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蠡和文種一向被大家看成越王坐下的大紅人,權傾朝野。
外人羨慕他們的風光,卻看不到他們在朝中麵對的驚濤駭浪。
範蠡被刁難慣了,一點都不意外,他很謙虛的接受對方的質疑,同時詢問對方的意見。
“這位大人說的很對!下官思慮不周,讓您見笑了!不如請您來說說看,護衛大越的王師隻剩下寥寥數萬人,一旦有事發生,我大越該如何應對?”
官油子隻管挑刺,他可說不出十全十美的辦法。
“範大人謙虛了。本官小小的中大夫,哪能有什麽看法。軍國大事,自有相國大人和上將軍為大王分憂。”
老相國跟聽不見似的,一心打瞌睡。上將軍手下直屬的部隊從二十多萬,變成了寥寥數萬,他是心灰意冷,不想再挑這副爛擔子了。
“大王,相國大人,還有在場各位大人。本人身為國之重將,未能為大王分憂,反而讓麾下將士傷亡殆盡,造成了今日慘淡的局麵。我有罪!請大王免去我的職位,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指揮我大越的大軍。”
勾踐麵上不露聲色,心裏其實是焦躁欲狂的。關於楚越之戰的過程他已經看過奏報了,楚王的國書他也看過了。詳細的細節他無從得知,大致的經過是很清楚的。
越國要向吳國複仇,軍隊是關鍵中的關鍵!自己苦心孤詣的臥薪嚐膽,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軍隊,就這樣稀裏糊塗的跟楚國對耗掉了。十年心血一朝喪盡,他恨得牙齒都要咬碎了,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把已經戰死了的越國領軍大將拉來狠狠鞭屍一百次!不!一萬次都難解心頭之恨!
除了恨自家指揮官外,勾踐也恨楚王!這個冥頑不靈的死腦筋,居然說越國不宣而戰是無恥的侵略,不相信他勾踐的一片苦心,生怕越國趁機占領楚國國土,決然的拒絕了合作!寫的內容可笑之極,說什麽越國毫無誠意,目的顯而易見的是為了占楚國的便宜!勾踐氣的想親自衝到楚國都城去,當麵扇他幾個大耳光,幫他把傻氣給扇出來!老子要是真想占你楚國的國土,我提前派使臣去搞毛啊!直接偷襲不好嗎?
這些話,勾踐不會說出來,他溫和的聲音,帶著悲傷和激蕩。
“上將軍不必自責,此次軍事行動,事發突然,犯下錯誤的人不是你。要說最應該負責的人,是盲目下達伐楚命令的本王自己,大越的困境是因為本王領導無方造成的,與其他任何人無關。
本王應該給全體犧牲的將士們道歉,以告慰他們的忠魂,並讓他們的家人為他們的壯烈犧牲而沐浴榮光!
本王同樣愧對那些傷殘的官兵,對這些為國負傷的勇士,理當予以提拔獎賞。願意繼續為國效力的,安排他們到各地去引導和訓練新兵;不能繼續服役的,要賜予田產,保障他們能安享餘生。
王師雖傷亡慘重,但他們並沒有戰敗,王師的威名絕不能被玷汙,補充王師重鑄輝煌是我大越必然能完成的光榮任務。為此遠大的目標,本王懇請各位愛卿,務必盡棄前嫌,勠力同心攜手努力!”
包括範蠡和上將軍,以及與前者爭論過的大夫,全體朝臣一齊高唿:“謹遵大王旨意!”
在勾踐隱晦的力挺之下,通過廷議,最終,從地方抽調精銳補充到直屬部隊來的提議得以通過。相對於國家整體的安穩來說,局部地區的隱患,在不得已的前提下,是可以暫時接受的。
朝會之後,群臣下班迴家,唯有範蠡和文種留了下來。
“範卿、文卿,關於吳國兩位有什麽看法?”
