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是一座十分特別的宮殿。
最起碼在這一世十分特別。
自漢太祖劉邦至漢平帝劉衎,到王莽,到公孫述,再到後麵幾十位皇帝,最後至前涼,幾乎所有選擇定都於長安的皇帝全都是在這座已然顯得狹小的未央宮宣室殿內登基的。
雖然同在長安城內的太極宮、大明宮甚至興慶宮都要比未央宮大,但曆代皇帝們都不約而同的將登基之所定在了這裏。
而現在,未央宮屬於關東起家的大齊的了。
由於涼後主的遺詔,整座長安城的宮室皆被大火化為灰燼,未央宮也沒有例外。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整座未央宮的宮殿群也因此被重新設計並重建,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當年的工部侍郎,前涼的建築大匠世家後人元愷負責。
於是乎,這座遠比原來的未央宮要大,以秦漢建築雄渾風雅與古樸大氣為主,輔以自前涼以來形成的規模宏大、氣象雄偉與奢華精美等特點。
自太祖開皇四年攻取長安時開始設計,開皇十六年開工,一直到太宗顯慶元年完工,曆經二十八年,耗盡元愷、元儉與元毗沙祖孫三代人的心血後,這座大齊第二大的宮殿終於佇立在了人間!
“我等這是從西安門入宮,雖說還要走一陣子才會走到前殿,但現在已經算是進入未央宮了。”無視了文班內禦史們的眼神暗示,賈琿小聲的朝許樂講解著。
許樂時不時的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狀,又總是會恰到好處的問出一個問題來,得到答案後又會顯露出那種欣喜若狂的樣子
雖說知道許樂是在恭維自己,但這種為人師、人前顯聖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至於隔壁文班內不斷傳來讓自己不要說話遵循禮儀的眼神.
無所謂,反正最多就是罰俸嘛,今年是天聖七年,而老子的俸祿已經被罰到天聖十二年了,也就是說,這五年算是在給皇帝打白工!
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既然五年內自己是見不到自己的俸祿了,但就開擺唄!
這群禦史還能弄死自己還是怎樣?
有種就把老子的俸祿扣到天聖六十年去!
“咳咳,差不多得了!”一旁終於結束假期迴到長安的雲瑜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連忙製止住越講越興奮的賈琿。
“還有你,你也給老子滾後麵去!”雲瑜雙目一瞪,被賈琿拉著的許樂頓時就雙腿發軟,小腿肚子打顫,連忙朝雲瑜道歉,然後逃似的跑到後麵自己該去的地方去了
文班隊伍見狀隻是掩嘴輕輕笑了笑,而武班就沒這個顧慮了,當然,有幾人仰天大笑不停的朝許樂揶揄.
當然眾所周知,許樂是賈琿的人,所以哪怕是武班也沒幾個敢笑出聲來的,那些敢笑出聲來的都是跟賈琿一夥的,甚至還有好幾人是與許樂一起在賈琿麾下當過兵的
糾察禦史在聽到這一聲聲大聲嘲笑後,差點被氣暈!
簡直就是不把他這個糾察禦史放在眼裏!
雖說換了地方,但上朝的程序還是一般無二的。
淨鞭三響,伴隨著《朝會樂》的莊嚴樂章,身穿各品級朝服的文武兩班手持笏板,腳踏四方步,莊重的走在通往未央宮前殿正中——宣室殿的漢白玉階上,直到登堂入室,文武們自覺分列大殿兩側。
文官依舊由首輔李湷位列班首。
賈琿腰挎太祖寶劍,正坐於武班之首,隻有雲瑜能與其並列,在他們之前的則是伴駕西獵的諸王。
隻是少了個人。
一陣禮樂聲由遠及近傳來,諸文武進行最後一次整理著裝。
率先進入宣室殿的依然還是夏守忠,隻不過比前幾個月曬黑了好幾個色號。
沒辦法,二聖帶著太上皇後與皇後娘娘等一眾嫡係皇族在關中玩瘋了!
就連大朝會自入通潼關後就沒再舉行過。
若非這次有兩個正在交戰的國家來到大齊,請求漢家大皇帝陛下來主持公道,正合皇帝“重振大齊國際聲譽”的目標,否則皇帝都不帶迴長安的!
要知道,皇帝的鑾駕之前最遠都走到聞喜去參觀裴氏宗祠去了!
