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就我傻白甜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瓜不瓜的,胡平安那邊已經切了留言模式,也就是說除非李淸懿給胡平安留言,不然他那邊暫時是收不到實時消息了。
李竹聽到王萱的話,也有些無語:【好像就是你把話題岔開的。】
李淸懿:【……這不是重點。】
李淸懿:【好了,王萱、李竹,你們看著能不能安排人過去救人,我去看看能不能找我娘或者我哥借點人手。】
其實李淸懿沒說的是,在方才的聊天之中,李淸懿突然想到,既然皇帝極有可能已經在收到消息後就安排人去實地考察了,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胡平安比他們想象中要安全?
他們這邊派人手過去,路上多少要耽誤一些時間,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但要是皇帝已經提前安排了人過去,隻要派過去的人不是恰好跟楊家勾結在一起,那在察覺到有人對胡平安不利的時候,應該會出手的吧?
畢竟,楊家人不知道,但是她爹的人肯定清楚,皇帝心裏是知道這件事功臣是誰的,不可能讓別人隨隨便便糊弄自己。
不過這些畢竟隻是她的猜測,所以李淸懿沒有在隊聊裏說出來。
她去借人是真的,去試探也是真的。
不過,李淸懿問過芳馨才知道,太子這幾日要忙的事情很多,加上太後的孝期已經過了,太子婚期也提上了日程,他還要忙成婚的事,可能顧不上她這邊。
這樣一來,李淸懿就隻好放棄了一開始的想法,轉頭去找親娘借人。
結果人剛進皇後的地盤,就聽到外間有人腳步略帶些匆忙的請人通報,要見皇後。
李淸懿:“這是怎麽了?”
定睛一看,發現來人不是坤寧宮的人,而是她大舅母身邊的心腹。
李淸懿一驚:“陳嬤嬤,您怎麽這時候來了?是宮外出什麽事了嗎?”
陳嬤嬤也沒想到,會在門口碰上十一公主,臉上浮現出些許訝異,但還是繃住了表情,恭恭敬敬行了一禮:“見過十一公主,十一公主聖安。”
李淸懿抬手示意人起來,又問了一遍。
陳嬤嬤張口欲言,這時皇後的心腹大宮女出現在門口,先向李淸懿行禮,然後才說:“皇後娘娘請小殿下、陳嬤嬤進去說話。”
於是,李淸懿隻能暫時將疑惑咽下,跟著進殿。
好在,這次陳嬤嬤見了皇後,也不拖拖拉拉,直接把來意說了。
未來太子妃的祖父去世了。
皇後表情微微一凝。
李淸懿也愣了一下,片刻後才說:“皇兄這才出孝期吧。”
皇後迴過神,輕輕點頭:“懿兒說的沒錯。”
李淸懿又說:“我未來嫂嫂祖父去世,那未來嫂嫂接下來也要開始守孝了?”
太子與太子妃的婚期本來三年前就定下了,太子因為與太後感情好,硬是守了三年孝。
眼瞅著馬上可以成婚了,結果太子妃那邊又……
皇後沉默片刻,才說:“知道了,辛苦你進宮一趟。”說著,轉頭讓人給陳嬤嬤拿了賞賜,別的卻是一句話沒說,就讓人將陳嬤嬤送出宮。
李淸懿從椅子上跳下來,噠噠噠走到皇後身邊,伸出手要抱抱。
皇後扯了扯唇角,彎腰將她抱起,還未開口,就聽李淸懿說:“母後不高興嘛?”
皇後:“唔,有點。”
李淸懿:“母後會生未來嫂嫂的氣嗎?”
