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話她隻能在心裏腹誹,表麵上還是得這麽說,「皇上中意就好,老和尚那人心大,給了人便是與眾生有緣,皇上把佛珠往身上一放就有菩薩守護,與皇上的金龍一左一右的相護持。」隻是皇上的龍……老了。
萬福的心中沒有同情,隻有清亮一片,她微微朝天子身後的老邁金龍一頷首,為了護佑天子,金龍貢獻它的修為,時候一到它便飛升入雲,再塑金身。
好聽話人人愛聽,舉凡當皇帝的都想長生不老,已過半百的皇上一聽有神佛保佑,龍心大悅的哈哈大笑。
「好,好,賞,有賞,大賞!內務府吩咐下去,賜明惠縣主五進大宅,明珠十斛,玉羅錦十匹,雪蠶緞十匹,棲霞紗十匹,軟煙羅……」
接下來是一長串的賞賜,一旁的中書舍人振筆直書,忙著記下皇上的封賞。
皇上太高興了,高興得有些忘形了,他是真的感受到佛珠的奇妙,人也一下子年輕了十歲,怕老是帝王的夢魘,誰不想迴到最鼎盛的壯年,再以強魄的體態征服四夷。
誤打誤撞的萬福算是投其所好,她也沒料到廣遠大師的佛珠有此奇效,當她拿在手上毫無感覺時,換了一個人卻有超乎神奇的轉變,那已經不是好運可以形容了。
難怪說她是天生帶福的福星,遇到難事總會化為吉瑞,福來安泰,不與禍共,福至人安。
「你和個和尚同車,為何我沒瞧見?」同行二十餘裏,哪來的和尚?她膽大包天,連皇上也敢欺瞞。
趙天朔狀似無意的走到福身側,以一身煞氣隔開想靠近她、和她攀上關係的官員。
她是他的,誰也別想打她的主意,他刻意安排將她的善行上達天聽不是為人作嫁,商女的地位太低了,得往上抬高,他和她才有其可能性,皇家媳婦是有品階的,不是什麽人想當就能當得上。
而今日突如其來的驚喜更令他滿足,一向難討好的皇伯公居然因為一串佛珠而開了先例,給足了明惠縣主麵子,日後她也算在京城站穩了,無人敢嘲笑她是地位低下的商家女。
「老和尚本來就古古怪怪的,在你開口前他還在,我耳邊還聽見他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可你厚顏的擠上馬車時他就不見了,準是被你嚇走的。」萬福聲音咬細,就怕人聽到她在大殿上與人交談,冒犯天威。
「你說他真的在馬車上?」他眼露困惑。
秀眉一垂。「是呀!我沒必要騙你,從景平縣出發前他就上車了,我吃什麽他就吃什麽,不忌葷素,但是沒見他下過馬車,一逕的打坐,唿息很淺,真像得道高僧。」
你都不用上茅房嗎?
她那時還問了和尚這麽一句。
廣遠大師眼帶笑意的拈指一蓮花,迴道——
萬物化為塵,塵去如虛無,你見河水深三尺,我言道心無尺量。
廣遠大師用這幾句話打發她,到底沒言明。
趙天朔好笑地輕碰她滑細手背。「他本來就是佛法高深的神仙人物,我總聽你和尚和尚的喊,卻一直無緣得見他一麵。」
好似憑空杜撰出來的一個人,隻聞其名,不見其身
「噢!對耶,你每每與他擦身而過,明明咫尺之距,可是始終碰不著。」萬福後知後覺的發現怪異之處。
「大師躲著我不成?」他自嘲道。
「下迴我遇到他時幫你問,和尚裝神弄鬼的本事都能收徒了。」萬福仍認為廣遠大師的神技是裝的,無論她怎麽看,他都不像得道高僧,倒似溯古亙今鏡中看到的神棍。
此時在五台山的廣遠大師突地嘴角一揚,打著手印的雙手平放在雙膝上,為眾生祝禱。
「太後有令,傳見明惠縣主。」
聖地,不僅文武官員斂起神色,就連原本笑得開懷的皇上也皺起眉頭,看向傳令的小太監。
太後不是皇上的生母,她的皇子是曾為太子的晉王,兩人為了皇位竭盡心思,最後功敗垂成。
先帝本有意廢後,但念及幾十年的夫妻之情,在他未崩天前,隻將當時還是皇後的太後軟禁起來,不許她出鳳儀官,她空有皇後之名卻無皇後之實,後宮實權掌握在四妃手中,其中以德妃為首。
但是先帝一死,皇後就被放出來了,為了賢名和孝道,繼任的皇上不得不封嫡母為皇太後,而親娘榮妃退為榮太妃。
因為這皇太後之名,給皇上造成了不少頭疼的困擾,畢竟不是親母子,皇太後自是偏向親子,常做出不利皇上的事,處處唱反調、扯後腿,耽誤朝中大事,甚至裝病要皇上、皇後侍疾。
「皇伯公,請允許侄孫陪同明惠縣主赴萬壽宮。」目光一凜的趙天朔自請授命,要赴龍潭虎穴。
