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突然封鎖,不僅進不了,出也難出。


    戰爭時期,城門實施嚴格封閉製。出城得開城門吧,門一開,越軍衝進來了怎麽辦?


    所以很多人被困在了城中。


    其中就包括思琪和夜女兩位美女。她們前幾天在周邊結伴遊玩,迴城休整的時候,越國大軍兵臨城下,城守大人緊急下令進入戰時戒嚴狀態。她們想走,走不了了。


    城門外,小爺的馬車卻是想進,進入不了。沒辦法,小爺隻能繞過城,去往越軍的大營。


    話說小爺一直沒學會駕馬車,還好明霞小姐懂得一點駕車之術。不然小爺隻能棄車,騎馬走人了。


    相比楚國邊城的緊張狀態,越國軍營這邊就輕鬆多了。大家一點戰前的緊張氣氛都沒有,該吃吃,該玩玩。這怎麽行?小爺得幫他們樹立起進取心,出來打仗,是鬧著玩嗎?打就要打得轟轟烈烈啊!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時刻,都給小爺拿出點樣子來!沒事幹是吧?都去伐木,造雲梯,造衝車,造箭矢。戰前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都動起來!快!快!快!”


    當小弟的官兵們隻能做些準備工作,要開打,得老大發話。小爺安頓好,立即找到將軍。


    “將軍,本使建議趁楚國援軍未到,立即組織大舉攻城。以達先聲奪人,鼓舞士氣的效果。”


    將軍屏退了左右,才跟小爺解釋。


    “本將出發前,大王當麵下達密令,此戰做做樣子即可,不必與楚國大打出手。席特使的建議雖好,隻怕與大王的本意相悖,恕本將不能采納。”


    你說的小爺當然知道,可是小爺就是想讓越軍和楚軍來一場大規模廝殺,好削弱越國實力。


    “將軍,本使覺得你想的太簡單了。要是你一直消極的在這裏待著,後果可能會很嚴重。”


    將軍神情微變,不解的問:“席特使何出此言?”


    “將軍不想打,楚國人未必不想打。你想啊,你都已經率領大軍跨過邊境,兵臨城下了。城中的守將肯定會求援,等楚國的援兵來到,他們要是打過來了,將軍難道還能不還手嗎?如此一來,即使將軍不肯先動手,結果還是一樣要打。被對方選擇有利時機,發動攻擊,局勢必然不利於我軍,十有八九要吃敗仗,最後必然損兵折將。


    到了那個時候,將軍敗迴都城,如何跟大王交代?就算大王有密令在先,他不追究。其他王公大臣,難道不會追究嗎?大王之所以隻能給你下密令,就是因為事情不能公開。大臣們要追究,大王為了保密也不能為你開解,那就隻能處罰將軍你了。你說冤不冤?”


    將軍皺起了眉頭,那確實是很冤!接著他想到了什麽,疑惑的問:“特使不是去楚國都城見過楚王了嗎?大王的計劃,楚王難道不肯配合?”


    原來將軍知道小爺去楚國是幹什麽的,那也沒關係,小爺自有說辭。


    “別提了!楚王傲慢無禮,狂妄自大,說我們越國不給他麵子,根本不肯合作。聽他的意思,認為我們出兵過境,冒犯了他的威嚴,必須還擊報複才能贏迴臉麵,馬上就要派遣大軍打過來了。”


    楚王沒有請小爺住他的王宮,也沒有跪下迎接小爺,你說他是不是太過傲慢無禮,狂妄自大!合作的事情,小爺肯定是說過的。不過跟越王原本的意思,稍微有一點點的差別。小爺要求楚國不準抵抗,任由我們大軍入侵,白占他們的城池國土。小爺也是為了我們越國的利益考慮嘛。誰知道楚王一點都不通情達理,楚國的大臣更是脾氣暴躁。小爺為了幫我們越國爭取利益,跟他們大吵了一架。最後冥頑不靈的楚國君臣,還是沒有被小爺罵服,不肯合作。小爺也沒辦法,我隻能說已經盡力了。


    小爺沒有將詳細的經過跟將軍說,任由他自行腦補好了,反正楚國確實是不肯合作,這一點小爺絕對沒有說謊。


    “楚軍若來,本將大不了立即撤軍退避,不給他們交鋒的機會就是了,不至於損兵折將。”


    那怎麽可以,你這樣會白費小爺的一番心血。沒辦法,既然你非要堅持消極應戰,那小爺隻能使用技能了。言聽計從發動!


    “將軍,被動逃跑是下下之策,將主動權抓在自己手中,才能進退自如啊!請將軍不要猶豫不決,錯過了攻擊的最佳時機!立即發兵,先把楚國邊城拿下來吧!”


    係統提示:劇情人物越國將軍好感度10%,言聽計從特效觸發失敗!一個時辰之內,該人物對言聽計從特效免疫。


    我去!將軍對小爺的好感度也太低了。好歹是同事一場,感情如此淡薄,簡直無情。


    將軍:那10%是看在大王令符的麵子上,就你一個剛升上來的千戶,也配稱本將軍的同事?吃你的鴨蛋去吧!