皇後搖搖頭:“自然不會。陸大人年歲擺在那,母後之前也不是不清楚,也做了一些準備,隻是沒想到這麽巧罷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罷了。
皇後也不是那霸道性子,“之前你嫂嫂等了你皇兄三年,現在如此,讓你皇兄再等三年……母後隻是擔心,太子遲遲不成婚,沒有子嗣,到底不穩當。”
聽到這話,李淸懿眨眨眼,不是很明白皇後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皇後也看出李淸懿沒明白,想了想,到底還是輕輕摟著她,解釋了一句:“儲君是未來新帝,若是後繼無人,時間短了倒是無妨,時間長了,怕是人心易變。”
她並不擔心皇帝會因為這點事就放棄太子,也不擔心太子會因為婚期再一次推遲就行差踏錯,她隻是擔心這樣拖下去,會讓一些有心人找到機會生出更多事來。
別說不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隻要找到機會,就會跟鬣狗一樣撲上來,能咬一塊肉是一塊。
李淸懿沉默了。
皇後看待這件事的角度跟她顯然是不一樣的,對於李淸懿來說,太子也好太子妃也好,現在都還年輕,再推遲個三年成婚完全沒問題。
甚至,這樣一來,李淸懿還覺得這對太子妃是一件好事。
她那位未來嫂嫂年歲比太子小一歲半,今年秋才滿十八,這個年紀,在現代,還是個學生呢。
這個時代又沒什麽避孕手段,或者說,一般人也不會想避孕,都巴不得多生點。年輕夫婦成婚早,生育也早,但女子生產是過鬼門關,生的越早越容易出事。
反倒是二十歲之後,再進行生育,更安全一些。
孩子也更健康一些。
畢竟,孩子到底是汲取著母親營養長大的,如果母親都還沒發育好,又哪裏有足夠的營養孕育孩子?這樣一來,母親身體受損嚴重,孩子也容易早夭。
但很顯然,身為太子,身為皇後,他們考慮的事情更多,需要顧慮的也更多。
於是,原本李淸懿想說的話,咽了迴去。
她想,自己這個菜鳥,這種時候就不要胡亂開口了。
要隻是說錯話倒也沒什麽,反正她娘不會怪她,也不會笑話她。
但要是不小心誤導了皇後,釀成什麽大錯,那就不行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簡直是至理名言。
臨走之前,李淸懿還是記起了正事,皇後也沒多問她要人手出宮做什麽,又或者這時候皇後的心思不在這方麵,相當幹脆的給李淸懿安排了十個在宮外行走的人手。
李淸懿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她娘在宮外也不是隻靠著霍家的,也是有自己的人的。
李淸懿:行吧,我這一家,就我傻白甜。
李竹聽到王萱的話,也有些無語:【好像就是你把話題岔開的。】
李淸懿:【……這不是重點。】
李淸懿:【好了,王萱、李竹,你們看著能不能安排人過去救人,我去看看能不能找我娘或者我哥借點人手。】
其實李淸懿沒說的是,在方才的聊天之中,李淸懿突然想到,既然皇帝極有可能已經在收到消息後就安排人去實地考察了,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胡平安比他們想象中要安全?
他們這邊派人手過去,路上多少要耽誤一些時間,這是無可避免的事。
但要是皇帝已經提前安排了人過去,隻要派過去的人不是恰好跟楊家勾結在一起,那在察覺到有人對胡平安不利的時候,應該會出手的吧?
畢竟,楊家人不知道,但是她爹的人肯定清楚,皇帝心裏是知道這件事功臣是誰的,不可能讓別人隨隨便便糊弄自己。
不過這些畢竟隻是她的猜測,所以李淸懿沒有在隊聊裏說出來。
她去借人是真的,去試探也是真的。
不過,李淸懿問過芳馨才知道,太子這幾日要忙的事情很多,加上太後的孝期已經過了,太子婚期也提上了日程,他還要忙成婚的事,可能顧不上她這邊。
這樣一來,李淸懿就隻好放棄了一開始的想法,轉頭去找親娘借人。
結果人剛進皇後的地盤,就聽到外間有人腳步略帶些匆忙的請人通報,要見皇後。
李淸懿:“這是怎麽了?”
定睛一看,發現來人不是坤寧宮的人,而是她大舅母身邊的心腹。
李淸懿一驚:“陳嬤嬤,您怎麽這時候來了?是宮外出什麽事了嗎?”