他不相信皇太後,那老得該死的老妖婆不懷好意,一逮到機會便要作踐人,不少官員女眷被她活活打死,隻因不肯投效晉王,變節易主。
皇太後懲罰人的理由千奇百怪,就連衣服撞色也能打上五十大板,將人打得奄奄一息,再丟一本《女誡》要人知恥,讓人皮肉痛還要加以羞辱一番。
「小子護食。」皇上意有所指的輕笑。
麵上一紅的趙天朔顯得有些局促。「皇伯公,明惠縣主是從小地方出來的,沒見過什麽大場麵,她膽子小又怕生,侄孫與她有多麵之緣,不忍心她受到驚嚇,故而同去想替她壯壯膽。」
一幹官員狐疑的看看萬福,再看看趙天朔,心中所想的都是——
此女眼神清澈,見到皇上麵不改色,心不驚慌,幾句話就哄得皇上龍心大悅,此女真膽怯無知嗎?趙天朔這話才說得欺君吧,為了佳人撒下彌天大謊。
「得了,得了,你這小子朕還不清楚,想去就去,朕封的明惠縣主也不是人人都可欺。」皇上這是在暗示趙天朔把人護著點,別讓人給欺負了,丟了朕的臉,朕要重重懲罰。
「是,侄孫領令。」趙天朔雙手一揖。
「還有,別和太後起衝突,能讓就讓,都忍了這麽些年了,再忍她也沒幾年,那把年紀了能熬多久。」皇上的語氣中有著冷酷,顯然對太後的厭惡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無時無刻都想要自己死的嫡母,誰能忍受得了,何況是一國之君。
「皇伯公,我保證太後壽終正寢。」至於有什麽小擦傷、小破皮,他一概不負責,人老了總會做些自殘的瘋狂事。
皇上一笑,笑意卻不達眼底,他比誰都想皇太後死。
但是那人彷佛成妖了,老得頭發都白了,身子還十分硬朗,胃口極佳:什麽都吃,還能看戲,哼上兩句。
皇宮很大,出了金鑾殿一路往萬壽宮走去,走了半個時辰也沒瞧見宮門口,千嬌百媚,容貌美麗的宮婢一個一個走過身側,或曲身,或問安,或用嫉妒的眼神一瞟……
萬福當在看風景,可是走著走著就累了,越走越慢,本來就懶的人索性拉住景平世子的腰帶,讓他好笑又無奈的拖著她走,她還省力些。
又過了一會兒,才看見一座琉璃紅瓦的宮殿,連牆和梁柱都漆紅,紅得有如流盡的鮮血。
這一片的紅,住在裏麵的人會很暴躁吧!
萬福的心中沒有同情,隻有清亮一片,她微微朝天子身後的老邁金龍一頷首,為了護佑天子,金龍貢獻它的修為,時候一到它便飛升入雲,再塑金身。
好聽話人人愛聽,舉凡當皇帝的都想長生不老,已過半百的皇上一聽有神佛保佑,龍心大悅的哈哈大笑。
「好,好,賞,有賞,大賞!內務府吩咐下去,賜明惠縣主五進大宅,明珠十斛,玉羅錦十匹,雪蠶緞十匹,棲霞紗十匹,軟煙羅……」
接下來是一長串的賞賜,一旁的中書舍人振筆直書,忙著記下皇上的封賞。
皇上太高興了,高興得有些忘形了,他是真的感受到佛珠的奇妙,人也一下子年輕了十歲,怕老是帝王的夢魘,誰不想迴到最鼎盛的壯年,再以強魄的體態征服四夷。
誤打誤撞的萬福算是投其所好,她也沒料到廣遠大師的佛珠有此奇效,當她拿在手上毫無感覺時,換了一個人卻有超乎神奇的轉變,那已經不是好運可以形容了。
難怪說她是天生帶福的福星,遇到難事總會化為吉瑞,福來安泰,不與禍共,福至人安。
「你和個和尚同車,為何我沒瞧見?」同行二十餘裏,哪來的和尚?她膽大包天,連皇上也敢欺瞞。
趙天朔狀似無意的走到福身側,以一身煞氣隔開想靠近她、和她攀上關係的官員。
她是他的,誰也別想打她的主意,他刻意安排將她的善行上達天聽不是為人作嫁,商女的地位太低了,得往上抬高,他和她才有其可能性,皇家媳婦是有品階的,不是什麽人想當就能當得上。
而今日突如其來的驚喜更令他滿足,一向難討好的皇伯公居然因為一串佛珠而開了先例,給足了明惠縣主麵子,日後她也算在京城站穩了,無人敢嘲笑她是地位低下的商家女。
「老和尚本來就古古怪怪的,在你開口前他還在,我耳邊還聽見他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可你厚顏的擠上馬車時他就不見了,準是被你嚇走的。」萬福聲音咬細,就怕人聽到她在大殿上與人交談,冒犯天威。
「你說他真的在馬車上?」他眼露困惑。
秀眉一垂。「是呀!我沒必要騙你,從景平縣出發前他就上車了,我吃什麽他就吃什麽,不忌葷素,但是沒見他下過馬車,一逕的打坐,唿息很淺,真像得道高僧。」
你都不用上茅房嗎?
