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人,我們丐幫弟子,遍布大宋、大理、西夏、吐蕃、大金、蒙古各處。作為丐幫的幫主,在下鬥膽說句公道話,宋與金一旦開戰,未見其利,先見其害。”


    羅知事摸著雪白的胡子,對這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丐幫幫主,頗有好感。此人與想象中的乞丐頭子完全不同,身上不僅沒有半點汙穢,言談舉止恭敬有禮,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身份,誰能想到江湖中的草莽英雄竟然跟飽讀詩書的文雅之士沒什麽兩樣。


    “這裏是羅某私宅,有什麽話盡管大膽說,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不會再有第三個人知道。”


    出身書香世家,以狀元身份入仕,將仁義禮視為持家治國的至高準則,對付這樣的人,楊康自然要把禮數做到十二分仔細,將仁義作為核心的說辭。


    “羅大人,您是誠實守信的謙謙君子,又有海納百川的包容之心,晚輩隻有在您麵前,才敢暢所欲言。


    我們丐幫弟子眾多,分布又廣,對各地的真實民情無不了如指掌。自宋金訂立盟約以來,兩國百姓得以安享太平,千萬生民有誰願再起刀兵之禍?偏偏有人以家國仇恨為借口,蠱惑君心,非要罔顧民心,挑起戰火。須知一旦戰火彌漫,先遭殃的是無辜百姓,雙方打來打去,最後誰能得到便宜不說,生靈塗炭卻是早已注定的!


    為了避免這場人間浩劫,晚輩鬥膽請求羅大人替民請願,求聖上體察民意,勿要輕啟戰禍!”


    先前看在金銀的麵子上,羅知事才勉強答應見上一麵,誰知一見之下,頗多驚喜,許多觀點兩人可謂不謀而合。


    “楊幫主所言,正是本官所慮,可恨有人拉幫結派把持朝政,又以花言巧語蒙蔽聖聽,如今朝堂上下受其所愚的將官多不勝數。秉持正心不肯與之為伍的清流,大多遭受迫害,或死或貶,早已凋零殆盡。本官何嚐不曾泣陳於聖主之前,可惜大勢已成,聖上受其蒙蔽已深,忠言再難入耳啦。”


    第一次見麵能夠取得好感和認同,已經達到預期,不宜過早將自己的意圖暴露。楊康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後麵隻管順著對方的話說,陪著老先生大吐苦水,好好發泄了一通對主戰派官員的不滿。


    直到天色漸晚時,有人來提醒:“大人,今天晚上宮廷宴會,您該做準備了。”


    羅知事談興正濃,意猶未盡。


    “楊幫主,今日陛下召集群臣飲宴,你有沒有興趣跟本官去皇宮見識一番?錯過今日的機會,下次可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才能參觀皇宮了哦。”


    群臣飲宴,此乃天賜良機!楊康大喜:“大人肯帶晚輩去長見識,真是求之不得啊!”


    同樣大喜的,還有席慕花,剛才楊康命人送上的見麵禮——一盒子金元寶,被羅知事放到了秘密寶庫。他呢,跟著人家進去晃了一圈,把能拿都裝進了儲物戒指,本來空間已經不足了,加上羅大人的珍藏後,愈發捉襟見肘,滿得快要爆了。


    羅大人不知道自己一轉身的功夫,為官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家財,已經化作春夢一場了無痕。樂嗬嗬的帶著楊康,以及隱身大盜席慕花,一起來到了皇宮。


    他算到得晚的,年輕又上進的官員早就在滿場交際了。想升官埋頭苦幹是遠遠不夠的,至關重要得是得有人賞識,老百姓賞識是沒有用的,必須得是皇帝陛下或朝廷大佬,打通了上麵的關係,升官還有什麽難度,大佬們一句話的功夫而已。


    文官之首的當朝宰相,毫無疑問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大佬,是眾星捧月的對象。掌握軍權的樞密院理論上來說,應當與宰相重要性相當,然而羅知事大人作為樞密院的實際掌權人,身邊卻隻有小貓兩三隻。其中有位禮部的官員宮近廉,跟隨羅知事最為緊密,楊康聽他言論,除了對北伐不滿外,此人對韓侂胄本人亦有諸多怨恨,於是刻意與他通了姓名,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禮。


    禮儀官唱道:“宗室子弟到!”


    當今皇帝尚未有子,皇位將來大有可能落到這幫皇帝的侄兒們身上,自宰相、羅知事以下,所有官員一起上前迎接。


    “貴妃娘娘駕到!”


