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四年,秋分時節,傍晚的夕陽照在一片麥田裏。不知是夕陽把麥田照的更燦金一些,還是麥田把夕陽映的更加的好看。勞作一天的農民大哥正扛著鋤頭抽著旱煙,快步的朝家的方向前進,準備迴去老婆孩子熱炕頭了。
大遼國國都奉天城內,當今天子天聖帝正與朝臣商討著大蒙國使團一行的接待問題。禮部尚書吳守仁道:“此次前來和親的是當今大蒙國皇帝的嫡出二公主,使團大約三日後抵達,大蒙國當今太子親自護送這個妹妹出嫁。我大遼理應也派太子接待,但是由於本朝尚無太子,所以具體接待人選,還請陛下定奪。”
“內閣有何意見,說來聽聽。”天聖帝說道。
內閣首輔,中書令張洪達不動聲色的輕咳了一聲,中書侍郎樊忠心領神會的說道:“二皇子殿下為人持重,必能勝任此事。”一時間,朝堂上複議聲不斷。
“樊大人啊,你莫不是和朕在說笑吧。老二那叫為人持重?那應該叫木訥寡言才對。”此言一出,朝堂上跪倒一片,齊聲道:“臣惶恐!”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這樣吧,雲平世子正好在京中,讓他接這個差事吧。”張首輔聞言一驚,再也按捺不住地說道:“陛下,此事似乎不妥,畢竟長平王世子不是皇子,於理不合。”
“哎,老大早夭,老二木訥,老三整天研究書畫,對國事一直不上心,而且還是此次和親對象,老四年幼,實在都不是可用之人。誰叫朕的兄長生了一個好兒子呢,能者多勞吧。再者,雲平為長平軍副帥,也好叫北蒙人見識一下長平男兒的風采。此事就這麽定了,不必再議。”張首輔似乎還想說點什麽,但是始終沒有開口。
次日,正陽宮內,各宮娘娘帶著皇子公主們正在給皇後請安。娘娘們都是當今天子潛邸出來的老人兒,與皇後相識多年,相處還算融洽,屋子裏充滿著歡聲笑語。“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我有些乏累了。”皇後說道。隨著各位娘娘和皇子公主們的離去,正陽宮又恢複了往日的清靜。其實皇後本是一個愛熱鬧的人,無奈自己多年來一直沒有子嗣,每天苦哈哈的喝著禦藥房給熬的湯藥,卻始終不見好轉。
“娘娘,首輔大人求見。”皇後的貼身婢女說道。
“是哥哥來了,快請。”皇後道。張首輔滿臉愁雲的走進了正陽宮,說道:“微臣參見皇後娘娘。”
“哥哥不必拘禮,一把年紀的人了。”皇後答道。
“君是君,臣是臣,規矩是不能壞的。”張首輔說道。
“哥哥近來身體可好?”皇後問道。
“尚可,隻是確感精力不濟,怕以後不能繼續為陛下分憂。”首輔答道。皇後發現張首輔臉色不好,問道:“哥哥最近有煩心事?可是與大蒙聯姻有關?”
