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歷史同人]小王爺能有什麽壞心眼呢 作者:微雲煙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皇後侍奉了兩個皇帝,深知作秀和形象的重要性,李世民殺了兩個兄弟,逼著李淵退位,李淵後麵那幾年幾乎就沒能離開過武德殿,但是在史書上,李世民就是一個各種光輝燦爛的明君。李治呢,同樣也是個懂得這種藝術的,他擺出一副仁懦的模樣,但是真正威脅到他的人,其實他一個也沒真正放過。而武皇後雖說如今還沒有更高的野望,但是,她顯然已經懂得了這種不會外傳的帝王心術。所以,她會以高官厚祿來誘惑那些人,讓他們為自己所用。在自己還沒能力許諾人家更高的職位的時候,那麽,錢財就是更為直接的手段。
李悅雖說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他天然地就跟武皇後站在了一起,李治出於那種隱秘的愧疚或者是驕傲,將李悅獻上來的幹股都交給了武皇後處理,因此,武皇後如今是真的財大氣粗,眼看著李悅賺錢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武皇後難免有著更多的期待,結果,這邊形勢一片大好,李悅被叫迴來了,說不定在這段時間裏,好處就被那些世家截胡了,武皇後能高興才怪。
可惜的是,武皇後這會兒肚子越來越大,精力也有些不濟,因此,李治這邊下了決定,她反對都已經晚了。木已成舟,武皇後也隻能給李悅爭取更多的好處。
李治之前也沒想過,李悅能幹是能幹,實際上還是個孩子呢,也虧得他從小身體健康,換做一個身體不是很好的,一路顛簸過來,隻怕還要病上一場。
遲來的愧疚讓李治一下子愛心爆棚起來,他也沒多詢問寧州那邊發生了什麽事情,就留李悅在宮中用膳。
武皇後得知消息,也挺著大肚子過來了,其他人或許會覺得有些奇怪,畢竟,作為嫂子跟兄長一起招待小叔子本來沒問題,但是她如今行動不是很方便也這麽做,就顯得太過親密了一些。但是武皇後做事,一般人還真是不敢質疑,之前王皇後被廢,沒多久,蕭淑妃也因為口出怨言被廢黜,跟王皇後關到了一起。原本武皇後其實已經懶得理會她們了,結果她們在掖庭那邊還不肯消停,又是傳播別有用心的流言,又是詛咒什麽的,蕭淑妃甚至還買通了宮人,想要找李治哭訴委屈。武皇後正懷孕呢,哪有心思跟她們糾纏不清,她知道李治的性情,李治有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心軟,不管怎麽說,那兩個一個是結髮妻子,一個也是曾經寵愛的女人,她們如果過得太苦逼,李治知道了也會有些看不過去。武皇後從來不是什麽優柔寡斷心慈手軟的性子,直接派人一人一條白綾,將人勒死了事。
李治知道這事的時候,兩人都已經被拖出去埋了一陣子了,武皇後也隻是說她們兩個原本就是冤家,在掖庭那邊互相埋怨,甚至大打出手,渾然沒有半點體統。她們嬌生慣養慣了的,受不了掖庭的清苦,後來就病了,掖庭那邊消息傳過來的時候,她們已經病重不治,管事擔心她們得了時疫,就把人挪出去了,現在已經下葬了。
李治雖說傷心了幾天,但是也沒有深究,畢竟,他對王皇後和蕭淑妃的感情早就沒那麽深厚了,既然武皇後說她們是病死的,那就是病死的吧!
但是,宮裏的人卻是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的,但是武皇後那般心狠手辣,也將這些宮人嚇著了,有資格跟李治說上話的,不想為了兩個死人得罪武皇後,而其他那些宮人,也沒這個資格在李治那裏說三道四,因此,這事就這麽了結了。之後,武皇後就發現,自個的命令在皇宮裏頭變得非常管用起來,畢竟,她連那兩位都敢殺,何況是她們這些宮人,自然不敢違背武皇後的命令。
李治更不會覺得奇怪,李悅一年到頭難得迴來,阿武想念這個孩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李悅表現得太過早慧乃至妖孽,李治和武皇後對李弘也給予厚望,可惜的是,李弘大概在幼兒裏頭算是聰明的,但是他幼小的身體裏靈魂是原裝的,哪裏能像李悅一樣,近似於生而知之。比起就在身邊,錦衣玉食長大的李弘,還是李悅這個沒能真正在他們身邊長幾天,虛歲才三歲,武皇後就出宮去了感業寺,通過王皇後的手入了宮,之後,李悅就是在宮外長大了。
不管他們對李悅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厚,起碼在這一刻,這兩位都是非常真心實意的。武皇後怕李悅擔心這次彈劾的事情,還說道:「不過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也是聖人想你了,所以讓你迴長安小住幾日,至於那些禦使,沒多少本事,倒是學起鄭國公來了!」鄭國公就是魏徵,魏徵雖說是以直言犯諫出名,但是他其實是個能臣,無非就是跟李世民兩個飈人設而已。而朝堂上如今這些禦使呢,可沒魏徵那個本事,他們的身份和能耐,也不足以讓李治像是李世民容忍魏徵一樣容忍他們。
