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的李悅搞不清楚,但是雲錦的紡織機李悅還真的見過,後世他去金陵旅遊的時候參觀過江南織造府,看到了那個足有一個屋子大的紡織機,雲錦的紡織技術復原出來之後,他還見過雲錦的紡織演示,迴去之後還專門查了相關的資料,雖說如今有些細節方麵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但是造出來看看,也就知道哪裏有問題了,而這個,倒是可以拿出來震驚那些世家一波。
雲錦一年都織不出多少,就算也需要高檔的蠶絲,但是需要的也就是那麽多了,所以,不會倒逼山東江南那邊大肆養蠶,這就足夠了。
「其實最好還是想辦法提升糧食的產量!」李悅說著便感嘆起來,糧食賣不出價錢,經濟作物才掙錢,土地兼併又是很難避免的事情,所以,那些大地主為了更高的利潤,自然會大肆種植經濟作物,橫豎怎麽著也餓不到他們,最後倒黴的還是底層的小民。
對於這一點,無論是李治還是武皇後其實都明白,但是精耕細作這麽多年,糧食產量其實已經固定了,再怎麽折騰也上不去。李悅上輩子學的也不是農學,就算是知道雜交水稻,但是隔行如隔山,對於這玩意怎麽雜交,李悅就兩眼一抹黑了。不過,李悅倒是隱約記得,似乎唐朝的時候,南方已經開始引進占城稻了。
想到這裏,李悅不免詢問了起來。
結果李治一臉茫然:「占城稻?」
李悅迴憶了一下,同樣有些不確定地說道:「我也是聽嶺南那邊來的商人說的,說是安南那邊一個叫做占城的地方,出產一種早稻,好像成熟期比較短,產量也不錯,安南那邊可以一年兩熟,甚至條件允許的話,還能三熟。」
李治一聽便上心了,現在大唐還隻是一年種一季糧食,在小麥或者是稻米收割之後一般就隻能荒著,而若是能一年兩熟,那也就是糧食產量能翻一番,就算是翻不了一番,一畝地多收一石糧食,那也是賺的,所以這件事還真是要上心了。
李治很快下了決心,準備讓嶺南那邊去打聽占城稻的消息。如今嶺南其實還掌握在馮家人手裏,好在馮家還算是安份,或者說馮家在嶺南也不是一言堂,那邊本來就有許多土人,馮家無非就是借著朝廷的任命占了個正統而已。他們若是有別的心思,朝廷派幾個說客,就能鼓動那些土人跟馮家對著幹。再說了,自從大唐掌握了製糖技術,嶺南對於大唐來說就不再隻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了,那裏就是聚寶盆。因此,這些年,朝廷也在往嶺南摻沙子,免得嶺南那邊割據,大唐少一大財路。
嶺南與安南那邊接壤,他們那邊派人過去輕車熟路,還能減少水土不服,降低瘴氣的影響,畢竟嶺南自個環境也差不多。
「若是真有此事,十五郎,你就又為大唐立下一功了!可惜你爵位已經到頂了,朕真是不知道該怎麽封賞你了!」李治說得很是真心實意,他這會兒是真的有些遺憾,李悅名義上不是自己的兒子,如果是的話,他倒是個做太子的好人選。
李治說者無心,李悅卻是嚇了一跳,媽耶,不帶這樣的,就算是對歷史不太了解,但搞到封無可封的就那幾個人,有哪個有好下場了,接下來,自己是收著點,還是多找一些利益同盟呢?或者自己該找好退路,實在不行就跑西域去自己折騰?
第56章
李治對於李悅明顯的偏袒已經讓朝臣麻木了,有的人能夠理解,畢竟,李悅一個先帝的遺腹子,對於李治來說,其實就跟自個兒子年紀差不多,對自己絲毫沒有威脅不說,還能夠作為他善待兄弟的牌麵,再說了,李悅還很能幹,封地被打理得紅紅火火,還給皇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這種兄弟,放在誰家大家都喜歡啊!
