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她向公司提交了辭呈,在一個月內離職交接期, 她撰寫介紹信聯繫導師, 準備套磁。
她大約是真的幸運, 又或者是她曾經在cambridge學習的經歷給她提了亮, 讓她的簡歷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她的第一封信是投給學院院長的,院長很快迴復了她,表達了對她的欣賞和能力的肯定,但是由於在研究方向上的分歧,院長沒有接受她的套磁,不過出乎意料地主動將她推給了另一位導師。
這一次沒有意外了,第二位導師看了她的自薦信和對研究方向的規劃,以郵件來往的形式與她討論了關於研究內容的許多,然後告訴她,你將研究計劃給我看一看吧!
這也意味著她的申請到了第二步,遞交研究計劃了。
十二月初,她開始閉關,因為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所以下筆輸出的時候她沒有在知識上感覺到卡殼,相反,她的想法與靈感就像奔湧的河流一樣傾瀉而出,她寫了詳細的研究計劃,提交網申。
不到半個月,她首先收到了來自cambridge的麵試通知。
那一刻,過去一個月裏發生的所有不開心的事情都被這一封麵試邀請信一掃而空,她立刻準備材料,買機票,一個人帶著一個行李箱,飛往了英國。
十二月,倫敦大雪。
和蘇格蘭相比,倫敦的雪季太短了,有時候甚至隻有三五天,雪天本是稀罕的,可連漪似乎和雪有緣,倫敦的兩場大雪都被她遇上了。
她做交換生那年遇到了英國十五年來最大的雪,厚厚的雪層積壓在屋頂上,道路旁,長久沒有清掃的積雪及腰深,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
那個時候她想什麽來著?
孤身一人,異國他鄉,看不到來路,也不知道前途,被重重的壓力逼迫地埋頭一刻不停地往前跑的日子裏她數次想過再也不要來了。
可如今兜兜轉轉她又迴到了這裏。
京市到倫敦十一個小時,再從倫敦轉車往cambridgeshire,這段路程她並不陌生。
三年前,她也是走同樣的路程,抵達cambridge。
不同的是三年前的她坐在車上是惴惴的,如今她已沒有了那樣的新奇感,隻有日夜兼程的疲憊和一點點的懷念。
提著行李從火車站打車到賓館附近,寒冷使她失去以往的形象管理,大厚羽絨服,長褲,帽子圍巾口罩捂得嚴嚴實實,盡管如此,徹骨的寒風一吹,還是冷得直發抖。
十二月,這不算一個來英國的好時機,即便沒有下雪那也是陰雨連綿的。
taxi將她送至賓館附近時,天空又紛紛揚揚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雪落在她睫毛上,臉上,微微的冷意刺得皮膚起雞皮疙瘩。
大雪下,遊人都少了,胳膊下夾著牌子的導遊還在劈裏啪啦地向來往的路人推銷private tours和shared tours,路邊停滿了被大雪覆蓋的自行車,有人用手臂掃落雪,騎上自行車走了。
連漪拖著行李箱走過街道,行李箱滾輪與老舊的地麵摩擦發出難聽的咕嚕聲,她將臉藏在厚重的圍巾裏,隻露出一雙眼睛。
街道兩側是充滿歐式風味的尖形建築與圓頂角樓,莊重的建築風格下有復古風的小店,藏在小巷道裏的日料店,擺著黑色貨架的零食店,擺放整齊的明信片店,用塑料筐裝書的二手書店,一點一點充實出整個劍橋。
積雪下是枯黃的樹葉,她踩著一路的嘎吱聲,走進賓館。
服務生熱情地為她辦理入住手續,她的麵試安排在明天上午,連漪先在酒店放了行李,下午這一段時間是空閑的,連漪睡不著,索性循著記憶裏的蛛絲馬跡,找到了過去她常去的咖啡店。
角形的木質門,大門掩著,從玻璃彩色花窗裏能一窺裏邊的熱鬧。
連漪推門而入,入目是木質的吧檯,高腳轉椅,老舊的地毯,熟悉感撲麵而來,她一時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
她有一個常坐的位置,靠近玻璃窗,窗外是一塊綠茵地,她向那兒看去,發現那個位置已經坐了人了。
她選了一個角落落座。
吧檯的服務生都換了,連漪環顧一圈,沒能再找到一個熟麵孔。
一個深眸碧眼的服務生朝她走來,揚著笑容問她要點些什麽。
不用看菜單,她隨口便說得出過去常吃的那些下午茶,「skinnytte,bagel and smi,thank you.」
服務生飛快記下她的報單, 「ok…emm,are you from korea?」
「no,i’m chinese.」
「中國人?」他用不流利的中文說。
連漪肯定,「中國人。」
他繼續用蹩腳的中文問:「旅遊嗎?」
「不,麵試。」
「hmmm,what is it?」
「interview.」
「professor?」他詫異,以為她是來麵試教授。
「no,phd。」她微笑。
「wow,you dont look your age.」
他在誇連漪看起來很年輕,在歐美人眼裏亞洲人總是格外顯小,連漪沒解釋自己年齡本來也不大,她客氣笑笑。
服務生小哥去為她下單後,連漪打開手機連網。
她出國的事情,宋冉也知道。
宋冉比她還提前半個月離職,在朋友介紹下跳去了一家投行做海外市場,一步跳出了圈。
和連漪離職後每天宅在家裏深居簡出不同,宋冉給自己放了半個月的假,每天吃喝玩樂,偶爾無聊了就來騷擾連漪,蹭吃蹭喝,還扒她八卦。
她大約是真的幸運, 又或者是她曾經在cambridge學習的經歷給她提了亮, 讓她的簡歷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她的第一封信是投給學院院長的,院長很快迴復了她,表達了對她的欣賞和能力的肯定,但是由於在研究方向上的分歧,院長沒有接受她的套磁,不過出乎意料地主動將她推給了另一位導師。
這一次沒有意外了,第二位導師看了她的自薦信和對研究方向的規劃,以郵件來往的形式與她討論了關於研究內容的許多,然後告訴她,你將研究計劃給我看一看吧!
