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若是從孫以安再推到孫圍身上,那便是令謝夫人最不安的地方了,她總懷疑他是不是已經想起了一些小時候的事情,可他若是想起,卻又從未問過她這方麵的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了,謝夫人有時候看著謝幼卿,常會有絲恍惚之感,她覺得她似乎越來越看不透這個兒子了。
當然,她情願是自己多想了,他應當是沒有想起來的。而對他來說,永遠都不要想起來才是最好的……
謝夫人不願再想下去,因為心裏頭還籠著一層無法消散的哀沉,每年的這個時節,總是格外的悲痛傷懷。
謝夫人嘆息一聲,「再過幾天,便是臘八,你父親的忌日……」
謝幼卿聲音低沉了下來,「兒子明白,會親為父親設祭,父親已經安息多年,母親也不要太難過了。」
謝哲已經故世五年了,而謝夫人心中仍未放下,每每想起,便十分傷懷,這其中的緣故,謝幼卿自然是知道的。
謝哲生前是抗倭名將,歷任閩浙總兵、薊遼總兵,先後平定東南沿海倭寇的數次入侵,擊退東北邊境北蠻的侵擾,因軍功卓著,後升任兵部左侍郎兼左都督。五年前,東南沿海一帶倭寇再次侵略,肆意掠奪百姓,民不聊生,先帝命謝哲為福建巡撫前去抗倭,謝哲帶領大將艱苦奮戰一年後,終於平息倭患,捷報傳到宮中,先帝大喜,連下數道賞賜於睿國公府,謝哲凱旋歸京,卻不想因積勞成疾,在歸來的途中不治而亡。
悲訊傳至睿國公府,謝夫人當場昏厥,謝夫人與謝老爺伉儷情深,不想卻沒見到最後一麵,這成了謝夫人心中最大的隱痛。
謝哲死後也得到了應有的哀榮,朝廷賜祭葬,追贈太子太保的頭銜,享祀京師賢良祠。
謝夫人點了點頭,忍下悲痛,又說起了另一件事,「慶親王妃連月來頗為熱絡,幾次下帖子邀我與苒苒過去參加王府宴會,寧福郡主很乖順,每迴都跟在王妃的身邊,以她那樣的出身,身上卻不見嬌氣,也是難得,模樣出挑,才情又好,大家見了都是誇的。寧福郡主過完年便十七歲了,小姑娘真是長得快,一眨眼便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說起來,慶王妃和謝哲也是遠親的關係,謝老夫人與慶王妃的母親是姑表姐妹,所以寧福郡主平常見了謝幼卿,都會親親熱熱地喊一聲二表哥,謝幼卿對她倒是淡淡的,從小到大見過多次,每每提到這個寧福郡主,仍是記不清她長什麽樣兒。
謝夫人的意思,謝幼卿又何嚐不明白?
謝幼卿似乎笑了一下道:「寧福郡主?兒子不怎麽有印象。」
謝夫人一時有些語塞,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又道:「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寧福郡主如今出落得可真是好,上上個月你大哥和你的喜宴她還來慶賀了,你也見了的,怎麽才幾個月不見,你這印象就淡了?慶王妃頗為賞識你,言談間常跟我問起你,我觀她的意思,倒有意跟咱們結親似的。」
既然謝夫人已經點破,謝幼卿便正色道:「母親,兒子說過,若非入閣拜相,否則兒子決無意成親。眼下不管是寧福郡主、柔福郡主還是什麽嘉福郡主,兒子皆沒什麽興趣。」
謝夫人收住笑容,蹙起眉頭:「我的兒,入閣拜相要熬資歷,可不是三年五年的事呀?」
謝幼卿目光灼灼地看著謝夫人,微微一笑,「兒子從不需要熬什麽東西,資歷這東西放在兒子身上未必適用。」
謝夫人道:「你是天縱英才,時運又好,遲早要坐上這首輔之位,隻是京裏王公大臣家的適婚姑娘若要長得出挑且又品性好的,也就那麽幾個,這寧福郡主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還跟咱家有親,若是錯過了,怕是要便宜昌國公府的那位了。」
謝夫人跟昌國公府的當家主母王夫人一向不和,兩人明爭暗鬥也有十數年之久了,王夫人的幼子王肖然跟謝幼卿同歲,今科開榜,位列二甲第七名,也是十分出色,而謝幼卿奪得狀元,可真是為謝夫人贏得了好大的麵光。
謝幼卿微微笑道,「兒子才剛及冠未久,母親怎麽就著急著讓女子來管束我,何況以兒子的資質,多大的功名都可以自己去掙,並不需要十分考量女子的身份,兒子隻想選個自己喜歡的有趣一點的。母親何必去惋惜區區一兩個郡主。」
謝夫人被他說得啞口無言,隻得點頭稱是,知他態度依然沒有絲毫鬆動,謝夫人也不再強求了,便趁勢提起了另一件事,「你的婚事我是不操心,苒苒明年也十七歲了,我給她相看了幾個人家,她都興致缺缺,明年開春的韶光宴,你帶苒苒去參加,也讓她見識見識人。」
謝夫人的意思很明顯了,有他在的地方,便能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這是想借他的風頭,讓宴會上的青年才俊更加關注苒苒。
韶光宴是京中貴族在每年三月舉辦的交友宴會,地點設在京裏的日月湖旁,來參加的須是京中的仕宦之家,普通人家是來不了的。
前來的大多是尚未許親的適婚青年才俊和名媛淑女,來此尋覓良緣,若彼此看對了眼,品茗敘話,吟詩作對,弈棋手談,通過談吐了解彼此的才識,之後交換名帖,男方便可遣媒人來上門提親,成就一段佳話,便是那些未有相看中的,也藉此機會結交一些好友。
