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過得飛快,過了正旦之後沒多久,李悅便準備返迴封地。
第99章
幹封二年,李悅大婚。在長安盤桓數日之後,就準備直接返迴泉州。
如今交通比起以前方便太多了,經過了好幾年的工期,長安到洛陽的軌道總算是修建成功了,雖說其他地方也盼著跟著修軌道,但是,之前光是修到洛陽的軌道就花費了大筆的錢財,李治還得修大明宮和自己的陵墓,洛陽那邊的宮室還得再修幾座,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李治又不願意採納李悅的建議,直接將軌道分段承包出去,因此,如今各地的人隻能眼巴巴地看著關中到寧州,到洛陽,還有漢中到益州的軌道每日裏大批的車輛行駛過去,每天眼看著都是大量的財富從眼前飛過,可惜的是,李治不鬆口,不肯讓私人承建,也不肯讓商人承包,這事也就隻能慢慢來了。
而李悅那邊,閩越多山,修建軌道也沒那麽方便,畢竟,那裏不像是益州,能夠搜羅到大量的工奴,不計成本地開山修路,李悅這邊,每一個人口都是非常寶貴的,修路的事情,還是緩一緩。不過,他這邊的煤渣路,甚至還有瀝青路可是不少,如今閩越的道路可是非常暢通的,上山雖說依舊不容易,但是山下嘛,交通還是非常暢通的。
像是現在,李悅帶著新婚的妻子楊瑤,想要返迴泉州,要麽就是跟原來一樣,從洛陽走運河往江南,再從江南進入嶺南,隻要到了閩地,那邊的路就好走了。而這一次,李悅卻是決定走海路,走運河到山東,在膠州那邊改乘福船,南下泉州。
其實這不是李悅的想法,而是楊瑤的想法。別說是這年頭的船了,就是後世那種巨大的遠洋渡輪,那已經非常平穩了,但是坐上頭,依舊有人會暈船呢!海船和運河船完全是兩個概念,運河上就算是有些風浪,但是那也沒多大,暈船的人很少,一般情況下,含一片薑片也能緩解一些,適應了也就好了。而在海上呢,最風平浪靜的時候,船隻也是在不停顛簸的,福船就算是遠比樓船穩定,但是該暈船還是要暈船,這年頭可沒什麽特效的暈船藥,在海上暈船,想反悔都來不及,一個不小心,那真的是要死人的!
可是楊瑤卻非常堅持,楊瑤的想法也很簡單,她既然要去做閩王妃,那麽,以後跟大海打交道是免不了的事情,如今就該適應一下。何況,她自覺自己身體很好,平時也會騎馬射獵,之前在運河上也一點暈船的跡象也沒有,另外就是,隨行的還有醫者,真要是暈船受不了,就在下一個港口下船便是,但是,總歸是要嚐試一下的。
李悅對於楊瑤的想法還是比較支持的,這個時候鍛鍊一下,說不定以後真的用得上。李悅不會將所以的事情都寄托在其他人的良心還有親情上,誰知道武則天將來想要當皇帝,會不會拿自個開刀,到時候說不定就要坐船跑路了。
雖說李悅如今還沒開始移民,但是在琉球島那邊,已經搞了個加工基地,像是捕殺了鯨魚,就在琉球群島那邊進行初步加工。主要也是高句麗那邊也開始捕殺鯨魚了,甚至,靠近高句麗那邊的倭人也打起了這個主意,比起高句麗,倭人日子隻有更難過的,國土狹小,土地貧瘠,還多災多難,如今發現有了更加簡單的食物來源,他們哪有不加入的道理。