這也意味著她的申請到了第二步,遞交研究計劃了。
十二月初,她開始閉關,因為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所以下筆輸出的時候她沒有在知識上感覺到卡殼,相反,她的想法與靈感就像奔湧的河流一樣傾瀉而出,她寫了詳細的研究計劃,提交網申。
不到半個月,她首先收到了來自cambridge的麵試通知。
那一刻,過去一個月裏發生的所有不開心的事情都被這一封麵試邀請信一掃而空,她立刻準備材料,買機票,一個人帶著一個行李箱,飛往了英國。
十二月,倫敦大雪。
和蘇格蘭相比,倫敦的雪季太短了,有時候甚至隻有三五天,雪天本是稀罕的,可連漪似乎和雪有緣,倫敦的兩場大雪都被她遇上了。
她做交換生那年遇到了英國十五年來最大的雪,厚厚的雪層積壓在屋頂上,道路旁,長久沒有清掃的積雪及腰深,每走一步都異常艱難。
那個時候她想什麽來著?
孤身一人,異國他鄉,看不到來路,也不知道前途,被重重的壓力逼迫地埋頭一刻不停地往前跑的日子裏她數次想過再也不要來了。
可如今兜兜轉轉她又迴到了這裏。
京市到倫敦十一個小時,再從倫敦轉車往cambridgeshire,這段路程她並不陌生。
三年前,她也是走同樣的路程,抵達cambridge。
不同的是三年前的她坐在車上是惴惴的,如今她已沒有了那樣的新奇感,隻有日夜兼程的疲憊和一點點的懷念。
提著行李從火車站打車到賓館附近,寒冷使她失去以往的形象管理,大厚羽絨服,長褲,帽子圍巾口罩捂得嚴嚴實實,盡管如此,徹骨的寒風一吹,還是冷得直發抖。
十二月,這不算一個來英國的好時機,即便沒有下雪那也是陰雨連綿的。
taxi將她送至賓館附近時,天空又紛紛揚揚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雪落在她睫毛上,臉上,微微的冷意刺得皮膚起雞皮疙瘩。
大雪下,遊人都少了,胳膊下夾著牌子的導遊還在劈裏啪啦地向來往的路人推銷private tours和shared tours,路邊停滿了被大雪覆蓋的自行車,有人用手臂掃落雪,騎上自行車走了。
連漪拖著行李箱走過街道,行李箱滾輪與老舊的地麵摩擦發出難聽的咕嚕聲,她將臉藏在厚重的圍巾裏,隻露出一雙眼睛。
街道兩側是充滿歐式風味的尖形建築與圓頂角樓,莊重的建築風格下有復古風的小店,藏在小巷道裏的日料店,擺著黑色貨架的零食店,擺放整齊的明信片店,用塑料筐裝書的二手書店,一點一點充實出整個劍橋。
積雪下是枯黃的樹葉,她踩著一路的嘎吱聲,走進賓館。
服務生熱情地為她辦理入住手續,她的麵試安排在明天上午,連漪先在酒店放了行李,下午這一段時間是空閑的,連漪睡不著,索性循著記憶裏的蛛絲馬跡,找到了過去她常去的咖啡店。
角形的木質門,大門掩著,從玻璃彩色花窗裏能一窺裏邊的熱鬧。
連漪推門而入,入目是木質的吧檯,高腳轉椅,老舊的地毯,熟悉感撲麵而來,她一時竟有些不知今夕何夕。
她有一個常坐的位置,靠近玻璃窗,窗外是一塊綠茵地,她向那兒看去,發現那個位置已經坐了人了。
她選了一個角落落座。
吧檯的服務生都換了,連漪環顧一圈,沒能再找到一個熟麵孔。
一個深眸碧眼的服務生朝她走來,揚著笑容問她要點些什麽。
不用看菜單,她隨口便說得出過去常吃的那些下午茶,「skinnytte,bagel and smi,thank you.」
服務生飛快記下她的報單, 「ok…emm,are you from korea?」
「no,i’m chinese.」
「中國人?」他用不流利的中文說。
連漪肯定,「中國人。」
他繼續用蹩腳的中文問:「旅遊嗎?」
「不,麵試。」
「hmmm,what is it?」
「interview.」
「professor?」他詫異,以為她是來麵試教授。
「no,phd。」她微笑。
「wow,you dont look your age.」
他在誇連漪看起來很年輕,在歐美人眼裏亞洲人總是格外顯小,連漪沒解釋自己年齡本來也不大,她客氣笑笑。
服務生小哥去為她下單後,連漪打開手機連網。
她出國的事情,宋冉也知道。
宋冉比她還提前半個月離職,在朋友介紹下跳去了一家投行做海外市場,一步跳出了圈。
和連漪離職後每天宅在家裏深居簡出不同,宋冉給自己放了半個月的假,每天吃喝玩樂,偶爾無聊了就來騷擾連漪,蹭吃蹭喝,還扒她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