些宋朝的嬪妃們落到如此地步,都不自覺的嘲諷了起來,這就讓韋太後感到更加的羞辱。
最恥辱的就是,金國的一些權勢貴族,來到這個洗衣院看見有漂亮的妃子,就直接將其玷汙。至於韋太後有沒有被玷汙這個就不清楚了,不過據記載,韋太後在這裏很是受金國大人物的喜愛,估計也和其他嬪妃一樣,難免會受到侮辱。
被迫嫁給完顏宗賢,並為其生下兒
相比之下,前麵受到的侮辱還不算什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對韋太後來說,才是一生的恥辱。那就是韋太後被金軍的大將完顏宗賢給看上了,於是被迫嫁給了完顏宗賢,那個時候的韋太後已是人母,如果再嫁給完顏康賢的話,那不就有違倫理了?
靖康之役作為金朝的俘虜,被押解至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洗衣院充作奴婢,被迫嫁給了蓋天大王為妾,並且生了孩子。蓋天大王賽裏本名叫完顏宗賢,與海陵王同為丞相。
辛棄疾《竊憤續錄》記載:紹興年間,宋欽宗被拘押在上京一寺中,一天,他偶然“在牆壁的縫隙中,看見遠去的韋妃和一個金國的官長一起走,身旁還有一個奴婢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大人、小孩都穿著胡服,孩子喊韋妃為阿母,於是宋欽宗知道韋妃已成為蓋天大王的老婆了”。
這則記載並非空穴來風,胡亂編造虛構,隻因趙構當了皇帝,堂堂天子之母曾經失身再嫁,未免貽笑天下,因此官史、私史都諱莫如深。
韋太後曾在金國生子
金人可恭的《宋俘記》就記載韋氏曾入“洗衣院”。所謂“洗衣院”其實就是變相的妓院,北宋的帝姬、王妃、皇妃都曾受到金人的淩辱。而且據《靖康稗史》記載:金朝官方出了一個告示,說:“允許宮奴趙構的母親韋氏、妻子邢氏和薑氏從良。並且金人還說,韋氏已經再嫁給金國的首領。
徽宗之女柔福帝姬亦嫁蓋天大王,與韋太後同事一夫,後乘隙逃迴南宋,韋太後返朝後,馬上指證這柔福帝姬是假冒。母命難違,經過主審官嚴刑逼供和捏造,把“真情”上稟:此柔福帝姬乃開封女尼李靜善,因相貌酷似,便假冒帝姬。
很快,從北方逃迴的一個名叫李楑的宦者又稱自己在五國城見過柔福,說她嫁給一名叫徐還的金軍將領後不久就死掉。人證物證如此,可憐的柔福帝姬便被高宗趙構下令處決。
高宗趙構的母親韋氏與柔福帝姬在“洗衣院”難免會赤身裸體在多種場合經受非人的蹂躪。由於柔福帝姬不是重要的男性帝室人員,很容易逃出,後被南宋的蘄州地區將官送迴行在(杭州)。
為迎迴了自己的生母韋氏,高宗快速完成“紹興和議”全部手續:重劃宋、金兩國的邊界,宋奉表稱臣於金,金冊宋主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須遣使稱賀,宋每年向金國繳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韋氏返迴南宋後,被宋高宗封為太後。
當上了太後,韋氏自然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五國城難以啟齒的娼妓生涯,殺人滅口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時的韋氏嫁給完顏宗賢期間,生有一子(一說二子)。韋氏在金國生活了十六年,其遭遇不可能不外傳。為了掩飾宮廷醜聞,宋高宗便在韋氏的年齡上做文章,將其虛增十歲。
三十八歲的女人隻要保養得當,韻味依然十足;而對於在後宮養尊處優的韋氏來說,這個年齡必定風情萬種,何況她能成為宋徽宗的女人,貌美指數自然不低。韋氏被俘後,“二起北行,入洗衣院”(《宋俘記》)。洗衣院字麵上像是洗衣機構,但從與韋氏一同被遣送到洗衣院的朱、趙二女子次日“並蒙幸禦”(《青宮譯語》)來看,洗衣院實際上是金國貴族淫樂的場所,類似妓院。韋氏在洗衣院,不可能冰操獨守。
天會八年(1130)六月,金太宗下令將“宮奴趙(構)母韋氏、妻邢氏、薑氏凡十九人,並抬為良家子(按:妓女從良)”(《呻 吟語》)。從洗衣院出來後,韋氏嫁給金國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為妾。關於韋氏改嫁一事,辛棄疾《竊憤錄》記載,“良久,屏後唿一人出,帝(按:宋欽宗)視之,乃韋妃也。太上(按:宋徽宗)俯首,韋妃亦俯首,不敢視。良久,蓋天大王命左右賜酒二帝及太後,曰:‘吾看此個婦麵。’蓋韋妃為彼妻也。”