她那時還問了和尚這麽一句。
廣遠大師眼帶笑意的拈指一蓮花,迴道——
萬物化為塵,塵去如虛無,你見河水深三尺,我言道心無尺量。
廣遠大師用這幾句話打發她,到底沒言明。
趙天朔好笑地輕碰她滑細手背。「他本來就是佛法高深的神仙人物,我總聽你和尚和尚的喊,卻一直無緣得見他一麵。」
好似憑空杜撰出來的一個人,隻聞其名,不見其身
「噢!對耶,你每每與他擦身而過,明明咫尺之距,可是始終碰不著。」萬福後知後覺的發現怪異之處。
「大師躲著我不成?」他自嘲道。
「下迴我遇到他時幫你問,和尚裝神弄鬼的本事都能收徒了。」萬福仍認為廣遠大師的神技是裝的,無論她怎麽看,他都不像得道高僧,倒似溯古亙今鏡中看到的神棍。
此時在五台山的廣遠大師突地嘴角一揚,打著手印的雙手平放在雙膝上,為眾生祝禱。
「太後有令,傳見明惠縣主。」
聖地,不僅文武官員斂起神色,就連原本笑得開懷的皇上也皺起眉頭,看向傳令的小太監。
太後不是皇上的生母,她的皇子是曾為太子的晉王,兩人為了皇位竭盡心思,最後功敗垂成。
先帝本有意廢後,但念及幾十年的夫妻之情,在他未崩天前,隻將當時還是皇後的太後軟禁起來,不許她出鳳儀官,她空有皇後之名卻無皇後之實,後宮實權掌握在四妃手中,其中以德妃為首。
但是先帝一死,皇後就被放出來了,為了賢名和孝道,繼任的皇上不得不封嫡母為皇太後,而親娘榮妃退為榮太妃。
因為這皇太後之名,給皇上造成了不少頭疼的困擾,畢竟不是親母子,皇太後自是偏向親子,常做出不利皇上的事,處處唱反調、扯後腿,耽誤朝中大事,甚至裝病要皇上、皇後侍疾。
「皇伯公,請允許侄孫陪同明惠縣主赴萬壽宮。」目光一凜的趙天朔自請授命,要赴龍潭虎穴。
他不相信皇太後,那老得該死的老妖婆不懷好意,一逮到機會便要作踐人,不少官員女眷被她活活打死,隻因不肯投效晉王,變節易主。
皇太後懲罰人的理由千奇百怪,就連衣服撞色也能打上五十大板,將人打得奄奄一息,再丟一本《女誡》要人知恥,讓人皮肉痛還要加以羞辱一番。
「小子護食。」皇上意有所指的輕笑。
麵上一紅的趙天朔顯得有些局促。「皇伯公,明惠縣主是從小地方出來的,沒見過什麽大場麵,她膽子小又怕生,侄孫與她有多麵之緣,不忍心她受到驚嚇,故而同去想替她壯壯膽。」
一幹官員狐疑的看看萬福,再看看趙天朔,心中所想的都是——
此女眼神清澈,見到皇上麵不改色,心不驚慌,幾句話就哄得皇上龍心大悅,此女真膽怯無知嗎?趙天朔這話才說得欺君吧,為了佳人撒下彌天大謊。
「得了,得了,你這小子朕還不清楚,想去就去,朕封的明惠縣主也不是人人都可欺。」皇上這是在暗示趙天朔把人護著點,別讓人給欺負了,丟了朕的臉,朕要重重懲罰。
「是,侄孫領令。」趙天朔雙手一揖。
「還有,別和太後起衝突,能讓就讓,都忍了這麽些年了,再忍她也沒幾年,那把年紀了能熬多久。」皇上的語氣中有著冷酷,顯然對太後的厭惡已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無時無刻都想要自己死的嫡母,誰能忍受得了,何況是一國之君。
「皇伯公,我保證太後壽終正寢。」至於有什麽小擦傷、小破皮,他一概不負責,人老了總會做些自殘的瘋狂事。
皇上一笑,笑意卻不達眼底,他比誰都想皇太後死。
但是那人彷佛成妖了,老得頭發都白了,身子還十分硬朗,胃口極佳:什麽都吃,還能看戲,哼上兩句。
皇宮很大,出了金鑾殿一路往萬壽宮走去,走了半個時辰也沒瞧見宮門口,千嬌百媚,容貌美麗的宮婢一個一個走過身側,或曲身,或問安,或用嫉妒的眼神一瞟……
萬福當在看風景,可是走著走著就累了,越走越慢,本來就懶的人索性拉住景平世子的腰帶,讓他好笑又無奈的拖著她走,她還省力些。
又過了一會兒,才看見一座琉璃紅瓦的宮殿,連牆和梁柱都漆紅,紅得有如流盡的鮮血。
這一片的紅,住在裏麵的人會很暴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