陳嬤嬤也沒想到,會在門口碰上十一公主,臉上浮現出些許訝異,但還是繃住了表情,恭恭敬敬行了一禮:“見過十一公主,十一公主聖安。”
李淸懿抬手示意人起來,又問了一遍。
陳嬤嬤張口欲言,這時皇後的心腹大宮女出現在門口,先向李淸懿行禮,然後才說:“皇後娘娘請小殿下、陳嬤嬤進去說話。”
於是,李淸懿隻能暫時將疑惑咽下,跟著進殿。
好在,這次陳嬤嬤見了皇後,也不拖拖拉拉,直接把來意說了。
未來太子妃的祖父去世了。
皇後表情微微一凝。
李淸懿也愣了一下,片刻後才說:“皇兄這才出孝期吧。”
皇後迴過神,輕輕點頭:“懿兒說的沒錯。”
李淸懿又說:“我未來嫂嫂祖父去世,那未來嫂嫂接下來也要開始守孝了?”
太子與太子妃的婚期本來三年前就定下了,太子因為與太後感情好,硬是守了三年孝。
眼瞅著馬上可以成婚了,結果太子妃那邊又……
皇後沉默片刻,才說:“知道了,辛苦你進宮一趟。”說著,轉頭讓人給陳嬤嬤拿了賞賜,別的卻是一句話沒說,就讓人將陳嬤嬤送出宮。
李淸懿從椅子上跳下來,噠噠噠走到皇後身邊,伸出手要抱抱。
皇後扯了扯唇角,彎腰將她抱起,還未開口,就聽李淸懿說:“母後不高興嘛?”
皇後:“唔,有點。”
李淸懿:“母後會生未來嫂嫂的氣嗎?”
皇後搖搖頭:“自然不會。陸大人年歲擺在那,母後之前也不是不清楚,也做了一些準備,隻是沒想到這麽巧罷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罷了。
皇後也不是那霸道性子,“之前你嫂嫂等了你皇兄三年,現在如此,讓你皇兄再等三年……母後隻是擔心,太子遲遲不成婚,沒有子嗣,到底不穩當。”
聽到這話,李淸懿眨眨眼,不是很明白皇後這麽說是什麽意思。
皇後也看出李淸懿沒明白,想了想,到底還是輕輕摟著她,解釋了一句:“儲君是未來新帝,若是後繼無人,時間短了倒是無妨,時間長了,怕是人心易變。”
她並不擔心皇帝會因為這點事就放棄太子,也不擔心太子會因為婚期再一次推遲就行差踏錯,她隻是擔心這樣拖下去,會讓一些有心人找到機會生出更多事來。
別說不可能,對於一些人來說,隻要找到機會,就會跟鬣狗一樣撲上來,能咬一塊肉是一塊。
李淸懿沉默了。
皇後看待這件事的角度跟她顯然是不一樣的,對於李淸懿來說,太子也好太子妃也好,現在都還年輕,再推遲個三年成婚完全沒問題。
甚至,這樣一來,李淸懿還覺得這對太子妃是一件好事。
她那位未來嫂嫂年歲比太子小一歲半,今年秋才滿十八,這個年紀,在現代,還是個學生呢。
這個時代又沒什麽避孕手段,或者說,一般人也不會想避孕,都巴不得多生點。年輕夫婦成婚早,生育也早,但女子生產是過鬼門關,生的越早越容易出事。
反倒是二十歲之後,再進行生育,更安全一些。
孩子也更健康一些。
畢竟,孩子到底是汲取著母親營養長大的,如果母親都還沒發育好,又哪裏有足夠的營養孕育孩子?這樣一來,母親身體受損嚴重,孩子也容易早夭。
但很顯然,身為太子,身為皇後,他們考慮的事情更多,需要顧慮的也更多。
於是,原本李淸懿想說的話,咽了迴去。
她想,自己這個菜鳥,這種時候就不要胡亂開口了。
要隻是說錯話倒也沒什麽,反正她娘不會怪她,也不會笑話她。
但要是不小心誤導了皇後,釀成什麽大錯,那就不行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簡直是至理名言。
臨走之前,李淸懿還是記起了正事,皇後也沒多問她要人手出宮做什麽,又或者這時候皇後的心思不在這方麵,相當幹脆的給李淸懿安排了十個在宮外行走的人手。
李淸懿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她娘在宮外也不是隻靠著霍家的,也是有自己的人的。
李淸懿:行吧,我這一家,就我傻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