文種見範蠡無爭先之意,於是自己站出來先發表了意見。
“微臣認為,此次事件之後,吳國方麵的威脅去之大半。吳王將不再懷疑我國,我大越可以更加放開手腳全力發展。”
吳國伍子胥倒台後,沒有人再刻意防備越國,以後的日子自然輕鬆很多。這一點範蠡也表示讚同,不過他認為伍子胥終究還沒死,不能掉以輕心。
“文大人說的沒錯,如今的吳國朝堂,必然更加忽略我大越。可是我方卻不可掉以輕心,伍子胥始終未死,與我國親近的太宰卻遇害了。一旦伍子胥重迴吳國朝堂,我大越麵臨的威脅將無人可以抵擋。”
勾踐非常讚同,打蛇不死,後患無窮。伍子胥這個心頭大患,他必須要除之而後快。
“範卿所言深得我心,伍子胥不可不防。”
文種建議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最好從側麵引導吳王對其下手。”
範蠡同意:“伍子胥一向被吳王所厭,隻需發出流言蜚語,時不時給出一些明示暗示,讓人覺得伍子胥桀驁不馴,不把吳王放在眼裏,吳王自然容不下他的。”
勾踐點點頭,“關於伍子胥之事,就請二位愛卿照此辦理。”
說完了話,範蠡和文種準備告辭。勾踐搖搖頭,示意他們等一等。
有人來通知的時候,小爺其實挺詫異的,勾踐居然派專人來通知讓我參加秘密議事,嚇得小爺差點當場動手了。
關鍵時刻明霞小姐突然懂事的發聲了。
“別裝作一副為難的樣子啦!行了,本小姐想明白了。我不跟著你去,放心了吧?”
被她這麽一打岔,小爺冷靜下來了,勾踐要抓我,隻需命令士兵上門抓捕就完事了,用得著把小爺引入宮內嗎?十有八九是要查問出使楚國的詳細經過。
難得明霞小姐明白事理,在此關鍵時刻不給小爺添亂。於是欣然入宮,跟著傳召的軍官後麵,第一次踏入了勾踐的私人領地,位於正殿旁邊的側室,又叫書房或議事房。
進入後第一件事,是讓小爺解下兵器,哎呀我去!忘記把名劍勝邪預先取下來放到家裏了,這時候隻能強裝鎮定,將玉首劍和勝邪一起遞給值班的殿前衛百戶。心裏將滿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可千萬不要被發現,劍柄上那“勝邪”兩個字可是要命的!
幸好百戶大概見過小爺,接過小爺用顫抖的手遞過去的兩把劍時,禮數很周全,隻顧低頭行禮,沒有細看就放到了旁邊的寄存處。小爺用眼角瞟了一眼,還好,“勝邪”兩個字並沒有直勾勾的亮在人前,被玉首劍遮擋住了些。幸好啊,要是單獨擺在桌上,那簡直想不看見都難。
額頭滲著細汗,小爺神不守舍的徑直朝裏走,險些要撞在一個人身上。
“席千戶!席千戶!”
小爺茫然的看著他,喲!這不是文種嗎?旁邊還有一人,也是熟人,範蠡嘛!不對,中間還坐著一個人,是勾踐!我去!小爺差點嚇迷糊了,勾踐在這等著我呢!看到勾踐麵帶陰笑的臉,猛然打個哆嗦,小爺額頭上的汗水嚇迴去了,腦袋大概因此沾了水,變得有些迷糊。
“小爺,不對!下官,也不對!微臣,對!微臣拜見大王!”
範蠡和文種微笑的不語,畢竟是第一次私下裏被大王召見,作為剛從鄉下出來不到一年的毛頭小子,緊張是正常的。
勾踐則是抽了抽嘴角,大致已經能聯想到這位“勇士”在楚國朝堂上的表現了。到底是年輕啊,經不起場麵,被本王的氣勢震懾得連話都快不會說了。草率了,早知道還是應該從範蠡或文種之中挑選一人出使,或許跟楚國就不用稀裏糊塗的結下死仇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要不是楚越兩國間這場實打實的血戰,本王也不會機緣巧合之下洗脫了聯楚抗吳的嫌疑。
“席卿不必緊張,免禮平身!”
