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王宮。
太子友給母親——吳國王後請安。
“友兒,你最近怎麽老是愁眉苦臉的,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母後,您有所不知,我們吳國如今大難臨頭了!越國趁父王率軍出征,國內空虛,派出了三十萬大軍,來攻打我們。而我國如今留守在都城的軍隊,總數隻有三萬人,麵對十倍的敵人,兒臣心中怎能不愁!”
吳王後不過是個普通婦人,見識還不如太子友,她除了陪兒子一起發愁外,想不出什麽有建設性的辦法。倒是坐在王後旁邊的美人鄭旦,眼睛轉了轉,心裏若有所思。
“既然國家有難,何不與王公大臣們商議?”
太子友苦笑道:“怎麽沒有商議,這兩日一直都在商討。兒臣認為我國兵力處於絕對的劣勢,應當死守城池,依靠城牆來抵禦越國的進攻,如果能堅持到父王歸來,我國必然能取得最終勝利。
但很多年輕的將軍認為,死守是守不住的,提出趁越國大軍尚未渡過吳江,利用吳江天塹攔截越軍。現在朝臣分為兩派,少數支持我的意見,大多數讚同將軍們的想法。
孩兒年輕識淺,難以決斷,正不知如何是好!”
鄭旦心想:越國趁吳國內部空虛時來偷襲,占了天時。而吳國的軍隊雖然少,但三萬精銳卻占了城堅之利,擁有地利。真正到了緊要關頭,吳國都城裏幾十萬人口中,少說也有二三十萬的壯年男丁,這些人上了牆頭,一樣可以幫忙守城,所以說人和也在吳國這邊。照這樣算起來,其實越國的勝算有限,未必能攻得下吳國國都。要是吳軍出城去與越國野戰,第一等於放棄了城牆的優勢,沒有了地利;第二得不到吳國都城中數十萬百姓的幫助,又去了人和。這樣一來,越國取勝的機會應該會大大的提升了。
“殿下,將軍們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大王怎麽可能將鎮守國家的重任托付給他們呢?既然自認見識不足,何不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我建議,與其猶豫不決,倒不如全力支持將軍們,給予他們充分發揮的自由!”
王後和太子沒什麽主見,猶豫來猶豫去,最終還是沒有守住自己的主張,聽從了鄭旦的提議,將軍權授予幾位留守將軍。
吳國大軍隻留下少部分守衛都城,其他的絕大部分精銳,在將軍們的率領下,宣誓出征,目標直指吳江。
出了吳國都城,到吳江北岸隻有百裏的路程,軍隊走快一些,一天就能到。將軍們年輕氣盛,雄心勃勃,到了北岸後,立即展開行動,對已經完成渡江,在岸邊紮營等待後續部隊的越國先驅部隊,發動突然襲擊。
吳國精兵有兩萬多人,他們是真正的精銳,曾經接受過兵法大師孫武的訓練,軍紀嚴明,作戰能力很強。
北岸的越國軍隊不到一萬人,其中還包括大量的民夫和工匠。事實上越國軍隊號稱三十萬,其中真正接受過訓練的隻有十來萬正規軍,其餘的全是拉來的民夫。沒有武器裝備,沒有接受過訓練,在戰爭中隻能起到輔助作用,例如搬運物資,安營修橋等。
兩萬多大軍如狼似虎的撲到越國軍營中,將措手不及的北岸越軍打得欲仙欲死。最先崩潰的當然是被強拉來的民夫們,他們將驚慌失措這個形容詞表達得淋漓盡致,跟羊羔遇到大灰狼時的表現沒什麽區別,嘴裏無意識的亂喊亂叫著,不辨東西的一陣亂跑,運氣好的跑到了營地外,運氣不好的直接撞向了敵人的刀劍。
恐懼和慌亂在越國軍民中盡情的傳播,反過來讓吳國大軍士氣高昂。好比狼群看到了羊羔的那種興奮和激動,吳軍將士們恣意的狂笑著,歡唿著揮動武器大肆砍殺。
戰況從一開始就不利於越軍,而且局勢越來越偏向吳軍,很快吳軍進入了所向披靡的狀態,少數敢於抵抗的越國士兵已經被殺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被嚇破了膽,不敢還手隻知道逃跑的。
沒有人抵抗之後,逃跑也成了奢望,前方是敵軍,後方是吳江,往哪逃?根本無路可逃!吳軍追逐著獵物們到了江邊,像秋天收割麥子一樣,將哭喊無助又無路可逃的越國軍民一排排收割。
江南岸這邊遠遠聽到了北方的哭喊聲,數以萬計的越國官兵們,隻能在岸邊眼睜睜的看著同胞們被集體宰殺,空有滔天怒火,也隻能流淚哀嚎。
吳軍大勝,以不到千人的損失,一舉消滅了上萬越軍。捷報連夜傳迴吳都,全城喝彩!