《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也講述了韋氏改嫁:“一日,……郎主遂大怒,就將後賜死於外羅院,累及趙後族屬為燕京官妻的十餘人,一並賜死,……韋夫人險乎也被株連賜死,虧得蓋天大王愛護,向郎主力爭說:‘廢後趙氏,吾妻韋氏,並非族屬,何得連坐?……緣何概不追究,偏偏罪及韋氏?……臣弟不敢聞命,務請收迴成命。’郎主不得已,就把牌使召迴。”演義這東西,七實三虛,完顏宗賢稱韋氏為“吾妻”,決非空穴來風。
韋氏在金國生活了十六年,其遭遇不可能不外傳。為了掩飾宮廷醜聞,宋高宗便在韋氏的年齡上做文章,將其虛增十歲,從紹興十年(1140)開始,每逢韋氏“生辰、至、朔,皆遙行賀禮”(《宋史·韋賢妃傳》),並將典禮載入史冊,依此表明“韋後北狩,年近五十,再嫁虜酋,寧有此理?虜酋舍少年帝姬,取五旬老婦,亦寧出此”,強調韋氏早已失去了生育能力,改嫁、生子的有關傳聞不過是金人“編造穢書,以辱宋康”(《呻 吟語》)而已,不足為信。
同時,凡是了解韋氏底細的人,大都沒有好果子吃。如,身陷金國十五載的洪浩歸國後,被宋高宗稱讚為“忠貫日月,誌不忘君,雖蘇武不能過”的忠烈之臣,後來卻成了一個“造為不根之言,簧鼓眾聽,幾以動搖國是”(《係年要錄》)的罪臣,被流放嶺南,兩個助手張邵、朱弁也遭殃。再如,跟隨韋氏歸來的官員白諤,也因“有燮理乖謬語,刺配萬安軍”(《廿二史劄記》);作為“報謝使”赴金與完顏宗賢有過接觸的王次翁,也被鉗製口舌。
此外,宋高宗還下詔“禁私作野史,許人告”(《宋史·秦檜傳》),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野史之禁,嚴禁士大夫私自修史,提倡官員相互舉報,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防止韋氏在金國的醜聞被泄露和傳播,用高壓措施保全韋氏的名聲,保住自己的顏麵。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麵對辱母之仇,喪國之恨,宋高宗不致力於收複失地、直搗黃龍,而是關起門來耍威風、飾太平,無不反映了他的昏庸和軟弱。有仇不報,有苦說不出,而是煞有其事地為受辱的生母改年齡,混淆視聽,掩耳盜鈴,正是宋高宗缺少民族氣節、一貫屈膝投降的真實寫照。
活該這所謂的宋高宗一生無後。
宋高宗逝世後,繼位者宋孝宗。
宋孝宗趙昚(異體字:慎,拚音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在位),初名趙伯琮,後改名趙瑗,賜名趙瑋,字元永,他籍貫秀州(今浙江嘉興),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趙瑋被宋高宗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趙眘。他是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的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此後,趙構自稱太上皇帝。從此,宋朝皇位又迴到了太祖趙匡胤一係。
這可真是因果報應,當初這個當親弟弟的搶了自己大哥一脈的皇位,現在又被大哥一脈給搶迴來了。
後世普遍認為宋孝宗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他在位期間,平反嶽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複中原;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
在被擄到金國後,接受了“牽羊禮”的侮辱,並且備受金國上層人士的喜愛,成為了他們的“玩物”,還為其生下一子,可謂是受盡恥辱。最終忍辱負重活下來的韋太後,迴到宋朝後也是備受嘲諷,一生都活在不堪的往事之中。
赤身裸體入廟行“牽羊禮”
被金國軟禁之後,那麽這些嬪妃宮女就成了金國的奴隸,作為金國的奴隸,那麽就必須要接受金國的洗禮,也就是金國的習俗“牽羊禮”。
什麽是牽羊禮,其實就是讓嬪妃和宮女一起脫光上衣,坦胸露骨的進入寺廟進行祈禱。這個習俗對金國來說也許沒什麽,但是對於宋朝的女性來說,可是極大的恥辱。畢竟那個時候女性思想比較保守,脫光衣服進入寺廟進行跪拜,並且旁邊還有那麽多男人看著,這對她們來說是極大的侮辱。