皇後見張首輔麵有難色,便屏退了左右。“確有一事,關於大蒙使團的接待問題。陛下已經下旨讓長平王世子接待大蒙太子一行。”張首輔說道。
“哥哥就是因為此事憂慮?我記得前幾年西域兩國使團來訪之時,也是由長平王世子接待的吧?”皇後說道。
“我的妹妹呀,此事非同小可,本朝雖尚無太子,也應由皇子負責使團接待事宜。但是現在陛下兩次三番的讓長平世子去,可見長平世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長平世子確是胸有韜略之人,為人也謙遜有禮。在京時協助陛下及各部辦差,向來穩重妥帖,朝中上下亦是有口皆碑。加之長平王父子掌兵多年,長平軍更是驍勇善戰。妹妹這麽多年卻一直未有子嗣,東宮空懸,怎能叫我安心呐。”首輔說道。
皇後聽完此番言語,臉色比張首輔還要凝重。並不是因為長平世子,而是因為提及了她多年的心病,那就是膝下無子。“哥哥認為該當如何呢?”皇後道。
“當前最要緊之事,還是妹妹要先有子嗣,確保東宮有主,才能做下一步打算。”張首輔接著說道:“我聽說最近太醫院新來了幾個太醫,新方可有效果?”皇後哎了一聲,並未作答。
“妹妹且放寬心,我可以告訴妹妹一個好消息。老祖不日就會出關,倒時我懇請老祖賜下仙方,想必能藥到病除。”張首輔道。
皇後眼睛一亮,喜上眉梢道:“真的嗎?那可太好了,一切仰仗哥哥了。”
“但有一事,妹妹切記,關於老祖一事,切勿向任何人提起,包括聖上在內。事關天機,切記切記。”
皇後翻了個白眼道:“知道啦,哥哥已經說了好多次啦。”
長平王府坐落在皇宮外的東南角,府門外有一對禦賜的鎏金銅獅子。整個奉天都城,除了皇宮內,僅此一對,用以表彰長平王戍邊多年的功勞。就連同為親王的長樂王都羨慕不已。府內前兩天,剛擺完長平王次子的滿月酒。京城內各部官員送來的賀禮堆滿了整個後院,到現在都沒有整理完畢。
母子平安的家書早已傳至北境,長平王中年又得子,自是十分的高興。屋內,剛出生的長平王次子正在午睡。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好,午後的太陽照在小孩兒的臉上,粉金粉金的,煞是好看。長平王次子名為葉雲海。連同世子葉雲平的名字都是天聖帝給起的,取海內升平之意。王府院子裏,長平王妃剛出了月子,正在享受著午後的暖陽。世子葉雲平難得有半天空閑,陪在身側。
長平王妃姓趙,是上任首輔的嫡孫女,京城旺族出身,風姿卓絕,秀外慧中,近四十歲的年紀,看起開卻十分年輕。“前兩天翠雲山的上法真人和大昭寺的不動禪師都來給你弟弟看過相了,說你弟弟命格極高,是身負大氣運之人呢。”長平王妃對世子說道。
世子葉雲平完全繼承了趙王妃的容貌,他今年二十歲,身材高挑,麵如冠玉,神采奕奕。京城裏王公貴戚的千金小姐之間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九天玄女入凡塵,一見世子誤終身。可見長平世子魅力之大。
“氣運不氣運的我不懂,我就知道這小子運氣是真好。生在太平盛世,富貴人家,還是個老二,萬事不愁,反正有我這個當世子的哥哥頂著。我真想跟他換一換呢。”世子打趣道。
王妃感慨道:“這些年確實多虧了有你在,幫你父王分擔了不少壓力。你從小也沒像別的富貴人家的孩子那樣肆意玩耍過,不到十歲就跟在你父王身邊學習軍務,習武更是一天都沒有偷懶。真是難為你了!”
葉雲平道:“身為長平世子,理當如此。”突然屋子裏傳來一陣巨大的啼哭聲,原來是小雲海睡餓了要吃奶。奶媽趕緊將二公子抱了起來,用奶頭堵住了他的嘴。葉雲平笑道:“看來身負氣運之人果然不同反響!”
翠雲山上清宮是天下公認的道教祖庭。山下蒼鬆翠柳,綠樹成蔭,山頂雲霧繚繞,霞光千丈,確實是道家修長生的好地方。山頂的忘憂潭清澈碧綠,好似修道之人看盡人間世態炎涼的眼眸,既沉靜又深邃。忘憂潭水,深不見底。有傳說翠雲山有多高,忘憂潭就有多深。以前還有好奇此事的小道童,拿著百丈長繩來測量忘憂潭的深度。他將繩子一頭綁住一塊大石,扔到潭水中央,結果百丈長的繩子盡數沒入了忘憂潭中。此刻,兩個道士正在潭邊釣魚,分別是翠雲山上清宮掌教上法真人和他的師弟上善真人。隻見他們的吊鉤都是直的,鉤上也未掛魚餌,且在水麵之上一尺有餘。
上善真人道:“師兄此去如何?”
上法真人答道:“見到長平王次子了,和我們推算的一樣,是個有大氣運的孩子。隻是我摸他腦袋的時候,發現他的頭頂骨略有塌陷,似乎成年之前有大劫,如此便沒了收徒的心思。”上法真人接著說道:“我思來想去,還是沒有和長平王談及此事,不知以後,是福是禍啊!”
