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珠不以為然地說道:「還有什麽,無非就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唄!他以為自己是太子,就理所當然應該是儲君,可以代替聖人行使聖人的權柄,可實際上呢,他才做了多久太子,手裏頭連信得過的兵馬都沒有,就上躥下跳地想要執掌大權了,他不倒黴誰倒黴!」
明珠自個是帶兵的人,最是明白,手裏頭沒有兵馬,什麽權勢那都是虛的。李賢連這點都沒看明白,活該他被廢!
李悅又看向了李晞,問道:「你呢,你覺得是什麽原因?」
李晞撇了撇嘴,說道:「阿姐說得沒錯,他就是太著急了,他前麵還有一個太子兄長呢,他要是跟著那位學,如今多半不會出現這種事情!」李晞別看年紀不大,實際上腦袋也很靈光,前麵有個還算是成功的案例,不管李弘到底是因為什麽緣故做了多年太子,都沒真正沾手什麽要緊的事情,但是,李弘做太子做得成功到死了都被追封為皇帝,就知道他做得怎麽樣了!李賢還被李弘手把手教了那麽長時間呢,結果這一點都沒看明白,那真是活該倒黴!
李悅也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拍了拍他們的頭,說道:「你們說得都不錯,不過這些也就是一個方麵,自個再迴去好好想一想吧!」
明珠和李晞對視了一眼,然後便退下了,楊瑤看著李悅,卻是說道:「難不成十五郎你以後也要這般考驗下麵的兒女不成,要不然怎麽讓他們想這個!」
李悅笑道:「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咱倆能庇護他們多久呢?他們各有各的前程,以後這些東西都是要掌握住一些的,要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被下麵人糊弄?李賢那小子,也是被那些世家給糊弄住了,要不然,他不至於這般不智,所以啊,咱們如今也該讓孩子們學得聰明一點,免得以後被下麵的人給糊弄了!」
楊瑤點了點頭,然後又是嘆道:「如今天後娘娘也就是兩個能用的兒子了,也不知道下一個太子是誰?」
李悅不以為然地說道:「隨便是誰吧,反正跟咱們關係不大!咱們過些年就走人了,中原發生什麽事情,也波及不到咱們頭上。迴頭誰做皇帝,跟咱們都沒關係,咱們該幹嘛幹嘛就是!要是真有什麽亂子,咱們還能趁機多撈點人口迴去!唉,海外那麽大的地方,咱們隻能眼睜睜看著,就是人太少了!」
楊瑤對此也覺得很遺憾,所謂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在大唐做藩王並不是什麽鐵飯碗,李治上位之後,倒黴的宗室不是一個兩個,等到下一任皇帝登基,自家跟對方關係隻會更加疏遠,所以,留在中原不是什麽長久之計,能夠海外稱王,自然是再明智不過的選擇。起碼以後大唐這邊幹涉不到李悅這一係的傳承,也管不到李悅的內政了。
「所以,咱們這邊還是再加快點速度吧!」閩越如今日子過得好,以至於南越的越人都有想要跟著過來一起出海的。這邊的百姓在後世也是熱衷於出去討生活的,比起困守在家中,他們還是覺得跟著李悅更有前途。李悅如今感覺到了很大的緊迫感,所以,他也顧不得許多,決定加快移民速度了。
楊瑤點了點頭,楊家之前遷移了不少人去了琉球群島,其他人也不會再走了,楊瑤也不會再對楊家說什麽,免得人多嘴雜,將李悅這邊的事情泄露出去。琉球群島除了夷州島大一點,其他的島嶼並不大,而且在很多人眼裏,夷州島大多數地方都是山林湖泊,真正能夠利用的地方比起閩越還要小許多,所以大家並沒有多少嫉妒之心,真要是知道李悅找到了一個堪比大唐隴西道甚至還更大一圈的大島,那麽,不知道多少人要眼紅呢,說不得就會鋌而走險,逼著李悅將到手的好處吐出來。所以,這事隻能由李悅那些心腹去做,在李悅還沒真的完全消化明州之前,不能泄露出去。
李悅這邊感受不到李賢被廢造成的影響,實際上,朝堂上如今並不太平。即便是那些寒門士子,對於李賢被廢的事情,依舊是存在一些疑慮的。李賢被廢的罪名是謀逆,但實際上,李賢根本沒這個必要,畢竟,李治身體不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其實大家好幾年之後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畢竟,當年李弘薨逝之後,李治那一場病實在是比較嚇人,就算後來好起來了,但是這幾年李治都深居簡出,很多人都在暗中猜測李治還能再活幾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賢這個太子犯得著造反?
因此,隻要是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事多半是武後在構陷,所謂虎毒不食子,武後這一作為讓許多人都有些毛骨悚然。事實上,做皇帝的廢了太子的不知道有多少,但問題是,武後不是皇帝,她是個女人,在大家刻板的印象裏麵,女人就該溫柔賢淑,柔情似水,對孩子耗盡心血。結果如今發現武後連兒子都不放過,頓時就突破了許多人的心理底線。
因此,即便是許多受益與武後當政,才得以一展抱負的寒門士子如今也對李賢產生了極大的同情,根本沒想過李賢的屁股是坐在世家那邊的,李賢上了台之後,他們未必能有什麽好日子過。但是,他們如今根本想不到這麽多,隻會想到武後當政,他們這些官員若是得罪了武後,那麽,定然也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
因此,朝堂上頓時又暗潮洶湧起來,李治不吭聲,那些人就開始想辦法去影響李顯和李旦,甚至還有人找了一些亡命之徒,企圖劫走李賢,擁立李賢為所謂的正統。
明珠自個是帶兵的人,最是明白,手裏頭沒有兵馬,什麽權勢那都是虛的。李賢連這點都沒看明白,活該他被廢!