    “特使不必多說,本將不能違背大王密令!”


    小爺還有招,心如明鏡啟動!


    看看他心裏是怎麽想的?


    將軍:不管怎麽說,主動攻擊是明擺著違背大王密令,絕對不可以。不過特使說的也有道理,楚軍要是真的打過來,逃避不能解決問題的,他們要是一直追,總不能任由他們侵入越國領土。


    將軍大人多慮了,以小爺對楚王的了解,你要是帶兵跑了,他未必會追。幸好你不知道情況,對撤退有顧慮就好,給了小爺發揮的餘地。


    將軍不肯發動攻擊的主要顧慮,是因為大王的密令。這個問題要怎麽解決呢?


    反正還有一個時辰言聽計從才會冷卻,不著急,先迴去想一想。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唯一能商量的隻有碩明霞小姐。


    小爺身為特使,代表的是越王勾踐,住的地方不比將軍差。獨享一個大帳篷,門口有兩名衛兵站崗,生活上有一名輔兵專門伺候。當然比在城市裏差了很多,不過在軍營這種地方,隻能一切從簡,小爺作為特使也不能例外。


    明霞小姐正在帳篷外練習投擲石頭,看她手法熟練的樣子,暗器這門功夫至少是入門了。難怪玩拾石子玩的那麽好,原來是專門練這個的。


    “明霞小姐,小爺有事情想找人商量。”


    “找誰商量啊?”


    小姐,小爺要是打算找別人,需要問過你嗎?


    “這裏除了你,小爺還有誰可以相信?跟我到帳篷裏來吧。”


    命令門口的衛兵阻止任何人進入,小爺和碩明霞展開密議。


    “想讓越國將軍不顧他老板越國大王的密令,恐怕是行不通的。我覺得可以想一個變通的辦法。”


    “如何變通呢?”


    “兩個人打架之前,不管怎麽吵架,甚至辱罵,都是沒有關係的,罵人隻是道德層麵的問題。決定輿論風向的關鍵,是看誰先出手。被打的一方可以理直氣壯的狠狠打迴去,還能以無辜者的身份宣稱是被迫還擊。


    所以可以想辦法讓雙方先吵起來,然後就乘熱打鐵,故意挑動楚國先出手,哪怕是隻射出一箭殺了一個越國兵,越軍就有了反擊的正當理由。


    大張旗鼓的發兵攻下城池,還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攻城目的是為了替死去的士兵報仇,進來抓捕兇手。到時候,不管是楚王來問罪,還是越王來查問,理由都很充分。麾下的兵都被人殺了,做將軍的為他討迴公道,怎麽了?”


    有道理,兩國交戰,有一個明麵上說的過去的借口就行,又沒有法官能審判國家的軍隊。對於將軍來說,隻要有個理由能讓上級領導認可,打勝仗還是打敗仗,那還用選嗎?沒有將軍會喜歡吃敗仗。


    小爺給明霞小姐豎起一個大拇指!就照她說的來。


    估摸著一個時辰到了,小爺又來找將軍獻策。


    這次先把心如明鏡開啟!


    “將軍大人,本使想到一個辦法,既能不明著違背大王的密令,又能讓將軍拿下楚國邊城。隻要拿下了城池,楚國大軍來了,我們有城牆可守,城裏又有無數錢糧供大軍消耗。楚軍必然無可奈何,隻能同意合作。


    將軍不僅能夠完成大王的戰略意圖,還能贏得擊敗楚國的名聲,何樂而不為呢?”


    將軍果然心動了。心裏對小爺說的辦法充滿期待。


    “請特使指點!”


    “將軍隻需要派遣少量士兵,到城門外展開罵戰,激怒楚軍,隻要讓他們先動手射殺我方一名士兵。我們就有了借口攻城!


    一鼓作氣拿下邊城,理由是進城捉拿兇手,給我們越國的勇士報仇!拿下城池之後,撤不撤軍,還不是將軍說了算。要知道緝拿兇手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的。


    將軍以為,此計可行否?”


    係統提示:劇情人物越國將軍好感度10%,言聽計從特效觸發失敗!一個時辰之內,該人物對言聽計從特效免疫。


    “本將不能安排士兵去罵楚軍,那是違背大王密令的行為。此計不可行。”


    又失敗了!


    將軍心裏想的是:辦法是個好辦法。就是讓本將派人去辱罵楚軍,等於故意激起兩國矛盾,還是違反了大王密令。可惜了,要是有人私自行動,能讓本將置身事外,那就好了。


    原來如此,小爺可以幫你來做這個壞人啊,我這就安排士兵去罵楚國人!