太子友懸著的心落地了,因為他簡單的計算了一下,以不到一千人的損失換了越國一萬大軍,那豈不是說,三萬吳軍就可以消滅整整三十萬越軍!
好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後宮,跟吳王後真心的歡唿不同,鄭旦的心裏是苦澀的,自己本意是讓吳軍離開城牆和城民的保護,好方便越軍殲滅他們,誰知道結果恰好相反,越軍反而被吳軍給殲滅了。連野戰都打不贏,還能指望攻城取勝嗎?鄭旦替越國感到絕望,三萬吳軍都打不過,等夫差率領吳軍主力歸來,越國還有活路嗎?
上將軍隔江看著北岸軍民被屠殺一空,氣得險些吐血,晚上愁得頭發白了一大片。本想讓席慕花再創奇跡,把軍心安撫下來,可小爺在這個時候,怎麽可能幫越軍穩定軍心,推辭說精力尚未恢複,暫時無能為力。
餓著肚子熬了一晚,到早晨時,上將軍眼看到的是一張張浮躁和絕望的臉,耳聽到的是一句句怒罵與哀求。軍官們努力勸解和安慰著,可是空口白話隻能起到一點點延緩的作用,除非拿出吃的來,否則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軍心已經到了徹底崩潰的邊緣,越國最後的希望隨時有可能破滅。
上將軍覺得,這個時候,隻有一個選擇了,立即退兵,趁大家還有點力氣,隨便到周圍攻陷一座城市奪取糧食,至少讓軍隊不至於潰散。大王如今雖然有傷在身,但畢竟他身在軍中,越過大王向全軍下令是非常出格的行為,上將軍認為至少要向大王請示一下。
還好,小爺一直守在勾踐的營帳附近,怕的就是發生意外的變故。看到上將軍匆匆跑來求見勾踐,小爺念頭一動,開啟了心如明鏡,獲取到了他心裏的想法。這個想法對於越國大軍來說,或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對小爺我來說,卻是個很糟糕的決定。
殿前守對上將軍求見大王的申請,很快就給予了迴複:“很抱歉!上將軍大人,大王剛吃了藥沒多久,還在休息中,沒辦法見您!”
大王受了傷在休養,顯然是不宜打擾的,可是大軍眼看就要潰散了,軍情緊急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上將軍認為,大王再大,大不過越國,個人的安危在國家存亡麵前,應該要讓步!
“不!事態緊急,我現在必須立刻麵見大王!”
“不行啊!上將軍大人,您還是等等再來吧。這樣吧,一會大王醒過來,下官馬上幫你請示。”
上將軍麵色嚴肅,他厲聲喝道:“事關大越的存亡,豈能耽擱!你放心,責任我來擔,馬上喚醒大王!快去!”
殿前守皺起了眉頭,雖說上將軍是名義上軍隊的最高指揮官,但殿前衛作為大王的親衛,一向是不需要聽從上將軍指揮的,他們隻聽大王本人的命令。上將軍的要求,他完全可以拒絕,不過想到當前的形勢,殿前守心裏有點猶豫,作為一名千戶級別的軍官,大局觀他多少是懂一點的。
正當他思考的時候,鼻中聞到濃鬱而香甜的花香味,迷人的味道直衝腦海,冥冥中有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拒絕他!”
殿前守的眼睛裏光芒一閃,突然硬氣了起來:“大王傷勢未愈,任何人不得打擾!上將軍請迴!”
上將軍勃然大怒:“我乃大越國上將軍!有緊急軍情要請示大王,誰敢阻攔!”
殿前守的耳邊又響起了聲音:“攔住他!”
“鏘!”殿前守拔劍在手,橫在胸前,“未得大王傳召!任何人不得入內!膽敢擅闖者,以造反論處!”
殿前衛的士兵們見老大都拔劍了,各自執劍在手,站成一橫排,將大帳的門戶封得密不透風。
上將軍心裏那個氣啊,真想不顧一切招來大隊人馬硬闖!幸好他還有點理智,知道對殿前衛動手,形同造反,不對!如果真的帶兵衝進大王的寢營,稱得上是貨真價實的造反了!
