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家這邊盤算著如何能夠在李悅這裏得到足夠的好處,而李悅呢,也生出了在楊家拉壯丁的主意,閩越是真的缺人,從頭開始教導實在是太慢了,還是先弄一些本來就識文斷字的過去,稍微培訓一下,一些簡單的研究工作差不多就能上手了,這能節約多少時間啊!至於楊家同不同意,李悅覺得很有信心,比起在長安,其實閩越對人才的環境更友好,尤其是楊家這樣的出身,老李家能一直供著楊家,但是,前朝宗室這樣的存在,在新朝是幾乎不可能拿到實權的。
不過,李悅又不在乎這個,難不成楊家還有本事在閩越立國不成!懷著這樣的想法,李悅這邊又得到了一次與楊瑤婚前相見的機會。
第96章
李悅跟楊瑤算起來還沒有完全走完訂親的程序,所以,這個時候就算是見麵,也不算是違背了規矩。
楊瑤如今其實有些小煩惱,剛開始的時候,真正同等階層有意向競爭的貴女其實很少,但是等到她得到了李悅乃至皇家的認可,頓時酸言酸語就來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別人的才是最好的,原本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一旦落到了其他人手裏,頓時許多人就覺得不甘心起來。
好在楊瑤本身也不是什麽非常喜歡社交的人,因此,她幹脆躲在家裏很少出門,也就是跟家裏的女孩子湊在一起說說話。好在楊家這些姑娘之間關係其實都還算是和睦,家裏出的王妃也不少,嫡出的女孩子多半嫁得都不錯,楊瑤婚後還得去閩越,因此,家裏的姐妹們不光沒有嫉妒,有的還有點同情。不過,楊瑤卻不覺得自己的選擇有什麽不好的地方,距離長安越近,是非其實越多。所以,還不如跳出這個是非之地,在外麵自然是海闊天空。
哪知道,就在她準備等著風頭過去了再出去社交的時候,她又接到了帖子。
這份帖子是城陽公主發過來,城陽公主在長安還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她從小記在長孫皇後名下,與親生無異,李治對這個姐姐也一直非常親厚,在這樣的情況下,城陽公主乃至薛家行事都得向著帝後靠攏。既然帝後都喜歡李悅,那麽,城陽公主就也表現得對李悅這個弟弟非常親厚。
城陽公主其實心中也有些隱憂,她長子薛顗因為身為公主之子的緣故,早早就得了蔭封,不過,他也是個有雄心壯誌的,在宗室之中,跟琅琊王李沖關係一直很不錯。別人不知道,城陽公主還不知道嘛。李治對那些異母的兄弟可沒什麽好感,越王李貞是燕德妃之子,在宗室之中還有些賢名,問題是,對於李治來說,一個有賢名的年長宗室,那就不是什麽好宗室,因此,李治名義上對李貞這個兄長頗為親厚,實際上卻很是防備,李治繼位之後,李貞先是被調入京城,擔任左衛大將軍,後來又被冊封為安州都督,之後又改任相州刺史,名義上都是主官,實際上飽受掣肘。
城陽公主自幼在長孫皇後膝下長大,自然還是很有政治敏感度的,她這個兒子,你就算是要跟宗室裏頭的同輩或者是長輩親厚,也不該選李貞李沖父子這樣的,最好就選那些沒什麽實權,也沒什麽野心的,或者是深得聖心的,李沖這樣的,那真是一場麻煩。
隻是城陽公主性子溫柔,勸過薛顗幾次之後,薛顗也是不肯聽從,城陽公主無奈之下,便想著釜底抽薪,將兒子分派到其他地方去,也省得他跟李沖在一塊廝混。然後,城陽公主就想到了李悅。
