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東洋人也偷魚?
瞎子演的太好,夫人問我還要不要 作者:濁酒醉餘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猛的睜開眼,秦海循著聲音望去,隱隱約約看見十幾道身影在冰麵上來來迴迴,行動極為詭異,並不像是在撒網捕魚。
秦海晚上能夠恢複視力,而且目距是正常視力的三倍,晚上更是如同白晝,絲毫異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收拾好皮草,小心翼翼的從山洞離開,速度極慢的朝山下摸去。
走的越近,秦海能看清的東西越多,越是看的清楚,越是心驚。
岸邊的林子裏可不止十幾個人,而是足足幾十人,這些雖然穿著普通人的衣服,卻並不是華夏人。
從這些人的麵部特征到身上的裝備,以及隱隱約約傳出來的隻言片語,足以確定他們的真正身份。
除了有三個人看似是華夏人外,守在岸邊林子裏警戒的幾十人清一色的倭兵,從他們手上的三八大蓋就能確認。
麵對這麽多杆槍,秦海不敢靠近,隻能躲在兩百多米開外的一個石頭堆後偷偷觀察。
冰窟窿周圍的冰麵上釘上了許多粗鋼釘,上麵纏繞著許多手指粗的尼龍繩,旁邊還有些不知道什麽作用的便捷式機械,最大的也隻有普通人家裏木箱子大。
人群裏有兩個已經穿好鐵製潛水服的人,一個倭人軍官,三個留著辮子的滿族人,還有一個身著打扮像是學者的中年人。
旁邊其餘的人都在調試各種繩索機器,以及幫助兩個潛水員檢查跟圓鐵桶似的潛水服。
帶著金絲眼鏡的學者在給兩個潛水員好像在吩咐著注意事項,隔得太遠,根本聽不見在說什麽。
過了好一會兒,似乎是潛水員做好的準備,學者幾人後退幾步站在旁邊,兩個潛水員中的一個檢查無誤,隨即跳進了冰窟窿。
撲通一聲冰冷的湖水四濺而開,潛水員手持深水照明手電快速下沉,岸上的繩索與空氣管也順著潛水員的下潛不斷進入湖中。
隔著老遠,秦海看向湖麵,厚厚的冰層之下,有一個光點如同螢火蟲發出的熒光,快速的下潛。
秦海有些納悶兒,這些倭人的速度怎麽會這麽快就發現了這個秘密,自己才來一天而已,也沒給誰透露過信息。
而且這個位置是秦海通過尋龍點金術才找到的大概範圍,難不成那三個留著辮子的滿族人裏也有人會風水?
又或者是因為白天這裏捕魚,有現成的冰窟窿可以用,完全隻是巧合?
無論如何,這些人能夠找到忽汗海來,就一定不簡單,很有可能通過某種渠道拿到了攝政王手裏的寶藏信息。
看來一心想要複辟的末代皇帝已經徹底淪為倭人的傀儡,如果這筆傳國寶藏落在他的手上,肯定會成為倭人侵略華夏的軍資。
作為一個有良心有熱血的炎黃子孫,秦海肯定是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何況那可都是華夏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文明瑰寶,更不能讓其流入倭寇之手。
以免被對方發現,秦海慢慢的退迴到懸崖上的岩洞,先不管這片水域下麵有沒有藏著寶藏,現在都不能打草驚蛇。
若是沒有,那群倭人白忙一場,也能讓秦海重新定位藏寶的位置。
若是真的發現了寶藏,那兩個潛水員可給秦海幫了大忙,這冰天雪地的,又是幾十米深的湖水,他可沒辦法把東西撈上來。
有人給他白打工,何樂不為呢。
於是繼續趴在岩洞口,目不轉睛的盯著湖麵的動靜。
冰窟窿旁邊,留著花白辮子的人對身邊的兩個中年人嘀咕了幾句,這兩人迅速朝著湖對岸滑行而去。
其身法一看就是練家子,速度和巧勁都不錯,在秦海看來,這兩人應該是末代皇帝身邊的禦前侍衛。
白辮子老頭名為楊聖遺,前清翰林院學士,末代皇帝身邊諸多愚忠追隨者之一,也是出了名的滿清遺老。
剛剛那兩個侍衛被他派去湖對岸警戒放風,對於葉赫納蘭部,他還是相當了解的,若是有人出現,那兩個禦前侍衛足夠應付了。
楊聖遺旁邊帶著金絲眼鏡的東洋學者名叫平宮和也,是亞太民間風土協會的一名考古教授,精通漢文化、漢語,對華夏曆史及文物研究頗深。
