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哪些神迴複讓人爆笑不已呢?接下來本公子就與大家分享分享。


    1、鍾氏兄弟


    鍾毓、鍾會兩兄弟去見曹丕,鍾毓緊張地全身是汗,鍾會卻非常從容。


    曹丕問:“鍾毓啊,你怎麽出了那麽多汗啊?”


    鍾毓說:“陛下天威,臣戰戰兢兢,汗如雨下。”


    曹丕又問鍾會:“你怎麽不出汗呢?”


    鍾會學著他大哥的口氣說:“陛下天威,臣戰戰兢兢,汗不敢出。”


    曹丕哈哈大笑。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麽說都有理。


    2、話多話少


    晉朝,王素之非常喜歡管閑事,一問起來就嘮叨個沒完沒了。


    有一次,王素之問苻郎:中原地區的奴婢價格如何?


    苻郎說:話少的十萬,話多的一千。


    言多必失,話多的人在哪兒都不受待見。


    3、漢語四聲


    眾所周知,古漢語有四聲:平、上、去、入。


    南朝時的沈約最早發現了漢語的四聲,並寫了專著《四聲譜》。


    但梁武帝總覺得他是在扯淡。


    有一次,梁武帝問另一個音韻學家周舍:“何謂四聲?”


    周舍應聲迴答:“天子聖哲是也。”


    “天子聖哲”四字,天為平聲,子為上聲,聖為去聲,哲為入聲。


    通過讓人心裏舒服的方式,達到教育目的,正是寓教於樂的奧妙所在呢!


    4、怎樣爬出深坑


    隋朝,楊素跟侯白扯淡。


    楊素:假設我挖了一個幾百尺的深坑,讓你跳進去,你怎麽出來?


    侯白:我用針出來。


    楊素:扯淡!


    侯白:真的,我用針把腦袋紮個洞,把腦子裏的水放出來,我就浮起來了。


    楊素:你腦子裏有水?


    侯白:我腦子裏沒水怎麽可能跳這麽深的坑?


    嗬嗬,這恐怕就是“腦子進水”最早版本了。


    5、龍與虎


    北宋著名道士張繼先自幼聰穎過人,12歲時,宋徽宗召見。


    徽宗問:“你住在龍虎山,可曾見過龍和老虎?”


    張繼先:“在山上,常看到老虎,今日方睹龍顏。”


    宋徽宗大悅。


    原來方外之人,也懂得“拍馬屁”於無形的道理呢!


    6、閱兵儀式


    明朝大將戚繼光經常被老婆打罵。


    部下看不下去,給他出主意說:“明日,我等眾將士各執兵器,列於兩旁。將軍請她來軍營訓話,震懾震懾她,以後日子也好過些。”


    戚繼光大喜,依計從之。


    第二日營帳中寒光四射,殺氣騰騰。


    夫人進帳看到這種情況,厲聲問道:“你擺出這幅樣子,想要幹嘛?”


    戚繼光雙膝一軟撲通跪地:“別無他意,專請奶奶前來閱兵。”


    怕爹是孝順,怕老婆是愛情。


    愛的深,怕的深。


    7、老頭子


    有次,紀曉嵐和同僚在一起赤膊談笑,忽然乾隆出來了。


    這時候來不及穿衣服了,他就躲在皇帝座位底下。


    沒想到乾隆坐了好久也不走,也不說話。


    紀曉嵐受不了了就探頭問:“老頭子走了沒有?”


    乾隆怒了,說:“老頭子是什麽意思?”


    紀曉嵐從容答道:“萬壽無疆是老,頂天立地是頭,父天母地是子。”


    乾隆帝龍顏大悅。


    幽默不僅是生活的潤滑劑,有時簡直是一股拯救人生的力量。


    8、侍郎是狗


    紀曉嵐當禮部侍郎的時候,尚書和禦史一起來看他。


    聊著聊著,突然外頭跑來一隻狗。尚書心中突生一計,便道:咦,你們瞧那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紀曉嵐知道尚書在捉弄他,不動聲色地說:是看它的尾巴,尾巴下垂的是狼,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一旁的禦史大笑:哈哈,原來上豎是狗。(尚書是狗)


    這時,紀曉嵐接著說:還有一種分辨的方法是看它吃什麽。狼是非肉不食,狗則遇肉吃肉,遇屎吃屎。(禦史吃屎)


    這下子連禦史也無言了。


    自取其辱,往往比別人主動侮辱更讓人難受不堪。


    9、不知道是誰的問題


    清朝王菊軒娶妻以後一直沒有小孩,他決定娶個小妾,和妻子商量。


    妻子不說話。


    在他一再地追問下,妻子說:也不知道這是誰的問題,要不我也找一個男人試一下?


    俗話說得好:“要想公道,打個顛倒”,真是不能單從一方麵看問題呀!


    10、溥儀登基


    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裏,寫到他幼年登基時的情形:


    我父親單膝側身跪在寶座下麵,雙手扶我,不叫我亂動,我卻掙紮著哭喊:“我不挨這兒!我要迴家!我不挨這兒!我要迴家!”


    父親急得滿頭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沒完沒了,我的哭叫也越來越響。


    我父親隻好哄我說:“別哭別哭,快完了,快完了!”


    一語成箴,果然沒過多久,大清就“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湯哩哩啦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湯哩哩啦啦並收藏鮮為人知的的曆史趣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