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楚健拿起那塊木板,沈世傑問:“是木版畫嗎?”


    “這是畫?”陳家豪。


    “不然呢?”


    陳家豪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怎麽感覺是雕刻,不是畫。”


    確實,這麽一看,就是木板上的雕刻,而不是畫在木板上的畫作。


    “雕刻畫,不知道嗎?”


    楚健笑道:“這是一塊古代的雕版。”


    沈世傑的話也沒錯,確實也叫木版畫。


    中國木版畫的曆史,同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和利用基本上是同步而行的,即便稍晚一點,也不會相差太遠。


    在古代,紙、墨和毛筆的發明,給人們書寫文字和圖繪形象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


    特別是紙的製造和普及,經過了五個世紀左右,隨著文化傳播的需要,而一本一本的抄書和一張一張的繪圖太緩慢,於是,古人進一步解決了木版刻印的工藝,可以大量複製了。


    我國的雕版印刷術,一般認為是發明於唐代或唐代之前,至唐代中時已很成熟。


    “可惜,這是一塊民間的雕版木版畫。”楚健又說。


    民間木版畫是相對於宮廷的、文人的和宗教的木版畫而言的。


    “這還有官方和民間的?”


    沈世傑翻了個白眼:“廢話!絕大部分物品,都分官方和民間的。就連現在,都有很多特供的東西。”


    很多東西都是官方和民間交叉重疊的,官方的一般都比較好,更加嚴謹、精細等。


    當然,有些官方有的,民間不一定有。比如鑄幣,自古到今,私人鑄幣都是不合法的。而有些民間有的,官方也不一定有。


    不是官方做不出來,而是官方看不上。


    就拿木版畫來說。


    一提起古代的木刻,就是小說戲曲的“繡像”、“全圖”和文人所用的“箋紙”;一提起民間的木刻,就是“年畫”。


    半個世紀以來,研究民間木刻者多以“年畫”概稱一切。


    “事實上,印刷的發明並非偶然和孤立。在有印刷之前,己有不少的類似印刷的工藝,如印章、印染和晚些時候的拓印術。”


    到了唐代,大型的雕版夾印已經出現,可印出富麗的屏風。


    不過,在楚健看來,那都還不算是真正的木版畫。


    盡管在工藝的性質和特點上有些共同之處,但並非等同。


    在先後的關係上,甚至會有某些技術的直接借鑒和影響,這是合乎曆史發展的邏輯的,但不能看作一迴事。


    就像在有紙和剪紙之前,人們己用金屬薄片摟刻花紋,如在漆器上的“金銀平貼”。然而,那並不就是剪紙。


    楚健認為,木版刷印的興起正是適應著民間信仰和生產、生活的需要,因為實用、方便、美觀,才引起了上層的關注和文人的重視,所以到了宋代,木版畫普遍開花,幾乎無處不用。


    自宋代以來,經元明以至清代,在我國各地形成了一些以印書為主的出版中心,除了同時刻印書中的扉畫、繡像、全圖之外,明清時也印專業的畫譜、畫冊和獨立的美術作品。


    “那這玩意值錢嗎?”


    沈世傑:“把嗎字去掉。


    宋代及其以前的物品,不管是紙張,還是木板,都價值不菲。因為它們能傳下來,非常不容易。


    講真,也就你們這地方比較幹燥,所以才能保存至今。換做是其他地方,比如我們南方,不要說木板,青銅都得融掉。”


    沈世傑的話沒開玩笑。


    文物的保存,跟環境有很大關係。


    就拿屍體來說,西北能保存上千年的幹屍,比如樓蘭幹屍。上千年了,依舊非常完整。這要放在南方,骨頭都沒了。


    有人可能會拿湖北博物館的鹹魚說事。


    考古人員在戰國楚墓發現了一條2400年前的幹鯿魚,鯿魚除了表麵發黑外,並沒有任何腐敗跡象,形狀也完好無損。


    但鹹魚屬於例外的,它用了大量的鹽,才得以保存。


    我們都知道,醃製鹹魚主要包括鹽漬和成熟兩個階段,鹽漬就是利用鹽與水分之間的擴散與滲透作用,使魚體脫水並獲得鹹味。


    實際上,考古人員也不是第一次挖出來“古董食物”。


    比如在西安的戰國墓中發掘出一個鏽跡斑斑的銅敦,銅敦是古代青銅食器,由鼎演變而來,三短足、圓腹、口側附獸首兩、銜環。


    考古人員打開銅敦後發現裏麵裝滿了一塊塊碳化的東西,經過蛋白質分析檢測得知,這些碳化的東西是黃牛肉。


    此外,還有些隋唐以前的古籍文獻、書畫等,也大部分都是西北保存下來的,比如莫高窟等。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一頁宋版一兩金’的說法。


    宋代的一頁書頁,都價值一兩黃金。更不要說專門用來印刷書本插圖的木版畫,價值至少在一頁宋版之上吧!”沈世傑接著說道。


    實際上,“一頁宋版一兩金”的說法還是以前的。


    現如今,早就不止一兩金。


    宋版書整體追求“大美”,細節又精益求精,讓幾乎每一部宋版書都美不勝收 。從美學角度看,宋版書作為一種獨一無二的存在,是後世一直追捧的對象。


    其實自明代起,宋版書就已經成為收藏界的熱點,到了明末崇禎年間,著名的刻書和藏書家毛晉,為搜求宋版書,開始按頁計價,“一頁宋版一兩金”成為起價標準。


    宋版書之所以如此珍貴,是貴在稀有。


    因年代久遠,古寫本幾乎絕跡,而雕版印刷術到了宋朝才小範圍被應用,許多唐末以前的著作,到了宋代才被第一次印刷,也是最接近原本的書籍。


    而西夏跟宋朝同屬於一個時代,宋代珍貴,西夏的也一樣。


    當然了,西夏的手工藝肯定比不上宋王朝,在品質上,宋王朝的東西更勝一籌。


    但不可否認,西夏的也不會便宜。


    “要我看,這塊木版畫,至少二十萬。當然了,這種冷門的收藏品,其實很看買家的。喜歡收藏它的,砸百萬下去也不足為奇。”


    陳家豪聽後,欣喜不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行白鷺飛上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行白鷺飛上天並收藏頭號鑒寶師,老板娘絕色傾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