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這路平安,倒是個實心人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了路平安之後,李淸懿又跟著太子簡單偽裝一番,就如同普通兄妹一般上京城最繁華的街道上逛了逛。
李淸懿本也隻當是兄妹二人的溫馨時光,什麽都沒想,就快快樂樂跟著親哥一起這裏看看那裏看看。
跟親近的人一起遊玩,即便什麽都不買,她也打從心裏覺得快樂。
不過,沒想到的是,李淸懿在街道上遇到了有些熟悉的人,對方還一眼就認出了自己。
“小、啊……”
謝維的父親謝呈爻笑眯眯地捂住自己兒子的小嘴巴,製止了他那差點脫口而出的話,看向做了偽裝卻並未遮蓋麵容的太子殿下:“小少爺,您怎麽在這兒?”
顯然,瞧見了太子與李淸懿身上並無多少裝飾的衣服,謝呈爻就比自己兒子聰明多了,明了二人的意思。
太子也笑,他雖年紀比謝呈爻小上不少,笑容卻與此刻的謝呈爻似乎並無太大差別,一樣的溫文爾雅、一樣的書生氣質。
是的,這會兒的謝呈爻,看上去很是溫和,像個青年書生,並無多少攻擊力。
與上次李淸懿在宮裏看到的又有幾分不同來。
太子:“今日天氣不錯,恰好難得有些空閑,便陪舍妹出來逛逛。”
實際上,是他今兒個也算是受命來送路平安離京,在皇帝那兒請了半日假。
作為繼承人,太子對於親爹把自己當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的行為,倒是沒太大的意見。
對比年輕時跟著親爹在戰場上曆練,後有跟在父兄身邊耳濡目染,登基已有十幾年的皇帝,太子年齡跟閱曆擺在那兒,本就需要磨礪才能更好對父親的事業進行接手。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皇帝用他就說真用,也不做那種白嫖的事,該給的權利也不吝嗇,太子做的好名聲都是他自己的,做的不妥當皇帝也會在後麵兜底,父子倆感情是實打實的,可不想某些人以為的那般涵蓋了多少陰謀算計。
但,太子也不是真就那麽求虐,好不容易有點放鬆的時候,還非趕著迴宮給親爹當工具人去。
再說了,自個兒的妹妹都說讓他勞逸結合,適當休息,太子哪裏有不聽從的呢?
謝呈爻隻從兄妹二人的肢體語言中——太子一直抱著李淸懿不放呢——看出二人關係十分親昵,笑了笑,也沒多說什麽打擾二人的興致:“原來如此,倒是我打擾了小少爺跟小小姐了,既然小少爺難得不用在家讀書,正好近日京城裏多了不少新鮮玩意兒,便不如好好逛逛。”
“隻我與犬子便不多打擾了。”
說話間,謝呈爻已經放開了謝維,而謝維也不是個小笨蛋,在方才父親的動作中領會了父親的意思。
而在謝呈爻笑著與太子交談的時候,謝維卻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李淸懿瞧。
對上小男孩黑兒清亮的眸子,李淸懿彎了彎眼眸,無聲地與他打了一個招唿。
謝維是個不那麽活潑的小孩,這一點從他此刻安靜的態度中就可見一二。
小男孩看到李淸懿對自己笑了的時候,似乎微微愣了一下,然後有些猶猶豫豫地牽起嘴角,露出一個有些靦腆的笑容來。
那似乎比其他小孩更加沉靜的氣質一下被打破,倒是迴歸了他本身的年齡,瞧著……挺可愛的。
李淸懿忍不住就多看了好幾眼。
而太子雖然在與謝呈爻交談,卻並未忽視掉懷裏的妹妹,哪裏能沒注意到自家妹妹與謝家那小子的互動呢?
故而,太子一點沒帶猶豫的就讓謝呈爻帶著自己兒子離開了——當哥哥的,即便妹妹跟對方小男孩年紀還小,那心裏該響的警鈴還是會響的。
等那對父子離開之後,太子垂眸詢問李淸懿:“懿兒很喜歡謝家那小子?”
