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殺人什麽的,武家人並沒有心理障礙,但是礙著薛紹如今是在李悅的地盤,他們就有些躊躇不定起來。很多人都覺得李悅是個好脾氣的人,但是,武家兄弟幾個當年在閩越吃了虧,都覺得李悅就是典型的笑麵虎,麵子上一團和氣,其實下手從不容情。真要是得罪了李悅,迴頭肯定要報復迴來。
武家兄弟正在斟酌利弊的時候,李悅已經上書準備返迴閩越。武後麵上挽留了一下,之後便直接放行了。
司馬承禎雖說允諾了會派人隨行,但是,一方麵道門各個支脈傳信也需要一段時間,何況還得選擇合適的人,並不是所有的道士都願意跑到海外去傳教的;另一方麵就是,道門想要悶聲發大財,不想被佛門發現了他們的動靜,打算化整為零,以雲遊道人的方式,通過各個方向進入閩越乃至直接前往琉球夷洲。
所以,李悅一行算是輕車簡從,順順利利就返迴了泉州。
泉州那邊,薛紹發現太平沒有迴來,頓時有些失望黯然。薛紹如今心情也很矛盾,他當然跟太平有很深的感情,太平出身尊貴,並不驕縱,性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莫說還有個公主的身份加成,就算是沒有,這樣的媳婦也是許多人家都想要的。隻是,太平那個親媽實在是太要命,當年覺得薛顗和薛緒的妻子身份不夠尊貴,不配給太平做嫂子,差點沒逼著他兩個兄長休妻。
其實薛紹若是尋常功勳子弟,武則天未必會那般計較,關鍵薛紹也是公主之子,跟李家關係太親近,李治自然是覺得這是親上加親,給自個過世的姐姐一個保障,但是,武則天早就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自然覺得有些不滿。薛顗薛緒差不多都算是死在武則天手裏的,薛紹自個也差點完蛋,對武則天若說沒有恨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薛顗或許是自作自受,但是薛緒可沒摻和這事,就算是按照大唐律裏麵的連坐之法,薛緒這樣的身份,流放才是正常操作。
之前武則天以薛顗和薛緒遺孤的性命要挾太平,薛紹其實就已經有了不妙的預感。如今發現太平留在了洛陽,薛紹更是沉默了起來。
楊瑤猶豫了一下,還是勸道:「太平如今也是身不由己,何況,她是真的心裏有你,若非如此,以她的身份和所受到的愛重,如何會因為薛家而束手束腳呢?」
薛紹沉吟一番,嘆道:「我自是知道這個,隻是,如此隻會讓太平愈發為難!若是沒有我,她隻怕能夠走得更遠吧!」薛紹心裏頭還真是存了一點念頭,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想過,若是太平能夠登臨帝位,那麽,她的繼承人十有八九便是薛家的血脈。隻要這麽一想,薛紹都覺得血管都開始發燙起來。薛家雖說也算是世家,但是,在世家之中,也就是二流罷了,若是真能讓薛家的血脈成為這個帝國的主人,那麽,就算是自己死了,那又如何呢?
如今瞧見太平沒有迴來,薛紹就意識到,太平隻怕也有此心,因此,他這會兒心思便堅定了起來。
李悅不是什麽心思細膩的人,薛紹到底是個什麽打算,他也管不了那麽多,橫豎他算是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了。因此,說了一下太平如今的情況後,李悅跟楊瑤就得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女皇登基之後,明麵上似乎沒有什麽波瀾,但是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朝野內外難免會有一些波瀾,閩越這邊或多或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比如說,很有可能又有一些人會被流放過來。
李悅也不打算將閩越的人都遷移走,這些被流放的人,他們一個個都還懷著十分的希望,等著李唐復辟,他們便是功臣,到時候不僅會被赦免,甚至還會加官進爵,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會甘心跟著李悅出海。而李悅呢,如今需要的也不是這種人,閩越這麽多年來,掃盲教育一直都在開展,對於其中的優秀人才也會進行進一步地培養,而在這個時代,底層的官吏其實不需要太高的學問,他們最需要做的其實就是準確傳達上麵的命令,而不是將其歪曲,藉此牟利。
李悅需要一個有著強大的基層動員能力的國家,像是如今大唐的這些官吏,很顯然不符合這個要求,他們中就算是比較能幹的那種,放到後世那個體係裏頭,都差不多算得上是懶政的代表人物,因為除了正常的職責之外,他們大多數情況下就是什麽都不會多管的,甚至這個正常的職責,他們也僅僅就是負責很小一個範疇,其他的都會交給當地的小吏還有下麵的鄉紳豪族,這樣可以很好地降低治理成本,也能省去許多麻煩,畢竟很多時候不做不錯嘛!