“謝大王!”
定了定神,身體直立起來,保持半低著頭的姿勢,不去看勾踐的臉色,悄悄的在心裏飛快思考著。如果小爺沒有猜錯,勾踐要問的無非是三件事:
1、國書被破壞的經過。
2、麵見楚王的經過。
3、與楚軍作戰的經過。
這些問題,小爺早就打好了腹案,現在隻要稍加迴憶,組織好語言即可輕鬆應對。來呀,盡管問吧!小爺已經準備好了!
勾踐的聲音平穩而溫和,他不緊不慢的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席卿,你知道西施姑娘去哪裏了嗎?”
哎呀我去!太出乎意料之外了,居然一上來問的是關於西施的問題。這道題不在考試範圍內吧?是不是超綱了啊!根本沒準備過好嗎!第一題就直接把小爺給難住了。
“不知道。”
也不算撒謊,小爺是真的不知她們到哪了。
吳王見了西施之後,居然沒有把她留下來,勾踐和範蠡等人心裏是覺得非常不解和遺憾的。但事已至此,時過境遷,吳國當前的形勢還算讓人滿意,以大業為重的勾踐,倒也不是非要找出西施不可。
勾踐繼續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席卿,你和西施姑娘可稱得上金童玉女,絕對是天生一對,難道你不想把她找迴來嗎?”
小爺真是服了,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啊。不行這樣下去小爺非得被你帶得跑偏不可,必須進入正題中來,你不問小爺自己答好了。
“多謝大王關心!微臣也想找迴西施,奈何人海茫茫,不知道從何找起!
更何況微臣是戴罪之身,無顏麵對她啊!微臣有罪!請大王責罰!”
勾踐詫異的問道:“席卿,不知你說的有罪是指什麽事?”
本想等你發問,誰知道你這麽磨嘰,小爺幹脆點,把三道題的答案一次性都說完。
“啟稟大王!罪臣犯了三個大錯!
罪臣奉命護送國書,誰知半路遇上意外,國書的封印被破壞,耽誤了國家大事,這是第一個大錯!
有幸被大王賦予出使的重任,本該說服楚王,與我大越聯合,兩國齊心合力對抗傲慢無禮的吳國。都怪罪臣笨口拙舌,言語失當,不知說錯了什麽話,導致楚王不肯合作,耽誤了大王的宏偉計劃,這是第二個大錯!
從楚國都城返迴途中,恰逢領軍大將戰死,我越國大軍群龍無首。罪臣不知天高地厚,收攏散落的大軍後,自命不凡的提出偷襲楚軍。自以為是的設下了埋伏,卻險些被楚軍用蠻力破壞,最後隻落得一個慘勝的結果。罪臣讓無數大越勇士戰死沙場,這是第三個大錯!
臣自知罪大惡極,不可寬恕,請大王發落!”
勾踐不做聲,範蠡這個人精很識相的跳出來替他分析。
“席千戶,你說的不對!
第一,有人在途中挑起事端破壞國書,你采取果斷措施將國書徹底銷毀,又及時匯報了情況,此事你固然有護衛不周的疏漏,可是後續處理得當。以微臣的愚見,不算大過。
第二,兩國相商,講究你情我願,楚王不肯合作,此事豈能強求?作為使者,但求盡心盡力,不必苛求結果。以微臣的愚見,不賞不罰即可,怎可論之以罪?