比之之前膚白又有些虛胖,如今變得又黑又瘦肉眼可見憔悴了不少的夏守忠一揮拂塵,一聲高喝,功力甚至越發渾厚。
樂班開始演奏,《丹陛大樂》響起,諸文武勳臣與伴駕使臣們在李湷與賈琿的帶領下,恭敬的麵向正邁著四方步緩緩走來的皇帝
夏守忠上前一步:“讚唿!”
文武一齊高聲唱讚。
“天道輔德!”
“再讚!”
“海宇鹹寧!”
“三讚!”
“聖躬萬福!”
諸文武三唿萬歲。
“朕安,眾卿家平身。”皇帝無喜無悲的朝著眼前的文武兩班並伴駕的諸國使臣迴道。
賈琿總感覺自己在皇帝莊嚴的聲音中聽到了有些壓抑著的.笑意?
“謝聖上!”
文武起身,正襟危坐。
時隔多日,賈琿這才見到了已經快有半個月沒有見過麵的皇帝了。
嗯,和夏守忠一樣,皇帝也曬黑了不少。
不過想想也是,皇帝不可能幹什麽事都把鹵薄帶在身邊,總有直麵太陽的時候,再加上現在是夏天,正是一年中太陽最毒辣的時候,就算是皇帝,被曬黑也是正常的。
“有事奏事,無事退朝!”等夏守忠喊完了最後一個程序,今日的大朝會就正式開始了。
例行由首輔李湷來做上個月整個月的匯總,什麽“新修、修補水渠共八百裏。”、“今年雨水豐沛,地裏的麥、稻之類的莊家長勢喜人,今年定然是個豐收年!”、“哪裏哪裏又發了水災,好在在皇帝的英明領導下救災十分迅速,在幾天之內就轉移走了受災的百姓修複了堤壩”
就是花錢多了點。
不過這點皇帝也不是很在意,現在大齊有錢的很,些許小錢不足掛齒。
匯總結束,李湷將奏章遞給了一個小閹後就退了下去重新坐好,接下來就是各部的尚書們來匯報各部上個月的工作了.
文班的文官們自然都是聽的津津有味,畢竟這些功績裏也有自己的一份,時不時還有幾個大仙在聽到幾個尚書有意無意寫的花團錦簇的奏章後,甚至都開始搖頭晃腦品鑒了起來
反觀武班這裏,氣氛就有些低迷。
倒不是打輸了仗,而是文官講的東西自己實在是不感興趣,偶爾有幾個聽的津津有味的異類也不敢表現出來,深怕兄弟們不再跟他玩了,也就學著他們的樣子半眯著眼,無聊之下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咚!
一聲略顯沉悶的撞擊聲傳遍了整座宣室殿,正神情激動抑揚頓挫地朝著皇帝作匯報的刑部尚書將要出口的話瞬間噎在了喉嚨裏。
整座大殿的文武百官全都朝著聲音發出的位置看去.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聖上,臣彈劾蘭陵侯高可成殿前失儀之罪!”糾察禦史義憤填膺的就跳了出來義憤填膺的朝著皇帝諫道。
可惡,可惡啊!
太尉不理本憲也就罷了,畢竟人家有這個資格,就是不遵守禮儀也就頂多罰俸。
可你這個躺在祖宗功勞簿上混吃等死的紈絝怎敢在殿前失儀!
被賈太尉和武班的不守典儀搞得心態爆炸的糾察禦史十分憤怒,得理不饒人逮著高可成就不放!
“聖聖聖聖上,臣臣.”高可成聲音發抖的從武班中連滾帶爬的滾到了大殿中央。
他被糾察禦史的一聲暴喝嚇得有些不知所措,大腦一片空白,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個侯爵,完全可以不鳥禦史的事
他爹的孝期去年剛過,上個月才正式承襲了他爹蘭陵郡公的降等,蘭陵縣侯這件事
本來就是個混吃等死的紈絝,也就是在守孝的這三年裏因為無聊而練了三年的武,勉強通過了上皇對襲爵勳貴們的考核,避免了被扔進軍營吃苦受累的命運
可誰成想,昨日一晌貪歡多吃了幾杯酒,困得不行差點睡著
“聖上,蘭陵侯才襲爵一個月,許多上朝的規矩都不懂.”與高家交好的一個勳貴見高可成愣在了原地,暗道一聲不好,連忙出班來當高可成的嘴替,想用不知者不怪這個理由為他開脫一下。
賈琿聽著身後的爭吵聲,暗自點了點頭。
很好,用不知者不怪這個由頭來減輕一下懲罰.