上善真人道:“師兄做的是對的。我輩修仙之人,求大道長生,世間俗事,就讓一切隨緣吧。”言罷,一隻泛著七彩霞光的錦鯉高高躍出水麵,向那吊鉤筆直衝去,猶如鯉魚,跳龍門!
冀州五台山上坐落著一處千年古刹,名為大昭寺。世間多少朝代風雲更迭,唯有大昭寺屹立不倒。虔誠的善男信女們天不亮就要從山底步行上山,經過近兩個時辰的山路才能來到寺內,就為了燒上第一隻香。大昭寺內求姻緣在整個中原地區都是出了名的,以至於很多大戶人家,官宦子弟,紛紛不遠萬裏來到此處。
說來也怪,大昭寺身為十大宗門之一,卻很少有弟子在江湖行走。武林中比較知名的寺中人物也隻有主持不動禪師和他的師侄,人送外號倒黴和尚。甚至在大昭寺內也從來不見有武僧習武。盡管如此,大昭寺擁有的千年底蘊,使得其他宗門從來不敢對他小覷。
清晨,不動禪師正在和一位三十出頭的男子在後殿喝茶聊天。此人身材魁梧,麵目俊朗的同時又不失英氣,舉手投足間自帶一股不凡氣勢。此人正是離火宗的新晉宗主琰宏原。老宗主陸乘風看準了這位關門弟子,除了將自己的寶貝女兒陸如一嫁給了他,還將離火宗宗主之位傳給了琰宏原,自己不知道跑到哪裏享清福去了。這琰宏原近來可謂春風得意,不僅踏入了通玄境,還得了寶貝女兒。今天來到這大昭寺就是為了給剛剛滿月的女兒算一算姻緣。
不動禪師和老宗主陸乘風是多年老友。因此琰宏原在不動禪師麵前執晚輩禮,隻見他拱手一揖道:“上次在宗門一別,兩年有餘,大師近來可好?”
老禪師笑道:“此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好的不能再好了。”老禪師接著說道:“聽聞琰宗主最近得了一個寶貝女兒,可喜可賀,想必這次上山是給閨女求簽來了吧?”
琰宏原聽後爽朗一笑道:“大師果然神算,晚輩正有此意。此次上山不僅求簽,小女尚未取名,晚輩雖然現在是離火宗宗主,但是也沒念過多少書。大師和在下的嶽父大人是至交,又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輩,所以還請大師給小女取個名字。”說罷,雙手將閨女的生辰八字遞給了不動禪師。
不動禪師接過來仔細看了一番後說道:“這女娃兒五行缺火,不如就叫單字炎吧。”
“晚輩替小女琰炎謝過大師!”琰宏原高興地說道。
不動禪師接著說道:“至於這姻緣命數嘛,不瞞琰宗主,前幾日我剛去喝了長平王二公子的滿月酒。單從生辰八字來說,二公子和這女娃兒是天作之合。隻是~”
“大師但說無妨。”琰宏原道。
“這二公子的命格極高,是個有大氣運之人。隻是似乎少年時會有大劫難,能否平安度過,尚未可知啊。”不動禪師說道。
講到此處,忽然聽見前殿有吵鬧的聲音,而且似乎越演越烈。二人趕緊起身來到前殿查看。原來是兩夥人在前殿打起來了,場中央對戰的兩個男子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隻見高瘦男子一拳向矮胖男子麵門砸了過來。拳風剛勁有力,顯然不是一般的練家子。矮胖男子雖然胖,但身法卻十分靈活,一個俯身躲過,接著一個掃堂腿踢向高瘦男子。高瘦男子向後一躲,左腳用力一蹬地,右腳如離弦之箭般踹向了矮胖男子的胸部。矮胖男子的一身肉也不是白長的,他不躲不閃,雙臂並攏,護在胸前,硬生生的接了這一腳側踹。
高瘦男子眼看占了上風,跟步上前又是一記重拳,但是突然覺得拳頭發熱,好像是打到了一堆炭火裏。他連忙收手,仔細一瞧,場中站著一人,正是琰宏原。焚天掌?高瘦男子心中一驚,已猜出了來者身份,趕忙抱拳道:“在下青州四海幫幫主許四海,敢問剛才那一招可是焚天掌?閣下可是離火宗宗主琰宏原?”