李治在一邊幹咳了兩聲,結果得了武皇後一記似嗔似怒的白眼,他立馬說道:「皇後說得沒錯,朝堂上那些事情你也不用擔心。無非就是有人眼紅你那些產業,偏偏你那邊不肯讓他們分一杯羹,這才在朝堂上找你的麻煩!你明兒個在朝堂上走個過場就是了,有九哥在,總不會叫你吃虧的!」
武皇後埋怨道:「聖人還說呢,當日那個崔挹的事情,要不是劉仁軌上書遍數他的罪狀,你這邊是不是直接就將人輕輕放過了?」
李治打了個哈哈,說道:「朕也就是想要再緩一緩而已!」
「還緩一緩,這等屍位素餐,還貪贓枉法,結黨營私的貨色,留他多一日,豈不是多做一日的孽!」武皇後反駁道。
李悅雖說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是,他天然地就跟武皇後站在了一起,李治出於那種隱秘的愧疚或者是驕傲,將李悅獻上來的幹股都交給了武皇後處理,因此,武皇後如今是真的財大氣粗,眼看著李悅賺錢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武皇後難免有著更多的期待,結果,這邊形勢一片大好,李悅被叫迴來了,說不定在這段時間裏,好處就被那些世家截胡了,武皇後能高興才怪。
可惜的是,武皇後這會兒肚子越來越大,精力也有些不濟,因此,李治這邊下了決定,她反對都已經晚了。木已成舟,武皇後也隻能給李悅爭取更多的好處。
李治之前也沒想過,李悅能幹是能幹,實際上還是個孩子呢,也虧得他從小身體健康,換做一個身體不是很好的,一路顛簸過來,隻怕還要病上一場。
遲來的愧疚讓李治一下子愛心爆棚起來,他也沒多詢問寧州那邊發生了什麽事情,就留李悅在宮中用膳。
武皇後得知消息,也挺著大肚子過來了,其他人或許會覺得有些奇怪,畢竟,作為嫂子跟兄長一起招待小叔子本來沒問題,但是她如今行動不是很方便也這麽做,就顯得太過親密了一些。但是武皇後做事,一般人還真是不敢質疑,之前王皇後被廢,沒多久,蕭淑妃也因為口出怨言被廢黜,跟王皇後關到了一起。原本武皇後其實已經懶得理會她們了,結果她們在掖庭那邊還不肯消停,又是傳播別有用心的流言,又是詛咒什麽的,蕭淑妃甚至還買通了宮人,想要找李治哭訴委屈。武皇後正懷孕呢,哪有心思跟她們糾纏不清,她知道李治的性情,李治有的時候其實很容易心軟,不管怎麽說,那兩個一個是結髮妻子,一個也是曾經寵愛的女人,她們如果過得太苦逼,李治知道了也會有些看不過去。武皇後從來不是什麽優柔寡斷心慈手軟的性子,直接派人一人一條白綾,將人勒死了事。
李治知道這事的時候,兩人都已經被拖出去埋了一陣子了,武皇後也隻是說她們兩個原本就是冤家,在掖庭那邊互相埋怨,甚至大打出手,渾然沒有半點體統。她們嬌生慣養慣了的,受不了掖庭的清苦,後來就病了,掖庭那邊消息傳過來的時候,她們已經病重不治,管事擔心她們得了時疫,就把人挪出去了,現在已經下葬了。
李治雖說傷心了幾天,但是也沒有深究,畢竟,他對王皇後和蕭淑妃的感情早就沒那麽深厚了,既然武皇後說她們是病死的,那就是病死的吧!
但是,宮裏的人卻是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的,但是武皇後那般心狠手辣,也將這些宮人嚇著了,有資格跟李治說上話的,不想為了兩個死人得罪武皇後,而其他那些宮人,也沒這個資格在李治那裏說三道四,因此,這事就這麽了結了。之後,武皇後就發現,自個的命令在皇宮裏頭變得非常管用起來,畢竟,她連那兩位都敢殺,何況是她們這些宮人,自然不敢違背武皇後的命令。
李治更不會覺得奇怪,李悅一年到頭難得迴來,阿武想念這個孩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李悅表現得太過早慧乃至妖孽,李治和武皇後對李弘也給予厚望,可惜的是,李弘大概在幼兒裏頭算是聰明的,但是他幼小的身體裏靈魂是原裝的,哪裏能像李悅一樣,近似於生而知之。比起就在身邊,錦衣玉食長大的李弘,還是李悅這個沒能真正在他們身邊長幾天,虛歲才三歲,武皇後就出宮去了感業寺,通過王皇後的手入了宮,之後,李悅就是在宮外長大了。
不管他們對李悅的感情究竟有多深厚,起碼在這一刻,這兩位都是非常真心實意的。武皇後怕李悅擔心這次彈劾的事情,還說道:「不過就是走個過場而已,也是聖人想你了,所以讓你迴長安小住幾日,至於那些禦使,沒多少本事,倒是學起鄭國公來了!」鄭國公就是魏徵,魏徵雖說是以直言犯諫出名,但是他其實是個能臣,無非就是跟李世民兩個飈人設而已。而朝堂上如今這些禦使呢,可沒魏徵那個本事,他們的身份和能耐,也不足以讓李治像是李世民容忍魏徵一樣容忍他們。
李治在一邊幹咳了兩聲,結果得了武皇後一記似嗔似怒的白眼,他立馬說道:「皇後說得沒錯,朝堂上那些事情你也不用擔心。無非就是有人眼紅你那些產業,偏偏你那邊不肯讓他們分一杯羹,這才在朝堂上找你的麻煩!你明兒個在朝堂上走個過場就是了,有九哥在,總不會叫你吃虧的!」
武皇後埋怨道:「聖人還說呢,當日那個崔挹的事情,要不是劉仁軌上書遍數他的罪狀,你這邊是不是直接就將人輕輕放過了?」
李治打了個哈哈,說道:「朕也就是想要再緩一緩而已!」
「還緩一緩,這等屍位素餐,還貪贓枉法,結黨營私的貨色,留他多一日,豈不是多做一日的孽!」武皇後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