許多人已經意識到,想要將李悅解決掉,大概也唯有說他謀反了!但是世家那邊,要的又不是一個死掉的李悅,畢竟,李悅手裏頭藏著的好東西太多了,大家都眼紅呢,真要是將李悅幹掉了,然後呢?要麽李悅將那些東西都毀了,要麽都落入皇家手裏,有他們什麽事啊!
這般一想,他們頓時就有一種狗咬刺蝟,無處下嘴的感覺,隻能是望而興嘆。
他們倒是想要偃旗息鼓,也得看李悅願不願意答應,李悅從來不是什麽會悶不吭聲吃虧的人,他上學那會兒,班裏有人不知道從哪聽說了他父母離婚,自個一個人住的消息,肆無忌憚地嘲笑他的沒人要的孩子,還撕他的作業本,在他的座位上倒膠水,將他的書包丟到垃圾桶裏。然後,李悅就直接將那位直接拖到了衛生間,按進了洗拖把的水池裏麵,把人嗆得死去活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人敢在他麵前嘰嘰歪歪了。而且,他學習成績一向也不錯,老師也是比較偏袒他的,所以雖說那個傢夥還告到了老師那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沒事招惹我,我就得給你好看!那幾個禦史不過是推出來的小卒,李悅要動就要動幕後使者。
因此,從宮裏迴來之後,李悅就叫來了李洽,告訴他先準備一下,接下來有事情讓他做。李洽聽得頓時摩拳擦掌起來,他自從跟了李悅以來,那真的是賺得盆滿缽滿,他如今已經看不上銅錢了,他已經將銅錢都換成了金餅,每每看到那些黃橙橙的小可愛,李洽就隻覺得各種神清氣爽。這讓他在家族裏麵的地位也變得高了許多,畢竟,他老子再能撈錢,那也是得幫人辦事的,而需要找他辦事的,有錢的固然有,但是一次出個千貫左右了不得了,而這一年到頭,這樣的事情也沒幾樁。而李洽呢,在李悅那裏做的是大宗貨物的買賣,而且,為了能夠做成這些買賣,那些部族的首領還會偷偷給他送禮。
雲錦一年都織不出多少,就算也需要高檔的蠶絲,但是需要的也就是那麽多了,所以,不會倒逼山東江南那邊大肆養蠶,這就足夠了。
「其實最好還是想辦法提升糧食的產量!」李悅說著便感嘆起來,糧食賣不出價錢,經濟作物才掙錢,土地兼併又是很難避免的事情,所以,那些大地主為了更高的利潤,自然會大肆種植經濟作物,橫豎怎麽著也餓不到他們,最後倒黴的還是底層的小民。
對於這一點,無論是李治還是武皇後其實都明白,但是精耕細作這麽多年,糧食產量其實已經固定了,再怎麽折騰也上不去。李悅上輩子學的也不是農學,就算是知道雜交水稻,但是隔行如隔山,對於這玩意怎麽雜交,李悅就兩眼一抹黑了。不過,李悅倒是隱約記得,似乎唐朝的時候,南方已經開始引進占城稻了。
想到這裏,李悅不免詢問了起來。
結果李治一臉茫然:「占城稻?」
李悅迴憶了一下,同樣有些不確定地說道:「我也是聽嶺南那邊來的商人說的,說是安南那邊一個叫做占城的地方,出產一種早稻,好像成熟期比較短,產量也不錯,安南那邊可以一年兩熟,甚至條件允許的話,還能三熟。」
李治一聽便上心了,現在大唐還隻是一年種一季糧食,在小麥或者是稻米收割之後一般就隻能荒著,而若是能一年兩熟,那也就是糧食產量能翻一番,就算是翻不了一番,一畝地多收一石糧食,那也是賺的,所以這件事還真是要上心了。