李淸懿倒是沒多想,畢竟她今年才多大啊,於是渾不在意地迴答:“還好吧,隻是之前見過一迴,算是認識,打個招唿。”
喜不喜歡的,李淸懿跟謝維接觸的時間就那麽點,雖然她覺得小男孩模樣生的實在是好看,日後隻要不長歪必定是個美男子,但她的顏控屬性也沒那麽嚴重。
所以,麵對不熟悉的人,李淸懿一般是談不上喜歡或者厭惡的。
隻是長得好看的人,更容易得到她的視線關注罷了,畢竟誰不喜歡看好看的事物呢?
也是李淸懿這輕描淡寫的態度,才讓太子那微妙升起的一點警惕降了下去,心道:“也是,妹妹還小呢,哪裏會想到那麽多呢?”
這會兒的太子,是半點想不起來前不久在某位老王爺的壽宴上,年僅五歲的小郡主就拽著一個模樣好看的年輕人口口聲聲要讓人家給她做夫君的事了。
兄妹二人在街道上逛了會兒,倒是看了不少熱鬧,比如攤販們與京城裏越來越多的外鄉人擠眉弄眼手舞足蹈的溝通、北京商會名下的鋪子與陳家鋪子隔著一條街互相較勁搞優惠、文人舉子在茶樓裏高談闊論……
也看到了著裝樸素的小老百姓推著個小車子,停在街角,笑容滿麵的推銷著新出現的烤紅薯……
李淸懿訝異:“哎?烤紅薯?”
太子掃了一眼,與李淸懿解釋了一句:“這是路平安的主意,他說新糧種的出現,不應當被捧上神壇,而是要以各種方式讓百姓們接受,如此才能在糧種穩定之後快速推廣開來,為百姓帶去溫飽。”
“不然,所謂的神種如果對百姓無益,那就毫無意義。”
太子這麽說著,還有幾分感慨:“我本以為他或許會想通過手裏那些種子賺上一些,畢竟朝廷這邊原本是準備出一筆高價征收他手裏的紅薯和紅薯種植法的。倒是沒想到,官員到了當地才發現,他在當地賣出去的種子,細算起來價格也並不貴。”
“就連他之所以會用稍顯貴一些的價格售賣那些種子,也隻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那些買種子的人珍惜罷了。”
太子:“這路平安……倒是個實心人。”
李淸懿本也隻當是兄妹二人的溫馨時光,什麽都沒想,就快快樂樂跟著親哥一起這裏看看那裏看看。
跟親近的人一起遊玩,即便什麽都不買,她也打從心裏覺得快樂。
不過,沒想到的是,李淸懿在街道上遇到了有些熟悉的人,對方還一眼就認出了自己。
“小、啊……”
謝維的父親謝呈爻笑眯眯地捂住自己兒子的小嘴巴,製止了他那差點脫口而出的話,看向做了偽裝卻並未遮蓋麵容的太子殿下:“小少爺,您怎麽在這兒?”
顯然,瞧見了太子與李淸懿身上並無多少裝飾的衣服,謝呈爻就比自己兒子聰明多了,明了二人的意思。
太子也笑,他雖年紀比謝呈爻小上不少,笑容卻與此刻的謝呈爻似乎並無太大差別,一樣的溫文爾雅、一樣的書生氣質。
是的,這會兒的謝呈爻,看上去很是溫和,像個青年書生,並無多少攻擊力。
與上次李淸懿在宮裏看到的又有幾分不同來。
太子:“今日天氣不錯,恰好難得有些空閑,便陪舍妹出來逛逛。”
實際上,是他今兒個也算是受命來送路平安離京,在皇帝那兒請了半日假。
作為繼承人,太子對於親爹把自己當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的行為,倒是沒太大的意見。
對比年輕時跟著親爹在戰場上曆練,後有跟在父兄身邊耳濡目染,登基已有十幾年的皇帝,太子年齡跟閱曆擺在那兒,本就需要磨礪才能更好對父親的事業進行接手。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皇帝用他就說真用,也不做那種白嫖的事,該給的權利也不吝嗇,太子做的好名聲都是他自己的,做的不妥當皇帝也會在後麵兜底,父子倆感情是實打實的,可不想某些人以為的那般涵蓋了多少陰謀算計。
但,太子也不是真就那麽求虐,好不容易有點放鬆的時候,還非趕著迴宮給親爹當工具人去。
再說了,自個兒的妹妹都說讓他勞逸結合,適當休息,太子哪裏有不聽從的呢?
