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他去助紂為虐了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侍衛問了兩遍,李淸懿便也明了他的意思:“你有鞭?”
侍衛輕咳一聲,然後說:“您若需要,屬下這便為您取來。”
用鞭子好啊,小殿下這年紀這身板,怎麽著也不會抽出人命來,安全。
用刀就不一樣了,刀劍這一類的武器,便是小兒拿著,一不小心也是會出人命的。
主要是李淸懿換了鞭子,他的佩刀也能拿迴來了,迴頭上峰瞧見了也能少說他兩句。
李淸懿聞言,便道:“那你快些。”
說著,李淸懿注意到他的視線總是不自覺落在自己抱著的刀上,無語片刻,說:“你先去,若一會兒在我動手之前送來,這刀再還你。”
至於這會兒,她趕著在她親爹下令之前,先給個教訓。
揍人也是講時機的。
啊?你說她是為謝維出頭?
不是,絕對沒有,她就是為父皇分憂來的!
哦,但是你要說她是為了自己的小夥伴出氣,也不是不行,反正她這個氣是一定要出的。
很難說李淸懿這是不是因為黃虎的事想發泄一般,反正,她也不是無的放矢不是。
侍衛:“……”
行吧。
而另一邊,也終於在李淸懿找到那些臭小子之前,有人把消息傳到了皇帝耳中。
彼時皇帝才剛跟安郡王說起防守的事,聽到李淸懿搶了一個侍衛的佩刀氣衝衝去找宗室們的麻煩了,本來要說的話頓時給卡了迴去。
他也是短暫怔愣了片刻,懷疑自己聽錯了:“你說懿兒她怎麽了?”
迴話的人隻好硬著頭皮又說了一遍,低著頭不敢看皇帝的表情。
皇帝頓了頓,卻並未有起身離席的意思,而是轉而問道:“懿兒脾氣一向很好,若非有人做了惹怒她的事,不該如此行事。”
皇帝:“可是那群宗室做了什麽事,消息傳到懿兒耳中了?”
聽聞此言,安郡王眼神閃了閃,想到方才自己餘光看到的一人,上前道:“父皇,兒臣方才見門外有青衣衛待命。”
方才父子二人在商談要事,青衣衛自然不會在沒有得到皇帝允準的情況下,就這麽闖進來,除非那個青衣衛想死。
而謝維一事,也算不得緊急,也犯不著讓青衣衛冒著打斷皇帝與安郡王相談的風險打斷二人。
隻不過,此前也沒人想到,李淸懿會在這時候插了一腳進來。
但想想也是,李淸懿與謝維關係不錯,雖然比不上與王萱那般親近,但也是李淸懿在宮外難得的一個親近之人了。
皇帝聞言,眉梢動了動,稍稍一想便猜測到了什麽,抬手讓青衣衛進來迴話。
然後,皇帝才知道在他還在忙著正事的時候,底下那群混小子幹出什麽混賬事來。
聽完青衣衛不帶情緒的平鋪直敘,皇帝忍不住一拍桌子:“混賬!謝呈爻乃朕之重臣,居功甚偉,謝維作為其子,天資聰穎,亦是朕未來之良辰,怎可如此欺辱!”
說完,皇帝在想李淸懿的行為,心中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難怪懿兒這般好脾氣,也忍不住要去找宗室麻煩了!”
安郡王嘴唇動了動,似想說什麽,但話到嘴邊,到底還是沒說出口。
他倒不是對李淸懿有什麽意見,就是覺得……皇帝一直說李淸懿脾氣好,言語之間,在未知全貌的情況下,已然覺得此事並不是李淸懿的過錯,這……
安郡王與李淸懿這個妹妹關係也算可以,不如說,這天家一家子兄弟姐妹裏,隻要不是對李淸懿有惡意的,與她關係都不錯。
這裏有主觀原因, 也有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是因為李淸懿對待自己人時,頗為大方,雖年歲小卻也頗為體貼周到,與她相處總是不會讓人覺得心情舒暢,隻要不是心中有歪念,很難不喜歡她。
客觀原因……呃,這麽幾年下來,大家也發現了,李淸懿雖然有那神物,但一直會有意識地避開吃自己人的瓜。
除非這個“自己人”做出危害李淸懿或者皇帝一家利益的事情,不然相對而言,做李淸懿的“自己人”真的比做她的陌生人安全很多。
安郡王雖然目前沒什麽歪心思,但自己的八卦能少被人聽一點,那肯定是少一點更好,對吧?
