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她差點以為自己遇到了饑荒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作為被皇帝暗中安排到十一公主身邊對其進行保護的暗衛,青蓮其實一直隱隱覺得自己的身份,八成在小殿下那裏早就暴露了。
但是小殿下也沒直接點出來,反倒是很配合青蓮的工作,隻要出宮就會帶著青蓮一起,倒也方便了青蓮行事。
但青蓮也沒想到,今日十一公主自個兒不出宮,好端端的突然跑到太醫院抓了一個擅長小兒科的太醫扔出來不說,還把她也派了出來。
明明這種傳話的事,隨便安排一個可靠的宮人也就是了。
但青蓮卻不會拒絕李淸懿的安排,畢竟明麵上,她隻是一個小宮女而已。
這麽想著的時候,青蓮表麵上神色有點木,麵對王萱時也是微微垂著頭,看著是再恭順不過的一個人了。
實際上,青蓮卻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默默觀察著王萱的反應——十一公主沒說今日這一遭是何緣由,她確定自己以及周圍人都未曾聽到十一公主今日與那係統交流的聲音,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交流。
那麽,突然這麽安排,恐怕就是王萱這邊出了什麽事,需要用到這位元太醫了。
果不其然,聽到青蓮的話之後,王萱隻是短暫的怔愣片刻後,便是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
“這位便是元太醫吧?”王萱反應過來之後,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露出營業性的微笑,開始與還有些懵逼的元太醫攀談起來,同時也引著人入府。
在問清楚了元太醫擅長的方向之後,王萱心中也確定了那個想法,親自帶著幾人在待客的大堂裏坐下後,轉頭吩咐這次跟隨她離京的一個小姑娘:“藝馨,你跑一趟,讓王媽把孩子抱過來吧。”
名為藝馨的小姑娘哎了一聲,又快速打量了屋內幾人一眼,這才小跑著離開。
等她離開後,王萱半是解釋半是緩解尷尬地開口說:“不瞞二位,我這次與未婚夫返鄉處理一些事,在半道上救了一個孩子。”
“那孩子據說未足歲,母親難產沒了,父親在年初冬日裏喝醉酒半夜摔坑裏,沒人注意,到了第二日人也沒了氣。”
“這孩子跟著祖父祖母過了一段日子,可惜她是個女孩兒,她祖父祖母卻是個重男輕女的,瞧著她無父無母的,雖然名義上也能繼承她父母留下的遺產,可……”
說到這,王萱就忍不住微微皺眉。
大寧朝因為種種原因,對於父母遺產,女兒也是有繼承權的。
雖然這個繼承權是擺在兒子後麵,但總比一些沒了男人連家產都直接成了別人家的朝代規矩要好一點。
但女嬰年歲實在太小了,沒了母親又沒了父親,又是剛出生沒多久,什麽都做不了。
而如果她夭折了,那麽其父母的那些財產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到了祖父母手中,到時候再由其祖父母分配給自己的其他兒女,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可是大寧朝如今對人口十分看重,尤其目前大寧可不嫌棄女孩子,所以不論是男嬰還是女嬰,大寧律例裏都有嚴格規定,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目的故意溺死嬰孩。
一旦被抓到或者被舉報後證實,輕則被抓去服勞役,重則處死。
其實光是律例是很難扭轉一些人的觀念的,尤其是在災害頻發的時代,自己都吃不飽了,哪裏還養得起孩子。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多人會下意識選擇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那就是男嬰長成之後得到的迴報比女嬰大。
很可笑的一點在於,彩禮有時候反而成為了一些女嬰存活下來的理由——女孩兒長大之後,嫁出去能賣個好價錢。