韋太後作為其中一員,也進行了極其恥辱的牽羊禮,雖然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打擊,但是韋太後還得繼續活著。因為這個期間自己的寶貝兒子趙構,成功的逃脫了金國的搜捕並且建立了南宋。韋太後一直盼望著自己的兒子有一天可以接自己迴去,有了這份信念之後,韋太後不得不忍辱偷生活了下去。
進行這次牽羊禮的人中,也有部分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名節,於是就上吊自殺了。這其中就有韋太後的兒媳婦朱皇後,最後選擇了自殺以此來保全自己的清白。不得不說朱皇後真是一位貞烈之人,雖說這種行為有點極端,但是還是很讓人敬佩不已。
進入“洗衣院”淪為下人
進行完牽羊禮之後,韋太後和其他宮女嬪妃一起被分配到了洗衣院,負者給金國的王公貴族洗衣服。韋太後再怎麽說也是宋微宗的妃子,平常都是過著養優處尊的生活,現在確幹著下人幹的活,這對韋太後來說就是個恥辱。而且金國的一些妃子公主什麽的,看見這些宋朝的嬪妃們落到如此地步,都不自覺的嘲諷了起來,這就讓韋太後感到更加的羞辱。
最恥辱的就是,金國的一些權勢貴族,來到這個洗衣院看見有漂亮的妃子,就直接將其玷汙。至於韋太後有沒有被玷汙這個就不清楚了,不過據記載,韋太後在這裏很是受金國大人物的喜愛,估計也和其他嬪妃一樣,難免會受到侮辱。
被迫嫁給完顏宗賢,並為其生下兒
相比之下,前麵受到的侮辱還不算什麽,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對韋太後來說,才是一生的恥辱。那就是韋太後被金軍的大將完顏宗賢給看上了,於是被迫嫁給了完顏宗賢,那個時候的韋太後已是人母,如果再嫁給完顏康賢的話,那不就有違倫理了?
靖康之役作為金朝的俘虜,被押解至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洗衣院充作奴婢,被迫嫁給了蓋天大王為妾,並且生了孩子。蓋天大王賽裏本名叫完顏宗賢,與海陵王同為丞相。
辛棄疾《竊憤續錄》記載:紹興年間,宋欽宗被拘押在上京一寺中,一天,他偶然“在牆壁的縫隙中,看見遠去的韋妃和一個金國的官長一起走,身旁還有一個奴婢抱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大人、小孩都穿著胡服,孩子喊韋妃為阿母,於是宋欽宗知道韋妃已成為蓋天大王的老婆了”。
這則記載並非空穴來風,胡亂編造虛構,隻因趙構當了皇帝,堂堂天子之母曾經失身再嫁,未免貽笑天下,因此官史、私史都諱莫如深。
韋太後曾在金國生子
金人可恭的《宋俘記》就記載韋氏曾入“洗衣院”。所謂“洗衣院”其實就是變相的妓院,北宋的帝姬、王妃、皇妃都曾受到金人的淩辱。而且據《靖康稗史》記載:金朝官方出了一個告示,說:“允許宮奴趙構的母親韋氏、妻子邢氏和薑氏從良。並且金人還說,韋氏已經再嫁給金國的首領。
徽宗之女柔福帝姬亦嫁蓋天大王,與韋太後同事一夫,後乘隙逃迴南宋,韋太後返朝後,馬上指證這柔福帝姬是假冒。母命難違,經過主審官嚴刑逼供和捏造,把“真情”上稟:此柔福帝姬乃開封女尼李靜善,因相貌酷似,便假冒帝姬。
很快,從北方逃迴的一個名叫李楑的宦者又稱自己在五國城見過柔福,說她嫁給一名叫徐還的金軍將領後不久就死掉。人證物證如此,可憐的柔福帝姬便被高宗趙構下令處決。
高宗趙構的母親韋氏與柔福帝姬在“洗衣院”難免會赤身裸體在多種場合經受非人的蹂躪。由於柔福帝姬不是重要的男性帝室人員,很容易逃出,後被南宋的蘄州地區將官送迴行在(杭州)。
為迎迴了自己的生母韋氏,高宗快速完成“紹興和議”全部手續:重劃宋、金兩國的邊界,宋奉表稱臣於金,金冊宋主為皇帝。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須遣使稱賀,宋每年向金國繳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韋氏返迴南宋後,被宋高宗封為太後。
當上了太後,韋氏自然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五國城難以啟齒的娼妓生涯,殺人滅口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時的韋氏嫁給完顏宗賢期間,生有一子(一說二子)。韋氏在金國生活了十六年,其遭遇不可能不外傳。為了掩飾宮廷醜聞,宋高宗便在韋氏的年齡上做文章,將其虛增十歲。