至於免除責罰那就難了,沒看皇帝都皺起眉頭來了嘛?
正聽著下麵人匯報,想象著自己治理的國家蒸蒸日上之時,突然就有一個聽睡著了的狗賊,還用腦袋撞到柱子發出聲響打斷了匯報聲.
那套順口溜怎麽說的來著?
領導夾菜伱轉桌,領導敬酒你不喝。
領導聽牌你自摸,領導唱k你切歌。
領導喝水你刹車,領導舉杯你先喝。
領導開門你上車,領導走路你打車
當著這麽多人,尤其是這麽多使節的麵讓皇帝丟了臉麵,不罰你一下,真當皇帝是個老好人了?
這位爺可是正兒八經跳幫水戰過的主!
“那蘭陵侯可曾上過學?”糾察禦史打斷了那勳貴的發言。
“這自然是上過.”
“那伯爺可知曉,在學堂上睡著,先生可是要打手心的!更何況是在朝堂上了,蘭陵侯若是真上過學堂,那豈能不知這蒙童尚且知曉在學堂上不能睡覺的規矩!”糾察禦史再次打斷了那勳貴的話。
糾察禦史的話一出,不僅是一向鄙夷文官禦史的武將們了,就連文班的文官們也有些人皺著眉頭看著滿麵紅光的糾察禦史.
嘖,這禦史明顯是上頭了啊!
賈琿無奈的歎了口氣。
正常來講,在這種大場合,尤其是有外人在場的大場合,盡快把這種小事給揭過才是正理,要麽高可成立馬認罪,皇帝小懲大誡就這麽過去了。
要麽在那個伯爵跳出來替他開脫的時候,禦史借坡下驢就糊弄過去了
可這禦史顯然是要不依不撓了!
“嗬嗬,柳秉憲,這件事確實是蘭陵侯的錯,可畢竟蘭陵侯襲爵不久,規矩還不是很熟”這時,文班內的一個老文官被幾個同僚推了出來,他資曆夠老,想來糾察禦史能給他些麵子。
“那為何要來上朝?既然不熟悉規矩,那就在家裏練好了再來上朝?”柳禦史完全不吃這套,已經上頭幻想著鬥倒一家侯爵後自己出人頭地成為都察院新秀的大好前景。
嗬,阻我仕途者,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你!”你好不懂事!
老文官沒想到柳禦史竟然沒有給自己絲毫的麵子,隻能暗罵一聲晦氣,帶著一些微弱的憐憫迴到了自己的位子。
這人廢了!
“聖上,蘭陵侯高可成殿前失儀,不尊禮法,藐視朝堂!若不嚴懲如何正朝堂之風氣?臣請奪高可成爵位!”
不等下一個跑出來解圍的人開口,隻見柳禦史推金山倒玉柱跪伏在了地上,做出一副臣欲死諫的樣子直視著皇帝身後的丹陛。
沒辦法,較真起來直視君王與麵刺君王的一樣,這個時候不能出一點紕漏。
眼見柳禦史跪倒在地一副“聖上你若是不答應,那臣就要撞死在禦階上”的樣子,整個朝堂都沉默了下來.
賈琿一臉詫異的看向了文班前列,麵色呆滯的林如海,見林如海反複感受到了目光也朝自己這邊看了過來,賈琿就朝著他做了個表情
“都察院竟有如此猛將?這是誰的部將?”
似乎是讀懂了賈琿的臉色,林如海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啊!
突然,又有一道目光從禦階上傳了過來,賈琿連忙看了過去讀懂了那道眼神.
隻見皇帝同樣在朝著自己擠眉弄眼,隻不過有平天冠的十二串珠子擋著,也就是賈琿離得近,否則還看不清楚。
快,瑾玉,快把他做掉!
“唉”聖上啊,沒那個必要啊!
賈琿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開口,給這件事情定了個性.
“蘭陵侯高可成新襲爵不久,未曾完全熟悉朝會的規矩,不知者不怪。一應懲處,還要得聖上來決斷!”
