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不管怎麽說,琉球,明州,金州等地的變化都日新月異,這一點是被許多人看在眼裏的。金州也就罷了,剛剛開發,如今就算是要做什麽買賣,主要還是跟琉球和明州之間的貿易往來,從中原採購東西,這運輸成本就比較高了,除非是大批量的移民,否則的話根本不劃算。而包括夷州島在內的琉球、明州,如今已經落入了許多人的視線中。
琉球主要出口的除了糧食製品還有蔗糖製品之外,就是棕櫚製品,總之,主要依靠的還是農業。但是夷州島還有明州資源就要豐富得多,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這兩處都有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夷州這邊引入了桑蠶之後,又找了一些原本就精於織錦的織工過來,加上這邊自然資源豐富,能夠配製出各種顏色的染料,印染技術變得發達起來之後,這裏出產的絲綢變得更加鮮亮起來,銷量自然開始上漲。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多年生木本的香料,或者說是香木,同樣被人追捧。
在加工技術不行的時候,這些地方多半隻能是出售原材料,而如今嘛,精加工之後,這些就是當地的拳頭產品了,銷量一直很不錯。
總之,李悅治下,就算是新開發的金州,才過去的移民小日子也是過得有滋有味,隻要人口足夠,那麽,那裏發展起來也就是十年八載的事情。
來自中原的商人將在這些地方的見聞帶迴去之後,難免就會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因此,還真是有人對此很感興趣,一些有錢有閑的,居然就乘坐商船跑過來漲見識了!
這些人的話語權可比那些商人高得多,他們在看到了這裏的不同之後,自然是要迴去告訴別人的,這些消息傳遞到一些致力於撥亂反正,還政李唐的人也聽說了琉球這邊的不同。
說實話,諸夏的士大夫雖說腐朽的不少,但是即便是在王朝末年,還是有很多懷著致君堯舜,天下大同的心思的,哪怕很多時候僅僅是口號,但是,喊出來跟根本沒意識到,那就是兩迴事了。
另外,還有一些文官滿腦子都是什麽宗周,甚至一些食古不化的傢夥,還懷念什麽井田製度,總之,一些文人在李悅這邊倒真是見識到了什麽叫做小康之家了。這儼然就是孟子所說的一夫挾五口而治百畝,那個時候,一畝地才能收穫一石半,一年也就是收穫一季而已,而在琉球,懶一點的一年兩季,勤勞一點的一年三季。為了保證地力,甚至還搞出了休耕輪作的法子,三分之一的土地種植糧食,另外三分之二,就用來種植大豆乃至苜蓿。大豆可以用來榨油,各種豆製品也是好東西。苜蓿嘛,這就更好用了,這可是養牛養羊的好東西。這裏幾乎沒有冬天,因此,都不用儲存什麽幹草,不管是做青儲飼料,還是直接將豬牛羊放養在種著苜蓿的土地裏麵,都不是什麽壞主意。
這邊隻要不出格,各種稅率又都定得很低,所以,這些人的日子是真的過得很是不錯,可以說,這邊普通的百姓,論起生活質量來,起碼相當於中原的一個中等地主。
有著這樣的成績,在許多人眼裏,李悅就真的是治國之才,大大的明主了!
因此,在朝堂上碰了多次壁之後,就有人將主意打到了李悅頭上,不光是心裏想,他們還直接找過來了。
像是這會兒,李悅麵前就多了個說客,還是個來頭不小的說客,如今朝堂上鸞台尚書蘇味道的幼子蘇倇。
第161章
蘇味道在很多人看來,他其實是個不靠譜的宰相,他有個外號叫做蘇模稜,就是因為這傢夥總是和稀泥,從來不會說什麽準話,都是那種模稜兩可的話,總之,他不肯承擔任何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責任。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誰也不會覺得蘇味道會跟反武扯上任何關係,他膽子太小了,這傢夥放到後世,那就是職場上的老油條,擅長劃水摸魚,但是讓他去反抗領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知道蘇倇的身份的時候,對於如今朝堂上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李悅頓時懷疑這傢夥是冒充的。
蘇倇也很尷尬,事實上,他也不知道自個老爹居然是個潛在的反武擁李派。當年李治在的時候,雖說也喜歡用酷吏,提拔寒門官員,但是李治整體來說,還是個比較溫和的帝王,他做事還算是講規矩。而對於武則天來說,她卻不是什麽喜歡講規矩的人,真要是講規矩,她也坐不到如今這個位置上。
可以說,武周一朝,那是相當官不聊生,有明確的罪名,搞你!沒有明確的罪名,但是上頭對你有想法,搞你!捲入了黨爭,搞你!被酷吏盯上了,搞你……總之,蘇味道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官場的現實情況導致的,沒辦法,給武則天當官實在是太難了!
因此,當蘇倇知道蘇味道居然還懷著對李唐的一顆忠心的時候,蘇倇自個都覺得眼珠子都要掉了好吧!
