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那都是太平自己的選擇,李悅和楊瑤都不會多插手。
事實上,太平的確有所動搖,當她一身盛裝看著自己的母親一步一步走到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上時,太平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以前的時候,大家理所當然覺得女性天生隻能處於輔助的位置,自從三皇五帝時候開始,做皇帝的就都是男子,便是宣太後,呂後這樣的女性,也一直隻能是以一個輔助的角色出現,當然,她們當權的時候,的確也是喧賓奪主了,但是,終究沒有真正坐上那個位置。
至於之前的那兩個所謂的女皇,一個就跟笑話一般,另一個呢,也不成什麽氣候,也就是自己的母親,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個女性帝王。
太平難免要問自己,如果是自己,有能力坐到那個位置上嗎?如果李弘還活著,甚至李賢也在洛陽,那麽太平是不會想這麽多的,這兩位李弘一直以來都比較出色,李賢呢,固然輸給了武後,但他也隻是政治上不太成熟,實際上本身能力也是有的,但是太平對比一下自己和李顯李旦這兩個兄長,頓時就覺得,我上我也行啊!
因此,在武則天召見太平,要求太平與薛紹和離,嫁給某個武家人的時候,太平直接就表示了反對。
太平其實很多時候,還是很能夠理解自己母親的一些想法的。武則天很多時候都處在一個比較主動的位置上,她從來不甘心為人操縱,因此,她跟李治的關係在很多時候,也是由武則天在主導。當然,那個時候主要是李治肯配合,李治屬於那種為了裏子,麵子上可以稍微退讓一點的,何況,他也需要自己的妻子幫著背一點黑鍋,表示自己就是軟弱了一點,之所以變成如今這個情況,都是皇後太強勢,自己也沒辦法啊!
因此,太平這會兒直接了當地表示,自己既然是第一位女皇的女兒,那麽,自己這個公主的身份其實跟皇子也沒什麽區別,憑什麽皇子都是納妃,自己就要出嫁?!自己已經有了一個丈夫,這就算是自己的原配正夫了,而且也不打算和離,這對幾個孩子不好,畢竟真要是這般,以後這幾個孩子算嫡出還是庶出呢?就算是想要再娶,那也隻能說是再納一個側,武家要是願意,那就選一個年輕俊傑給自己做側夫得了!
老實說,武則天也沒想到太平居然拿這個說事,頓時有些啞口無言,然後又有些欣賞起來,她很快意識到,太平的這個想法其實沒什麽問題。沒錯,她如今是皇女,也是有繼承權的,難道讓她嫁給武家人,給武家做嫁衣?就算是以武則天的本心,也不會想要拿自個的女兒去成全不怎麽親近的娘家侄子啊!
不過,武則天也直截了當地告訴太平,她一個女人,想要走到自己這一步,是需要很多支持者的,而如今,那些臣子支持的要麽是李顯李旦,要麽就是武家兄弟,他們不一定能夠容忍再出一個女皇了,所以,她若是不能跟武家聯姻,那麽,今後的路會很難走。
太平也沒有猶豫,直接說道:「我若是靠著這個走到最後,那麽到了後來,勢必要受到掣肘,到時候,空有名分,其他又有什麽?」
武則天覺得自己需要以一個更新穎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這個女兒了,她一直覺得這個女兒聰明是聰明,但是,難免太過兒女情長了一些。對於她這樣的人來說,兒女情長實在是太過多餘。她當年找上李治,難道是因為真的愛李治嗎?或許是有一些的,但是這僅僅是一小部分。她那時候僅僅就是為了自救而已,畢竟,她入宮的時候年齡小,一開始的時候,還有著雄心壯誌,覺得自己可以取代長孫皇後的位置,哪裏知道,別看李世民是個海王,人家對長孫皇後是真的很有感情,長孫皇後過世之後,後宮唯一出生的孩子就是楊妃所出的李明。她美貌固然有,但是比起聰慧內斂的長孫皇後,她聰明外露,簡直是有些咄咄逼人,這無疑不符合李世民的審美,因此,她不過就是得寵了一小陣子,便迅速失寵,在後宮之中,論起寵愛,遠遠不如與她前後腳進宮的徐惠。
沒有寵愛,沒有孩子,若是再沒有別的出路,她就隻能在青春年華青燈古佛。武則天進宮可不是來到此一遊的,論長遠,她是想要展現自己的智慧才學,論眼前,她是想要給母親姐妹爭口氣,報復武家。如此一來,她必須要自救。因此,她選中了已經被冊封為太子的李治。
一開始的時候,武則天其實隻是想要有個孩子,確保自己不會在李世民死後被送到感業寺,但是,隨著李治與她之間感情的加深,武則天才有了更多的想法。她假裝自己愛李治愛得不能自拔,實際上,她一直守著一份清明,她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跟李治相愛的那個人。
武則天一直以來,目標明確,心誌堅定,這才有了如今這位女皇。她之前一直覺得太平被愛情迷惑,滿腦子都是自己那個小家,但是如今卻發現,不管是因為之前所受到的刺激,還是自己登基造成的直觀影響,這個女兒以一種異乎尋常的速度成熟了起來,這讓武後不免頗為滿意。作為一個女性,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繼任者還是女性,而不是自己那兩個懦弱無能的兒子,還有自己娘家那些有奶便是娘,見風使舵,人品一般的侄子。
有了太平的這番話,武則天頓時就有了想法,她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朕就給你這個機會,你要向朕證明,你有這個能力,否則的話,你隻能在武家選一個人嫁了,免得等朕一走,你連自己都無法保全!」
事實上,太平的確有所動搖,當她一身盛裝看著自己的母親一步一步走到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上時,太平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以前的時候,大家理所當然覺得女性天生隻能處於輔助的位置,自從三皇五帝時候開始,做皇帝的就都是男子,便是宣太後,呂後這樣的女性,也一直隻能是以一個輔助的角色出現,當然,她們當權的時候,的確也是喧賓奪主了,但是,終究沒有真正坐上那個位置。
至於之前的那兩個所謂的女皇,一個就跟笑話一般,另一個呢,也不成什麽氣候,也就是自己的母親,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一個女性帝王。
太平難免要問自己,如果是自己,有能力坐到那個位置上嗎?如果李弘還活著,甚至李賢也在洛陽,那麽太平是不會想這麽多的,這兩位李弘一直以來都比較出色,李賢呢,固然輸給了武後,但他也隻是政治上不太成熟,實際上本身能力也是有的,但是太平對比一下自己和李顯李旦這兩個兄長,頓時就覺得,我上我也行啊!