第三,時逢兵兇戰危之際,群龍無首之時,席千戶勇於承擔,重整大軍,有功無過。隻是後來計謀出現漏洞,被困獸猶鬥的楚軍拉入泥潭,導致我軍也損失慘重,這個結果當真是令人痛徹心扉。席千戶,領軍作戰,萬不可有一點點疏忽大意,此次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希望你牢記在心!”
勾踐依然不語,於是文種站出來查漏補缺。
“少伯的分析,微臣十分讚同。席千戶有勇有謀,可惜經驗不足,領導大軍作戰本不相宜,以至於犯下大錯。
席千戶作為特使,與大軍本無瓜葛,奈何迫於時勢,不得不挺身而出。行動上或許有膽大妄為之嫌疑,但念其初心,終歸是希望竭盡所能報效大王而已。
愚意以為,罪無可赦,情有可原。”
範蠡分析,文種求情,勾踐盡管心裏很不爽,卻也懂得物盡其用的道理。
席慕花是把越國的大軍玩死了,可灰飛煙滅的大軍沒辦法複活,現在就算把席慕花千刀萬剮,也不過是能出口惡氣,反而留著他說不定能發揮點作用。
席慕花在劍術大賽上的風采,勾踐可是親眼所見,印象深刻的。這樣的一把快刀,毀掉了太可惜。
“席卿,本王認為範卿和文卿二位所言在理。你的罪責,本王不予深究,就罰你戴罪立功好了。”
謝天謝地,老天保佑小爺洪福齊天,有驚無險的過了關。不追究小爺的責任固然是好的,就怕是暫時的,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叫:紙終究包不住火。
勾踐的老謀深算就不說了,光憑範蠡和文種兩個賊精賊精的家夥,小爺都怕惹不起。在你們身邊待的時間長了,早晚會露出馬腳。小爺得想辦法躲到你們的視線範圍之外去,宮門衛的工作雖然舒服,也隻好忍痛放棄。
遠的不說了,門口的桌子上就有一把要命的“勝邪”寶劍。誰要是過去瞅上一眼,小爺就得玩完!
外人羨慕他們的風光,卻看不到他們在朝中麵對的驚濤駭浪。
範蠡被刁難慣了,一點都不意外,他很謙虛的接受對方的質疑,同時詢問對方的意見。
“這位大人說的很對!下官思慮不周,讓您見笑了!不如請您來說說看,護衛大越的王師隻剩下寥寥數萬人,一旦有事發生,我大越該如何應對?”
官油子隻管挑刺,他可說不出十全十美的辦法。
“範大人謙虛了。本官小小的中大夫,哪能有什麽看法。軍國大事,自有相國大人和上將軍為大王分憂。”
老相國跟聽不見似的,一心打瞌睡。上將軍手下直屬的部隊從二十多萬,變成了寥寥數萬,他是心灰意冷,不想再挑這副爛擔子了。
“大王,相國大人,還有在場各位大人。本人身為國之重將,未能為大王分憂,反而讓麾下將士傷亡殆盡,造成了今日慘淡的局麵。我有罪!請大王免去我的職位,讓真正有能力的人來指揮我大越的大軍。”
勾踐麵上不露聲色,心裏其實是焦躁欲狂的。關於楚越之戰的過程他已經看過奏報了,楚王的國書他也看過了。詳細的細節他無從得知,大致的經過是很清楚的。
越國要向吳國複仇,軍隊是關鍵中的關鍵!自己苦心孤詣的臥薪嚐膽,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軍隊,就這樣稀裏糊塗的跟楚國對耗掉了。十年心血一朝喪盡,他恨得牙齒都要咬碎了,如果可以的話,他真想把已經戰死了的越國領軍大將拉來狠狠鞭屍一百次!不!一萬次都難解心頭之恨!
