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邊輕風微拂,柳樹上殘留的雨珠順著細長的柳葉滴落在青石板坑窪中,濺起了幾滴小水珠。
方翎從馬車上走下,白色衣衫沾了些褐色的汙跡,他卻無暇顧及,將手遞給正要下車的寧謹,將她從馬車上扶下。
街上張燈結彩,清澈的河水倒映著橙黃的花燈,岸邊已經聚了許多遊人放河燈。
方翎看著河邊熱鬧的場景,臉上洋溢起了喜悅的笑容,將手中河燈遞給了寧謹一隻,聲音輕快明朗“阿謹快許個願。”
寧謹微微低頭,看向方翎手中抱著的幾個河燈,像是想起了什麽,輕歎道:“年幼時,哥哥常帶我在此放河燈。”
“小時候一無所有,總是有許多心願。”寧謹側目看向河水中倒映著的破碎燈影,眸中波光粼粼,眼神悠遠寧靜,似乎在凝望著時光。
“可後來年歲漸長,擁有的越多,心願也就少了,就再也未放過河燈。”
她的聲音很輕,隨著風一同飄散在空中,“如今看到這河燈,一時間竟然想不起該許什麽願望。”
方翎聽著寧謹的話,眼神有幾分困惑,不解地問道:“阿謹小時候怎會一無所有?”
作為將軍府的小姐,應當生來就是錦衣玉食,養尊處優。
聽到方翎的問題,寧謹隻是輕輕一笑,“或許是我記錯了,那已經是太過久遠的事情,我也記不大清。”
“那也無事。”方翎聽得模模糊糊,倒也並未多想,笑著出主意道:“如果沒有什麽願望的話,阿謹就往近了想,比如明天想做何事……”
方翎念了一堆,寧謹便認真地聽著,等他說完後思索半晌,目光看幾米外正拿著一隻河燈、不停往此處張望的阿離身上。
阿離見寧謹看到自己,快速背過了身蹲在河邊,裝作未看到寧謹的模樣。
寧謹見阿離這般,眼中多了幾分笑意,剛想轉身許願,餘光卻瞥到一個青衣道士走了過去,正是明華。
方翎見寧謹停下了動作,便問道:“阿謹,你可想好了要許什麽願望?”
寧謹被方翎一喚,快速收迴了目光,抬眸看向正看著自己的方翎,臉上微微漾開一抹笑容,應道:
“未曾,你先許吧,容我再想想。”
方翎看著寧謹臉上的笑容,臉頰有些發紅,摸了摸頭發,“好。”
說罷,方翎閉上了眼眸,手中捧著那隻河燈,表情格外認真。
寧謹看了一眼閉眼的方翎,微微側身,不動聲色地朝阿離和明華的方向看去。
明華此時已傳信迴茅山,茅山眾位師叔趕到姑蘇城至少需要兩日,明華便想著在城中四處走走,嚐試尋找陰陽逆生陣的線索,卻沒想到會在河邊見到阿離。
明華躊躇半晌,終於還是走到了阿離身邊。
阿離原本還在偷看寧謹,可眼前卻出現了一身長袍,將她的視線擋得嚴嚴實實。
阿離看著那熟悉的青灰色道袍,目光凝滯了一秒,而後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下來,故意擺出一張冷臉,側頭不去看明華。
阿離在明華麵前常常是隨性放肆的,她總是惹得明華惱怒羞憤,而後又趾高氣揚地離開。
這還是阿離第一次沒有主動招惹明華,倒讓明華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明華也學著阿離的模樣,在河岸邊蹲下了身,頗有些小心謹慎的模樣,輕聲喚道:“阿離。”
阿離腳邊擺了許多河燈,明華出出聲喚她,她也不迴,隨手丟了一盞河燈於河中。
明華看著阿離往河中放河燈,生疏地搭話道:
“這是何物?”
