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李淸懿:哎。
小公主被讀心,朝堂後宮蹭瓜吃 作者:S12與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帝後二人在坤寧宮中不知道說了什麽,反正等李淸懿迴來的時候,就聽聞皇帝決定綴朝三日,宮中素服三日,封五皇子李聰為慎郡王,以郡王禮葬。
李淸懿:哦豁。
這樣一來,豈不是蓋棺定論了。
那就算李聰真的沒死,在皇帝親自開口的情況下,他以後也不能以李聰的身份行走於人世間了。
李聰真的變成劉聰了。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李淸懿莫名覺得背後一寒。
可她卻也不清楚,為什麽自己心中此刻反而愈發不舒服起來。
——————————————————————————————
五皇子的死並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宮內宮外在短暫的安靜了一段時日之後,似乎一切如今。
李淸懿一開始還有些在意,但是在得知八公主與莫城連的婚期定在兩年後的春日裏後,又無人再提起李聰的事之後,她漸漸也將此事放在了腦後。
就如她之前沒有繼續詢問李祺的去向一般。
她本身也不是一個多麽熱心的人,如今也不過是想獨善其身。
這日,李淸懿從係統處得知王萱已經進入京城,終於來了一些興趣,問:【之前彈劾王萱的那個官員這段時間沒動靜?】
係統:【皇帝沒搭理他,後來上的折子也沒批複,其他人官員忙著呢,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李淸懿:【那挺好,還好沒跟之前李竹一樣,我還要想著怎麽把人從劉家撈出來。】
係統問:【那你要出宮見她嗎?】
李淸懿:【當然。】
如果真的是她的學生王萱,那李淸懿首先要做的是趕緊讓王萱先不要繼續寫話本子了,要是養不活自己,不還有她跟李竹嗎?
他們兩個如今的家世都不錯,養一個王萱綽綽有餘。
順便也可以問問王萱那話本子裏的內容到底是什麽。
如今李淸懿想出宮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即便霍旭沒空,她也能找九公主一起出門,有九公主在,隻要帶護衛就行了,至今沒出過什麽問題。
不過,到底還是需要一個監護人。
李淸懿:【哎,我怎麽才三歲呢,明年春才四歲,真想快點長大啊。】
要是她跟九公主一樣大,不,隻要超過十歲,她就可以單獨帶侍衛們出宮了,可比現在這小娃娃一樣方便行事多了。
係統:【沒辦法,這個我也幫不上忙。】
李淸懿嘟起嘴,放下手裏特製的小毛筆,看了看日頭,想著王萱今日才到京城,一路從南方趕過來,這古代的交通估計比現代差很多,她怎麽說也要休整一二,今日就先不去找人了。
再說了,宮外還有李竹在呢,李竹也不是真的傻,不至於安頓一個老同學都安頓不好吧?
嗯……應該不會。
李淸懿喊來芳馨,一起去找了皇後,說明自己想明日或者後日出宮。
皇後:“你如今也是在外麵玩的心都野了,前段時間不是才出宮了麽?怎麽又要出宮去?”
李淸懿:“母後,這宮裏總是比宮外無趣,宮外有意思的事情多了,還能見到好多宮裏沒有的人或物,我年紀小,自然喜歡看那些新鮮的。”
皇後:“……哪有自己說自己年紀小的。罷了罷了,再過一段時間你也不能這麽肆意了,你想出宮玩就去吧。”
李淸懿聞言一愣:“母後,這話是什麽意思?”
“給你請的先生已經在路上了,估摸著馬上就要抵達京城,我與你父皇商議了一番,決定讓你從九月份開始上課,到時候你自然不方便總是出宮玩了。”
李淸懿:……
啊。
要開始上學了嘛?