至於那個倭人軍官叫吉野三郎,直屬關東軍大營特別行動處的一名中隊長,主要負責保護和協助風土協會在關東地區的各項行動。
潛水員已經下潛了三分多鍾,按照當下的環境和下潛裝備,潛水員最多下潛五十米且不超過十五分鍾。
在這種極度嚴寒的自然環境下,雖然水裏的溫度比水麵的溫度要高上許多,但是因為這次來的倉促,帶來的潛水裝備並不是適合長時間深潛。
因此潛水員在減去上下的時間,在水底活動的時間並不長,這也是為什麽會有兩名潛水員的原因。
兩人輪換潛水,風險降低,效率也會提高不少,畢竟是晚上偷偷來的,時間就是生命,效率越高越好。
看著水底的光點越來越小,第一次見潛水員潛水作業的楊聖遺直唿神奇。
吉野三郎覺得楊聖遺這種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很可笑,心裏十分不屑,也很鄙視這個所謂的前朝文官,不過作為軍人,又有教授在身邊,也隻好憋著笑,把注意力放在湖底的光亮上。
過了好一會兒,第一個潛水員終於浮出水麵,因為水裏和水表外的溫差巨大,潛水員隻用露個頭,扶著固定在冰層上的扶手休息。
平宮和也與其交流了一會兒,第二名做好準備的潛水員也在其他人的輔助下潛入湖中。
楊聖遺聽不懂倭寇話,見第一個潛水員上來空無一物,心裏有些失望,但又不好打擾平宮和也,隻好搓著手在旁邊有些焦急的跺著腳。
見楊聖遺性子有些急,平宮和也笑著寬慰道:“楊大人不用這麽焦慮,皇帝提供的信息我們是肯定信任的,隻是沒有精確的坐標,就隻好用這種笨辦法一片區域一片區域的搜尋,你放心,我們東洋國講道理也講科學更講實踐,不會隨隨便便怪罪旁人的。”
楊聖遺心裏的確對倭人有些敬畏,但骨子裏還是有那種天然瞧不起的心裏,在朝為官一輩子,趨利避害的能力還是有的。
當下皇帝為什麽會和東洋人合作,還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嘛,再說又不是投靠,隻是合作關係而已。
他之所以焦急,倒不是因為平宮和也理解的怕被怪罪,而是對第一次潛水員空手而歸有些失望,於他而言,隻要找到這筆寶藏,皇帝東山再起就指日可待了。
秦海晚上能夠恢複視力,而且目距是正常視力的三倍,晚上更是如同白晝,絲毫異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收拾好皮草,小心翼翼的從山洞離開,速度極慢的朝山下摸去。
走的越近,秦海能看清的東西越多,越是看的清楚,越是心驚。
岸邊的林子裏可不止十幾個人,而是足足幾十人,這些雖然穿著普通人的衣服,卻並不是華夏人。
從這些人的麵部特征到身上的裝備,以及隱隱約約傳出來的隻言片語,足以確定他們的真正身份。
除了有三個人看似是華夏人外,守在岸邊林子裏警戒的幾十人清一色的倭兵,從他們手上的三八大蓋就能確認。
麵對這麽多杆槍,秦海不敢靠近,隻能躲在兩百多米開外的一個石頭堆後偷偷觀察。
冰窟窿周圍的冰麵上釘上了許多粗鋼釘,上麵纏繞著許多手指粗的尼龍繩,旁邊還有些不知道什麽作用的便捷式機械,最大的也隻有普通人家裏木箱子大。
人群裏有兩個已經穿好鐵製潛水服的人,一個倭人軍官,三個留著辮子的滿族人,還有一個身著打扮像是學者的中年人。
旁邊其餘的人都在調試各種繩索機器,以及幫助兩個潛水員檢查跟圓鐵桶似的潛水服。
帶著金絲眼鏡的學者在給兩個潛水員好像在吩咐著注意事項,隔得太遠,根本聽不見在說什麽。
過了好一會兒,似乎是潛水員做好的準備,學者幾人後退幾步站在旁邊,兩個潛水員中的一個檢查無誤,隨即跳進了冰窟窿。
撲通一聲冰冷的湖水四濺而開,潛水員手持深水照明手電快速下沉,岸上的繩索與空氣管也順著潛水員的下潛不斷進入湖中。
隔著老遠,秦海看向湖麵,厚厚的冰層之下,有一個光點如同螢火蟲發出的熒光,快速的下潛。
秦海有些納悶兒,這些倭人的速度怎麽會這麽快就發現了這個秘密,自己才來一天而已,也沒給誰透露過信息。
而且這個位置是秦海通過尋龍點金術才找到的大概範圍,難不成那三個留著辮子的滿族人裏也有人會風水?