三十八歲的女人隻要保養得當,韻味依然十足;而對於在後宮養尊處優的韋氏來說,這個年齡必定風情萬種,何況她能成為宋徽宗的女人,貌美指數自然不低。韋氏被俘後,“二起北行,入洗衣院”(《宋俘記》)。洗衣院字麵上像是洗衣機構,但從與韋氏一同被遣送到洗衣院的朱、趙二女子次日“並蒙幸禦”(《青宮譯語》)來看,洗衣院實際上是金國貴族淫樂的場所,類似妓院。韋氏在洗衣院,不可能冰操獨守。
天會八年(1130)六月,金太宗下令將“宮奴趙(構)母韋氏、妻邢氏、薑氏凡十九人,並抬為良家子(按:妓女從良)”(《呻 吟語》)。從洗衣院出來後,韋氏嫁給金國蓋天大王完顏宗賢為妾。關於韋氏改嫁一事,辛棄疾《竊憤錄》記載,“良久,屏後唿一人出,帝(按:宋欽宗)視之,乃韋妃也。太上(按:宋徽宗)俯首,韋妃亦俯首,不敢視。良久,蓋天大王命左右賜酒二帝及太後,曰:‘吾看此個婦麵。’蓋韋妃為彼妻也。”
《宋代十八朝豔史演義》也講述了韋氏改嫁:“一日,……郎主遂大怒,就將後賜死於外羅院,累及趙後族屬為燕京官妻的十餘人,一並賜死,……韋夫人險乎也被株連賜死,虧得蓋天大王愛護,向郎主力爭說:‘廢後趙氏,吾妻韋氏,並非族屬,何得連坐?……緣何概不追究,偏偏罪及韋氏?……臣弟不敢聞命,務請收迴成命。’郎主不得已,就把牌使召迴。”演義這東西,七實三虛,完顏宗賢稱韋氏為“吾妻”,決非空穴來風。
韋氏在金國生活了十六年,其遭遇不可能不外傳。為了掩飾宮廷醜聞,宋高宗便在韋氏的年齡上做文章,將其虛增十歲,從紹興十年(1140)開始,每逢韋氏“生辰、至、朔,皆遙行賀禮”(《宋史·韋賢妃傳》),並將典禮載入史冊,依此表明“韋後北狩,年近五十,再嫁虜酋,寧有此理?虜酋舍少年帝姬,取五旬老婦,亦寧出此”,強調韋氏早已失去了生育能力,改嫁、生子的有關傳聞不過是金人“編造穢書,以辱宋康”(《呻 吟語》)而已,不足為信。
同時,凡是了解韋氏底細的人,大都沒有好果子吃。如,身陷金國十五載的洪浩歸國後,被宋高宗稱讚為“忠貫日月,誌不忘君,雖蘇武不能過”的忠烈之臣,後來卻成了一個“造為不根之言,簧鼓眾聽,幾以動搖國是”(《係年要錄》)的罪臣,被流放嶺南,兩個助手張邵、朱弁也遭殃。再如,跟隨韋氏歸來的官員白諤,也因“有燮理乖謬語,刺配萬安軍”(《廿二史劄記》);作為“報謝使”赴金與完顏宗賢有過接觸的王次翁,也被鉗製口舌。
此外,宋高宗還下詔“禁私作野史,許人告”(《宋史·秦檜傳》),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大規模的野史之禁,嚴禁士大夫私自修史,提倡官員相互舉報,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防止韋氏在金國的醜聞被泄露和傳播,用高壓措施保全韋氏的名聲,保住自己的顏麵。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麵對辱母之仇,喪國之恨,宋高宗不致力於收複失地、直搗黃龍,而是關起門來耍威風、飾太平,無不反映了他的昏庸和軟弱。有仇不報,有苦說不出,而是煞有其事地為受辱的生母改年齡,混淆視聽,掩耳盜鈴,正是宋高宗缺少民族氣節、一貫屈膝投降的真實寫照。
活該這所謂的宋高宗一生無後。
宋高宗逝世後,繼位者宋孝宗。
宋孝宗趙昚(異體字:慎,拚音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在位),初名趙伯琮,後改名趙瑗,賜名趙瑋,字元永,他籍貫秀州(今浙江嘉興),是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趙瑋被宋高宗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趙眘。他是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的第二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此後,趙構自稱太上皇帝。從此,宋朝皇位又迴到了太祖趙匡胤一係。
這可真是因果報應,當初這個當親弟弟的搶了自己大哥一脈的皇位,現在又被大哥一脈給搶迴來了。
後世普遍認為宋孝宗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
他在位期間,平反嶽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複中原;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