倒也不是沒有因為李淸懿隨時可能知道他們內心隱秘之事,因而對李淸懿生出惡感的。
但後果就是,對李淸懿有惡念的人,即便控製的再好,似乎也會被那所謂的係統檢測出來,然後就再也聽不到係統的聲音了。
要是裝得好,還能不被人發現其中貓膩。
但要是裝不好,被皇帝或者其他人發現自己聽不到那神異的聲音,要麽就是被發現自己對十一公主有惡意;要麽就要被懷疑是不是敵國探子。
前者還好點,頂多就是被皇帝懷疑品性——小公主年歲小,又從來沒做過什麽惡事,還做了不少大好事,你無端端的為什麽會對這麽一個小孩子生出惡意來?
後者那就十分危險了,甚至可以說是要命。
所以,因著這個緣故,李淸懿的人緣……很微妙的很好呢。
好在如果隻是害怕李淸懿的話,倒也不至於被打成惡意,故而有些人不至於因為害怕李淸懿而被周圍人用審視的目光打量。
再說迴安郡王,安郡王並不覺得李淸懿是個脾氣很好的人,當然了,李淸懿的性格確實不錯,一般也不會跟人置氣之類的,平日裏也可以說一句疏朗開闊之人。
但李淸懿的脾氣……有時候挺衝的,隻是她不常發火罷了。
尤其是對於不平之事。
別的不說,剛剛皇帝還跟安郡王說起李淸懿想把黃虎閹了呢,當時安郡王作為男性,就覺得下身一涼。
遠的不提,就這一件事,也不能說李淸懿是個脾氣好的人吧?
皇帝不知兒子心中嘀咕,沉思片刻後,對安郡王說:“你妹妹年紀小,那些人混賬起來沒個分寸,你且去護著點你妹妹。若是有那不長眼的,直接揍一頓也無妨。”
頓了頓,皇帝又說:“若懿兒要對那些人動手,你也幫著一些。”
安郡王:“……?”
皇帝輕咳一聲:“朕就不去了,朕若去了,反而不好收場。”
安郡王:“……兒臣明白了。”
行,他去“助紂為虐”了。
侍衛輕咳一聲,然後說:“您若需要,屬下這便為您取來。”
用鞭子好啊,小殿下這年紀這身板,怎麽著也不會抽出人命來,安全。
用刀就不一樣了,刀劍這一類的武器,便是小兒拿著,一不小心也是會出人命的。
主要是李淸懿換了鞭子,他的佩刀也能拿迴來了,迴頭上峰瞧見了也能少說他兩句。
李淸懿聞言,便道:“那你快些。”
說著,李淸懿注意到他的視線總是不自覺落在自己抱著的刀上,無語片刻,說:“你先去,若一會兒在我動手之前送來,這刀再還你。”
至於這會兒,她趕著在她親爹下令之前,先給個教訓。
揍人也是講時機的。
啊?你說她是為謝維出頭?
不是,絕對沒有,她就是為父皇分憂來的!
哦,但是你要說她是為了自己的小夥伴出氣,也不是不行,反正她這個氣是一定要出的。
很難說李淸懿這是不是因為黃虎的事想發泄一般,反正,她也不是無的放矢不是。
侍衛:“……”
行吧。
而另一邊,也終於在李淸懿找到那些臭小子之前,有人把消息傳到了皇帝耳中。
彼時皇帝才剛跟安郡王說起防守的事,聽到李淸懿搶了一個侍衛的佩刀氣衝衝去找宗室們的麻煩了,本來要說的話頓時給卡了迴去。
他也是短暫怔愣了片刻,懷疑自己聽錯了:“你說懿兒她怎麽了?”
迴話的人隻好硬著頭皮又說了一遍,低著頭不敢看皇帝的表情。
皇帝頓了頓,卻並未有起身離席的意思,而是轉而問道:“懿兒脾氣一向很好,若非有人做了惹怒她的事,不該如此行事。”
皇帝:“可是那群宗室做了什麽事,消息傳到懿兒耳中了?”