王萱就差點遭遇這樣的事情,而她如今能與繼母徹底脫離關係,其中的艱辛也不是一句話能簡單說明的。
因為種種因素,京城的風氣比大部分地區都要開放一些,並不吃那一套。
如果王萱還困在家鄉那一小片地方,而不是一咬牙進了京城,那麽即便她有辦法自己掙錢養自己,日子恐怕也會過的很難。
正因為自己的一些遭遇,王萱才會那麽積極主動的想要做一些可以幫助其他女性的事情。
也是如此,在偶然聽聞了路人對那女嬰可憐境遇的感歎時,王萱並未多猶豫,便選擇了出手。
若她再晚一點,可能那個女嬰不是“不小心病死”,就是被其祖父母或者其叔叔伯伯以送她享福的名義,送到附近哪家富戶裏做奴婢吧。
對於不少生活窮苦的百姓而言,有時候一個吃不飽飯的良民身份,還不如一個吃飽喝足的丫鬟小廝身份來的有用。
但實際上,一旦成了奴婢,即便律法規定了主從之間也不能隨意打殺,可實際上這裏麵的漏洞很大,主打一個民不舉官不究。
民舉,沒證據,當官的負責一點會追查,敷衍一點的就直接略過去了。
而王萱的觀念裏,是打從心眼裏覺得這不算什麽好事,加上她都已經弄了一個類似孤兒院的機構了,再撿個小孩迴家養著也沒什麽。
再加上陳琦淙也十分讚同她的選擇,所以王萱在查清楚了女嬰身上發生的事,又確定在這之前,其祖父母也並未真的做什麽喪良心的事,便幹脆花了二兩銀子把女嬰買下來,斷絕了與其親人之間的關係。
而在照顧了女嬰一段時間後,王萱與陳琦淙在返京路上,商議了幾迴後,決定幹脆就收養了這個小孩,讓她做他們的養女。
而聽完了前因後果,已經迴過神的元太醫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歎了一聲:“您心善,也是這小女娃的福報。王小姐放心,老夫會盡我所能為她調養的。”
在王萱說話的功夫,被稱作王媽的中年婦人已經抱著孩子進來了,此刻在她的示意下,將繈褓中的孩子遞到元太醫麵前。
光看那麵色,元太醫都不用把脈,都知道這娃兒是吃了苦頭的。
王萱解釋道:“當時在路途中,各方麵都不太方便,我們也沒料到會遇到這樣的事,隨行大夫治個傷寒感冒倒是沒問題,但這孩子太過年幼,他也不敢隨意用藥。”
“我想著不管別的,吃飽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便先尋了個奶娘喂著,如今瞧著已經比剛開始要胖一點了。”
剛見到這女嬰的時候,王萱差點以為自己遇到了饑荒。
但是小殿下也沒直接點出來,反倒是很配合青蓮的工作,隻要出宮就會帶著青蓮一起,倒也方便了青蓮行事。
但青蓮也沒想到,今日十一公主自個兒不出宮,好端端的突然跑到太醫院抓了一個擅長小兒科的太醫扔出來不說,還把她也派了出來。
明明這種傳話的事,隨便安排一個可靠的宮人也就是了。
但青蓮卻不會拒絕李淸懿的安排,畢竟明麵上,她隻是一個小宮女而已。
這麽想著的時候,青蓮表麵上神色有點木,麵對王萱時也是微微垂著頭,看著是再恭順不過的一個人了。
實際上,青蓮卻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在默默觀察著王萱的反應——十一公主沒說今日這一遭是何緣由,她確定自己以及周圍人都未曾聽到十一公主今日與那係統交流的聲音,但這不代表他們沒有交流。
那麽,突然這麽安排,恐怕就是王萱這邊出了什麽事,需要用到這位元太醫了。
果不其然,聽到青蓮的話之後,王萱隻是短暫的怔愣片刻後,便是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
“這位便是元太醫吧?”王萱反應過來之後,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露出營業性的微笑,開始與還有些懵逼的元太醫攀談起來,同時也引著人入府。
在問清楚了元太醫擅長的方向之後,王萱心中也確定了那個想法,親自帶著幾人在待客的大堂裏坐下後,轉頭吩咐這次跟隨她離京的一個小姑娘:“藝馨,你跑一趟,讓王媽把孩子抱過來吧。”
名為藝馨的小姑娘哎了一聲,又快速打量了屋內幾人一眼,這才小跑著離開。
等她離開後,王萱半是解釋半是緩解尷尬地開口說:“不瞞二位,我這次與未婚夫返鄉處理一些事,在半道上救了一個孩子。”
“那孩子據說未足歲,母親難產沒了,父親在年初冬日裏喝醉酒半夜摔坑裏,沒人注意,到了第二日人也沒了氣。”