李悅又看向了李晞,問道:「你呢,你覺得是什麽原因?」
李晞撇了撇嘴,說道:「阿姐說得沒錯,他就是太著急了,他前麵還有一個太子兄長呢,他要是跟著那位學,如今多半不會出現這種事情!」李晞別看年紀不大,實際上腦袋也很靈光,前麵有個還算是成功的案例,不管李弘到底是因為什麽緣故做了多年太子,都沒真正沾手什麽要緊的事情,但是,李弘做太子做得成功到死了都被追封為皇帝,就知道他做得怎麽樣了!李賢還被李弘手把手教了那麽長時間呢,結果這一點都沒看明白,那真是活該倒黴!
李悅也沒有再多說什麽,隻是拍了拍他們的頭,說道:「你們說得都不錯,不過這些也就是一個方麵,自個再迴去好好想一想吧!」
明珠和李晞對視了一眼,然後便退下了,楊瑤看著李悅,卻是說道:「難不成十五郎你以後也要這般考驗下麵的兒女不成,要不然怎麽讓他們想這個!」
李悅笑道:「天有不測風雲,誰知道咱倆能庇護他們多久呢?他們各有各的前程,以後這些東西都是要掌握住一些的,要不然的話,豈不是要被下麵人糊弄?李賢那小子,也是被那些世家給糊弄住了,要不然,他不至於這般不智,所以啊,咱們如今也該讓孩子們學得聰明一點,免得以後被下麵的人給糊弄了!」
楊瑤點了點頭,然後又是嘆道:「如今天後娘娘也就是兩個能用的兒子了,也不知道下一個太子是誰?」
李悅不以為然地說道:「隨便是誰吧,反正跟咱們關係不大!咱們過些年就走人了,中原發生什麽事情,也波及不到咱們頭上。迴頭誰做皇帝,跟咱們都沒關係,咱們該幹嘛幹嘛就是!要是真有什麽亂子,咱們還能趁機多撈點人口迴去!唉,海外那麽大的地方,咱們隻能眼睜睜看著,就是人太少了!」
楊瑤對此也覺得很遺憾,所謂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在大唐做藩王並不是什麽鐵飯碗,李治上位之後,倒黴的宗室不是一個兩個,等到下一任皇帝登基,自家跟對方關係隻會更加疏遠,所以,留在中原不是什麽長久之計,能夠海外稱王,自然是再明智不過的選擇。起碼以後大唐這邊幹涉不到李悅這一係的傳承,也管不到李悅的內政了。
「所以,咱們這邊還是再加快點速度吧!」閩越如今日子過得好,以至於南越的越人都有想要跟著過來一起出海的。這邊的百姓在後世也是熱衷於出去討生活的,比起困守在家中,他們還是覺得跟著李悅更有前途。李悅如今感覺到了很大的緊迫感,所以,他也顧不得許多,決定加快移民速度了。
楊瑤點了點頭,楊家之前遷移了不少人去了琉球群島,其他人也不會再走了,楊瑤也不會再對楊家說什麽,免得人多嘴雜,將李悅這邊的事情泄露出去。琉球群島除了夷州島大一點,其他的島嶼並不大,而且在很多人眼裏,夷州島大多數地方都是山林湖泊,真正能夠利用的地方比起閩越還要小許多,所以大家並沒有多少嫉妒之心,真要是知道李悅找到了一個堪比大唐隴西道甚至還更大一圈的大島,那麽,不知道多少人要眼紅呢,說不得就會鋌而走險,逼著李悅將到手的好處吐出來。所以,這事隻能由李悅那些心腹去做,在李悅還沒真的完全消化明州之前,不能泄露出去。
李悅這邊感受不到李賢被廢造成的影響,實際上,朝堂上如今並不太平。即便是那些寒門士子,對於李賢被廢的事情,依舊是存在一些疑慮的。李賢被廢的罪名是謀逆,但實際上,李賢根本沒這個必要,畢竟,李治身體不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其實大家好幾年之後就做好了相關的準備,畢竟,當年李弘薨逝之後,李治那一場病實在是比較嚇人,就算後來好起來了,但是這幾年李治都深居簡出,很多人都在暗中猜測李治還能再活幾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李賢這個太子犯得著造反?
因此,隻要是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事多半是武後在構陷,所謂虎毒不食子,武後這一作為讓許多人都有些毛骨悚然。事實上,做皇帝的廢了太子的不知道有多少,但問題是,武後不是皇帝,她是個女人,在大家刻板的印象裏麵,女人就該溫柔賢淑,柔情似水,對孩子耗盡心血。結果如今發現武後連兒子都不放過,頓時就突破了許多人的心理底線。
因此,即便是許多受益與武後當政,才得以一展抱負的寒門士子如今也對李賢產生了極大的同情,根本沒想過李賢的屁股是坐在世家那邊的,李賢上了台之後,他們未必能有什麽好日子過。但是,他們如今根本想不到這麽多,隻會想到武後當政,他們這些官員若是得罪了武後,那麽,定然也不會有什麽好日子過。
因此,朝堂上頓時又暗潮洶湧起來,李治不吭聲,那些人就開始想辦法去影響李顯和李旦,甚至還有人找了一些亡命之徒,企圖劫走李賢,擁立李賢為所謂的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