聽聞此言,安郡王眼神閃了閃,想到方才自己餘光看到的一人,上前道:“父皇,兒臣方才見門外有青衣衛待命。”
方才父子二人在商談要事,青衣衛自然不會在沒有得到皇帝允準的情況下,就這麽闖進來,除非那個青衣衛想死。
而謝維一事,也算不得緊急,也犯不著讓青衣衛冒著打斷皇帝與安郡王相談的風險打斷二人。
隻不過,此前也沒人想到,李淸懿會在這時候插了一腳進來。
但想想也是,李淸懿與謝維關係不錯,雖然比不上與王萱那般親近,但也是李淸懿在宮外難得的一個親近之人了。
皇帝聞言,眉梢動了動,稍稍一想便猜測到了什麽,抬手讓青衣衛進來迴話。
然後,皇帝才知道在他還在忙著正事的時候,底下那群混小子幹出什麽混賬事來。
聽完青衣衛不帶情緒的平鋪直敘,皇帝忍不住一拍桌子:“混賬!謝呈爻乃朕之重臣,居功甚偉,謝維作為其子,天資聰穎,亦是朕未來之良辰,怎可如此欺辱!”
說完,皇帝在想李淸懿的行為,心中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難怪懿兒這般好脾氣,也忍不住要去找宗室麻煩了!”
安郡王嘴唇動了動,似想說什麽,但話到嘴邊,到底還是沒說出口。
他倒不是對李淸懿有什麽意見,就是覺得……皇帝一直說李淸懿脾氣好,言語之間,在未知全貌的情況下,已然覺得此事並不是李淸懿的過錯,這……
安郡王與李淸懿這個妹妹關係也算可以,不如說,這天家一家子兄弟姐妹裏,隻要不是對李淸懿有惡意的,與她關係都不錯。
這裏有主觀原因, 也有客觀原因。
主觀原因是因為李淸懿對待自己人時,頗為大方,雖年歲小卻也頗為體貼周到,與她相處總是不會讓人覺得心情舒暢,隻要不是心中有歪念,很難不喜歡她。
客觀原因……呃,這麽幾年下來,大家也發現了,李淸懿雖然有那神物,但一直會有意識地避開吃自己人的瓜。
除非這個“自己人”做出危害李淸懿或者皇帝一家利益的事情,不然相對而言,做李淸懿的“自己人”真的比做她的陌生人安全很多。
安郡王雖然目前沒什麽歪心思,但自己的八卦能少被人聽一點,那肯定是少一點更好,對吧?
倒也不是沒有因為李淸懿隨時可能知道他們內心隱秘之事,因而對李淸懿生出惡感的。
但後果就是,對李淸懿有惡念的人,即便控製的再好,似乎也會被那所謂的係統檢測出來,然後就再也聽不到係統的聲音了。
要是裝得好,還能不被人發現其中貓膩。
但要是裝不好,被皇帝或者其他人發現自己聽不到那神異的聲音,要麽就是被發現自己對十一公主有惡意;要麽就要被懷疑是不是敵國探子。
前者還好點,頂多就是被皇帝懷疑品性——小公主年歲小,又從來沒做過什麽惡事,還做了不少大好事,你無端端的為什麽會對這麽一個小孩子生出惡意來?
後者那就十分危險了,甚至可以說是要命。
所以,因著這個緣故,李淸懿的人緣……很微妙的很好呢。
好在如果隻是害怕李淸懿的話,倒也不至於被打成惡意,故而有些人不至於因為害怕李淸懿而被周圍人用審視的目光打量。
再說迴安郡王,安郡王並不覺得李淸懿是個脾氣很好的人,當然了,李淸懿的性格確實不錯,一般也不會跟人置氣之類的,平日裏也可以說一句疏朗開闊之人。
但李淸懿的脾氣……有時候挺衝的,隻是她不常發火罷了。
尤其是對於不平之事。
別的不說,剛剛皇帝還跟安郡王說起李淸懿想把黃虎閹了呢,當時安郡王作為男性,就覺得下身一涼。
遠的不提,就這一件事,也不能說李淸懿是個脾氣好的人吧?
皇帝不知兒子心中嘀咕,沉思片刻後,對安郡王說:“你妹妹年紀小,那些人混賬起來沒個分寸,你且去護著點你妹妹。若是有那不長眼的,直接揍一頓也無妨。”
頓了頓,皇帝又說:“若懿兒要對那些人動手,你也幫著一些。”
安郡王:“……?”
皇帝輕咳一聲:“朕就不去了,朕若去了,反而不好收場。”
安郡王:“……兒臣明白了。”
行,他去“助紂為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