因而這韶光宴,成了京中青年男女每年最受期待的宴會。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多心了,謝夫人有時候看著謝幼卿,常會有絲恍惚之感,她覺得她似乎越來越看不透這個兒子了。
當然,她情願是自己多想了,他應當是沒有想起來的。而對他來說,永遠都不要想起來才是最好的……
謝夫人不願再想下去,因為心裏頭還籠著一層無法消散的哀沉,每年的這個時節,總是格外的悲痛傷懷。
謝夫人嘆息一聲,「再過幾天,便是臘八,你父親的忌日……」
謝幼卿聲音低沉了下來,「兒子明白,會親為父親設祭,父親已經安息多年,母親也不要太難過了。」
謝哲已經故世五年了,而謝夫人心中仍未放下,每每想起,便十分傷懷,這其中的緣故,謝幼卿自然是知道的。
謝哲生前是抗倭名將,歷任閩浙總兵、薊遼總兵,先後平定東南沿海倭寇的數次入侵,擊退東北邊境北蠻的侵擾,因軍功卓著,後升任兵部左侍郎兼左都督。五年前,東南沿海一帶倭寇再次侵略,肆意掠奪百姓,民不聊生,先帝命謝哲為福建巡撫前去抗倭,謝哲帶領大將艱苦奮戰一年後,終於平息倭患,捷報傳到宮中,先帝大喜,連下數道賞賜於睿國公府,謝哲凱旋歸京,卻不想因積勞成疾,在歸來的途中不治而亡。
悲訊傳至睿國公府,謝夫人當場昏厥,謝夫人與謝老爺伉儷情深,不想卻沒見到最後一麵,這成了謝夫人心中最大的隱痛。
謝哲死後也得到了應有的哀榮,朝廷賜祭葬,追贈太子太保的頭銜,享祀京師賢良祠。
謝夫人點了點頭,忍下悲痛,又說起了另一件事,「慶親王妃連月來頗為熱絡,幾次下帖子邀我與苒苒過去參加王府宴會,寧福郡主很乖順,每迴都跟在王妃的身邊,以她那樣的出身,身上卻不見嬌氣,也是難得,模樣出挑,才情又好,大家見了都是誇的。寧福郡主過完年便十七歲了,小姑娘真是長得快,一眨眼便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
說起來,慶王妃和謝哲也是遠親的關係,謝老夫人與慶王妃的母親是姑表姐妹,所以寧福郡主平常見了謝幼卿,都會親親熱熱地喊一聲二表哥,謝幼卿對她倒是淡淡的,從小到大見過多次,每每提到這個寧福郡主,仍是記不清她長什麽樣兒。
謝夫人的意思,謝幼卿又何嚐不明白?
謝幼卿似乎笑了一下道:「寧福郡主?兒子不怎麽有印象。」
謝夫人一時有些語塞,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又道:「俗話說女大十八變,寧福郡主如今出落得可真是好,上上個月你大哥和你的喜宴她還來慶賀了,你也見了的,怎麽才幾個月不見,你這印象就淡了?慶王妃頗為賞識你,言談間常跟我問起你,我觀她的意思,倒有意跟咱們結親似的。」
既然謝夫人已經點破,謝幼卿便正色道:「母親,兒子說過,若非入閣拜相,否則兒子決無意成親。眼下不管是寧福郡主、柔福郡主還是什麽嘉福郡主,兒子皆沒什麽興趣。」
謝夫人收住笑容,蹙起眉頭:「我的兒,入閣拜相要熬資歷,可不是三年五年的事呀?」
謝幼卿目光灼灼地看著謝夫人,微微一笑,「兒子從不需要熬什麽東西,資歷這東西放在兒子身上未必適用。」
謝夫人道:「你是天縱英才,時運又好,遲早要坐上這首輔之位,隻是京裏王公大臣家的適婚姑娘若要長得出挑且又品性好的,也就那麽幾個,這寧福郡主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個,還跟咱家有親,若是錯過了,怕是要便宜昌國公府的那位了。」
謝夫人跟昌國公府的當家主母王夫人一向不和,兩人明爭暗鬥也有十數年之久了,王夫人的幼子王肖然跟謝幼卿同歲,今科開榜,位列二甲第七名,也是十分出色,而謝幼卿奪得狀元,可真是為謝夫人贏得了好大的麵光。
謝幼卿微微笑道,「兒子才剛及冠未久,母親怎麽就著急著讓女子來管束我,何況以兒子的資質,多大的功名都可以自己去掙,並不需要十分考量女子的身份,兒子隻想選個自己喜歡的有趣一點的。母親何必去惋惜區區一兩個郡主。」
謝夫人被他說得啞口無言,隻得點頭稱是,知他態度依然沒有絲毫鬆動,謝夫人也不再強求了,便趁勢提起了另一件事,「你的婚事我是不操心,苒苒明年也十七歲了,我給她相看了幾個人家,她都興致缺缺,明年開春的韶光宴,你帶苒苒去參加,也讓她見識見識人。」
謝夫人的意思很明顯了,有他在的地方,便能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過去,這是想借他的風頭,讓宴會上的青年才俊更加關注苒苒。
韶光宴是京中貴族在每年三月舉辦的交友宴會,地點設在京裏的日月湖旁,來參加的須是京中的仕宦之家,普通人家是來不了的。
前來的大多是尚未許親的適婚青年才俊和名媛淑女,來此尋覓良緣,若彼此看對了眼,品茗敘話,吟詩作對,弈棋手談,通過談吐了解彼此的才識,之後交換名帖,男方便可遣媒人來上門提親,成就一段佳話,便是那些未有相看中的,也藉此機會結交一些好友。
因而這韶光宴,成了京中青年男女每年最受期待的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