阿離聽到明華問出這個問題,驚詫地側眸看向明華。她並未想到明華作為一個人類,竟然連河燈都不認識。
明華自然也看見了阿離眼中的驚訝,一向從容的道長在此時也變得局促起來,解釋道:
“我幼時便父母雙亡,是師父將我帶迴了茅山,而後二十多年便一直在茅山修習,這是我第一次下山。”
“山上隻有各位同門相伴,逢年過節也隻是各位師兄弟聚在一起吃個飯便罷,並未有山下這麽多習俗。”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人間這般繁華景象,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燈。”
他忙不迭解釋了許多,可阿離開始繼續放河燈,明華也不知阿離聽沒聽,見她仍舊是這般冷淡模樣,聲音也漸漸低了下來,手指不斷摩挲著麻布衣袍。
“我自幼在山上長大,從小耳濡目染的便是妖族殘殺百姓,而我們要做的便是降妖除魔,庇佑天下蒼生。”
“我們處境不同,所見之事不同,說到底隻是……”
說到這裏,明華聲音頓住,並未繼續往下說。
他的睫毛顫抖了一下,抬眸看向阿離,漆黑的眼眸沾染了幾分夜的蒼涼。
說到底也不過是人妖有別。
至於他那些隱秘的、離經叛道的欲念,終將會死於恆長的歲月中,不過是無疾而終、不了了之罷了。
明華捏著衣袍的手指緊了幾分,而此時阿離卻側過了頭,明華還未來得及收迴的目光便與她撞上。
他的身影清晰地映在阿離的眸中,明華表情一滯,愣愣地看著阿離。
河水流動時潺潺的聲音在耳邊切響著,幽冷的風輕擦過耳畔,有些發涼。
“這是河燈,每逢佳節之時,姑蘇城之人常用河燈祈福許願。”阿離收迴了目光,將一個河燈遞給明華,說道:“你也許個願,討個好彩頭。”
“好。”見阿離終於願意搭理自己,明華趕快接過了河燈,可當他捧起了河燈,今日所遇之事又在腦海中縈繞,他長歎一口氣,說道:
“願姑蘇度過此劫。”
“什麽?”阿離聽到明華的願望,不解地看了過去,問道:“姑蘇能有何劫難?”
明華表情沉重了起來,向周圍看了一眼,岸邊遊人喧囂玩鬧,並無人注意他們,這才向阿離問道:
“阿離,你可知姑蘇城中有陰陽逆生陣?”
“那是什麽陣?”阿離聽著這個全然陌生的名字,說道:“我在姑蘇近百年,從未聽過此陣。”
明華並未驚訝,這世間知曉陰陽逆生陣之人本就極少,阿離不知道也實屬正常,他認真地解釋道:“這是一種將已死之人複生之邪陣,我師母因師弟之死,一直耿耿於懷。”
“她不知從何處知曉此陣在姑蘇城內,一時誤入歧途犯下了大錯……”
聽到複生已死之人幾字,阿離的表情微微一變,目光越過了明華,看向他身後不遠處正看向這邊的寧謹。
兩人目光遙遙相接,寧謹默然地看著阿離,直到旁邊的方翎喚了她一聲。
“阿謹,可想好願望了。”
“想好了。”寧謹收迴了目光,對方翎微微一笑,手捧著河燈,用阿離剛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我希望,能夠再次吃到板栗糕。”
方翎從馬車上走下,白色衣衫沾了些褐色的汙跡,他卻無暇顧及,將手遞給正要下車的寧謹,將她從馬車上扶下。
街上張燈結彩,清澈的河水倒映著橙黃的花燈,岸邊已經聚了許多遊人放河燈。
方翎看著河邊熱鬧的場景,臉上洋溢起了喜悅的笑容,將手中河燈遞給了寧謹一隻,聲音輕快明朗“阿謹快許個願。”
寧謹微微低頭,看向方翎手中抱著的幾個河燈,像是想起了什麽,輕歎道:“年幼時,哥哥常帶我在此放河燈。”
“小時候一無所有,總是有許多心願。”寧謹側目看向河水中倒映著的破碎燈影,眸中波光粼粼,眼神悠遠寧靜,似乎在凝望著時光。
“可後來年歲漸長,擁有的越多,心願也就少了,就再也未放過河燈。”
她的聲音很輕,隨著風一同飄散在空中,“如今看到這河燈,一時間竟然想不起該許什麽願望。”
方翎聽著寧謹的話,眼神有幾分困惑,不解地問道:“阿謹小時候怎會一無所有?”
作為將軍府的小姐,應當生來就是錦衣玉食,養尊處優。
聽到方翎的問題,寧謹隻是輕輕一笑,“或許是我記錯了,那已經是太過久遠的事情,我也記不大清。”
“那也無事。”方翎聽得模模糊糊,倒也並未多想,笑著出主意道:“如果沒有什麽願望的話,阿謹就往近了想,比如明天想做何事……”
方翎念了一堆,寧謹便認真地聽著,等他說完後思索半晌,目光看幾米外正拿著一隻河燈、不停往此處張望的阿離身上。
阿離見寧謹看到自己,快速背過了身蹲在河邊,裝作未看到寧謹的模樣。
寧謹見阿離這般,眼中多了幾分笑意,剛想轉身許願,餘光卻瞥到一個青衣道士走了過去,正是明華。
方翎見寧謹停下了動作,便問道:“阿謹,你可想好了要許什麽願望?”
