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著阿史那賀魯的許諾,突厥大軍勉強沒有分崩離析,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阿史那賀魯心裏頭已經將除了王庭之外的部族當做了掩護自己的擋箭牌。
阿史那賀魯如願了,藉助於大軍的掩護,他帶著一眾心腹還有數千的王庭勇士沖入了陰山,迅速向著草原的方向撤退。對於阿史那賀魯來說,隻要自己沒事,那麽,沒有什麽是不能放棄的,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阿史那賀魯自信自己總能翻盤,就算是打不過大唐,難道還打不過西域嗎?
而對於大唐來說,這是一場堪稱是酣暢淋漓的勝利,大量的突厥人在追擊戰中被斬殺或者是受傷,其他的最後幹脆利索投降了。一般情況下來說,大唐對於投降的突厥人並不會太過苛刻,這也是李世民遺留的鍋,這位是真的將蠻夷和華夏愛之如一,要不然,當年大唐幾度攻入草原,將突厥人甚至攆到了漠北,要是放在漢朝的時候,匈奴被折騰成這副德性,都要元氣大傷,隻能老老實實服軟。結果突厥呢,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這些突厥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甚至其中一些突厥的貴族按照之前的舊例,說不定還能在大唐的武將體係裏麵獲得一個官職,以後搖身一變,那就是大唐的官了!
但是這一次,他們卻真沒遇到這樣的好事。一方麵,他們打了李治的臉,李治可不是什麽心胸寬廣的人,他如果願意,可以很多情,但是如果他不樂意,那麽,他會告訴你什麽叫做小肚雞腸。阿史那賀魯當年叛逃就很是打了李治的臉,怎麽著,我爹做皇帝你就過來投靠,等我當皇帝了,你就叛逃了?你是不是瞧不起我李治!當初因為各種原因,讓你們逍遙了幾年,結果你如今居然敢打上門來,是覺得我的刀子沒有我老子利?!另一方麵,就是一幫貴族還有世家的需求了。他們缺勞力啊!
西域那邊開墾土地,進行相應的基礎建設需要勞力,而對於一幫子皇親貴戚來說,他們同樣需要勞力,嶺南要開發,瓊州要開發,夷州要開發,益州那邊修路的事情已經提上了議程,益州那邊的蜀商雖說肯出錢,但是在勞力的問題上,他們也存在很大的缺口。那裏的獠人不是好打發的,尋常的百姓一般也不肯吃這個苦頭,他們之前小打小鬧擄掠一些土人為奴也就罷了,但是修路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是要往裏麵填上不少性命的,他們也急需要強壯的勞力。
突厥的俘虜還沒有送到,人市裏頭,突厥壯勞力的價錢已經喊到了十貫甚至更多。
朝堂上頭當年魏徵的話又被提了起來,這等蠻夷,畏威而不懷德,當年大唐饒了他們,他們並沒有感念大唐的恩德,才幾年時間過去,又開始作亂,所以,這一次,不能輕易饒了這些突厥人,就該讓他們做苦力贖罪!
除了很少一部分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大家對此都很贊同。時代不一樣了,當年突厥勞力對於他們來說,壓根沒什麽用處,就算是朝廷能用這些勞力來修建宮闕什麽的,這對那些世家臣子有什麽好處,所以,大家樂得滿口仁義,將這事糊弄過去。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大家都缺人啊!佃戶部曲都是自家的財富,輕易不能損傷的,而突厥人嘛,反正他們能生得很,這一波用完之後,迴頭再打過去就是了!
事實上,之前阿史那賀魯能跑路,也少不了這方麵的思量。他要是不跑,大家就師出無名,不能繼續征討草原了,而他這一跑,為了雪恥,大家深入草原,一路上多攻破幾個附逆的部族,俘虜他們的青壯人口,這應該很合理吧!
甚至,寧州這邊,除了李悅給的賞格之外,也有一些人開出了賞格,直接買人,青壯一個十貫,少年一個五貫,當然更小一點的就算了,大家要的是勞力,又不是開福利院的,所以,你們突厥人可以自個養著做奴隸,將來覺得奴隸不聽話了,也可以賣給我們嘛!甚至你可以用耳朵去李悅那邊換一份賞格,活人再到他們那邊再換一個賞格。橫豎幹活隻要有手有腳就行了,要耳朵幹什麽!