(本章完)
最起碼在這一世十分特別。
自漢太祖劉邦至漢平帝劉衎,到王莽,到公孫述,再到後麵幾十位皇帝,最後至前涼,幾乎所有選擇定都於長安的皇帝全都是在這座已然顯得狹小的未央宮宣室殿內登基的。
雖然同在長安城內的太極宮、大明宮甚至興慶宮都要比未央宮大,但曆代皇帝們都不約而同的將登基之所定在了這裏。
而現在,未央宮屬於關東起家的大齊的了。
由於涼後主的遺詔,整座長安城的宮室皆被大火化為灰燼,未央宮也沒有例外。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整座未央宮的宮殿群也因此被重新設計並重建,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當年的工部侍郎,前涼的建築大匠世家後人元愷負責。
於是乎,這座遠比原來的未央宮要大,以秦漢建築雄渾風雅與古樸大氣為主,輔以自前涼以來形成的規模宏大、氣象雄偉與奢華精美等特點。
自太祖開皇四年攻取長安時開始設計,開皇十六年開工,一直到太宗顯慶元年完工,曆經二十八年,耗盡元愷、元儉與元毗沙祖孫三代人的心血後,這座大齊第二大的宮殿終於佇立在了人間!
“我等這是從西安門入宮,雖說還要走一陣子才會走到前殿,但現在已經算是進入未央宮了。”無視了文班內禦史們的眼神暗示,賈琿小聲的朝許樂講解著。
許樂時不時的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狀,又總是會恰到好處的問出一個問題來,得到答案後又會顯露出那種欣喜若狂的樣子
雖說知道許樂是在恭維自己,但這種為人師、人前顯聖的感覺實在是太棒了!
至於隔壁文班內不斷傳來讓自己不要說話遵循禮儀的眼神.
無所謂,反正最多就是罰俸嘛,今年是天聖七年,而老子的俸祿已經被罰到天聖十二年了,也就是說,這五年算是在給皇帝打白工!
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既然五年內自己是見不到自己的俸祿了,但就開擺唄!
這群禦史還能弄死自己還是怎樣?
有種就把老子的俸祿扣到天聖六十年去!
“咳咳,差不多得了!”一旁終於結束假期迴到長安的雲瑜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連忙製止住越講越興奮的賈琿。
“還有你,你也給老子滾後麵去!”雲瑜雙目一瞪,被賈琿拉著的許樂頓時就雙腿發軟,小腿肚子打顫,連忙朝雲瑜道歉,然後逃似的跑到後麵自己該去的地方去了
文班隊伍見狀隻是掩嘴輕輕笑了笑,而武班就沒這個顧慮了,當然,有幾人仰天大笑不停的朝許樂揶揄.
當然眾所周知,許樂是賈琿的人,所以哪怕是武班也沒幾個敢笑出聲來的,那些敢笑出聲來的都是跟賈琿一夥的,甚至還有好幾人是與許樂一起在賈琿麾下當過兵的
糾察禦史在聽到這一聲聲大聲嘲笑後,差點被氣暈!
簡直就是不把他這個糾察禦史放在眼裏!
雖說換了地方,但上朝的程序還是一般無二的。
淨鞭三響,伴隨著《朝會樂》的莊嚴樂章,身穿各品級朝服的文武兩班手持笏板,腳踏四方步,莊重的走在通往未央宮前殿正中——宣室殿的漢白玉階上,直到登堂入室,文武們自覺分列大殿兩側。
文官依舊由首輔李湷位列班首。
賈琿腰挎太祖寶劍,正坐於武班之首,隻有雲瑜能與其並列,在他們之前的則是伴駕西獵的諸王。
隻是少了個人。
一陣禮樂聲由遠及近傳來,諸文武進行最後一次整理著裝。
率先進入宣室殿的依然還是夏守忠,隻不過比前幾個月曬黑了好幾個色號。
沒辦法,二聖帶著太上皇後與皇後娘娘等一眾嫡係皇族在關中玩瘋了!
就連大朝會自入通潼關後就沒再舉行過。
若非這次有兩個正在交戰的國家來到大齊,請求漢家大皇帝陛下來主持公道,正合皇帝“重振大齊國際聲譽”的目標,否則皇帝都不帶迴長安的!
要知道,皇帝的鑾駕之前最遠都走到聞喜去參觀裴氏宗祠去了!