算了這個之後再說。
李淸懿嗯嗯啊啊敷衍過去,很明顯心思放在其他地方。
皇後看在眼裏,心中有幾分無奈,但女兒這段時間明顯有些沉寂,如今瞧著又有些活潑起來,她心中還是高興居多。
皇後說:“好了,出宮的事母後會給你安排好的,隻是你也別光想著玩,前段時間南方出現水患,你父皇這幾日又氣又急,為著賑災的事幾日沒睡好,你若是有空,便去陪陪他吧。”
也不需要李淸懿多做什麽,皇帝喜歡她,便是隻是抱抱她,心情都能舒解許多。
聽到這話,李淸懿沉默下來。
半晌,她歎口氣,說:“又鬧災了啊。”
皇後知道她聰慧,所以這些事其他孩子可能不明白,可李淸懿心裏肯定是能聽明白的。
若是之前,皇後肯定提都不在李淸懿麵前提,小孩子還是輕鬆自在些好,早早想那些煩心事實在沒必要。
可誰讓李淸懿有個係統,到現在為止,誰都沒摸清楚李淸懿那吃瓜到底是個什麽規律,誰知道她什麽時候就會知道地方上的事情,還不如適當的透露一二,也能轉移李淸懿的注意力。
李淸懿:“我知道了,那我現在去找父皇?”
“晚些吧,白日裏皇上定然是忙著處理政務,你等皇上快用晚膳的時候去,或許能讓他多吃些飯食。”
李淸懿點頭答應了。
當晚李淸懿當真陪著皇帝一起用了一頓晚膳,李淸懿細心觀察之下,發現皇帝雖然當著她的麵表現得很平靜,甚至還時不時笑一下,但……
李淸懿心中歎氣。
飯後,她又陪了皇帝一會兒,就被打發迴坤寧宮休息了。
李淸懿跟皇後說了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問:“父皇這幾日都在忙賑災的事嗎?”
皇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背,歎息:“這幾年天災不斷,賑災一事,朝堂上下都已經習慣了,你父皇……你父皇在猶豫要不要派皇子賑災。”
李淸懿:“……父皇是在猶豫派誰吧。”
既然都說天災不斷,這時候派一個皇子去賑災,也是穩定人心的一種舉措,讓那些百姓知道朝堂並未放棄他們,免得人心惶惶引出更大的亂子。
再加上之前李祺的事,估計皇帝也知道了一些叛軍相關的消息。
皇後摸了摸她的小腦袋,眸光柔和:“懿兒真聰明。”
李淸懿這時候說了一句:“可惜我年歲太小,不然我去就好了。”
皇後輕輕拍了她一下,笑道:“別胡說,賑災可不是什麽輕省活,甚至還可能遇到危險,就算你如今十三歲、二十三歲,你父皇也絕不會讓你去的。”
李淸懿:“哎。”
李淸懿:哦豁。
這樣一來,豈不是蓋棺定論了。
那就算李聰真的沒死,在皇帝親自開口的情況下,他以後也不能以李聰的身份行走於人世間了。
李聰真的變成劉聰了。
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李淸懿莫名覺得背後一寒。
可她卻也不清楚,為什麽自己心中此刻反而愈發不舒服起來。
——————————————————————————————
五皇子的死並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宮內宮外在短暫的安靜了一段時日之後,似乎一切如今。
李淸懿一開始還有些在意,但是在得知八公主與莫城連的婚期定在兩年後的春日裏後,又無人再提起李聰的事之後,她漸漸也將此事放在了腦後。
就如她之前沒有繼續詢問李祺的去向一般。
她本身也不是一個多麽熱心的人,如今也不過是想獨善其身。
這日,李淸懿從係統處得知王萱已經進入京城,終於來了一些興趣,問:【之前彈劾王萱的那個官員這段時間沒動靜?】
係統:【皇帝沒搭理他,後來上的折子也沒批複,其他人官員忙著呢,這事就不了了之了。】
李淸懿:【那挺好,還好沒跟之前李竹一樣,我還要想著怎麽把人從劉家撈出來。】
係統問:【那你要出宮見她嗎?】
李淸懿:【當然。】
如果真的是她的學生王萱,那李淸懿首先要做的是趕緊讓王萱先不要繼續寫話本子了,要是養不活自己,不還有她跟李竹嗎?