除了恨自家指揮官外,勾踐也恨楚王!這個冥頑不靈的死腦筋,居然說越國不宣而戰是無恥的侵略,不相信他勾踐的一片苦心,生怕越國趁機占領楚國國土,決然的拒絕了合作!寫的內容可笑之極,說什麽越國毫無誠意,目的顯而易見的是為了占楚國的便宜!勾踐氣的想親自衝到楚國都城去,當麵扇他幾個大耳光,幫他把傻氣給扇出來!老子要是真想占你楚國的國土,我提前派使臣去搞毛啊!直接偷襲不好嗎?
這些話,勾踐不會說出來,他溫和的聲音,帶著悲傷和激蕩。
“上將軍不必自責,此次軍事行動,事發突然,犯下錯誤的人不是你。要說最應該負責的人,是盲目下達伐楚命令的本王自己,大越的困境是因為本王領導無方造成的,與其他任何人無關。
本王應該給全體犧牲的將士們道歉,以告慰他們的忠魂,並讓他們的家人為他們的壯烈犧牲而沐浴榮光!
本王同樣愧對那些傷殘的官兵,對這些為國負傷的勇士,理當予以提拔獎賞。願意繼續為國效力的,安排他們到各地去引導和訓練新兵;不能繼續服役的,要賜予田產,保障他們能安享餘生。
王師雖傷亡慘重,但他們並沒有戰敗,王師的威名絕不能被玷汙,補充王師重鑄輝煌是我大越必然能完成的光榮任務。為此遠大的目標,本王懇請各位愛卿,務必盡棄前嫌,勠力同心攜手努力!”
包括範蠡和上將軍,以及與前者爭論過的大夫,全體朝臣一齊高唿:“謹遵大王旨意!”
在勾踐隱晦的力挺之下,通過廷議,最終,從地方抽調精銳補充到直屬部隊來的提議得以通過。相對於國家整體的安穩來說,局部地區的隱患,在不得已的前提下,是可以暫時接受的。
朝會之後,群臣下班迴家,唯有範蠡和文種留了下來。
“範卿、文卿,關於吳國兩位有什麽看法?”
文種見範蠡無爭先之意,於是自己站出來先發表了意見。
“微臣認為,此次事件之後,吳國方麵的威脅去之大半。吳王將不再懷疑我國,我大越可以更加放開手腳全力發展。”
吳國伍子胥倒台後,沒有人再刻意防備越國,以後的日子自然輕鬆很多。這一點範蠡也表示讚同,不過他認為伍子胥終究還沒死,不能掉以輕心。
“文大人說的沒錯,如今的吳國朝堂,必然更加忽略我大越。可是我方卻不可掉以輕心,伍子胥始終未死,與我國親近的太宰卻遇害了。一旦伍子胥重迴吳國朝堂,我大越麵臨的威脅將無人可以抵擋。”
勾踐非常讚同,打蛇不死,後患無窮。伍子胥這個心頭大患,他必須要除之而後快。
“範卿所言深得我心,伍子胥不可不防。”
文種建議道:“此事不可操之過急,最好從側麵引導吳王對其下手。”
範蠡同意:“伍子胥一向被吳王所厭,隻需發出流言蜚語,時不時給出一些明示暗示,讓人覺得伍子胥桀驁不馴,不把吳王放在眼裏,吳王自然容不下他的。”
勾踐點點頭,“關於伍子胥之事,就請二位愛卿照此辦理。”
說完了話,範蠡和文種準備告辭。勾踐搖搖頭,示意他們等一等。
有人來通知的時候,小爺其實挺詫異的,勾踐居然派專人來通知讓我參加秘密議事,嚇得小爺差點當場動手了。
關鍵時刻明霞小姐突然懂事的發聲了。
“別裝作一副為難的樣子啦!行了,本小姐想明白了。我不跟著你去,放心了吧?”
