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皇後:被動吃瓜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淸懿對謝維的第一印象還挺好的。
一來大部分人都看臉,李淸懿自認為自己也隻是個普通人,自然也看臉,而謝維雖然年紀還小,但模樣愣生生就是能看出比同齡的其他小孩好看,第一眼就印象深刻。
二來,李淸懿作為老師,因為各種原因,大孩子小孩子都見過不少,心裏清楚在心智成熟之前,很多孩子多少都帶點熊孩子基因,尤其是謝維這個年紀的孩子。
李淸懿覺得,如果她要找玩伴的話,多來幾個謝維這樣長得好看還講道理的那真是太棒了。
哦,還聰明。
皇帝對謝呈爻很是欣賞,隻不過皇帝的欣賞就是給人安排事情做,謝呈爻的父親在京中任職,不管是出於避嫌還是因為其他原因,謝呈爻入朝之後隻在翰林院呆了一年,就被外派去地方做官了。
而謝家人似乎都有一種文人氣質在身上,謝呈爻也是如此,乍一看他就是個風度翩翩的君子,而實際上謝呈爻並非如今大部分人觀念裏的傳統文人,不如說謝家的文人多少都會學點武術防身。
謝呈爻則是學得更深,文武全才。
所以此前謝呈爻所治理的地方鬧了山匪後,謝呈爻作為一地父母官,親身上陣帶著當地組建起來的民兵就把山匪打的嗷嗷叫,等附近的駐軍趕到的時候,事情都已經臨近結尾了。
能文能武的後果就是,皇帝有事沒事就把謝呈爻派過去,加上謝呈爻自身也是個實幹派,走到哪哪就都是他留下的政績,幾年下來,即便是皇帝都覺得,讓對方繼續在地方上待著好像有點虧心,今年才把人召了迴來。
可巧了,剛迴來,就遇到了謝維這事。
皇帝心裏想著謝呈爻那外冷內熱的性子,迴去之後會怎麽做,嘴裏卻對李淸懿說:“你若是喜歡,改日把人叫進宮來,陪你玩。”
李淸懿微微愣了一下,過了片刻後,才說:“啊,倒也不用這樣,謝維現在應該已經開始進學了。”
人小孩一看就是讀書的好料子,她把人叫進宮頂了天了也是陪她玩遊戲,總不能讓人跟著自己上課吧?
她那說是上課,實際上難度是跟著李淸懿自己的水平來的,屬於有點壓力但不多的狀態。
正常小孩可能心裏沒數,李淸懿還能沒數嗎?
她這種不參加科舉的,這麽讀下去沒事,反正李淸懿又靠這個考公,學學知識明白世情就差不多了。
但謝維跟她情況不一樣,真把人拽過來,也太耽誤人了。
皇帝笑了笑,說:“你若是喜歡,隔三差五的叫進宮來,也不礙事。”
李淸懿連忙搖頭拒絕。
皇帝見她是真心不想,這才笑了笑,心裏卻想著找機會見見李淸懿今日特意誇讚過的謝維。
這時候皇帝隻是單純好奇,倒也沒其他意思。
李淸懿迴了坤寧宮,發現有妃嬪今日來尋皇後,她想了想,便沒進去打擾。
待到半個時辰後,那幾位妃嬪離開了,李淸懿才噠噠噠跑到皇後身邊,趴在皇後懷裏蹭蹭。
美人親娘,貼貼!
皇後本在沉思,被李淸懿這麽一撲之後,迴過神,臉上下意識先露出溫柔的笑,而後也與皇帝想到一塊兒去了,詢問:“今日怎麽迴來得這麽早?可是遇到什麽事了?”
李淸懿啊了一聲,還是把事情說了。
皇後微微蹙眉:“天子腳下,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
李淸懿:“可能他們覺得燈下黑,旁人都以為他們不敢,他們反其道而行反而能成功吧。”
別的不說,李淸懿迴來的路上,迴想起當時街上的種種,包括路人的反應,便覺得自己恐怕還說中了那些路人的心思——那婦人當時那般理直氣壯,又做了偽裝,路人瞧見了也隻當是尋常,哪裏想到光天化日的拍花子就行動了呢?