閩越雖說比較遠,環境也比較艱苦,但是讓兒子吃幾年苦,總比他走錯了路,斷送掉自己的前程甚至是性命來得好!薛家之前也搭上了東風,在瓊州崖州那邊搞起了香料種植買賣,某種意義上算是搭上了李悅這條船,但是,想要將自個兒子託付給李悅,城陽公主還是覺得自己需要跟李悅有更進一步的交情才行。李悅常年不在長安,但是他未婚妻楊瑤起碼近兩年都會留在長安,如此,城陽公主才親自給楊瑤下了帖子,請她參加自家的宴會。
楊瑤也是冰雪聰明之人,之前就算是城陽公主府舉辦宴會,給楊家下帖子,也就是給楊家的夫人下帖子,而不會直接指名道姓給某個姑娘下帖,她如今得了單獨的請帖,自然是沾了李悅的光,稍微打聽了一下,她就知道,李悅也得到了帖子,頓時難免生出了羞怯之意。
李悅這些年跟京中的公主和駙馬關係都還算是不錯,城陽公主不是什麽長袖善舞之人,跟新城公主相比,也少了幾分真心,不過,人家是真的出手大方,在瓊州崖州得了好處之後,每年給閩王府的年禮都非常豐厚,薛瓘對李悅也一貫表現得非常親近。
既然是血肉至親,李悅自然對城陽公主乃至薛家也比較客氣,薛家跟閩越那邊生意上有些往來,李悅是給了他們比較優惠的折扣的。感情這種事情,要是不能在利益上體現出來,那就算不上什麽真感情。如今城陽公主邀約,李悅自然沒有不去的道理。
新城公主跟城陽公主雖說年紀相差比較遠,但是,城陽公主從小養在長孫皇後膝下,比起其他的公主,她們兩人之間關係還算是可以。但是沒到那種非常親厚的地步,畢竟年齡相差比較大,另外就是,城陽公主隻是名義上是長孫皇後所出,實際上她生母早逝,之後被長孫皇後撫養,為了防止宮人小瞧了她,因此直接被記在了長孫皇後名下。但是,城陽公主其實知道自己的身份,在長孫皇後那裏的時候,並不敢與長孫皇後親生的兒女爭寵,長孫皇後過世的時候,城陽公主其實年紀也不大,那時候李世民身邊最受寵的是晉陽公主,因此,城陽公主就與晉陽公主更加親近一些,等到晉陽公主早夭,城陽公主都已經出嫁了,因此,新城公主跟城陽公主之間感情其實比較一般。
不過,李悅又不在乎這個,難不成楊家還有本事在閩越立國不成!懷著這樣的想法,李悅這邊又得到了一次與楊瑤婚前相見的機會。
第96章
李悅跟楊瑤算起來還沒有完全走完訂親的程序,所以,這個時候就算是見麵,也不算是違背了規矩。
楊瑤如今其實有些小煩惱,剛開始的時候,真正同等階層有意向競爭的貴女其實很少,但是等到她得到了李悅乃至皇家的認可,頓時酸言酸語就來了。很多時候就是這樣,別人的才是最好的,原本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一旦落到了其他人手裏,頓時許多人就覺得不甘心起來。
好在楊瑤本身也不是什麽非常喜歡社交的人,因此,她幹脆躲在家裏很少出門,也就是跟家裏的女孩子湊在一起說說話。好在楊家這些姑娘之間關係其實都還算是和睦,家裏出的王妃也不少,嫡出的女孩子多半嫁得都不錯,楊瑤婚後還得去閩越,因此,家裏的姐妹們不光沒有嫉妒,有的還有點同情。不過,楊瑤卻不覺得自己的選擇有什麽不好的地方,距離長安越近,是非其實越多。所以,還不如跳出這個是非之地,在外麵自然是海闊天空。
哪知道,就在她準備等著風頭過去了再出去社交的時候,她又接到了帖子。