琰宏原還禮道:“正是琰某。”
矮胖男子一聽是十大宗門之一的離火宗宗主,趕緊也抱拳一揖道:“在下青州黑虎寨王大山,久仰琰宗主大名。”
琰宏原笑道:“原來是王寨主,我聽過你的名號。二位既然都是青州人士,何事非要大打出手呢?”
這四海幫和黑虎寨,在青州本地還算有些勢力,兩位幫主也都是二品小宗師境界。但和十大門派之一的離火宗相比,不說是螢火比皓月吧,也不遑多讓了。要是在平時,可能連見琰宏原一麵的機會都沒有,今天碰巧在此遇到。
原來兩家都是來求姻緣的,許四海是為了自己的女兒許曉萍,王大山則是給他的兒子王大河。雙方都是一大早就上了山,為了上第一炷香,最後大打出手。許曉萍長的眉清目秀,頗有南方姑娘小家碧玉的特點。王大河雖說名字起的不怎麽樣,但那也隻是代表他的老爹王大山沒啥文化。事實上,王大河不僅在家鄉以才氣聞名,長相也沒隨了他爹,皮膚白皙,斯斯文文,青衣長衫,頗有讀書人的風采。顯然這王大河肯定有一個模樣俊美,知書達理的好娘親。
不動禪師笑道:“幾位施主不如到後殿一續,我們不要妨礙別的香客。”
重新在後殿落座,許四海和王大山規規矩矩的將兒女的生辰八字交給了不動禪師。不動禪師看過笑道:“巧了,這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二對天作之合的八字。這姻緣不求自來了。”王大河其實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許曉萍,隻是當時雙方劍拔弩張的情景,王大河也不好說什麽。此時王大河向許曉萍看去,發現她也在偷偷的看著自己,顯然對這個青衣少年也是頗有好感。
琰宏原又問不動禪師道:“大師,我女兒之事該當如何?”
不動禪師喝了一口茶,緩緩地說道:“時間尚早,靜觀其變吧。”
大遼國國都奉天城內,當今天子天聖帝正與朝臣商討著大蒙國使團一行的接待問題。禮部尚書吳守仁道:“此次前來和親的是當今大蒙國皇帝的嫡出二公主,使團大約三日後抵達,大蒙國當今太子親自護送這個妹妹出嫁。我大遼理應也派太子接待,但是由於本朝尚無太子,所以具體接待人選,還請陛下定奪。”
“內閣有何意見,說來聽聽。”天聖帝說道。
內閣首輔,中書令張洪達不動聲色的輕咳了一聲,中書侍郎樊忠心領神會的說道:“二皇子殿下為人持重,必能勝任此事。”一時間,朝堂上複議聲不斷。
“樊大人啊,你莫不是和朕在說笑吧。老二那叫為人持重?那應該叫木訥寡言才對。”此言一出,朝堂上跪倒一片,齊聲道:“臣惶恐!”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這樣吧,雲平世子正好在京中,讓他接這個差事吧。”張首輔聞言一驚,再也按捺不住地說道:“陛下,此事似乎不妥,畢竟長平王世子不是皇子,於理不合。”
“哎,老大早夭,老二木訥,老三整天研究書畫,對國事一直不上心,而且還是此次和親對象,老四年幼,實在都不是可用之人。誰叫朕的兄長生了一個好兒子呢,能者多勞吧。再者,雲平為長平軍副帥,也好叫北蒙人見識一下長平男兒的風采。此事就這麽定了,不必再議。”張首輔似乎還想說點什麽,但是始終沒有開口。
次日,正陽宮內,各宮娘娘帶著皇子公主們正在給皇後請安。娘娘們都是當今天子潛邸出來的老人兒,與皇後相識多年,相處還算融洽,屋子裏充滿著歡聲笑語。“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我有些乏累了。”皇後說道。隨著各位娘娘和皇子公主們的離去,正陽宮又恢複了往日的清靜。其實皇後本是一個愛熱鬧的人,無奈自己多年來一直沒有子嗣,每天苦哈哈的喝著禦藥房給熬的湯藥,卻始終不見好轉。
“娘娘,首輔大人求見。”皇後的貼身婢女說道。
“是哥哥來了,快請。”皇後道。張首輔滿臉愁雲的走進了正陽宮,說道:“微臣參見皇後娘娘。”
“哥哥不必拘禮,一把年紀的人了。”皇後答道。
“君是君,臣是臣,規矩是不能壞的。”張首輔說道。
“哥哥近來身體可好?”皇後問道。
“尚可,隻是確感精力不濟,怕以後不能繼續為陛下分憂。”首輔答道。皇後發現張首輔臉色不好,問道:“哥哥最近有煩心事?可是與大蒙聯姻有關?”