「四郎啊,女皇陛下不是沒本事,但是自她當政以來,朝堂上已經是一片烏煙瘴氣,最重要的是,她得國也不正,又是女子,朝堂上真正心服口服的隻怕沒幾個。便是她那幾個娘家侄子,那幾位郡王,又如何呢?他們無非就是希望得到女皇留下來的那個位置,所以,如今女皇尚且強勢,自然沒什麽好說的,但是,她如今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她還能這般維持幾年呢?」蘇倇想到蘇味道在自家水閣裏頭跟自己說的話,心中也是有些膽寒。
琉球主要出口的除了糧食製品還有蔗糖製品之外,就是棕櫚製品,總之,主要依靠的還是農業。但是夷州島還有明州資源就要豐富得多,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這兩處都有了自己的特色產品,夷州這邊引入了桑蠶之後,又找了一些原本就精於織錦的織工過來,加上這邊自然資源豐富,能夠配製出各種顏色的染料,印染技術變得發達起來之後,這裏出產的絲綢變得更加鮮亮起來,銷量自然開始上漲。除此之外,還有那些多年生木本的香料,或者說是香木,同樣被人追捧。
在加工技術不行的時候,這些地方多半隻能是出售原材料,而如今嘛,精加工之後,這些就是當地的拳頭產品了,銷量一直很不錯。
總之,李悅治下,就算是新開發的金州,才過去的移民小日子也是過得有滋有味,隻要人口足夠,那麽,那裏發展起來也就是十年八載的事情。
來自中原的商人將在這些地方的見聞帶迴去之後,難免就會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因此,還真是有人對此很感興趣,一些有錢有閑的,居然就乘坐商船跑過來漲見識了!
這些人的話語權可比那些商人高得多,他們在看到了這裏的不同之後,自然是要迴去告訴別人的,這些消息傳遞到一些致力於撥亂反正,還政李唐的人也聽說了琉球這邊的不同。
說實話,諸夏的士大夫雖說腐朽的不少,但是即便是在王朝末年,還是有很多懷著致君堯舜,天下大同的心思的,哪怕很多時候僅僅是口號,但是,喊出來跟根本沒意識到,那就是兩迴事了。
另外,還有一些文官滿腦子都是什麽宗周,甚至一些食古不化的傢夥,還懷念什麽井田製度,總之,一些文人在李悅這邊倒真是見識到了什麽叫做小康之家了。這儼然就是孟子所說的一夫挾五口而治百畝,那個時候,一畝地才能收穫一石半,一年也就是收穫一季而已,而在琉球,懶一點的一年兩季,勤勞一點的一年三季。為了保證地力,甚至還搞出了休耕輪作的法子,三分之一的土地種植糧食,另外三分之二,就用來種植大豆乃至苜蓿。大豆可以用來榨油,各種豆製品也是好東西。苜蓿嘛,這就更好用了,這可是養牛養羊的好東西。這裏幾乎沒有冬天,因此,都不用儲存什麽幹草,不管是做青儲飼料,還是直接將豬牛羊放養在種著苜蓿的土地裏麵,都不是什麽壞主意。
這邊隻要不出格,各種稅率又都定得很低,所以,這些人的日子是真的過得很是不錯,可以說,這邊普通的百姓,論起生活質量來,起碼相當於中原的一個中等地主。
有著這樣的成績,在許多人眼裏,李悅就真的是治國之才,大大的明主了!
因此,在朝堂上碰了多次壁之後,就有人將主意打到了李悅頭上,不光是心裏想,他們還直接找過來了。
像是這會兒,李悅麵前就多了個說客,還是個來頭不小的說客,如今朝堂上鸞台尚書蘇味道的幼子蘇倇。
第161章
蘇味道在很多人看來,他其實是個不靠譜的宰相,他有個外號叫做蘇模稜,就是因為這傢夥總是和稀泥,從來不會說什麽準話,都是那種模稜兩可的話,總之,他不肯承擔任何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責任。
在這樣的情況下,任誰也不會覺得蘇味道會跟反武扯上任何關係,他膽子太小了,這傢夥放到後世,那就是職場上的老油條,擅長劃水摸魚,但是讓他去反抗領導,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知道蘇倇的身份的時候,對於如今朝堂上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了解的李悅頓時懷疑這傢夥是冒充的。
蘇倇也很尷尬,事實上,他也不知道自個老爹居然是個潛在的反武擁李派。當年李治在的時候,雖說也喜歡用酷吏,提拔寒門官員,但是李治整體來說,還是個比較溫和的帝王,他做事還算是講規矩。而對於武則天來說,她卻不是什麽喜歡講規矩的人,真要是講規矩,她也坐不到如今這個位置上。
可以說,武周一朝,那是相當官不聊生,有明確的罪名,搞你!沒有明確的罪名,但是上頭對你有想法,搞你!捲入了黨爭,搞你!被酷吏盯上了,搞你……總之,蘇味道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官場的現實情況導致的,沒辦法,給武則天當官實在是太難了!
因此,當蘇倇知道蘇味道居然還懷著對李唐的一顆忠心的時候,蘇倇自個都覺得眼珠子都要掉了好吧!
「四郎啊,女皇陛下不是沒本事,但是自她當政以來,朝堂上已經是一片烏煙瘴氣,最重要的是,她得國也不正,又是女子,朝堂上真正心服口服的隻怕沒幾個。便是她那幾個娘家侄子,那幾位郡王,又如何呢?他們無非就是希望得到女皇留下來的那個位置,所以,如今女皇尚且強勢,自然沒什麽好說的,但是,她如今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人生七十古來稀,她還能這般維持幾年呢?」蘇倇想到蘇味道在自家水閣裏頭跟自己說的話,心中也是有些膽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