“這孩子跟著祖父祖母過了一段日子,可惜她是個女孩兒,她祖父祖母卻是個重男輕女的,瞧著她無父無母的,雖然名義上也能繼承她父母留下的遺產,可……”
說到這,王萱就忍不住微微皺眉。
大寧朝因為種種原因,對於父母遺產,女兒也是有繼承權的。
雖然這個繼承權是擺在兒子後麵,但總比一些沒了男人連家產都直接成了別人家的朝代規矩要好一點。
但女嬰年歲實在太小了,沒了母親又沒了父親,又是剛出生沒多久,什麽都做不了。
而如果她夭折了,那麽其父母的那些財產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到了祖父母手中,到時候再由其祖父母分配給自己的其他兒女,也是合情合理的一件事。
可是大寧朝如今對人口十分看重,尤其目前大寧可不嫌棄女孩子,所以不論是男嬰還是女嬰,大寧律例裏都有嚴格規定,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目的故意溺死嬰孩。
一旦被抓到或者被舉報後證實,輕則被抓去服勞役,重則處死。
其實光是律例是很難扭轉一些人的觀念的,尤其是在災害頻發的時代,自己都吃不飽了,哪裏還養得起孩子。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多人會下意識選擇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那就是男嬰長成之後得到的迴報比女嬰大。
很可笑的一點在於,彩禮有時候反而成為了一些女嬰存活下來的理由——女孩兒長大之後,嫁出去能賣個好價錢。
王萱就差點遭遇這樣的事情,而她如今能與繼母徹底脫離關係,其中的艱辛也不是一句話能簡單說明的。
因為種種因素,京城的風氣比大部分地區都要開放一些,並不吃那一套。
如果王萱還困在家鄉那一小片地方,而不是一咬牙進了京城,那麽即便她有辦法自己掙錢養自己,日子恐怕也會過的很難。
正因為自己的一些遭遇,王萱才會那麽積極主動的想要做一些可以幫助其他女性的事情。
也是如此,在偶然聽聞了路人對那女嬰可憐境遇的感歎時,王萱並未多猶豫,便選擇了出手。
若她再晚一點,可能那個女嬰不是“不小心病死”,就是被其祖父母或者其叔叔伯伯以送她享福的名義,送到附近哪家富戶裏做奴婢吧。
對於不少生活窮苦的百姓而言,有時候一個吃不飽飯的良民身份,還不如一個吃飽喝足的丫鬟小廝身份來的有用。
但實際上,一旦成了奴婢,即便律法規定了主從之間也不能隨意打殺,可實際上這裏麵的漏洞很大,主打一個民不舉官不究。
民舉,沒證據,當官的負責一點會追查,敷衍一點的就直接略過去了。
而王萱的觀念裏,是打從心眼裏覺得這不算什麽好事,加上她都已經弄了一個類似孤兒院的機構了,再撿個小孩迴家養著也沒什麽。
再加上陳琦淙也十分讚同她的選擇,所以王萱在查清楚了女嬰身上發生的事,又確定在這之前,其祖父母也並未真的做什麽喪良心的事,便幹脆花了二兩銀子把女嬰買下來,斷絕了與其親人之間的關係。
而在照顧了女嬰一段時間後,王萱與陳琦淙在返京路上,商議了幾迴後,決定幹脆就收養了這個小孩,讓她做他們的養女。
而聽完了前因後果,已經迴過神的元太醫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歎了一聲:“您心善,也是這小女娃的福報。王小姐放心,老夫會盡我所能為她調養的。”
在王萱說話的功夫,被稱作王媽的中年婦人已經抱著孩子進來了,此刻在她的示意下,將繈褓中的孩子遞到元太醫麵前。
光看那麵色,元太醫都不用把脈,都知道這娃兒是吃了苦頭的。
王萱解釋道:“當時在路途中,各方麵都不太方便,我們也沒料到會遇到這樣的事,隨行大夫治個傷寒感冒倒是沒問題,但這孩子太過年幼,他也不敢隨意用藥。”
“我想著不管別的,吃飽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便先尋了個奶娘喂著,如今瞧著已經比剛開始要胖一點了。”
剛見到這女嬰的時候,王萱差點以為自己遇到了饑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