皇後見張首輔麵有難色,便屏退了左右。“確有一事,關於大蒙使團的接待問題。陛下已經下旨讓長平王世子接待大蒙太子一行。”張首輔說道。
“哥哥就是因為此事憂慮?我記得前幾年西域兩國使團來訪之時,也是由長平王世子接待的吧?”皇後說道。
“我的妹妹呀,此事非同小可,本朝雖尚無太子,也應由皇子負責使團接待事宜。但是現在陛下兩次三番的讓長平世子去,可見長平世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長平世子確是胸有韜略之人,為人也謙遜有禮。在京時協助陛下及各部辦差,向來穩重妥帖,朝中上下亦是有口皆碑。加之長平王父子掌兵多年,長平軍更是驍勇善戰。妹妹這麽多年卻一直未有子嗣,東宮空懸,怎能叫我安心呐。”首輔說道。
皇後聽完此番言語,臉色比張首輔還要凝重。並不是因為長平世子,而是因為提及了她多年的心病,那就是膝下無子。“哥哥認為該當如何呢?”皇後道。
“當前最要緊之事,還是妹妹要先有子嗣,確保東宮有主,才能做下一步打算。”張首輔接著說道:“我聽說最近太醫院新來了幾個太醫,新方可有效果?”皇後哎了一聲,並未作答。
“妹妹且放寬心,我可以告訴妹妹一個好消息。老祖不日就會出關,倒時我懇請老祖賜下仙方,想必能藥到病除。”張首輔道。
皇後眼睛一亮,喜上眉梢道:“真的嗎?那可太好了,一切仰仗哥哥了。”
“但有一事,妹妹切記,關於老祖一事,切勿向任何人提起,包括聖上在內。事關天機,切記切記。”
皇後翻了個白眼道:“知道啦,哥哥已經說了好多次啦。”
長平王府坐落在皇宮外的東南角,府門外有一對禦賜的鎏金銅獅子。整個奉天都城,除了皇宮內,僅此一對,用以表彰長平王戍邊多年的功勞。就連同為親王的長樂王都羨慕不已。府內前兩天,剛擺完長平王次子的滿月酒。京城內各部官員送來的賀禮堆滿了整個後院,到現在都沒有整理完畢。
母子平安的家書早已傳至北境,長平王中年又得子,自是十分的高興。屋內,剛出生的長平王次子正在午睡。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好,午後的太陽照在小孩兒的臉上,粉金粉金的,煞是好看。長平王次子名為葉雲海。連同世子葉雲平的名字都是天聖帝給起的,取海內升平之意。王府院子裏,長平王妃剛出了月子,正在享受著午後的暖陽。世子葉雲平難得有半天空閑,陪在身側。
長平王妃姓趙,是上任首輔的嫡孫女,京城旺族出身,風姿卓絕,秀外慧中,近四十歲的年紀,看起開卻十分年輕。“前兩天翠雲山的上法真人和大昭寺的不動禪師都來給你弟弟看過相了,說你弟弟命格極高,是身負大氣運之人呢。”長平王妃對世子說道。
世子葉雲平完全繼承了趙王妃的容貌,他今年二十歲,身材高挑,麵如冠玉,神采奕奕。京城裏王公貴戚的千金小姐之間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九天玄女入凡塵,一見世子誤終身。可見長平世子魅力之大。
“氣運不氣運的我不懂,我就知道這小子運氣是真好。生在太平盛世,富貴人家,還是個老二,萬事不愁,反正有我這個當世子的哥哥頂著。我真想跟他換一換呢。”世子打趣道。
王妃感慨道:“這些年確實多虧了有你在,幫你父王分擔了不少壓力。你從小也沒像別的富貴人家的孩子那樣肆意玩耍過,不到十歲就跟在你父王身邊學習軍務,習武更是一天都沒有偷懶。真是難為你了!”