他們兩個如今的家世都不錯,養一個王萱綽綽有餘。
順便也可以問問王萱那話本子裏的內容到底是什麽。
如今李淸懿想出宮是再容易不過的事,即便霍旭沒空,她也能找九公主一起出門,有九公主在,隻要帶護衛就行了,至今沒出過什麽問題。
不過,到底還是需要一個監護人。
李淸懿:【哎,我怎麽才三歲呢,明年春才四歲,真想快點長大啊。】
要是她跟九公主一樣大,不,隻要超過十歲,她就可以單獨帶侍衛們出宮了,可比現在這小娃娃一樣方便行事多了。
係統:【沒辦法,這個我也幫不上忙。】
李淸懿嘟起嘴,放下手裏特製的小毛筆,看了看日頭,想著王萱今日才到京城,一路從南方趕過來,這古代的交通估計比現代差很多,她怎麽說也要休整一二,今日就先不去找人了。
再說了,宮外還有李竹在呢,李竹也不是真的傻,不至於安頓一個老同學都安頓不好吧?
嗯……應該不會。
李淸懿喊來芳馨,一起去找了皇後,說明自己想明日或者後日出宮。
皇後:“你如今也是在外麵玩的心都野了,前段時間不是才出宮了麽?怎麽又要出宮去?”
李淸懿:“母後,這宮裏總是比宮外無趣,宮外有意思的事情多了,還能見到好多宮裏沒有的人或物,我年紀小,自然喜歡看那些新鮮的。”
皇後:“……哪有自己說自己年紀小的。罷了罷了,再過一段時間你也不能這麽肆意了,你想出宮玩就去吧。”
李淸懿聞言一愣:“母後,這話是什麽意思?”
“給你請的先生已經在路上了,估摸著馬上就要抵達京城,我與你父皇商議了一番,決定讓你從九月份開始上課,到時候你自然不方便總是出宮玩了。”
李淸懿:……
啊。
要開始上學了嘛?
算了這個之後再說。
李淸懿嗯嗯啊啊敷衍過去,很明顯心思放在其他地方。
皇後看在眼裏,心中有幾分無奈,但女兒這段時間明顯有些沉寂,如今瞧著又有些活潑起來,她心中還是高興居多。
皇後說:“好了,出宮的事母後會給你安排好的,隻是你也別光想著玩,前段時間南方出現水患,你父皇這幾日又氣又急,為著賑災的事幾日沒睡好,你若是有空,便去陪陪他吧。”
也不需要李淸懿多做什麽,皇帝喜歡她,便是隻是抱抱她,心情都能舒解許多。
聽到這話,李淸懿沉默下來。
半晌,她歎口氣,說:“又鬧災了啊。”
皇後知道她聰慧,所以這些事其他孩子可能不明白,可李淸懿心裏肯定是能聽明白的。
若是之前,皇後肯定提都不在李淸懿麵前提,小孩子還是輕鬆自在些好,早早想那些煩心事實在沒必要。
可誰讓李淸懿有個係統,到現在為止,誰都沒摸清楚李淸懿那吃瓜到底是個什麽規律,誰知道她什麽時候就會知道地方上的事情,還不如適當的透露一二,也能轉移李淸懿的注意力。
李淸懿:“我知道了,那我現在去找父皇?”
“晚些吧,白日裏皇上定然是忙著處理政務,你等皇上快用晚膳的時候去,或許能讓他多吃些飯食。”
李淸懿點頭答應了。
當晚李淸懿當真陪著皇帝一起用了一頓晚膳,李淸懿細心觀察之下,發現皇帝雖然當著她的麵表現得很平靜,甚至還時不時笑一下,但……
李淸懿心中歎氣。
飯後,她又陪了皇帝一會兒,就被打發迴坤寧宮休息了。
李淸懿跟皇後說了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問:“父皇這幾日都在忙賑災的事嗎?”
皇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背,歎息:“這幾年天災不斷,賑災一事,朝堂上下都已經習慣了,你父皇……你父皇在猶豫要不要派皇子賑災。”
李淸懿:“……父皇是在猶豫派誰吧。”
既然都說天災不斷,這時候派一個皇子去賑災,也是穩定人心的一種舉措,讓那些百姓知道朝堂並未放棄他們,免得人心惶惶引出更大的亂子。
再加上之前李祺的事,估計皇帝也知道了一些叛軍相關的消息。
皇後摸了摸她的小腦袋,眸光柔和:“懿兒真聰明。”
李淸懿這時候說了一句:“可惜我年歲太小,不然我去就好了。”
皇後輕輕拍了她一下,笑道:“別胡說,賑災可不是什麽輕省活,甚至還可能遇到危險,就算你如今十三歲、二十三歲,你父皇也絕不會讓你去的。”
李淸懿:“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