被她這麽一打岔,小爺冷靜下來了,勾踐要抓我,隻需命令士兵上門抓捕就完事了,用得著把小爺引入宮內嗎?十有八九是要查問出使楚國的詳細經過。
難得明霞小姐明白事理,在此關鍵時刻不給小爺添亂。於是欣然入宮,跟著傳召的軍官後麵,第一次踏入了勾踐的私人領地,位於正殿旁邊的側室,又叫書房或議事房。
進入後第一件事,是讓小爺解下兵器,哎呀我去!忘記把名劍勝邪預先取下來放到家裏了,這時候隻能強裝鎮定,將玉首劍和勝邪一起遞給值班的殿前衛百戶。心裏將滿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可千萬不要被發現,劍柄上那“勝邪”兩個字可是要命的!
幸好百戶大概見過小爺,接過小爺用顫抖的手遞過去的兩把劍時,禮數很周全,隻顧低頭行禮,沒有細看就放到了旁邊的寄存處。小爺用眼角瞟了一眼,還好,“勝邪”兩個字並沒有直勾勾的亮在人前,被玉首劍遮擋住了些。幸好啊,要是單獨擺在桌上,那簡直想不看見都難。
額頭滲著細汗,小爺神不守舍的徑直朝裏走,險些要撞在一個人身上。
“席千戶!席千戶!”
小爺茫然的看著他,喲!這不是文種嗎?旁邊還有一人,也是熟人,範蠡嘛!不對,中間還坐著一個人,是勾踐!我去!小爺差點嚇迷糊了,勾踐在這等著我呢!看到勾踐麵帶陰笑的臉,猛然打個哆嗦,小爺額頭上的汗水嚇迴去了,腦袋大概因此沾了水,變得有些迷糊。
“小爺,不對!下官,也不對!微臣,對!微臣拜見大王!”
範蠡和文種微笑的不語,畢竟是第一次私下裏被大王召見,作為剛從鄉下出來不到一年的毛頭小子,緊張是正常的。
勾踐則是抽了抽嘴角,大致已經能聯想到這位“勇士”在楚國朝堂上的表現了。到底是年輕啊,經不起場麵,被本王的氣勢震懾得連話都快不會說了。草率了,早知道還是應該從範蠡或文種之中挑選一人出使,或許跟楚國就不用稀裏糊塗的結下死仇了。
不過話又說迴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要不是楚越兩國間這場實打實的血戰,本王也不會機緣巧合之下洗脫了聯楚抗吳的嫌疑。
“席卿不必緊張,免禮平身!”
“謝大王!”
定了定神,身體直立起來,保持半低著頭的姿勢,不去看勾踐的臉色,悄悄的在心裏飛快思考著。如果小爺沒有猜錯,勾踐要問的無非是三件事:
1、國書被破壞的經過。
2、麵見楚王的經過。
3、與楚軍作戰的經過。
這些問題,小爺早就打好了腹案,現在隻要稍加迴憶,組織好語言即可輕鬆應對。來呀,盡管問吧!小爺已經準備好了!
勾踐的聲音平穩而溫和,他不緊不慢的拋出了第一個問題。
“席卿,你知道西施姑娘去哪裏了嗎?”
哎呀我去!太出乎意料之外了,居然一上來問的是關於西施的問題。這道題不在考試範圍內吧?是不是超綱了啊!根本沒準備過好嗎!第一題就直接把小爺給難住了。
“不知道。”
也不算撒謊,小爺是真的不知她們到哪了。
吳王見了西施之後,居然沒有把她留下來,勾踐和範蠡等人心裏是覺得非常不解和遺憾的。但事已至此,時過境遷,吳國當前的形勢還算讓人滿意,以大業為重的勾踐,倒也不是非要找出西施不可。
勾踐繼續提出了第二個問題。
“席卿,你和西施姑娘可稱得上金童玉女,絕對是天生一對,難道你不想把她找迴來嗎?”
小爺真是服了,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啊。不行這樣下去小爺非得被你帶得跑偏不可,必須進入正題中來,你不問小爺自己答好了。
“多謝大王關心!微臣也想找迴西施,奈何人海茫茫,不知道從何找起!