別說什麽草原上的民族爽直,事實上,大家都有自個的小算盤,一個人能賣兩迴,雖說要廢不少事情,但是那就是白來的錢,甚至,在部族被破之後,對方若是知道還能有一條生路,也不會拚死抵抗,所以真要說起來,也沒困難到哪裏去。何況這事寧王那邊並沒有說不合適,所以,他們頓時愈發興奮起來。
李悅對此是真沒什麽好說的,反正他不缺這幾個錢,所以,隨便他們折騰便是,倒是高正有些氣惱,覺得那些蠻夷居然敢在寧王府的賞格上頭耍滑頭,難免要念叨幾句,李悅安撫了他一番,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麽壞事,要不是李悅最多一兩年的時間就要移封,李悅還真是打算將這個懸賞活動持續下去。突厥人自相殘殺,大唐也就能不動聲色地占據漠南,開發草原了!養雞養鴨也是養,養牛養羊也就是養,像是後世的時候,草原上放牧的,也不都是少數民族嘛!
至於說其他人占便宜,買了突厥人迴去做勞力,這也沒什麽,那些人手裏有了錢,還是得在李悅這邊消費。李悅這邊如今也將低成本的肥皂生產出來了,皂化一段時間之後,刺激性也沒那麽大,突厥人可不會做什麽澡豆之類的,也不像是大唐的底層百姓,有無患子,皂角,草木灰之類的清潔工具用,他們一年到頭都未必能洗一次澡,最多就是稍微擦洗一下,但是,他們也並非真的一點都不愛幹淨,主要是沒這個條件,一方麵是缺水,另一方麵也是缺少相應的洗滌用品,所以,就算是髒,也隻能忍了。如今試過了肥皂的去汙能力,盡管賣得有點貴,但是那些突厥人還是會狠狠心,買上幾大塊迴去的。
阿史那賀魯如願了,藉助於大軍的掩護,他帶著一眾心腹還有數千的王庭勇士沖入了陰山,迅速向著草原的方向撤退。對於阿史那賀魯來說,隻要自己沒事,那麽,沒有什麽是不能放棄的,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阿史那賀魯自信自己總能翻盤,就算是打不過大唐,難道還打不過西域嗎?
而對於大唐來說,這是一場堪稱是酣暢淋漓的勝利,大量的突厥人在追擊戰中被斬殺或者是受傷,其他的最後幹脆利索投降了。一般情況下來說,大唐對於投降的突厥人並不會太過苛刻,這也是李世民遺留的鍋,這位是真的將蠻夷和華夏愛之如一,要不然,當年大唐幾度攻入草原,將突厥人甚至攆到了漠北,要是放在漢朝的時候,匈奴被折騰成這副德性,都要元氣大傷,隻能老老實實服軟。結果突厥呢,很快就恢復了元氣。
這些突厥人自然也明白這一點,甚至其中一些突厥的貴族按照之前的舊例,說不定還能在大唐的武將體係裏麵獲得一個官職,以後搖身一變,那就是大唐的官了!
但是這一次,他們卻真沒遇到這樣的好事。一方麵,他們打了李治的臉,李治可不是什麽心胸寬廣的人,他如果願意,可以很多情,但是如果他不樂意,那麽,他會告訴你什麽叫做小肚雞腸。阿史那賀魯當年叛逃就很是打了李治的臉,怎麽著,我爹做皇帝你就過來投靠,等我當皇帝了,你就叛逃了?你是不是瞧不起我李治!當初因為各種原因,讓你們逍遙了幾年,結果你如今居然敢打上門來,是覺得我的刀子沒有我老子利?!另一方麵,就是一幫貴族還有世家的需求了。他們缺勞力啊!