“上將軍,吳軍渡江了!”
在這個緊要關頭,吳軍渡江了?之前得到的密報上說吳國都城隻剩下三萬兵,他們怎麽敢渡江來挑戰越國的三十萬大軍?莫非情報有誤?
其實情報沒有搞錯,而是吳國的幾位年輕將領太浪了。昨天他們初戰大捷後,全軍上下都浮躁起來了,覺得越國軍隊是烏合之眾,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立功心切的吳軍將領們,無視了雙方的人數對比,昨天晚上調集了大量戰船,大清早的開始渡江了。
上將軍顧不上跟殿前守廢話,策馬來到江邊,隻見滿江都是裝滿了吳軍的戰船。
“奇怪,水怪怎麽沒出來襲擊?”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大家都搞不明白,隻有小爺清楚,那是因為我家娘子沒有召喚水魔獸。
看到吳軍如此魯莽的衝過來,小爺掌心裏全是汗,要是這支吳軍全滅了,吳國都城豈不是成了無人把守的空城?越國這邊雖說士氣低迷,士兵普遍餓了一整天,現在是有氣無力,人心惶惶,可是他們畢竟人多啊,足有近三十萬人呐。
眼看在上將軍等人的指揮下,越國軍隊排好陣型,在岸邊嚴陣以待。吳國士兵們以寡敵眾,還是進攻方,小爺就弄不明白了,到底是誰給他們的勇氣?難道是梁靜茹嗎?
不行,吳軍實在是太冒險了,小爺得想辦法幫幫他們,不然曆史可能真的會步入正軌,吳國會把自己玩死在昏迷的勾踐麵前!
這個時候來不及想太多了,總之有什麽招出什麽招吧!
越國的陣型剛擺好,突然有個百戶大叫一聲:“餓著肚子打個鬼仗啊!快跑吧!”他自己以身作則,率先逃跑。軍官對麾下的官兵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他部下的士兵有不少都跟著他掉頭跑了。
該軍營的千戶本來是要喝止的,可是話到嘴邊的時候,突然呆了一下,然後說出口的話變成了:“還傻站著等死嗎?先跑的活命,後跑的遭殃,快跑啊!”
千戶的號召力比百戶更強一些,臨陣脫逃的士兵更多了,萬夫長氣急了,一扯馬韁,就要追上去。
在這混亂的當口,不知道從哪裏飛來一根奇特的透明箭矢,哧溜一下從萬夫長的前胸進入,後背飛出,給他留下了一個前後貫通的血口。萬夫長受此重創,遺言都來不及說出口,立即墜馬身亡。
如此一來,軍心更亂了,逃命的越來越多;也有很多人不顧軍紀,叫嚷著找出兇手給長官報仇,同樣從陣中跑了出來,讓軍陣變得更加散亂;更多的人雖然還沒有脫離自己的位置,可是明顯已經動搖了,不停的東張西望著。
其實最好是直接讓最高指揮官上將軍下令全軍撤退,那樣才能讓越國幾十萬大軍不戰而逃,可惜的是,指揮台那邊小爺無法靠近。隻能在個別軍陣中找到領頭的百夫長,繼而找到千夫長,最後引誘出上麵的萬夫長,可惜萬夫長冒出來的位置距離小爺的距離有點遠,在技能有效範圍之外,隻能請阿青放冷箭將他射殺。
現在這個萬人軍陣裏,是有超過千人潰散,整個萬人方陣也都人心散亂了。可是僅僅亂了一個萬人軍陣,遠遠還不夠,越國還有近三十萬人在嚴陣以待,隻等吳軍進入攻擊範圍,就要給予他們全方位的打擊了。
不是小爺悲觀,越軍都不用近身作戰,就把水麵上的戰船當成靶子來射,幾輪箭雨下去,吳軍怕是要死不剩幾個了。等他們殘餘的小貓兩三隻勉強登上岸,越軍隻需要一人吐口唾沫,就能將他們淹死在裏麵。
吳國曆史上難怪會被越國給滅了,吳王夫差對越國輕視大意還不算,吳國的武將更托大,敵人數量比你們多十倍,實力相差那麽大,還不在城裏龜縮防守,非要出來浪,跟故意送人頭沒啥兩樣,不被滅才怪了!