更何況微臣是戴罪之身,無顏麵對她啊!微臣有罪!請大王責罰!”
勾踐詫異的問道:“席卿,不知你說的有罪是指什麽事?”
本想等你發問,誰知道你這麽磨嘰,小爺幹脆點,把三道題的答案一次性都說完。
“啟稟大王!罪臣犯了三個大錯!
罪臣奉命護送國書,誰知半路遇上意外,國書的封印被破壞,耽誤了國家大事,這是第一個大錯!
有幸被大王賦予出使的重任,本該說服楚王,與我大越聯合,兩國齊心合力對抗傲慢無禮的吳國。都怪罪臣笨口拙舌,言語失當,不知說錯了什麽話,導致楚王不肯合作,耽誤了大王的宏偉計劃,這是第二個大錯!
從楚國都城返迴途中,恰逢領軍大將戰死,我越國大軍群龍無首。罪臣不知天高地厚,收攏散落的大軍後,自命不凡的提出偷襲楚軍。自以為是的設下了埋伏,卻險些被楚軍用蠻力破壞,最後隻落得一個慘勝的結果。罪臣讓無數大越勇士戰死沙場,這是第三個大錯!
臣自知罪大惡極,不可寬恕,請大王發落!”
勾踐不做聲,範蠡這個人精很識相的跳出來替他分析。
“席千戶,你說的不對!
第一,有人在途中挑起事端破壞國書,你采取果斷措施將國書徹底銷毀,又及時匯報了情況,此事你固然有護衛不周的疏漏,可是後續處理得當。以微臣的愚見,不算大過。
第二,兩國相商,講究你情我願,楚王不肯合作,此事豈能強求?作為使者,但求盡心盡力,不必苛求結果。以微臣的愚見,不賞不罰即可,怎可論之以罪?
第三,時逢兵兇戰危之際,群龍無首之時,席千戶勇於承擔,重整大軍,有功無過。隻是後來計謀出現漏洞,被困獸猶鬥的楚軍拉入泥潭,導致我軍也損失慘重,這個結果當真是令人痛徹心扉。席千戶,領軍作戰,萬不可有一點點疏忽大意,此次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希望你牢記在心!”
勾踐依然不語,於是文種站出來查漏補缺。
“少伯的分析,微臣十分讚同。席千戶有勇有謀,可惜經驗不足,領導大軍作戰本不相宜,以至於犯下大錯。
席千戶作為特使,與大軍本無瓜葛,奈何迫於時勢,不得不挺身而出。行動上或許有膽大妄為之嫌疑,但念其初心,終歸是希望竭盡所能報效大王而已。
愚意以為,罪無可赦,情有可原。”
範蠡分析,文種求情,勾踐盡管心裏很不爽,卻也懂得物盡其用的道理。
席慕花是把越國的大軍玩死了,可灰飛煙滅的大軍沒辦法複活,現在就算把席慕花千刀萬剮,也不過是能出口惡氣,反而留著他說不定能發揮點作用。
席慕花在劍術大賽上的風采,勾踐可是親眼所見,印象深刻的。這樣的一把快刀,毀掉了太可惜。
“席卿,本王認為範卿和文卿二位所言在理。你的罪責,本王不予深究,就罰你戴罪立功好了。”
謝天謝地,老天保佑小爺洪福齊天,有驚無險的過了關。不追究小爺的責任固然是好的,就怕是暫時的,那句話怎麽說的來著?叫:紙終究包不住火。
勾踐的老謀深算就不說了,光憑範蠡和文種兩個賊精賊精的家夥,小爺都怕惹不起。在你們身邊待的時間長了,早晚會露出馬腳。小爺得想辦法躲到你們的視線範圍之外去,宮門衛的工作雖然舒服,也隻好忍痛放棄。
遠的不說了,門口的桌子上就有一把要命的“勝邪”寶劍。誰要是過去瞅上一眼,小爺就得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