葉雲平道:“身為長平世子,理當如此。”突然屋子裏傳來一陣巨大的啼哭聲,原來是小雲海睡餓了要吃奶。奶媽趕緊將二公子抱了起來,用奶頭堵住了他的嘴。葉雲平笑道:“看來身負氣運之人果然不同反響!”
翠雲山上清宮是天下公認的道教祖庭。山下蒼鬆翠柳,綠樹成蔭,山頂雲霧繚繞,霞光千丈,確實是道家修長生的好地方。山頂的忘憂潭清澈碧綠,好似修道之人看盡人間世態炎涼的眼眸,既沉靜又深邃。忘憂潭水,深不見底。有傳說翠雲山有多高,忘憂潭就有多深。以前還有好奇此事的小道童,拿著百丈長繩來測量忘憂潭的深度。他將繩子一頭綁住一塊大石,扔到潭水中央,結果百丈長的繩子盡數沒入了忘憂潭中。此刻,兩個道士正在潭邊釣魚,分別是翠雲山上清宮掌教上法真人和他的師弟上善真人。隻見他們的吊鉤都是直的,鉤上也未掛魚餌,且在水麵之上一尺有餘。
上善真人道:“師兄此去如何?”
上法真人答道:“見到長平王次子了,和我們推算的一樣,是個有大氣運的孩子。隻是我摸他腦袋的時候,發現他的頭頂骨略有塌陷,似乎成年之前有大劫,如此便沒了收徒的心思。”上法真人接著說道:“我思來想去,還是沒有和長平王談及此事,不知以後,是福是禍啊!”
上善真人道:“師兄做的是對的。我輩修仙之人,求大道長生,世間俗事,就讓一切隨緣吧。”言罷,一隻泛著七彩霞光的錦鯉高高躍出水麵,向那吊鉤筆直衝去,猶如鯉魚,跳龍門!
冀州五台山上坐落著一處千年古刹,名為大昭寺。世間多少朝代風雲更迭,唯有大昭寺屹立不倒。虔誠的善男信女們天不亮就要從山底步行上山,經過近兩個時辰的山路才能來到寺內,就為了燒上第一隻香。大昭寺內求姻緣在整個中原地區都是出了名的,以至於很多大戶人家,官宦子弟,紛紛不遠萬裏來到此處。
說來也怪,大昭寺身為十大宗門之一,卻很少有弟子在江湖行走。武林中比較知名的寺中人物也隻有主持不動禪師和他的師侄,人送外號倒黴和尚。甚至在大昭寺內也從來不見有武僧習武。盡管如此,大昭寺擁有的千年底蘊,使得其他宗門從來不敢對他小覷。
清晨,不動禪師正在和一位三十出頭的男子在後殿喝茶聊天。此人身材魁梧,麵目俊朗的同時又不失英氣,舉手投足間自帶一股不凡氣勢。此人正是離火宗的新晉宗主琰宏原。老宗主陸乘風看準了這位關門弟子,除了將自己的寶貝女兒陸如一嫁給了他,還將離火宗宗主之位傳給了琰宏原,自己不知道跑到哪裏享清福去了。這琰宏原近來可謂春風得意,不僅踏入了通玄境,還得了寶貝女兒。今天來到這大昭寺就是為了給剛剛滿月的女兒算一算姻緣。
不動禪師和老宗主陸乘風是多年老友。因此琰宏原在不動禪師麵前執晚輩禮,隻見他拱手一揖道:“上次在宗門一別,兩年有餘,大師近來可好?”
老禪師笑道:“此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好的不能再好了。”老禪師接著說道:“聽聞琰宗主最近得了一個寶貝女兒,可喜可賀,想必這次上山是給閨女求簽來了吧?”
