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點了點頭,不過,他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這麽多的人口外流,別的不說,會不會影響整個中原的賦稅。


    武後卻是想到了關鍵之處,說道:「這倒是不必擔心,之前安西都護府那邊種植了大量的棉花,他們捨不得直接交棉花,直接折成了錢,算起來繳納的賦稅可比種粟米高多了!以後瓊州那邊種植胡椒之類的香料也是一樣,要麽按照比例繳納實物,要麽就是按照市價折成錢財,朝廷稅入隻會增長,不會降低!」至於說什麽口賦,嗬嗬,被世家遷移走的那些人,一個個連戶籍都沒有,全是隱戶,李治當初知道這一點的時候,差點沒直接借著這個機會,將那些世家爆捶一頓,麻蛋,當年戰亂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開國那會兒,朝廷為了增加人口,不知道出台了多少政策,結果呢,這些世家藏著掖著,寧可放棄朝廷給的永業田,那麽多的人口就這樣一直被他們隱匿了起來,甚至,他們後來還借著分田的機會做了許多手腳,逼著不少百姓不得不賣身為奴,他們倒是得了便宜,結果朝廷這邊不知道損失了多少。


    站什麽山頭唱什麽歌,屁股決定腦袋,前朝那會兒,李家其實也是這麽幹的,要不然,他們哪來那麽多可靠的人手造反呢?瓦崗寨起家的時候,靠的是飢餓的流民,而李家呢,靠的可是自家的部曲私兵。要不是他們兼併了大量的土地,隱匿了大量的人口,他們也沒這個底氣。但是做了皇帝之後,其他人這種行為就變成挖自家的牆角了,李治能樂意才怪!


    「罷了罷了,既然他們有心做出點事情來,那就由得他們吧!」李治最後搖了搖頭,趁著這個機會,他也能搞清楚各個家族暗地裏頭的實力,隻要摸清楚了各家的底子,以後對付起來也容易。


    武後卻是對於李悅說的那些地方很感興趣,等到李治問過了之後,便詢問起了夷州的事情。比起瓊州,夷州其實離得更近一些,就在靠近福州的地方,如果瓊州能有那樣豐富的資源的話,夷州應該也不例外,武後還真是想要在這事上分上一杯羹。


    李悅便將自己所知道的一點說了一下,那邊的氣候同樣很適合農業發展,另外就是,那裏因為至今沒有怎麽開發,有著大量的參天巨木,無論是用來造船,還是用來建造房屋,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武後看起來若有所思,不過也沒多說什麽,就讓李悅迴去了。


    「阿武,你問夷州的事情作甚?」等到李悅離開之後,李治才問道。


    武後嘆道:「還不是為了武家,聖人也知道,因著我母親是續弦,阿耶在世的時候忙於公務,也不好多管家中的事情,因此母親進門之後受足了上麵兩個兄長的欺負。等到阿耶過世,兩個兄長更是變本加厲!如今我貴為皇後,對武家那邊卻是一直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治聽到武後這般言語,難免心生憐意,他柔聲說道:「他們待你不好,那麽你也不必理會他們。他們前程如何,與你有什麽幹係,你為他們做長遠打算,他們隻當你是挾私報復,平白落下怨言!」


    武後點了點頭,說道:「聖人說得不錯,夷州再好,那也遠離中原,他們若是滿心怨憤過去,反倒是不好!這事倒也罷了,不過以前咱們不知道,如今知道,難道真的就叫他們將好地方都占了,朝廷不管?」


    李治笑吟吟地說道:「朝廷做事,不比他們做事,他們遷移人口,遷的都是他們的部曲佃戶,這些人生死都在他們手裏,他們就算是不願意背井離鄉,但是也得過去。但是如果朝廷做主遷移人口,那就不一樣了,朝廷得考慮民情,他們若是不願意,難免會有諸多怨言,路上逃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另外,他們主家可以直接將口糧發到他們手裏,中間就算是那些管事伸手,也不敢太過分,因為這些管事也隻是僕從,真要是導致路上有移民餓死了,這些管事也討不著什麽好處。可是朝廷撥的糧草,下麵的人會上下其手,你撥一萬石下去,能夠有五千石落到百姓手裏,都算那些官吏有良心。遷移這種事情,跟這些家族相比,朝廷需要花費的代價遠比那些家族高得多,但是最後卻是吃力不討好,他們到了地方,過得好,是朝廷應該的,過得不好,那是朝廷無道!可若是那些家族呢,他們也會有怨言,但是到了地方之後,他們還是得指著主家吃飯,過得不好,也得忍著,過得好了,就得感恩戴德!所以啊,這種事情,咱們最好不要管,等到那邊開發得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那邊過得好,迴頭若是誰在家鄉過不下去,朝廷隻要放開一條口子,他們自然會搶著過去的!」


    武後看著李治的眼神帶著深深的戀慕與崇拜:「還是聖人想得周全,我是想不到這麽多的!」李治見武後這般,愈發得意起來,畢竟,就算是武後很能幹,但是關鍵地方還得自己給她掌舵,這種感覺,是其他人無法給他的!武順這會兒正好過來,在門口看到帝後二人之間溫情脈脈的模樣,她沉默了一下,悄然離去。人家是名正言順的夫妻,自個就是個偷情的,這會兒跳出來,那就是個笑話。心裏雖說什麽都明白,武順卻依舊還是有些鬱鬱,自從丈夫過世之後,也唯有李治給過她無比的安全感,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也有過幻想,如今看到這一幕,幻想卻是轟然破滅。


    迴到自個的殿中,賀蘭敏月正騎著一個滑板車在大殿之中唿嘯來去,清脆的笑聲傳得老遠,武順瞧著便有些心氣不順,這麽大的姑娘家,還是一副瘋瘋癲癲的模樣,雖說大唐的女兒家多半明艷張揚,不是那種一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性子,但是到了這個年紀,該學的也得學起來了,結果自個這個女兒,別說什麽貞靜了,簡直就跟一個瘋小子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雲煙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雲煙波並收藏[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