因此,在武則天召見太平,要求太平與薛紹和離,嫁給某個武家人的時候,太平直接就表示了反對。
太平其實很多時候,還是很能夠理解自己母親的一些想法的。武則天很多時候都處在一個比較主動的位置上,她從來不甘心為人操縱,因此,她跟李治的關係在很多時候,也是由武則天在主導。當然,那個時候主要是李治肯配合,李治屬於那種為了裏子,麵子上可以稍微退讓一點的,何況,他也需要自己的妻子幫著背一點黑鍋,表示自己就是軟弱了一點,之所以變成如今這個情況,都是皇後太強勢,自己也沒辦法啊!
因此,太平這會兒直接了當地表示,自己既然是第一位女皇的女兒,那麽,自己這個公主的身份其實跟皇子也沒什麽區別,憑什麽皇子都是納妃,自己就要出嫁?!自己已經有了一個丈夫,這就算是自己的原配正夫了,而且也不打算和離,這對幾個孩子不好,畢竟真要是這般,以後這幾個孩子算嫡出還是庶出呢?就算是想要再娶,那也隻能說是再納一個側,武家要是願意,那就選一個年輕俊傑給自己做側夫得了!
老實說,武則天也沒想到太平居然拿這個說事,頓時有些啞口無言,然後又有些欣賞起來,她很快意識到,太平的這個想法其實沒什麽問題。沒錯,她如今是皇女,也是有繼承權的,難道讓她嫁給武家人,給武家做嫁衣?就算是以武則天的本心,也不會想要拿自個的女兒去成全不怎麽親近的娘家侄子啊!
不過,武則天也直截了當地告訴太平,她一個女人,想要走到自己這一步,是需要很多支持者的,而如今,那些臣子支持的要麽是李顯李旦,要麽就是武家兄弟,他們不一定能夠容忍再出一個女皇了,所以,她若是不能跟武家聯姻,那麽,今後的路會很難走。
太平也沒有猶豫,直接說道:「我若是靠著這個走到最後,那麽到了後來,勢必要受到掣肘,到時候,空有名分,其他又有什麽?」
武則天覺得自己需要以一個更新穎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這個女兒了,她一直覺得這個女兒聰明是聰明,但是,難免太過兒女情長了一些。對於她這樣的人來說,兒女情長實在是太過多餘。她當年找上李治,難道是因為真的愛李治嗎?或許是有一些的,但是這僅僅是一小部分。她那時候僅僅就是為了自救而已,畢竟,她入宮的時候年齡小,一開始的時候,還有著雄心壯誌,覺得自己可以取代長孫皇後的位置,哪裏知道,別看李世民是個海王,人家對長孫皇後是真的很有感情,長孫皇後過世之後,後宮唯一出生的孩子就是楊妃所出的李明。她美貌固然有,但是比起聰慧內斂的長孫皇後,她聰明外露,簡直是有些咄咄逼人,這無疑不符合李世民的審美,因此,她不過就是得寵了一小陣子,便迅速失寵,在後宮之中,論起寵愛,遠遠不如與她前後腳進宮的徐惠。
沒有寵愛,沒有孩子,若是再沒有別的出路,她就隻能在青春年華青燈古佛。武則天進宮可不是來到此一遊的,論長遠,她是想要展現自己的智慧才學,論眼前,她是想要給母親姐妹爭口氣,報復武家。如此一來,她必須要自救。因此,她選中了已經被冊封為太子的李治。
一開始的時候,武則天其實隻是想要有個孩子,確保自己不會在李世民死後被送到感業寺,但是,隨著李治與她之間感情的加深,武則天才有了更多的想法。她假裝自己愛李治愛得不能自拔,實際上,她一直守著一份清明,她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跟李治相愛的那個人。
武則天一直以來,目標明確,心誌堅定,這才有了如今這位女皇。她之前一直覺得太平被愛情迷惑,滿腦子都是自己那個小家,但是如今卻發現,不管是因為之前所受到的刺激,還是自己登基造成的直觀影響,這個女兒以一種異乎尋常的速度成熟了起來,這讓武後不免頗為滿意。作為一個女性,她自然是希望自己的繼任者還是女性,而不是自己那兩個懦弱無能的兒子,還有自己娘家那些有奶便是娘,見風使舵,人品一般的侄子。
有了太平的這番話,武則天頓時就有了想法,她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朕就給你這個機會,你要向朕證明,你有這個能力,否則的話,你隻能在武家選一個人嫁了,免得等朕一走,你連自己都無法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