皇後也與李淸懿想到一塊兒去了,皺了皺眉,片刻後歎了口氣:“如今已經算是好的了,聽說早些年混亂的時候……”
說到這,皇後反應過來自己是在跟閨女說話,頓時把話頭咽了下去,不打算與李淸懿說那些曾經聽聞的糟心事。
但她不說,李淸懿其實也能猜測到一些。
皇後在這時轉移話題,問起了謝維的事。
李淸懿怎麽跟皇帝說的,就怎麽跟皇後說。
皇後的關注點卻有幾分不同,問道:“聽你這麽說,那孩子是個不錯的。”
這麽說著,皇後的心思卻轉了起來。
皇後跟皇帝不同,皇帝瞧著自己的兒女哪哪都不錯,長大之後婚事之類的完全不用愁,他的孩子最差也是個郡王級,怎麽可能在婚事上不順呢?
但皇後作為女性,兒子的婚事她擔心,女兒的婚事她更擔心!
從李淸懿出生開始,皇後就有意無意地關注著與李淸懿年歲相差不大的小孩了,隻是這些心思她隻是在心裏惦記著,從來沒與旁人說過罷了。
至於為何……
因為皇後知道,這世道,女子總是比男子要難一些。
其次便是,好男人是稀世珍寶,與其等著李淸懿及笄之後再去找……
皇後心裏覺得還不如早早挑個合適的、閨女瞧著順眼的,從小培養著,也不用說是童養夫什麽的,就是趁著年紀小男女分界還不明顯的時候,當個玩伴也成。
等大了,要是李淸懿瞧上了,或者是沒那個心思但需要一個人成婚擋擋風頭之類的,這玩伴就能升級成駙馬了。
而要是李淸懿長大看上了其他人,合適的話正好,不合適,皇後想了想李淸懿身上那係統,怎麽都覺得真有那不合適的人,不用皇後自己想法子,李淸懿自個兒也能把人踹了。
所以從小挑個好苗子培養這條路,皇後覺得是很合適的。
再不濟,也可以當做給自己的小女兒多找了個兄弟,護著她。
其實在這之前,皇後也看過其他人府裏的小男孩,這個年紀孩子自身條件不是最重要的,皇後主要還是看的是家風。
家世什麽的,這天下,誰還能比皇室更尊貴不成?
但以前挑上的,在李淸懿身邊突然多了個係統之後,全作廢了。
別問,問就是皇後被動吃了那些風光霽月的家族裏藏的大大小小的瓜。
一來大部分人都看臉,李淸懿自認為自己也隻是個普通人,自然也看臉,而謝維雖然年紀還小,但模樣愣生生就是能看出比同齡的其他小孩好看,第一眼就印象深刻。
二來,李淸懿作為老師,因為各種原因,大孩子小孩子都見過不少,心裏清楚在心智成熟之前,很多孩子多少都帶點熊孩子基因,尤其是謝維這個年紀的孩子。
李淸懿覺得,如果她要找玩伴的話,多來幾個謝維這樣長得好看還講道理的那真是太棒了。
哦,還聰明。
皇帝對謝呈爻很是欣賞,隻不過皇帝的欣賞就是給人安排事情做,謝呈爻的父親在京中任職,不管是出於避嫌還是因為其他原因,謝呈爻入朝之後隻在翰林院呆了一年,就被外派去地方做官了。
而謝家人似乎都有一種文人氣質在身上,謝呈爻也是如此,乍一看他就是個風度翩翩的君子,而實際上謝呈爻並非如今大部分人觀念裏的傳統文人,不如說謝家的文人多少都會學點武術防身。
謝呈爻則是學得更深,文武全才。
所以此前謝呈爻所治理的地方鬧了山匪後,謝呈爻作為一地父母官,親身上陣帶著當地組建起來的民兵就把山匪打的嗷嗷叫,等附近的駐軍趕到的時候,事情都已經臨近結尾了。
能文能武的後果就是,皇帝有事沒事就把謝呈爻派過去,加上謝呈爻自身也是個實幹派,走到哪哪就都是他留下的政績,幾年下來,即便是皇帝都覺得,讓對方繼續在地方上待著好像有點虧心,今年才把人召了迴來。
可巧了,剛迴來,就遇到了謝維這事。
皇帝心裏想著謝呈爻那外冷內熱的性子,迴去之後會怎麽做,嘴裏卻對李淸懿說:“你若是喜歡,改日把人叫進宮來,陪你玩。”
李淸懿微微愣了一下,過了片刻後,才說:“啊,倒也不用這樣,謝維現在應該已經開始進學了。”
人小孩一看就是讀書的好料子,她把人叫進宮頂了天了也是陪她玩遊戲,總不能讓人跟著自己上課吧?