如今李悅寧可招攬一幫不識字的貧民,也不願意找那些有著不錯的學問,還曾經有著不低官職的人,這些人是真不好伺候。
所以,這些流放過來的人還是老老實實接手因為李悅的移民導致空虛了不少的閩越吧,他們或許還能在閩越繼續圈地?隻不過能不能找得到多少人來種就是個問題了。
李悅對於自己離開之後,閩越的發展情況其實並不看好,就像是當年,李悅離開了自己的第一塊封地寧州一樣,寧州那時候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還算是可以的工業體係雛形,但是等到李悅走了之後,一開始還好,後來,那邊的什麽礦產還有作坊就都被瓜分掉了。皇家派出去的人完全玩不過那些世家大族,他們就保留了一個殼子,裏麵的技術還有技術工人都被挖了個幹淨。
武家兄弟正在斟酌利弊的時候,李悅已經上書準備返迴閩越。武後麵上挽留了一下,之後便直接放行了。
司馬承禎雖說允諾了會派人隨行,但是,一方麵道門各個支脈傳信也需要一段時間,何況還得選擇合適的人,並不是所有的道士都願意跑到海外去傳教的;另一方麵就是,道門想要悶聲發大財,不想被佛門發現了他們的動靜,打算化整為零,以雲遊道人的方式,通過各個方向進入閩越乃至直接前往琉球夷洲。
所以,李悅一行算是輕車簡從,順順利利就返迴了泉州。
泉州那邊,薛紹發現太平沒有迴來,頓時有些失望黯然。薛紹如今心情也很矛盾,他當然跟太平有很深的感情,太平出身尊貴,並不驕縱,性子溫柔體貼,善解人意,莫說還有個公主的身份加成,就算是沒有,這樣的媳婦也是許多人家都想要的。隻是,太平那個親媽實在是太要命,當年覺得薛顗和薛緒的妻子身份不夠尊貴,不配給太平做嫂子,差點沒逼著他兩個兄長休妻。
其實薛紹若是尋常功勳子弟,武則天未必會那般計較,關鍵薛紹也是公主之子,跟李家關係太親近,李治自然是覺得這是親上加親,給自個過世的姐姐一個保障,但是,武則天早就有了取而代之的心思,自然覺得有些不滿。薛顗薛緒差不多都算是死在武則天手裏的,薛紹自個也差點完蛋,對武則天若說沒有恨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薛顗或許是自作自受,但是薛緒可沒摻和這事,就算是按照大唐律裏麵的連坐之法,薛緒這樣的身份,流放才是正常操作。
之前武則天以薛顗和薛緒遺孤的性命要挾太平,薛紹其實就已經有了不妙的預感。如今發現太平留在了洛陽,薛紹更是沉默了起來。
楊瑤猶豫了一下,還是勸道:「太平如今也是身不由己,何況,她是真的心裏有你,若非如此,以她的身份和所受到的愛重,如何會因為薛家而束手束腳呢?」
薛紹沉吟一番,嘆道:「我自是知道這個,隻是,如此隻會讓太平愈發為難!若是沒有我,她隻怕能夠走得更遠吧!」薛紹心裏頭還真是存了一點念頭,夜深人靜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想過,若是太平能夠登臨帝位,那麽,她的繼承人十有八九便是薛家的血脈。隻要這麽一想,薛紹都覺得血管都開始發燙起來。薛家雖說也算是世家,但是,在世家之中,也就是二流罷了,若是真能讓薛家的血脈成為這個帝國的主人,那麽,就算是自己死了,那又如何呢?
如今瞧見太平沒有迴來,薛紹就意識到,太平隻怕也有此心,因此,他這會兒心思便堅定了起來。
李悅不是什麽心思細膩的人,薛紹到底是個什麽打算,他也管不了那麽多,橫豎他算是已經盡了自己的責任了。因此,說了一下太平如今的情況後,李悅跟楊瑤就得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女皇登基之後,明麵上似乎沒有什麽波瀾,但是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朝野內外難免會有一些波瀾,閩越這邊或多或少也會受到一些影響,比如說,很有可能又有一些人會被流放過來。
李悅也不打算將閩越的人都遷移走,這些被流放的人,他們一個個都還懷著十分的希望,等著李唐復辟,他們便是功臣,到時候不僅會被赦免,甚至還會加官進爵,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不會甘心跟著李悅出海。而李悅呢,如今需要的也不是這種人,閩越這麽多年來,掃盲教育一直都在開展,對於其中的優秀人才也會進行進一步地培養,而在這個時代,底層的官吏其實不需要太高的學問,他們最需要做的其實就是準確傳達上麵的命令,而不是將其歪曲,藉此牟利。
李悅需要一個有著強大的基層動員能力的國家,像是如今大唐的這些官吏,很顯然不符合這個要求,他們中就算是比較能幹的那種,放到後世那個體係裏頭,都差不多算得上是懶政的代表人物,因為除了正常的職責之外,他們大多數情況下就是什麽都不會多管的,甚至這個正常的職責,他們也僅僅就是負責很小一個範疇,其他的都會交給當地的小吏還有下麵的鄉紳豪族,這樣可以很好地降低治理成本,也能省去許多麻煩,畢竟很多時候不做不錯嘛!
如今李悅寧可招攬一幫不識字的貧民,也不願意找那些有著不錯的學問,還曾經有著不低官職的人,這些人是真不好伺候。
所以,這些流放過來的人還是老老實實接手因為李悅的移民導致空虛了不少的閩越吧,他們或許還能在閩越繼續圈地?隻不過能不能找得到多少人來種就是個問題了。
李悅對於自己離開之後,閩越的發展情況其實並不看好,就像是當年,李悅離開了自己的第一塊封地寧州一樣,寧州那時候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還算是可以的工業體係雛形,但是等到李悅走了之後,一開始還好,後來,那邊的什麽礦產還有作坊就都被瓜分掉了。皇家派出去的人完全玩不過那些世家大族,他們就保留了一個殼子,裏麵的技術還有技術工人都被挖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