    此時皇帝還沒冊立皇後,後宮之中以羅貴妃為尊,然而宰相卻隻顧陪著宗室子弟說話,不予迎接。


    見楊康臉上現出疑惑的神色,宮近廉看在口袋裏那份重量,為他解釋道:“羅貴妃是知事大人的妹妹,跟宰相大人素來水火不容,要不是姓韓的多次在皇上麵前詆毀貴妃娘娘,咱們大宋早該有皇後了。”


    原來如此,擋人財路者,如同殺人父母,而阻人前途者更甚,羅貴妃不恨他入骨才怪。韓老賊的敵人,就是自己最親密的戰友,楊康連忙湊上去行大禮,大肆恭維的同時,沒忘記獻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禮。


    “這位大人麵生的很,本宮似乎沒見過你。”


    旁邊羅知事為她介紹:“是我新結識的忘年交楊康賢弟,別看他年輕,本事可不小,人家是天下第一大幫丐幫的幫主,乃是江湖上有名的英雄豪傑。


    宮近廉補充道:“楊公子身上江湖,不忘尊君愛國,聽聞朝廷有意於興兵北伐,特地來為民請命的。”


    娘娘未必反對北伐,但肯定是反對韓老賊的,“不敢,草民隻是將民眾的意願上報給大人們參詳而已。以草民的淺薄見識,怎敢妄言幹預朝廷大事。我最看不慣的,是韓侂胄的為人,風吹兩邊倒,一會兒主和,一會兒主站,哪邊有利站哪邊,如此勢利小人,偏偏裝出一副大義淩然的樣子,真是令人不齒!”


    羅貴妃遠遠瞟了一眼韓侂胄,“咱們這位宰相大人,雄心勃勃的很,得隴望蜀,抓住了政權尚不夠,又妄圖把軍權抓到手裏,北伐北伐,還不是為了獨攬大權!”


    “皇上駕到!”


    大老板出場,所有人一起跪迎。大家行禮抬頭時,一齊張大了嘴,驚訝的險些叫出聲來。太陽今天打西邊出來了,皇上破天荒沒穿龍袍,穿著一套亮閃閃的鎧甲。


    “眾卿家不必吃驚,朕穿的是最新研製出來的光明聖甲,配的是光明聖劍。此甲的重量不足老式鎧甲的一半,防禦力卻猶勝之。朕穿著它步行半個時辰,足足走了5裏路身上方才見汗。”說到這裏,他拔出腰間的配劍,明鏡般的劍身上寒光閃爍,“此劍就是光明聖劍,且看朕用它試斬金兵的狼牙棒。”


    一名禦前侍衛將狼牙棒放在皇帝三步之外,躬身退後。


    寒光一閃,鐵鑄的狼牙棒被劍光削成了兩段。


    “陛下英明神武!”


    韓侂胄帶頭一喊,所有人一起高唿,“陛下英明神武!”


    皇帝笑著搖一搖手:“朕的劍術不值一提,能夠將精鋼狼牙棒一砍而斷,全靠光明聖劍鋒利無比!有此神兵保甲,咱們大宋的軍隊勢必所向披靡!來人,將神兵保甲呈上,給各位愛卿傳閱。”


    前幾天第一批新式裝備秘密送到皇宮,皇帝親自檢驗後,立即安排了今日的宴會,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展示新式裝備,進一步增強朝廷官員對北伐的信心。


    文質彬彬的官員,拿起禦前侍衛送上來的寶劍,對著軍用重盾刺去,“哧”的一聲,厚厚的盾牌居然被刺了個對穿。壯如蠻牛的武將,扛起重達百斤的戰斧,對著光明聖甲劈下,以戰斧的霸道,隻能在鎧甲麵上留下一道淺淺的細痕。


    韓侂胄再次帶頭唿喊:“光明聖甲,堅如磐石!光明聖劍,無堅不摧!大宋北伐,無往不利!天佑大宋,光複山河!”


    有了如此神兵寶甲,本就支持北伐的將官們固然是欣喜若狂,有些態度模棱兩可的官員,此刻也轉變立場,開始對北伐有了信心。


    光複山河的吼聲從宮廷宴會中傳出,宮中侍衛聽聞後,無不大聲應和,聲音傳出宮闈,宮外的守衛亦大聲唿喊。光複山河的口號傳到了宮外,百姓們一齊高唿,很快響徹全城,數百萬人齊聲唿喊,聲震天地!


    楊康的臉上固然是難看至極,羅知事搖頭歎息,宮大人冷笑不語,羅貴妃隻管用冰冷的眼光死盯著得意的韓侂胄。


    得到全城應和,皇帝喜笑顏開,宗室子弟中有位英俊的公子站起來祝賀:“陛下英明神武,我大宋萬眾一心,光複山河指日可待!近日臨安城中,出了一位以琴技豔壓群芳的花中魁首,侄兒趙明特地邀請她來為酒宴助興!此女名叫李宛兒,她的琴聲非一般風花雪月的靡靡之音,而是激情澎湃的豪邁之樂,正好能表達北伐之威勢。”


    皇帝舉杯道:“好一個豪邁之樂,朕倒要聽聽看。”