太子友給母親——吳國王後請安。
“友兒,你最近怎麽老是愁眉苦臉的,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母後,您有所不知,我們吳國如今大難臨頭了!越國趁父王率軍出征,國內空虛,派出了三十萬大軍,來攻打我們。而我國如今留守在都城的軍隊,總數隻有三萬人,麵對十倍的敵人,兒臣心中怎能不愁!”
吳王後不過是個普通婦人,見識還不如太子友,她除了陪兒子一起發愁外,想不出什麽有建設性的辦法。倒是坐在王後旁邊的美人鄭旦,眼睛轉了轉,心裏若有所思。
“既然國家有難,何不與王公大臣們商議?”
太子友苦笑道:“怎麽沒有商議,這兩日一直都在商討。兒臣認為我國兵力處於絕對的劣勢,應當死守城池,依靠城牆來抵禦越國的進攻,如果能堅持到父王歸來,我國必然能取得最終勝利。
但很多年輕的將軍認為,死守是守不住的,提出趁越國大軍尚未渡過吳江,利用吳江天塹攔截越軍。現在朝臣分為兩派,少數支持我的意見,大多數讚同將軍們的想法。
孩兒年輕識淺,難以決斷,正不知如何是好!”
鄭旦心想:越國趁吳國內部空虛時來偷襲,占了天時。而吳國的軍隊雖然少,但三萬精銳卻占了城堅之利,擁有地利。真正到了緊要關頭,吳國都城裏幾十萬人口中,少說也有二三十萬的壯年男丁,這些人上了牆頭,一樣可以幫忙守城,所以說人和也在吳國這邊。照這樣算起來,其實越國的勝算有限,未必能攻得下吳國國都。要是吳軍出城去與越國野戰,第一等於放棄了城牆的優勢,沒有了地利;第二得不到吳國都城中數十萬百姓的幫助,又去了人和。這樣一來,越國取勝的機會應該會大大的提升了。
“殿下,將軍們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大王怎麽可能將鎮守國家的重任托付給他們呢?既然自認見識不足,何不將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辦?我建議,與其猶豫不決,倒不如全力支持將軍們,給予他們充分發揮的自由!”
王後和太子沒什麽主見,猶豫來猶豫去,最終還是沒有守住自己的主張,聽從了鄭旦的提議,將軍權授予幾位留守將軍。
吳國大軍隻留下少部分守衛都城,其他的絕大部分精銳,在將軍們的率領下,宣誓出征,目標直指吳江。
出了吳國都城,到吳江北岸隻有百裏的路程,軍隊走快一些,一天就能到。將軍們年輕氣盛,雄心勃勃,到了北岸後,立即展開行動,對已經完成渡江,在岸邊紮營等待後續部隊的越國先驅部隊,發動突然襲擊。
吳國精兵有兩萬多人,他們是真正的精銳,曾經接受過兵法大師孫武的訓練,軍紀嚴明,作戰能力很強。
北岸的越國軍隊不到一萬人,其中還包括大量的民夫和工匠。事實上越國軍隊號稱三十萬,其中真正接受過訓練的隻有十來萬正規軍,其餘的全是拉來的民夫。沒有武器裝備,沒有接受過訓練,在戰爭中隻能起到輔助作用,例如搬運物資,安營修橋等。
兩萬多大軍如狼似虎的撲到越國軍營中,將措手不及的北岸越軍打得欲仙欲死。最先崩潰的當然是被強拉來的民夫們,他們將驚慌失措這個形容詞表達得淋漓盡致,跟羊羔遇到大灰狼時的表現沒什麽區別,嘴裏無意識的亂喊亂叫著,不辨東西的一陣亂跑,運氣好的跑到了營地外,運氣不好的直接撞向了敵人的刀劍。
恐懼和慌亂在越國軍民中盡情的傳播,反過來讓吳國大軍士氣高昂。好比狼群看到了羊羔的那種興奮和激動,吳軍將士們恣意的狂笑著,歡唿著揮動武器大肆砍殺。
戰況從一開始就不利於越軍,而且局勢越來越偏向吳軍,很快吳軍進入了所向披靡的狀態,少數敢於抵抗的越國士兵已經被殺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被嚇破了膽,不敢還手隻知道逃跑的。
沒有人抵抗之後,逃跑也成了奢望,前方是敵軍,後方是吳江,往哪逃?根本無路可逃!吳軍追逐著獵物們到了江邊,像秋天收割麥子一樣,將哭喊無助又無路可逃的越國軍民一排排收割。
江南岸這邊遠遠聽到了北方的哭喊聲,數以萬計的越國官兵們,隻能在岸邊眼睜睜的看著同胞們被集體宰殺,空有滔天怒火,也隻能流淚哀嚎。
吳軍大勝,以不到千人的損失,一舉消滅了上萬越軍。捷報連夜傳迴吳都,全城喝彩!