    小爺告別了將軍,咱們過一個時辰再見。


    小爺手持特使令符,隨便在軍營中點了一名百夫長,讓他帶著手下士兵跟我出營。


    小爺手指楚國邊城大門,對士兵們下令:“楚國這幫縮頭烏龜,就知道躲在城裏不出來。百戶聽令!小爺命你帶領手下勇士,去他們門口,給小爺狠狠的罵!誰能將楚軍罵得開門應戰,小爺保他升官發財!”


    罵罵人就能升官發財?有這好事,當然好了!下層官兵又不知道勾踐的密令。


    百戶帶著人高高興興去開工了。


    “你們這幫怕死的孫子!有沒有人敢出來跟爺爺一戰?”


    “龜孫子們!別慫啊,出來跟大爺痛痛快快打一場吧!”


    這幫傻缺管這叫罵人?太不給力了。


    小爺上去給他們一頓訓。


    “你們是不是傻!罵人都不會罵!城牆上麵的是楚國人,是我們的敵人,你死我活的那種!給我往臭裏罵,往死裏罵,越難聽,越不堪入耳,越他媽有用!明白嗎?”


    “明白!”


    “好,罵去吧!”


    都說古代的兵主要是流氓加地痞組成,罵人還是有一套的,話語內容怕被和諧,就不打出來汙染環境了。


    沒多久,楚國人就被罵得壓不住怒火了,他們也在城頭對著下麵罵。大家都知道,單方麵罵人,一個巴掌拍不響,容易詞窮冷場。雙方陷入對罵,那就好多了,有了較量勝負的意思,才能投入巨大的熱情,激發潛力,乃至爆發出洪荒之力來!


    越兵罵楚兵,楚兵聽了以後,肯定得反擊。楚兵覺得光是罵越兵本人似乎沒賺便宜,得罵越兵加上越兵的媽,這樣才能壓過越兵。


    一個迴合下來,越兵覺得吃虧了,楚兵都罵我媽了,越兵立刻罵楚兵全家,得壓倒楚兵嘛。


    楚兵顯然不可能認輸啊,罵人而已,又不痛又不癢,還能釋放情緒。越兵罵我全家,那我就罵越兵祖宗,不然越兵以為我好欺負。


    越兵不幹了,楚兵連老子的祖宗都敢罵,老子罵楚兵的祖宗十八代!


    楚兵迴頭罵越兵祖宗十九代。


    越兵接著罵楚兵祖宗二十代。


    雙方激動得嘴不停歇,扯著喉嚨無限循環對罵。


    罵是罵得超激烈,可是雙方都隻是幹罵,不見血隻見唾沫,這樣沒用啊。


    小爺要的不是這樣的效果,得讓楚國人動手才行。指望他們靠不住,還得小爺自己出馬才行。罵你們既然還口,老子不相信打你們不還手。


    小爺從某個士兵身上搶了一張弓,一壺箭。走到城牆下,對上麵罵得最響亮的一個楚國兵喝道:“狗賊!竟敢侮辱我們大王的先祖,該死!”


    楚國兵迴憶了一下,我的記憶告訴我,剛才沒有罵過越王的先祖啊。可是現在大家罵得正在興頭上,自己要是開口解釋,好像有認慫的嫌疑。為了維護自己的男子漢氣概,不能解釋。


    “你們越國的狗賊先罵的,老子為什麽不能罵迴去?”


    罵人這種事情,能扯清楚先後是非關係嗎?特別是現場這麽多人,大家互相的一頓破口大亂罵,其中的是非功過神仙都辨不清。


    “那些小爺不管,總之你罵我大王,就該死!”


    小爺現在是不講道理的,抽出一根箭,大致對準了他,“嗖”的放了一箭。反正小爺現在弓箭技能歸零了,瞄準不瞄準都射不中的。


    箭放出去,小爺立馬隨機選了一個越國兵,誰叫他站位靠前呢,就由他擔任光榮的靶子,仙術打錯人了發動。


    係統提示:仙術打錯人了施展成功。在主動取消技能,或法力值耗盡之前,現場被誤導的所有惡意對象,會將選定的靶子當成攻擊目標。


    箭不知道飛到何方去了,反正沒有射中任何人,但是作用起到了。城頭的楚國兵一看,有個越國軍官罵人罵不贏,居然敢用弓箭射,你以為隻有你會射箭啊!好多個脾氣暴躁的楚國弓箭手,立即拉開弓反擊!


    無數根箭同時射來,作為眾矢之的靶子,倒黴的越國兵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射得像刺蝟一樣。他滿臉的不解?你妹的,射你們的又不是我,為什麽都衝著我來!要說罵人,下麵這麽多越國兵跟老子一起罵,為什麽全都射老子一個人?死不瞑目!


    第一次用仙術,效果不錯。小爺趕緊喝道:“楚國人惡意射死我大越勇士,大家快將屍體帶迴去,請將軍發落!”


    直到仙術取消,楚國兵才疑惑的發現,剛才好像射錯目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惜花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魔獸老玩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魔獸老玩家並收藏惜花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