一大堆的小船舢板,甚至連木盆什麽的都有,他們一個個悍不畏死,你這邊才將□□射出去呢,那邊就有人鑽到鯨群裏頭拿著木頭的叉子在那裏戳來戳去,哪怕那些鯨魚再溫順,攤上這樣的,也會暴躁起來,經常會引發混亂,那些體型巨大的鯨魚發起飆來,幾個衝撞,船說不定就要散架。而且他們一個個一點都不考慮什麽可持續發展,李悅他們捕鯨有規矩,不會捕殺幼鯨和帶著幼鯨的母鯨,他們可沒這個意識,比起大型的鯨魚來說,幼鯨其實更容易捕殺,另外捕殺了鯨魚之後,他們往往直接拖到附近的島嶼上,就近砍伐樹木,處理鯨魚,他們的手藝也比較差,消耗的柴火更多,而且搞出來的東西質量也一般。偏偏甚至還冒名壓價出售鯨魚油之類的高附加值產品,這年頭也沒什麽商標法,版權法,總不能為了這點事,李悅就讓人大開殺戒吧。事實上,如今捕鯨的也不隻是李悅跟高句麗人和倭人,扶餘人,北方一些富有冒險精神的家族也開始向李悅訂購捕鯨船北上,他們可比李悅蠻橫多了,互相之間常有爭鬥,有的時候,直接在海上打起來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好在這些鯨魚本來就是常年在南北極之間往返的,有洋流匯聚的地方,幾乎都能夠發現他們的蹤影,李悅他們主要捕殺的是一些大型鯨魚,沒必要在那點地方折騰,至於再往北,雖說也有大量的鯨魚在那裏棲息繁衍,所以,他們在搞明白了鯨魚的遷徙路線之後,就幹脆不再繼續北上,就在附近的海域尋找鯨魚的蹤跡,拖到琉球群島進行初步加工,然後再運輸迴來。
琉球群島那邊真正出現國家的概念,都已經是晚唐或者說是宋朝的事情了,甚至那種所謂的國家,還充滿著神話的意味,那裏如今就是原始部族的形態,這邊物產相對比較豐富,土著日子也過得也還算不錯,閩地的船隊過去之後,他們也沒有擄掠當地土著為奴的意思,主要是這裏的土著性情比較溫和,並沒有多少攻擊性,他們似乎聽聞過中原的消息,對中原頗為傾慕,那些部族的首領恨不得立刻就能拋下一切,入籍大唐。
第99章
幹封二年,李悅大婚。在長安盤桓數日之後,就準備直接返迴泉州。
如今交通比起以前方便太多了,經過了好幾年的工期,長安到洛陽的軌道總算是修建成功了,雖說其他地方也盼著跟著修軌道,但是,之前光是修到洛陽的軌道就花費了大筆的錢財,李治還得修大明宮和自己的陵墓,洛陽那邊的宮室還得再修幾座,花錢的地方實在是太多,李治又不願意採納李悅的建議,直接將軌道分段承包出去,因此,如今各地的人隻能眼巴巴地看著關中到寧州,到洛陽,還有漢中到益州的軌道每日裏大批的車輛行駛過去,每天眼看著都是大量的財富從眼前飛過,可惜的是,李治不鬆口,不肯讓私人承建,也不肯讓商人承包,這事也就隻能慢慢來了。
而李悅那邊,閩越多山,修建軌道也沒那麽方便,畢竟,那裏不像是益州,能夠搜羅到大量的工奴,不計成本地開山修路,李悅這邊,每一個人口都是非常寶貴的,修路的事情,還是緩一緩。不過,他這邊的煤渣路,甚至還有瀝青路可是不少,如今閩越的道路可是非常暢通的,上山雖說依舊不容易,但是山下嘛,交通還是非常暢通的。
像是現在,李悅帶著新婚的妻子楊瑤,想要返迴泉州,要麽就是跟原來一樣,從洛陽走運河往江南,再從江南進入嶺南,隻要到了閩地,那邊的路就好走了。而這一次,李悅卻是決定走海路,走運河到山東,在膠州那邊改乘福船,南下泉州。
其實這不是李悅的想法,而是楊瑤的想法。別說是這年頭的船了,就是後世那種巨大的遠洋渡輪,那已經非常平穩了,但是坐上頭,依舊有人會暈船呢!海船和運河船完全是兩個概念,運河上就算是有些風浪,但是那也沒多大,暈船的人很少,一般情況下,含一片薑片也能緩解一些,適應了也就好了。而在海上呢,最風平浪靜的時候,船隻也是在不停顛簸的,福船就算是遠比樓船穩定,但是該暈船還是要暈船,這年頭可沒什麽特效的暈船藥,在海上暈船,想反悔都來不及,一個不小心,那真的是要死人的!