謝呈爻隻從兄妹二人的肢體語言中——太子一直抱著李淸懿不放呢——看出二人關係十分親昵,笑了笑,也沒多說什麽打擾二人的興致:“原來如此,倒是我打擾了小少爺跟小小姐了,既然小少爺難得不用在家讀書,正好近日京城裏多了不少新鮮玩意兒,便不如好好逛逛。”
“隻我與犬子便不多打擾了。”
說話間,謝呈爻已經放開了謝維,而謝維也不是個小笨蛋,在方才父親的動作中領會了父親的意思。
而在謝呈爻笑著與太子交談的時候,謝維卻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李淸懿瞧。
對上小男孩黑兒清亮的眸子,李淸懿彎了彎眼眸,無聲地與他打了一個招唿。
謝維是個不那麽活潑的小孩,這一點從他此刻安靜的態度中就可見一二。
小男孩看到李淸懿對自己笑了的時候,似乎微微愣了一下,然後有些猶猶豫豫地牽起嘴角,露出一個有些靦腆的笑容來。
那似乎比其他小孩更加沉靜的氣質一下被打破,倒是迴歸了他本身的年齡,瞧著……挺可愛的。
李淸懿忍不住就多看了好幾眼。
而太子雖然在與謝呈爻交談,卻並未忽視掉懷裏的妹妹,哪裏能沒注意到自家妹妹與謝家那小子的互動呢?
故而,太子一點沒帶猶豫的就讓謝呈爻帶著自己兒子離開了——當哥哥的,即便妹妹跟對方小男孩年紀還小,那心裏該響的警鈴還是會響的。
等那對父子離開之後,太子垂眸詢問李淸懿:“懿兒很喜歡謝家那小子?”
李淸懿倒是沒多想,畢竟她今年才多大啊,於是渾不在意地迴答:“還好吧,隻是之前見過一迴,算是認識,打個招唿。”
喜不喜歡的,李淸懿跟謝維接觸的時間就那麽點,雖然她覺得小男孩模樣生的實在是好看,日後隻要不長歪必定是個美男子,但她的顏控屬性也沒那麽嚴重。
所以,麵對不熟悉的人,李淸懿一般是談不上喜歡或者厭惡的。
隻是長得好看的人,更容易得到她的視線關注罷了,畢竟誰不喜歡看好看的事物呢?
也是李淸懿這輕描淡寫的態度,才讓太子那微妙升起的一點警惕降了下去,心道:“也是,妹妹還小呢,哪裏會想到那麽多呢?”
這會兒的太子,是半點想不起來前不久在某位老王爺的壽宴上,年僅五歲的小郡主就拽著一個模樣好看的年輕人口口聲聲要讓人家給她做夫君的事了。
兄妹二人在街道上逛了會兒,倒是看了不少熱鬧,比如攤販們與京城裏越來越多的外鄉人擠眉弄眼手舞足蹈的溝通、北京商會名下的鋪子與陳家鋪子隔著一條街互相較勁搞優惠、文人舉子在茶樓裏高談闊論……
也看到了著裝樸素的小老百姓推著個小車子,停在街角,笑容滿麵的推銷著新出現的烤紅薯……
李淸懿訝異:“哎?烤紅薯?”
太子掃了一眼,與李淸懿解釋了一句:“這是路平安的主意,他說新糧種的出現,不應當被捧上神壇,而是要以各種方式讓百姓們接受,如此才能在糧種穩定之後快速推廣開來,為百姓帶去溫飽。”
“不然,所謂的神種如果對百姓無益,那就毫無意義。”
太子這麽說著,還有幾分感慨:“我本以為他或許會想通過手裏那些種子賺上一些,畢竟朝廷這邊原本是準備出一筆高價征收他手裏的紅薯和紅薯種植法的。倒是沒想到,官員到了當地才發現,他在當地賣出去的種子,細算起來價格也並不貴。”
“就連他之所以會用稍顯貴一些的價格售賣那些種子,也隻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那些買種子的人珍惜罷了。”
太子:“這路平安……倒是個實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