太子友懸著的心落地了,因為他簡單的計算了一下,以不到一千人的損失換了越國一萬大軍,那豈不是說,三萬吳軍就可以消滅整整三十萬越軍!
好消息很快也傳到了後宮,跟吳王後真心的歡唿不同,鄭旦的心裏是苦澀的,自己本意是讓吳軍離開城牆和城民的保護,好方便越軍殲滅他們,誰知道結果恰好相反,越軍反而被吳軍給殲滅了。連野戰都打不贏,還能指望攻城取勝嗎?鄭旦替越國感到絕望,三萬吳軍都打不過,等夫差率領吳軍主力歸來,越國還有活路嗎?
上將軍隔江看著北岸軍民被屠殺一空,氣得險些吐血,晚上愁得頭發白了一大片。本想讓席慕花再創奇跡,把軍心安撫下來,可小爺在這個時候,怎麽可能幫越軍穩定軍心,推辭說精力尚未恢複,暫時無能為力。
餓著肚子熬了一晚,到早晨時,上將軍眼看到的是一張張浮躁和絕望的臉,耳聽到的是一句句怒罵與哀求。軍官們努力勸解和安慰著,可是空口白話隻能起到一點點延緩的作用,除非拿出吃的來,否則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軍心已經到了徹底崩潰的邊緣,越國最後的希望隨時有可能破滅。
上將軍覺得,這個時候,隻有一個選擇了,立即退兵,趁大家還有點力氣,隨便到周圍攻陷一座城市奪取糧食,至少讓軍隊不至於潰散。大王如今雖然有傷在身,但畢竟他身在軍中,越過大王向全軍下令是非常出格的行為,上將軍認為至少要向大王請示一下。
還好,小爺一直守在勾踐的營帳附近,怕的就是發生意外的變故。看到上將軍匆匆跑來求見勾踐,小爺念頭一動,開啟了心如明鏡,獲取到了他心裏的想法。這個想法對於越國大軍來說,或許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對小爺我來說,卻是個很糟糕的決定。
殿前守對上將軍求見大王的申請,很快就給予了迴複:“很抱歉!上將軍大人,大王剛吃了藥沒多久,還在休息中,沒辦法見您!”
大王受了傷在休養,顯然是不宜打擾的,可是大軍眼看就要潰散了,軍情緊急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上將軍認為,大王再大,大不過越國,個人的安危在國家存亡麵前,應該要讓步!
“不!事態緊急,我現在必須立刻麵見大王!”
“不行啊!上將軍大人,您還是等等再來吧。這樣吧,一會大王醒過來,下官馬上幫你請示。”
上將軍麵色嚴肅,他厲聲喝道:“事關大越的存亡,豈能耽擱!你放心,責任我來擔,馬上喚醒大王!快去!”
殿前守皺起了眉頭,雖說上將軍是名義上軍隊的最高指揮官,但殿前衛作為大王的親衛,一向是不需要聽從上將軍指揮的,他們隻聽大王本人的命令。上將軍的要求,他完全可以拒絕,不過想到當前的形勢,殿前守心裏有點猶豫,作為一名千戶級別的軍官,大局觀他多少是懂一點的。
正當他思考的時候,鼻中聞到濃鬱而香甜的花香味,迷人的味道直衝腦海,冥冥中有個聲音在耳邊響起:“拒絕他!”
殿前守的眼睛裏光芒一閃,突然硬氣了起來:“大王傷勢未愈,任何人不得打擾!上將軍請迴!”
上將軍勃然大怒:“我乃大越國上將軍!有緊急軍情要請示大王,誰敢阻攔!”
殿前守的耳邊又響起了聲音:“攔住他!”
“鏘!”殿前守拔劍在手,橫在胸前,“未得大王傳召!任何人不得入內!膽敢擅闖者,以造反論處!”