可是楊瑤卻非常堅持,楊瑤的想法也很簡單,她既然要去做閩王妃,那麽,以後跟大海打交道是免不了的事情,如今就該適應一下。何況,她自覺自己身體很好,平時也會騎馬射獵,之前在運河上也一點暈船的跡象也沒有,另外就是,隨行的還有醫者,真要是暈船受不了,就在下一個港口下船便是,但是,總歸是要嚐試一下的。
李悅對於楊瑤的想法還是比較支持的,這個時候鍛鍊一下,說不定以後真的用得上。李悅不會將所以的事情都寄托在其他人的良心還有親情上,誰知道武則天將來想要當皇帝,會不會拿自個開刀,到時候說不定就要坐船跑路了。
雖說李悅如今還沒開始移民,但是在琉球島那邊,已經搞了個加工基地,像是捕殺了鯨魚,就在琉球群島那邊進行初步加工。主要也是高句麗那邊也開始捕殺鯨魚了,甚至,靠近高句麗那邊的倭人也打起了這個主意,比起高句麗,倭人日子隻有更難過的,國土狹小,土地貧瘠,還多災多難,如今發現有了更加簡單的食物來源,他們哪有不加入的道理。
一大堆的小船舢板,甚至連木盆什麽的都有,他們一個個悍不畏死,你這邊才將□□射出去呢,那邊就有人鑽到鯨群裏頭拿著木頭的叉子在那裏戳來戳去,哪怕那些鯨魚再溫順,攤上這樣的,也會暴躁起來,經常會引發混亂,那些體型巨大的鯨魚發起飆來,幾個衝撞,船說不定就要散架。而且他們一個個一點都不考慮什麽可持續發展,李悅他們捕鯨有規矩,不會捕殺幼鯨和帶著幼鯨的母鯨,他們可沒這個意識,比起大型的鯨魚來說,幼鯨其實更容易捕殺,另外捕殺了鯨魚之後,他們往往直接拖到附近的島嶼上,就近砍伐樹木,處理鯨魚,他們的手藝也比較差,消耗的柴火更多,而且搞出來的東西質量也一般。偏偏甚至還冒名壓價出售鯨魚油之類的高附加值產品,這年頭也沒什麽商標法,版權法,總不能為了這點事,李悅就讓人大開殺戒吧。事實上,如今捕鯨的也不隻是李悅跟高句麗人和倭人,扶餘人,北方一些富有冒險精神的家族也開始向李悅訂購捕鯨船北上,他們可比李悅蠻橫多了,互相之間常有爭鬥,有的時候,直接在海上打起來都不是什麽稀罕事。
好在這些鯨魚本來就是常年在南北極之間往返的,有洋流匯聚的地方,幾乎都能夠發現他們的蹤影,李悅他們主要捕殺的是一些大型鯨魚,沒必要在那點地方折騰,至於再往北,雖說也有大量的鯨魚在那裏棲息繁衍,所以,他們在搞明白了鯨魚的遷徙路線之後,就幹脆不再繼續北上,就在附近的海域尋找鯨魚的蹤跡,拖到琉球群島進行初步加工,然後再運輸迴來。
琉球群島那邊真正出現國家的概念,都已經是晚唐或者說是宋朝的事情了,甚至那種所謂的國家,還充滿著神話的意味,那裏如今就是原始部族的形態,這邊物產相對比較豐富,土著日子也過得也還算不錯,閩地的船隊過去之後,他們也沒有擄掠當地土著為奴的意思,主要是這裏的土著性情比較溫和,並沒有多少攻擊性,他們似乎聽聞過中原的消息,對中原頗為傾慕,那些部族的首領恨不得立刻就能拋下一切,入籍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