琰宏原聽後爽朗一笑道:“大師果然神算,晚輩正有此意。此次上山不僅求簽,小女尚未取名,晚輩雖然現在是離火宗宗主,但是也沒念過多少書。大師和在下的嶽父大人是至交,又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輩,所以還請大師給小女取個名字。”說罷,雙手將閨女的生辰八字遞給了不動禪師。
不動禪師接過來仔細看了一番後說道:“這女娃兒五行缺火,不如就叫單字炎吧。”
“晚輩替小女琰炎謝過大師!”琰宏原高興地說道。
不動禪師接著說道:“至於這姻緣命數嘛,不瞞琰宗主,前幾日我剛去喝了長平王二公子的滿月酒。單從生辰八字來說,二公子和這女娃兒是天作之合。隻是~”
“大師但說無妨。”琰宏原道。
“這二公子的命格極高,是個有大氣運之人。隻是似乎少年時會有大劫難,能否平安度過,尚未可知啊。”不動禪師說道。
講到此處,忽然聽見前殿有吵鬧的聲音,而且似乎越演越烈。二人趕緊起身來到前殿查看。原來是兩夥人在前殿打起來了,場中央對戰的兩個男子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隻見高瘦男子一拳向矮胖男子麵門砸了過來。拳風剛勁有力,顯然不是一般的練家子。矮胖男子雖然胖,但身法卻十分靈活,一個俯身躲過,接著一個掃堂腿踢向高瘦男子。高瘦男子向後一躲,左腳用力一蹬地,右腳如離弦之箭般踹向了矮胖男子的胸部。矮胖男子的一身肉也不是白長的,他不躲不閃,雙臂並攏,護在胸前,硬生生的接了這一腳側踹。
高瘦男子眼看占了上風,跟步上前又是一記重拳,但是突然覺得拳頭發熱,好像是打到了一堆炭火裏。他連忙收手,仔細一瞧,場中站著一人,正是琰宏原。焚天掌?高瘦男子心中一驚,已猜出了來者身份,趕忙抱拳道:“在下青州四海幫幫主許四海,敢問剛才那一招可是焚天掌?閣下可是離火宗宗主琰宏原?”
琰宏原還禮道:“正是琰某。”
矮胖男子一聽是十大宗門之一的離火宗宗主,趕緊也抱拳一揖道:“在下青州黑虎寨王大山,久仰琰宗主大名。”
琰宏原笑道:“原來是王寨主,我聽過你的名號。二位既然都是青州人士,何事非要大打出手呢?”
這四海幫和黑虎寨,在青州本地還算有些勢力,兩位幫主也都是二品小宗師境界。但和十大門派之一的離火宗相比,不說是螢火比皓月吧,也不遑多讓了。要是在平時,可能連見琰宏原一麵的機會都沒有,今天碰巧在此遇到。
原來兩家都是來求姻緣的,許四海是為了自己的女兒許曉萍,王大山則是給他的兒子王大河。雙方都是一大早就上了山,為了上第一炷香,最後大打出手。許曉萍長的眉清目秀,頗有南方姑娘小家碧玉的特點。王大河雖說名字起的不怎麽樣,但那也隻是代表他的老爹王大山沒啥文化。事實上,王大河不僅在家鄉以才氣聞名,長相也沒隨了他爹,皮膚白皙,斯斯文文,青衣長衫,頗有讀書人的風采。顯然這王大河肯定有一個模樣俊美,知書達理的好娘親。
不動禪師笑道:“幾位施主不如到後殿一續,我們不要妨礙別的香客。”
重新在後殿落座,許四海和王大山規規矩矩的將兒女的生辰八字交給了不動禪師。不動禪師看過笑道:“巧了,這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二對天作之合的八字。這姻緣不求自來了。”王大河其實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許曉萍,隻是當時雙方劍拔弩張的情景,王大河也不好說什麽。此時王大河向許曉萍看去,發現她也在偷偷的看著自己,顯然對這個青衣少年也是頗有好感。
琰宏原又問不動禪師道:“大師,我女兒之事該當如何?”
不動禪師喝了一口茶,緩緩地說道:“時間尚早,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