西域那邊開墾土地,進行相應的基礎建設需要勞力,而對於一幫子皇親貴戚來說,他們同樣需要勞力,嶺南要開發,瓊州要開發,夷州要開發,益州那邊修路的事情已經提上了議程,益州那邊的蜀商雖說肯出錢,但是在勞力的問題上,他們也存在很大的缺口。那裏的獠人不是好打發的,尋常的百姓一般也不肯吃這個苦頭,他們之前小打小鬧擄掠一些土人為奴也就罷了,但是修路這種事情,歷朝歷代都是要往裏麵填上不少性命的,他們也急需要強壯的勞力。
突厥的俘虜還沒有送到,人市裏頭,突厥壯勞力的價錢已經喊到了十貫甚至更多。
朝堂上頭當年魏徵的話又被提了起來,這等蠻夷,畏威而不懷德,當年大唐饒了他們,他們並沒有感念大唐的恩德,才幾年時間過去,又開始作亂,所以,這一次,不能輕易饒了這些突厥人,就該讓他們做苦力贖罪!
除了很少一部分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大家對此都很贊同。時代不一樣了,當年突厥勞力對於他們來說,壓根沒什麽用處,就算是朝廷能用這些勞力來修建宮闕什麽的,這對那些世家臣子有什麽好處,所以,大家樂得滿口仁義,將這事糊弄過去。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大家都缺人啊!佃戶部曲都是自家的財富,輕易不能損傷的,而突厥人嘛,反正他們能生得很,這一波用完之後,迴頭再打過去就是了!
事實上,之前阿史那賀魯能跑路,也少不了這方麵的思量。他要是不跑,大家就師出無名,不能繼續征討草原了,而他這一跑,為了雪恥,大家深入草原,一路上多攻破幾個附逆的部族,俘虜他們的青壯人口,這應該很合理吧!
甚至,寧州這邊,除了李悅給的賞格之外,也有一些人開出了賞格,直接買人,青壯一個十貫,少年一個五貫,當然更小一點的就算了,大家要的是勞力,又不是開福利院的,所以,你們突厥人可以自個養著做奴隸,將來覺得奴隸不聽話了,也可以賣給我們嘛!甚至你可以用耳朵去李悅那邊換一份賞格,活人再到他們那邊再換一個賞格。橫豎幹活隻要有手有腳就行了,要耳朵幹什麽!
別說什麽草原上的民族爽直,事實上,大家都有自個的小算盤,一個人能賣兩迴,雖說要廢不少事情,但是那就是白來的錢,甚至,在部族被破之後,對方若是知道還能有一條生路,也不會拚死抵抗,所以真要說起來,也沒困難到哪裏去。何況這事寧王那邊並沒有說不合適,所以,他們頓時愈發興奮起來。
李悅對此是真沒什麽好說的,反正他不缺這幾個錢,所以,隨便他們折騰便是,倒是高正有些氣惱,覺得那些蠻夷居然敢在寧王府的賞格上頭耍滑頭,難免要念叨幾句,李悅安撫了他一番,事實上,這並不是什麽壞事,要不是李悅最多一兩年的時間就要移封,李悅還真是打算將這個懸賞活動持續下去。突厥人自相殘殺,大唐也就能不動聲色地占據漠南,開發草原了!養雞養鴨也是養,養牛養羊也就是養,像是後世的時候,草原上放牧的,也不都是少數民族嘛!
至於說其他人占便宜,買了突厥人迴去做勞力,這也沒什麽,那些人手裏有了錢,還是得在李悅這邊消費。李悅這邊如今也將低成本的肥皂生產出來了,皂化一段時間之後,刺激性也沒那麽大,突厥人可不會做什麽澡豆之類的,也不像是大唐的底層百姓,有無患子,皂角,草木灰之類的清潔工具用,他們一年到頭都未必能洗一次澡,最多就是稍微擦洗一下,但是,他們也並非真的一點都不愛幹淨,主要是沒這個條件,一方麵是缺水,另一方麵也是缺少相應的洗滌用品,所以,就算是髒,也隻能忍了。如今試過了肥皂的去汙能力,盡管賣得有點貴,但是那些突厥人還是會狠狠心,買上幾大塊迴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