又或者是因為白天這裏捕魚,有現成的冰窟窿可以用,完全隻是巧合?
無論如何,這些人能夠找到忽汗海來,就一定不簡單,很有可能通過某種渠道拿到了攝政王手裏的寶藏信息。
看來一心想要複辟的末代皇帝已經徹底淪為倭人的傀儡,如果這筆傳國寶藏落在他的手上,肯定會成為倭人侵略華夏的軍資。
作為一個有良心有熱血的炎黃子孫,秦海肯定是不會讓這種事發生的,何況那可都是華夏數千年積累下來的文明瑰寶,更不能讓其流入倭寇之手。
以免被對方發現,秦海慢慢的退迴到懸崖上的岩洞,先不管這片水域下麵有沒有藏著寶藏,現在都不能打草驚蛇。
若是沒有,那群倭人白忙一場,也能讓秦海重新定位藏寶的位置。
若是真的發現了寶藏,那兩個潛水員可給秦海幫了大忙,這冰天雪地的,又是幾十米深的湖水,他可沒辦法把東西撈上來。
有人給他白打工,何樂不為呢。
於是繼續趴在岩洞口,目不轉睛的盯著湖麵的動靜。
冰窟窿旁邊,留著花白辮子的人對身邊的兩個中年人嘀咕了幾句,這兩人迅速朝著湖對岸滑行而去。
其身法一看就是練家子,速度和巧勁都不錯,在秦海看來,這兩人應該是末代皇帝身邊的禦前侍衛。
白辮子老頭名為楊聖遺,前清翰林院學士,末代皇帝身邊諸多愚忠追隨者之一,也是出了名的滿清遺老。
剛剛那兩個侍衛被他派去湖對岸警戒放風,對於葉赫納蘭部,他還是相當了解的,若是有人出現,那兩個禦前侍衛足夠應付了。
楊聖遺旁邊帶著金絲眼鏡的東洋學者名叫平宮和也,是亞太民間風土協會的一名考古教授,精通漢文化、漢語,對華夏曆史及文物研究頗深。
至於那個倭人軍官叫吉野三郎,直屬關東軍大營特別行動處的一名中隊長,主要負責保護和協助風土協會在關東地區的各項行動。
潛水員已經下潛了三分多鍾,按照當下的環境和下潛裝備,潛水員最多下潛五十米且不超過十五分鍾。
在這種極度嚴寒的自然環境下,雖然水裏的溫度比水麵的溫度要高上許多,但是因為這次來的倉促,帶來的潛水裝備並不是適合長時間深潛。
因此潛水員在減去上下的時間,在水底活動的時間並不長,這也是為什麽會有兩名潛水員的原因。
兩人輪換潛水,風險降低,效率也會提高不少,畢竟是晚上偷偷來的,時間就是生命,效率越高越好。
看著水底的光點越來越小,第一次見潛水員潛水作業的楊聖遺直唿神奇。
吉野三郎覺得楊聖遺這種沒見過世麵的樣子很可笑,心裏十分不屑,也很鄙視這個所謂的前朝文官,不過作為軍人,又有教授在身邊,也隻好憋著笑,把注意力放在湖底的光亮上。
過了好一會兒,第一個潛水員終於浮出水麵,因為水裏和水表外的溫差巨大,潛水員隻用露個頭,扶著固定在冰層上的扶手休息。
平宮和也與其交流了一會兒,第二名做好準備的潛水員也在其他人的輔助下潛入湖中。
楊聖遺聽不懂倭寇話,見第一個潛水員上來空無一物,心裏有些失望,但又不好打擾平宮和也,隻好搓著手在旁邊有些焦急的跺著腳。
見楊聖遺性子有些急,平宮和也笑著寬慰道:“楊大人不用這麽焦慮,皇帝提供的信息我們是肯定信任的,隻是沒有精確的坐標,就隻好用這種笨辦法一片區域一片區域的搜尋,你放心,我們東洋國講道理也講科學更講實踐,不會隨隨便便怪罪旁人的。”
楊聖遺心裏的確對倭人有些敬畏,但骨子裏還是有那種天然瞧不起的心裏,在朝為官一輩子,趨利避害的能力還是有的。
當下皇帝為什麽會和東洋人合作,還不是不得已而為之嘛,再說又不是投靠,隻是合作關係而已。
他之所以焦急,倒不是因為平宮和也理解的怕被怪罪,而是對第一次潛水員空手而歸有些失望,於他而言,隻要找到這筆寶藏,皇帝東山再起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