比之之前膚白又有些虛胖,如今變得又黑又瘦肉眼可見憔悴了不少的夏守忠一揮拂塵,一聲高喝,功力甚至越發渾厚。
樂班開始演奏,《丹陛大樂》響起,諸文武勳臣與伴駕使臣們在李湷與賈琿的帶領下,恭敬的麵向正邁著四方步緩緩走來的皇帝
夏守忠上前一步:“讚唿!”
文武一齊高聲唱讚。
“天道輔德!”
“再讚!”
“海宇鹹寧!”
“三讚!”
“聖躬萬福!”
諸文武三唿萬歲。
“朕安,眾卿家平身。”皇帝無喜無悲的朝著眼前的文武兩班並伴駕的諸國使臣迴道。
賈琿總感覺自己在皇帝莊嚴的聲音中聽到了有些壓抑著的.笑意?
“謝聖上!”
文武起身,正襟危坐。
時隔多日,賈琿這才見到了已經快有半個月沒有見過麵的皇帝了。
嗯,和夏守忠一樣,皇帝也曬黑了不少。
不過想想也是,皇帝不可能幹什麽事都把鹵薄帶在身邊,總有直麵太陽的時候,再加上現在是夏天,正是一年中太陽最毒辣的時候,就算是皇帝,被曬黑也是正常的。
“有事奏事,無事退朝!”等夏守忠喊完了最後一個程序,今日的大朝會就正式開始了。
例行由首輔李湷來做上個月整個月的匯總,什麽“新修、修補水渠共八百裏。”、“今年雨水豐沛,地裏的麥、稻之類的莊家長勢喜人,今年定然是個豐收年!”、“哪裏哪裏又發了水災,好在在皇帝的英明領導下救災十分迅速,在幾天之內就轉移走了受災的百姓修複了堤壩”
就是花錢多了點。
不過這點皇帝也不是很在意,現在大齊有錢的很,些許小錢不足掛齒。
匯總結束,李湷將奏章遞給了一個小閹後就退了下去重新坐好,接下來就是各部的尚書們來匯報各部上個月的工作了.
文班的文官們自然都是聽的津津有味,畢竟這些功績裏也有自己的一份,時不時還有幾個大仙在聽到幾個尚書有意無意寫的花團錦簇的奏章後,甚至都開始搖頭晃腦品鑒了起來
反觀武班這裏,氣氛就有些低迷。
倒不是打輸了仗,而是文官講的東西自己實在是不感興趣,偶爾有幾個聽的津津有味的異類也不敢表現出來,深怕兄弟們不再跟他玩了,也就學著他們的樣子半眯著眼,無聊之下就有些昏昏欲睡了
咚!
一聲略顯沉悶的撞擊聲傳遍了整座宣室殿,正神情激動抑揚頓挫地朝著皇帝作匯報的刑部尚書將要出口的話瞬間噎在了喉嚨裏。
整座大殿的文武百官全都朝著聲音發出的位置看去.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聖上,臣彈劾蘭陵侯高可成殿前失儀之罪!”糾察禦史義憤填膺的就跳了出來義憤填膺的朝著皇帝諫道。
可惡,可惡啊!
太尉不理本憲也就罷了,畢竟人家有這個資格,就是不遵守禮儀也就頂多罰俸。
可你這個躺在祖宗功勞簿上混吃等死的紈絝怎敢在殿前失儀!
被賈太尉和武班的不守典儀搞得心態爆炸的糾察禦史十分憤怒,得理不饒人逮著高可成就不放!
“聖聖聖聖上,臣臣.”高可成聲音發抖的從武班中連滾帶爬的滾到了大殿中央。
他被糾察禦史的一聲暴喝嚇得有些不知所措,大腦一片空白,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個侯爵,完全可以不鳥禦史的事
他爹的孝期去年剛過,上個月才正式承襲了他爹蘭陵郡公的降等,蘭陵縣侯這件事
本來就是個混吃等死的紈絝,也就是在守孝的這三年裏因為無聊而練了三年的武,勉強通過了上皇對襲爵勳貴們的考核,避免了被扔進軍營吃苦受累的命運
可誰成想,昨日一晌貪歡多吃了幾杯酒,困得不行差點睡著
“聖上,蘭陵侯才襲爵一個月,許多上朝的規矩都不懂.”與高家交好的一個勳貴見高可成愣在了原地,暗道一聲不好,連忙出班來當高可成的嘴替,想用不知者不怪這個理由為他開脫一下。
賈琿聽著身後的爭吵聲,暗自點了點頭。
很好,用不知者不怪這個由頭來減輕一下懲罰.