殿前衛的士兵們見老大都拔劍了,各自執劍在手,站成一橫排,將大帳的門戶封得密不透風。
上將軍心裏那個氣啊,真想不顧一切招來大隊人馬硬闖!幸好他還有點理智,知道對殿前衛動手,形同造反,不對!如果真的帶兵衝進大王的寢營,稱得上是貨真價實的造反了!
“上將軍,吳軍渡江了!”
在這個緊要關頭,吳軍渡江了?之前得到的密報上說吳國都城隻剩下三萬兵,他們怎麽敢渡江來挑戰越國的三十萬大軍?莫非情報有誤?
其實情報沒有搞錯,而是吳國的幾位年輕將領太浪了。昨天他們初戰大捷後,全軍上下都浮躁起來了,覺得越國軍隊是烏合之眾,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立功心切的吳軍將領們,無視了雙方的人數對比,昨天晚上調集了大量戰船,大清早的開始渡江了。
上將軍顧不上跟殿前守廢話,策馬來到江邊,隻見滿江都是裝滿了吳軍的戰船。
“奇怪,水怪怎麽沒出來襲擊?”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大家都搞不明白,隻有小爺清楚,那是因為我家娘子沒有召喚水魔獸。
看到吳軍如此魯莽的衝過來,小爺掌心裏全是汗,要是這支吳軍全滅了,吳國都城豈不是成了無人把守的空城?越國這邊雖說士氣低迷,士兵普遍餓了一整天,現在是有氣無力,人心惶惶,可是他們畢竟人多啊,足有近三十萬人呐。
眼看在上將軍等人的指揮下,越國軍隊排好陣型,在岸邊嚴陣以待。吳國士兵們以寡敵眾,還是進攻方,小爺就弄不明白了,到底是誰給他們的勇氣?難道是梁靜茹嗎?
不行,吳軍實在是太冒險了,小爺得想辦法幫幫他們,不然曆史可能真的會步入正軌,吳國會把自己玩死在昏迷的勾踐麵前!
這個時候來不及想太多了,總之有什麽招出什麽招吧!
越國的陣型剛擺好,突然有個百戶大叫一聲:“餓著肚子打個鬼仗啊!快跑吧!”他自己以身作則,率先逃跑。軍官對麾下的官兵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他部下的士兵有不少都跟著他掉頭跑了。
該軍營的千戶本來是要喝止的,可是話到嘴邊的時候,突然呆了一下,然後說出口的話變成了:“還傻站著等死嗎?先跑的活命,後跑的遭殃,快跑啊!”
千戶的號召力比百戶更強一些,臨陣脫逃的士兵更多了,萬夫長氣急了,一扯馬韁,就要追上去。
在這混亂的當口,不知道從哪裏飛來一根奇特的透明箭矢,哧溜一下從萬夫長的前胸進入,後背飛出,給他留下了一個前後貫通的血口。萬夫長受此重創,遺言都來不及說出口,立即墜馬身亡。
如此一來,軍心更亂了,逃命的越來越多;也有很多人不顧軍紀,叫嚷著找出兇手給長官報仇,同樣從陣中跑了出來,讓軍陣變得更加散亂;更多的人雖然還沒有脫離自己的位置,可是明顯已經動搖了,不停的東張西望著。
其實最好是直接讓最高指揮官上將軍下令全軍撤退,那樣才能讓越國幾十萬大軍不戰而逃,可惜的是,指揮台那邊小爺無法靠近。隻能在個別軍陣中找到領頭的百夫長,繼而找到千夫長,最後引誘出上麵的萬夫長,可惜萬夫長冒出來的位置距離小爺的距離有點遠,在技能有效範圍之外,隻能請阿青放冷箭將他射殺。
現在這個萬人軍陣裏,是有超過千人潰散,整個萬人方陣也都人心散亂了。可是僅僅亂了一個萬人軍陣,遠遠還不夠,越國還有近三十萬人在嚴陣以待,隻等吳軍進入攻擊範圍,就要給予他們全方位的打擊了。
不是小爺悲觀,越軍都不用近身作戰,就把水麵上的戰船當成靶子來射,幾輪箭雨下去,吳軍怕是要死不剩幾個了。等他們殘餘的小貓兩三隻勉強登上岸,越軍隻需要一人吐口唾沫,就能將他們淹死在裏麵。
吳國曆史上難怪會被越國給滅了,吳王夫差對越國輕視大意還不算,吳國的武將更托大,敵人數量比你們多十倍,實力相差那麽大,還不在城裏龜縮防守,非要出來浪,跟故意送人頭沒啥兩樣,不被滅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