    趙明舉手示意,自他身後飛出一位粉衣女子,身披七色彩帶,嬌軀在空中靈活的轉動,彩帶隨之旋轉飄動,恍如天仙下凡。


    禦前侍衛見她身法不凡,連忙擋在皇帝禦駕之前,以防不測。


    卻見女子落地後,盤膝而坐,見夾在胳膊下的瑤琴放平,接著閉目靜氣。簡簡單單一坐,氣勢卻浩瀚如煙,身上的彩帶受內力所激,無風自動飄蕩不止。


    皇帝喝彩道:“好!未聞其聲,豪氣已現!你們讓開,不要擋著朕欣賞宛兒表演。”


    在坐的將官中,有不少練武之人,見到她的心法內功,無不暗暗佩服,如此年紀心法已達高級境界,實屬罕見。


    行功一周天,氣勢蓄滿,她保持眼睛閉合,右手手指一掃,琴聲如劍,鋒利尖銳,緊接著左手指連撥數弦,好比千軍萬馬奔騰疾進。右手來迴掃弦,讓人緊張得如遭雷雨狂瀉,無處可避。左手如疾風狂虐,將琴弦撥得密不透風,好似萬箭齊發,又似刀劍亂斬,殺氣澎湃,攝人心弦。


    精通樂理者,沉迷於她的嫻熟指法,被她一次次準確而有力的手指動作,推送上一個又一個連綿不斷的高潮。


    武功高強者,忌憚她右手中隨時可能由虛轉實的內力,掃弦的動作中真氣凝聚如實,隻要她願意,隨時可以將之化作無堅不摧的無形利刃,讓你身首異處。


    普通人眼睛隨著彩帶如龍蛇般翻騰旋轉,腦中被悅耳的聲音撼動心神,身體不自覺的隨著她的節奏搖擺,恨不得站起來翩翩起舞。


    隨著最後一聲高吭的琴音渺渺消散,李宛兒從全情投入中放鬆下來,睜開了眼睛,烏黑的大眼珠子快速掃過全場,心中不無得意:都被老娘驚到了吧?總算沒白費這把租來的頂級好琴!


    全場默然了許久,皇帝沒作聲之前,沒有人敢打破這片寧靜。


    “常常聽說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今夜總算親身體會到了,婉兒姑娘的琴藝,當真是神乎其技!”


    作為推薦人的趙明,麵有得色,心想又在皇帝麵前加了一分,距離皇位繼承人又近了一步。


    “臣想要與婉兒姑娘預先約定,待陛下北伐大功告成之日,再請她來為陛下演奏一曲,那時的琴聲必定更加動聽,求陛下恩準!”


    皇帝說好之後,大家無不交口稱讚。


    今夜的表演顯然是大獲成功,名利雙收不在話下,李宛兒領取了厚賞,高高興興的退場了。


    有人歡笑有人愁,楊康與今日結識的幾個盟友眉頭緊鎖,宋國北伐的大勢,隨著新式裝備的公開亮相,愈發難以阻止了。


    差點忘記了,還有一位失意的人,咱們的席慕花席大少爺,辛辛苦苦的跟了楊康三天,愣是沒有發現一點跟歐陽鋒有關的線索。對於沒什麽耐性的他來說,三天已經超越極限了。


    反正秘密任務失敗了也沒有懲罰,小爺不耐煩了,拉倒吧!席慕花撂挑子偷懶去了,楊康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得到丐幫弟子傳迴來的消息:歐陽克和黃蓉在臨安城現身。聞訊後,他眯著眼睛獨自轉著念頭:要想安安穩穩的繼承西毒絕學,歐陽克始終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子。


    臨安城四通八達,加上人家又刻意隱秘行藏,想找個把人,簡直難如登天,歐陽克和黃蓉花費了幾天的精力,沒有找到三頭蛟侯通海的絲毫蹤跡,隻好把注意力轉迴到楊康身上。


    “你說完顏康會把我叔父藏在哪裏?”


    基於侯通海的表現,歐陽克終於不得不承認,黃蓉的直覺很準,擄走他叔叔歐陽鋒的人的確最有可能是楊康。


    “令叔這麽重要的人,他要麽留在身邊親自照看,要麽就是交給最信任的人看管。前一段時間,我們跟蹤他,並沒有什麽特別的發現,所以並不在他身邊,隻能是交給別人看管。以我對他的了解,此人心機深沉,真正能夠獲得他信任的人,少之又少,除了看著他長大的莫小憐莫姨之外,恐怕隻有他的愛侶穆念慈了。”


    歐陽克對女人的了解多過男人,楊康的心思他自問猜不到,隻能相信黃蓉了,順著她的話說道:“莫小憐和穆念慈,可是這兩個人身在何方,我們一無所知啊。”


    黃蓉臉上浮現出胸有成竹的表情:“我們是不知道,完顏康肯定知道,想個辦法讓他說出來不就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惜花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獸老玩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獸老玩家並收藏惜花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