至於免除責罰那就難了,沒看皇帝都皺起眉頭來了嘛?
正聽著下麵人匯報,想象著自己治理的國家蒸蒸日上之時,突然就有一個聽睡著了的狗賊,還用腦袋撞到柱子發出聲響打斷了匯報聲.
那套順口溜怎麽說的來著?
領導夾菜伱轉桌,領導敬酒你不喝。
領導聽牌你自摸,領導唱k你切歌。
領導喝水你刹車,領導舉杯你先喝。
領導開門你上車,領導走路你打車
當著這麽多人,尤其是這麽多使節的麵讓皇帝丟了臉麵,不罰你一下,真當皇帝是個老好人了?
這位爺可是正兒八經跳幫水戰過的主!
“那蘭陵侯可曾上過學?”糾察禦史打斷了那勳貴的發言。
“這自然是上過.”
“那伯爺可知曉,在學堂上睡著,先生可是要打手心的!更何況是在朝堂上了,蘭陵侯若是真上過學堂,那豈能不知這蒙童尚且知曉在學堂上不能睡覺的規矩!”糾察禦史再次打斷了那勳貴的話。
糾察禦史的話一出,不僅是一向鄙夷文官禦史的武將們了,就連文班的文官們也有些人皺著眉頭看著滿麵紅光的糾察禦史.
嘖,這禦史明顯是上頭了啊!
賈琿無奈的歎了口氣。
正常來講,在這種大場合,尤其是有外人在場的大場合,盡快把這種小事給揭過才是正理,要麽高可成立馬認罪,皇帝小懲大誡就這麽過去了。
要麽在那個伯爵跳出來替他開脫的時候,禦史借坡下驢就糊弄過去了
可這禦史顯然是要不依不撓了!
“嗬嗬,柳秉憲,這件事確實是蘭陵侯的錯,可畢竟蘭陵侯襲爵不久,規矩還不是很熟”這時,文班內的一個老文官被幾個同僚推了出來,他資曆夠老,想來糾察禦史能給他些麵子。
“那為何要來上朝?既然不熟悉規矩,那就在家裏練好了再來上朝?”柳禦史完全不吃這套,已經上頭幻想著鬥倒一家侯爵後自己出人頭地成為都察院新秀的大好前景。
嗬,阻我仕途者,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你!”你好不懂事!
老文官沒想到柳禦史竟然沒有給自己絲毫的麵子,隻能暗罵一聲晦氣,帶著一些微弱的憐憫迴到了自己的位子。
這人廢了!
“聖上,蘭陵侯高可成殿前失儀,不尊禮法,藐視朝堂!若不嚴懲如何正朝堂之風氣?臣請奪高可成爵位!”
不等下一個跑出來解圍的人開口,隻見柳禦史推金山倒玉柱跪伏在了地上,做出一副臣欲死諫的樣子直視著皇帝身後的丹陛。
沒辦法,較真起來直視君王與麵刺君王的一樣,這個時候不能出一點紕漏。
眼見柳禦史跪倒在地一副“聖上你若是不答應,那臣就要撞死在禦階上”的樣子,整個朝堂都沉默了下來.
賈琿一臉詫異的看向了文班前列,麵色呆滯的林如海,見林如海反複感受到了目光也朝自己這邊看了過來,賈琿就朝著他做了個表情
“都察院竟有如此猛將?這是誰的部將?”
似乎是讀懂了賈琿的臉色,林如海深深地歎了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啊!
突然,又有一道目光從禦階上傳了過來,賈琿連忙看了過去讀懂了那道眼神.
隻見皇帝同樣在朝著自己擠眉弄眼,隻不過有平天冠的十二串珠子擋著,也就是賈琿離得近,否則還看不清楚。
快,瑾玉,快把他做掉!
“唉”聖上啊,沒那個必要啊!
賈琿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開口,給這件事情定了個性.
“蘭陵侯高可成新襲爵不久,未曾完全熟悉朝會的規矩,不知者不怪。一應懲處,還要得聖上來決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