這份帖子是城陽公主發過來,城陽公主在長安還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她從小記在長孫皇後名下,與親生無異,李治對這個姐姐也一直非常親厚,在這樣的情況下,城陽公主乃至薛家行事都得向著帝後靠攏。既然帝後都喜歡李悅,那麽,城陽公主就也表現得對李悅這個弟弟非常親厚。
城陽公主其實心中也有些隱憂,她長子薛顗因為身為公主之子的緣故,早早就得了蔭封,不過,他也是個有雄心壯誌的,在宗室之中,跟琅琊王李沖關係一直很不錯。別人不知道,城陽公主還不知道嘛。李治對那些異母的兄弟可沒什麽好感,越王李貞是燕德妃之子,在宗室之中還有些賢名,問題是,對於李治來說,一個有賢名的年長宗室,那就不是什麽好宗室,因此,李治名義上對李貞這個兄長頗為親厚,實際上卻很是防備,李治繼位之後,李貞先是被調入京城,擔任左衛大將軍,後來又被冊封為安州都督,之後又改任相州刺史,名義上都是主官,實際上飽受掣肘。
城陽公主自幼在長孫皇後膝下長大,自然還是很有政治敏感度的,她這個兒子,你就算是要跟宗室裏頭的同輩或者是長輩親厚,也不該選李貞李沖父子這樣的,最好就選那些沒什麽實權,也沒什麽野心的,或者是深得聖心的,李沖這樣的,那真是一場麻煩。
隻是城陽公主性子溫柔,勸過薛顗幾次之後,薛顗也是不肯聽從,城陽公主無奈之下,便想著釜底抽薪,將兒子分派到其他地方去,也省得他跟李沖在一塊廝混。然後,城陽公主就想到了李悅。
閩越雖說比較遠,環境也比較艱苦,但是讓兒子吃幾年苦,總比他走錯了路,斷送掉自己的前程甚至是性命來得好!薛家之前也搭上了東風,在瓊州崖州那邊搞起了香料種植買賣,某種意義上算是搭上了李悅這條船,但是,想要將自個兒子託付給李悅,城陽公主還是覺得自己需要跟李悅有更進一步的交情才行。李悅常年不在長安,但是他未婚妻楊瑤起碼近兩年都會留在長安,如此,城陽公主才親自給楊瑤下了帖子,請她參加自家的宴會。
楊瑤也是冰雪聰明之人,之前就算是城陽公主府舉辦宴會,給楊家下帖子,也就是給楊家的夫人下帖子,而不會直接指名道姓給某個姑娘下帖,她如今得了單獨的請帖,自然是沾了李悅的光,稍微打聽了一下,她就知道,李悅也得到了帖子,頓時難免生出了羞怯之意。
李悅這些年跟京中的公主和駙馬關係都還算是不錯,城陽公主不是什麽長袖善舞之人,跟新城公主相比,也少了幾分真心,不過,人家是真的出手大方,在瓊州崖州得了好處之後,每年給閩王府的年禮都非常豐厚,薛瓘對李悅也一貫表現得非常親近。
既然是血肉至親,李悅自然對城陽公主乃至薛家也比較客氣,薛家跟閩越那邊生意上有些往來,李悅是給了他們比較優惠的折扣的。感情這種事情,要是不能在利益上體現出來,那就算不上什麽真感情。如今城陽公主邀約,李悅自然沒有不去的道理。
新城公主跟城陽公主雖說年紀相差比較遠,但是,城陽公主從小養在長孫皇後膝下,比起其他的公主,她們兩人之間關係還算是可以。但是沒到那種非常親厚的地步,畢竟年齡相差比較大,另外就是,城陽公主隻是名義上是長孫皇後所出,實際上她生母早逝,之後被長孫皇後撫養,為了防止宮人小瞧了她,因此直接被記在了長孫皇後名下。但是,城陽公主其實知道自己的身份,在長孫皇後那裏的時候,並不敢與長孫皇後親生的兒女爭寵,長孫皇後過世的時候,城陽公主其實年紀也不大,那時候李世民身邊最受寵的是晉陽公主,因此,城陽公主就與晉陽公主更加親近一些,等到晉陽公主早夭,城陽公主都已經出嫁了,因此,新城公主跟城陽公主之間感情其實比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