李治很快下了決心,準備讓嶺南那邊去打聽占城稻的消息。如今嶺南其實還掌握在馮家人手裏,好在馮家還算是安份,或者說馮家在嶺南也不是一言堂,那邊本來就有許多土人,馮家無非就是借著朝廷的任命占了個正統而已。他們若是有別的心思,朝廷派幾個說客,就能鼓動那些土人跟馮家對著幹。再說了,自從大唐掌握了製糖技術,嶺南對於大唐來說就不再隻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了,那裏就是聚寶盆。因此,這些年,朝廷也在往嶺南摻沙子,免得嶺南那邊割據,大唐少一大財路。
嶺南與安南那邊接壤,他們那邊派人過去輕車熟路,還能減少水土不服,降低瘴氣的影響,畢竟嶺南自個環境也差不多。
「若是真有此事,十五郎,你就又為大唐立下一功了!可惜你爵位已經到頂了,朕真是不知道該怎麽封賞你了!」李治說得很是真心實意,他這會兒是真的有些遺憾,李悅名義上不是自己的兒子,如果是的話,他倒是個做太子的好人選。
李治說者無心,李悅卻是嚇了一跳,媽耶,不帶這樣的,就算是對歷史不太了解,但搞到封無可封的就那幾個人,有哪個有好下場了,接下來,自己是收著點,還是多找一些利益同盟呢?或者自己該找好退路,實在不行就跑西域去自己折騰?
第56章
李治對於李悅明顯的偏袒已經讓朝臣麻木了,有的人能夠理解,畢竟,李悅一個先帝的遺腹子,對於李治來說,其實就跟自個兒子年紀差不多,對自己絲毫沒有威脅不說,還能夠作為他善待兄弟的牌麵,再說了,李悅還很能幹,封地被打理得紅紅火火,還給皇家帶來了巨大的利益。這種兄弟,放在誰家大家都喜歡啊!
許多人已經意識到,想要將李悅解決掉,大概也唯有說他謀反了!但是世家那邊,要的又不是一個死掉的李悅,畢竟,李悅手裏頭藏著的好東西太多了,大家都眼紅呢,真要是將李悅幹掉了,然後呢?要麽李悅將那些東西都毀了,要麽都落入皇家手裏,有他們什麽事啊!
這般一想,他們頓時就有一種狗咬刺蝟,無處下嘴的感覺,隻能是望而興嘆。
他們倒是想要偃旗息鼓,也得看李悅願不願意答應,李悅從來不是什麽會悶不吭聲吃虧的人,他上學那會兒,班裏有人不知道從哪聽說了他父母離婚,自個一個人住的消息,肆無忌憚地嘲笑他的沒人要的孩子,還撕他的作業本,在他的座位上倒膠水,將他的書包丟到垃圾桶裏。然後,李悅就直接將那位直接拖到了衛生間,按進了洗拖把的水池裏麵,把人嗆得死去活來,從那以後,就再也沒人敢在他麵前嘰嘰歪歪了。而且,他學習成績一向也不錯,老師也是比較偏袒他的,所以雖說那個傢夥還告到了老師那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你沒事招惹我,我就得給你好看!那幾個禦史不過是推出來的小卒,李悅要動就要動幕後使者。
因此,從宮裏迴來之後,李悅就叫來了李洽,告訴他先準備一下,接下來有事情讓他做。李洽聽得頓時摩拳擦掌起來,他自從跟了李悅以來,那真的是賺得盆滿缽滿,他如今已經看不上銅錢了,他已經將銅錢都換成了金餅,每每看到那些黃橙橙的小可愛,李洽就隻覺得各種神清氣爽。這讓他在家族裏麵的地位也變得高了許多,畢竟,他老子再能撈錢,那也是得幫人辦事的,而需要找他辦事的,有錢的固然有,但是一次出個千貫左右了不得了,而這一年到頭,這樣的事情也沒幾樁。而李洽呢,在李悅那裏做的是大宗貨物的買賣,而且,為了能夠做成這些買賣,那些部族的首領還會偷偷給他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