寧謹被方翎一喚,快速收迴了目光,抬眸看向正看著自己的方翎,臉上微微漾開一抹笑容,應道:
“未曾,你先許吧,容我再想想。”
方翎看著寧謹臉上的笑容,臉頰有些發紅,摸了摸頭發,“好。”
說罷,方翎閉上了眼眸,手中捧著那隻河燈,表情格外認真。
寧謹看了一眼閉眼的方翎,微微側身,不動聲色地朝阿離和明華的方向看去。
明華此時已傳信迴茅山,茅山眾位師叔趕到姑蘇城至少需要兩日,明華便想著在城中四處走走,嚐試尋找陰陽逆生陣的線索,卻沒想到會在河邊見到阿離。
明華躊躇半晌,終於還是走到了阿離身邊。
阿離原本還在偷看寧謹,可眼前卻出現了一身長袍,將她的視線擋得嚴嚴實實。
阿離看著那熟悉的青灰色道袍,目光凝滯了一秒,而後臉上的笑容漸漸淡了下來,故意擺出一張冷臉,側頭不去看明華。
阿離在明華麵前常常是隨性放肆的,她總是惹得明華惱怒羞憤,而後又趾高氣揚地離開。
這還是阿離第一次沒有主動招惹明華,倒讓明華變得手足無措起來。
明華也學著阿離的模樣,在河岸邊蹲下了身,頗有些小心謹慎的模樣,輕聲喚道:“阿離。”
阿離腳邊擺了許多河燈,明華出出聲喚她,她也不迴,隨手丟了一盞河燈於河中。
明華看著阿離往河中放河燈,生疏地搭話道:
“這是何物?”
阿離聽到明華問出這個問題,驚詫地側眸看向明華。她並未想到明華作為一個人類,竟然連河燈都不認識。
明華自然也看見了阿離眼中的驚訝,一向從容的道長在此時也變得局促起來,解釋道:
“我幼時便父母雙亡,是師父將我帶迴了茅山,而後二十多年便一直在茅山修習,這是我第一次下山。”
“山上隻有各位同門相伴,逢年過節也隻是各位師兄弟聚在一起吃個飯便罷,並未有山下這麽多習俗。”
“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人間這般繁華景象,也是第一次見到這些燈。”
他忙不迭解釋了許多,可阿離開始繼續放河燈,明華也不知阿離聽沒聽,見她仍舊是這般冷淡模樣,聲音也漸漸低了下來,手指不斷摩挲著麻布衣袍。
“我自幼在山上長大,從小耳濡目染的便是妖族殘殺百姓,而我們要做的便是降妖除魔,庇佑天下蒼生。”
“我們處境不同,所見之事不同,說到底隻是……”
說到這裏,明華聲音頓住,並未繼續往下說。
他的睫毛顫抖了一下,抬眸看向阿離,漆黑的眼眸沾染了幾分夜的蒼涼。
說到底也不過是人妖有別。
至於他那些隱秘的、離經叛道的欲念,終將會死於恆長的歲月中,不過是無疾而終、不了了之罷了。
明華捏著衣袍的手指緊了幾分,而此時阿離卻側過了頭,明華還未來得及收迴的目光便與她撞上。
他的身影清晰地映在阿離的眸中,明華表情一滯,愣愣地看著阿離。
河水流動時潺潺的聲音在耳邊切響著,幽冷的風輕擦過耳畔,有些發涼。
“這是河燈,每逢佳節之時,姑蘇城之人常用河燈祈福許願。”阿離收迴了目光,將一個河燈遞給明華,說道:“你也許個願,討個好彩頭。”
“好。”見阿離終於願意搭理自己,明華趕快接過了河燈,可當他捧起了河燈,今日所遇之事又在腦海中縈繞,他長歎一口氣,說道:
“願姑蘇度過此劫。”
“什麽?”阿離聽到明華的願望,不解地看了過去,問道:“姑蘇能有何劫難?”
明華表情沉重了起來,向周圍看了一眼,岸邊遊人喧囂玩鬧,並無人注意他們,這才向阿離問道:
“阿離,你可知姑蘇城中有陰陽逆生陣?”
“那是什麽陣?”阿離聽著這個全然陌生的名字,說道:“我在姑蘇近百年,從未聽過此陣。”
明華並未驚訝,這世間知曉陰陽逆生陣之人本就極少,阿離不知道也實屬正常,他認真地解釋道:“這是一種將已死之人複生之邪陣,我師母因師弟之死,一直耿耿於懷。”
“她不知從何處知曉此陣在姑蘇城內,一時誤入歧途犯下了大錯……”
聽到複生已死之人幾字,阿離的表情微微一變,目光越過了明華,看向他身後不遠處正看向這邊的寧謹。
兩人目光遙遙相接,寧謹默然地看著阿離,直到旁邊的方翎喚了她一聲。
“阿謹,可想好願望了。”
“想好了。”寧謹收迴了目光,對方翎微微一笑,手捧著河燈,用阿離剛好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我希望,能夠再次吃到板栗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