她那說是上課,實際上難度是跟著李淸懿自己的水平來的,屬於有點壓力但不多的狀態。
正常小孩可能心裏沒數,李淸懿還能沒數嗎?
她這種不參加科舉的,這麽讀下去沒事,反正李淸懿又靠這個考公,學學知識明白世情就差不多了。
但謝維跟她情況不一樣,真把人拽過來,也太耽誤人了。
皇帝笑了笑,說:“你若是喜歡,隔三差五的叫進宮來,也不礙事。”
李淸懿連忙搖頭拒絕。
皇帝見她是真心不想,這才笑了笑,心裏卻想著找機會見見李淸懿今日特意誇讚過的謝維。
這時候皇帝隻是單純好奇,倒也沒其他意思。
李淸懿迴了坤寧宮,發現有妃嬪今日來尋皇後,她想了想,便沒進去打擾。
待到半個時辰後,那幾位妃嬪離開了,李淸懿才噠噠噠跑到皇後身邊,趴在皇後懷裏蹭蹭。
美人親娘,貼貼!
皇後本在沉思,被李淸懿這麽一撲之後,迴過神,臉上下意識先露出溫柔的笑,而後也與皇帝想到一塊兒去了,詢問:“今日怎麽迴來得這麽早?可是遇到什麽事了?”
李淸懿啊了一聲,還是把事情說了。
皇後微微蹙眉:“天子腳下,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
李淸懿:“可能他們覺得燈下黑,旁人都以為他們不敢,他們反其道而行反而能成功吧。”
別的不說,李淸懿迴來的路上,迴想起當時街上的種種,包括路人的反應,便覺得自己恐怕還說中了那些路人的心思——那婦人當時那般理直氣壯,又做了偽裝,路人瞧見了也隻當是尋常,哪裏想到光天化日的拍花子就行動了呢?
皇後也與李淸懿想到一塊兒去了,皺了皺眉,片刻後歎了口氣:“如今已經算是好的了,聽說早些年混亂的時候……”
說到這,皇後反應過來自己是在跟閨女說話,頓時把話頭咽了下去,不打算與李淸懿說那些曾經聽聞的糟心事。
但她不說,李淸懿其實也能猜測到一些。
皇後在這時轉移話題,問起了謝維的事。
李淸懿怎麽跟皇帝說的,就怎麽跟皇後說。
皇後的關注點卻有幾分不同,問道:“聽你這麽說,那孩子是個不錯的。”
這麽說著,皇後的心思卻轉了起來。
皇後跟皇帝不同,皇帝瞧著自己的兒女哪哪都不錯,長大之後婚事之類的完全不用愁,他的孩子最差也是個郡王級,怎麽可能在婚事上不順呢?
但皇後作為女性,兒子的婚事她擔心,女兒的婚事她更擔心!
從李淸懿出生開始,皇後就有意無意地關注著與李淸懿年歲相差不大的小孩了,隻是這些心思她隻是在心裏惦記著,從來沒與旁人說過罷了。
至於為何……
因為皇後知道,這世道,女子總是比男子要難一些。
其次便是,好男人是稀世珍寶,與其等著李淸懿及笄之後再去找……
皇後心裏覺得還不如早早挑個合適的、閨女瞧著順眼的,從小培養著,也不用說是童養夫什麽的,就是趁著年紀小男女分界還不明顯的時候,當個玩伴也成。
等大了,要是李淸懿瞧上了,或者是沒那個心思但需要一個人成婚擋擋風頭之類的,這玩伴就能升級成駙馬了。
而要是李淸懿長大看上了其他人,合適的話正好,不合適,皇後想了想李淸懿身上那係統,怎麽都覺得真有那不合適的人,不用皇後自己想法子,李淸懿自個兒也能把人踹了。
所以從小挑個好苗子培養這條路,皇後覺得是很合適的。
再不濟,也可以當做給自己的小女兒多找了個兄弟,護著她。
其實在這之前,皇後也看過其他人府裏的小男孩,這個年紀孩子自身條件不是最重要的,皇後主要還是看的是家風。
家世什麽的,這天下,誰還能比皇室更尊貴不成?
但以前挑上的,在李淸懿身邊突然多了個係統之後,全作廢了。
別問,問就是皇後被動吃了那些風光霽月的家族裏藏的大大小小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