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禾趕緊瞪他一眼,別開了頭:「秦王若是沒有旁的事,就先去廂房坐一會兒吧,等等曹侍中他們。」
楊昪唔了聲,點點頭,又問:「那太後要不要一起?」
「……」鄭嘉禾繃著臉,「不用。」
楊昪看到她眼神向他示意,就是不想讓他再與她挨這麽近,生怕被人注意到,於是他隻好後退一步,無奈地笑了笑,再次拱手:「那臣告退了。」
鄭嘉禾鬆了口氣。
其實她從前又不是沒和大臣們靠這麽近過,莫說楊昪了,就是與宋嬰、閔相公說話的時候,並肩走、或是麵對麵挨著都是有的。
可她現在很怕與楊昪獨處被人看到。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做賊心虛」吧。
鄭嘉禾腦子裏胡思亂想了一下,等到大臣們從太皇太後居住的廂房出來,方與他們一同下山迴宮。
蓬萊殿內。
宮人們服侍鄭嘉禾脫去繁複的禮服,卸下釵環,換上輕便的常服。
一陣輕微的響動聲從側門處傳來,鄭嘉禾看了一眼琉璃,琉璃會意,與宮人們道:「都退下吧,娘娘這裏由我來服侍。」
宮人們躬身告退。
須臾,側門打開,楊昪便走了進來。
自從楊昪搬到上陽宮以來,這些天,每次他來蓬萊殿,都可以避開宮中守衛和伺候的僕婢,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這樣也好,免去了他來她宮中的種種藉口,知道的人越少,他們的關係就越隱蔽。
琉璃退出內室,將房門關好,守在外麵。
楊昪走到鄭嘉禾身後,環住她,拉過她的左手,在她腕上套了一個鐲子。
鄭嘉禾感受到皮膚上的冰涼質感,低頭望去,怔了一下:「做好了?」
楊昪在她頸側蜻蜓點水般吻了一下,輕聲:「試試?」
他握著她的右手,帶著她觸碰鐲子上的機關。
這是一個鑲嵌了紅寶石的金鐲,精緻的金累絲花紋在寶石旁邊纏繞,勾勒出漂亮的形狀。鐲子的側麵,有一處暗扣,撥動兩次,便會從寶石旁彈出一枚拇指長的鋼針,是絕佳的殺人暗器。
如果在撥動暗扣之前,又旋轉了一下,那彈出的針,就會變成淬了毒的。
功能很簡單,與鄭嘉禾之前讓人做的銀簪一樣,但使用起來,會比從頭上拔下銀簪更為方便,動作更小,出其不意。
鄭嘉禾右手指尖停在那枚暗扣處,半晌沒有說話。
楊昪問她:「喜歡嗎?」
鄭嘉禾道:「喜歡。」
楊昪撩起她一縷髮絲,溫和地笑了笑:「但我希望你永遠都不會遇到危險,用不上這東西。」
鄭嘉禾嗯了聲,幽幽道:「我也希望。」
顏慧步履匆匆,來到蓬萊殿外,琉璃伸出胳膊攔住她,低聲道:「顏姐姐,秦王殿下在裏麵。」
顏慧焦急道:「管不了那麽多了,我有急事要向娘娘稟報。」
琉璃一愣,於是側開身子,讓顏慧入內。
顏慧站在屏風外,喚了一聲:「太後。」
鄭嘉禾掙了一下,讓楊昪鬆開她,朗聲問道:「什麽事?」
顏慧一陣遲疑。
鄭嘉禾便懂了。她仰頭望著楊昪,一雙清澈的眸別有深意地看著他,尾指指甲刮蹭了一下他的掌心,語氣輕飄飄的:「那你先迴去?」
楊昪磨牙,俯身輕咬了一下她的鼻尖,方蹙著眉頭道:「行吧,你去忙。」
鄭嘉禾走出內室,與顏慧來到書房。
顏慧急道:「娘娘,剛剛涼州那邊傳來的消息,王太醫不見了!」
鄭嘉禾神色一凜。
……
朝堂之上。
鄭嘉禾站在玉階上,看著大殿中身形挺拔的曹侍中,久久無話。
就在剛剛,曹侍中當著所有朝臣的麵,對先帝駕崩之事提出異議,聲稱他已經找到了當初太醫院的院丞王太醫,並得到了王太醫的親筆供狀,說他是受太後指使,在先帝服用的藥物上動了手腳,以至於先帝病重,到最後不治身亡。
帶著王太醫血手印的供狀被曹侍中拿到殿中,在幾位重臣麵前展開。
群臣驚駭。
閔同光顫著手把供狀還給曹侍中,抬頭看向玉階上端莊沉靜的太後,試探著喚道:「太後娘娘……」
鄭嘉禾垂目一一掃視過去。
如果這紙供狀成真,那她就是弒君之罪,她所有的權力和榮耀都不復存在,原本支持她、親近她的大臣,也不會在這種事上仍然聽信於她。
她望著曹侍中,曹侍中也盯著她,兩人對視著暗暗較量。
然後鄭嘉禾眸光一轉,看到了站在一側,麵無表情看著她的楊昪。
在群臣的注視中,鄭嘉禾問:「王太醫呢?」
曹侍中道:「老夫找到他時,他仍負隅頑抗,不得已之下,隻能讓他身上帶了點傷,如今他不時昏睡,不能走太快,過幾日才能到長安。」
鄭嘉禾掀起唇角:「曹侍中,你屈打成招,就想來汙衊朕?」
曹侍中一怒,甩袖道:「是不是汙衊,到時候等王太醫到了京城,交由三司會審,一問便知!」
鄭嘉禾挑了下眉稍,不鹹不淡道:「嗯,那朕等著與他對峙。」
散朝。
昔日裏比較親近鄭嘉禾的大臣們照例跟了上來,寬慰她幾句,說什麽行的正坐的直,就不怕汙衊,也有比較憂心的,害怕曹侍中所言是真的,但他們看著太後娘娘一臉淡然,毫不畏縮的模樣,一時又有些放下心。
楊昪唔了聲,點點頭,又問:「那太後要不要一起?」
「……」鄭嘉禾繃著臉,「不用。」
楊昪看到她眼神向他示意,就是不想讓他再與她挨這麽近,生怕被人注意到,於是他隻好後退一步,無奈地笑了笑,再次拱手:「那臣告退了。」
鄭嘉禾鬆了口氣。
其實她從前又不是沒和大臣們靠這麽近過,莫說楊昪了,就是與宋嬰、閔相公說話的時候,並肩走、或是麵對麵挨著都是有的。
可她現在很怕與楊昪獨處被人看到。大概這就是所謂的「做賊心虛」吧。
鄭嘉禾腦子裏胡思亂想了一下,等到大臣們從太皇太後居住的廂房出來,方與他們一同下山迴宮。
蓬萊殿內。
宮人們服侍鄭嘉禾脫去繁複的禮服,卸下釵環,換上輕便的常服。
一陣輕微的響動聲從側門處傳來,鄭嘉禾看了一眼琉璃,琉璃會意,與宮人們道:「都退下吧,娘娘這裏由我來服侍。」
宮人們躬身告退。
須臾,側門打開,楊昪便走了進來。
自從楊昪搬到上陽宮以來,這些天,每次他來蓬萊殿,都可以避開宮中守衛和伺候的僕婢,做到神不知鬼不覺。
這樣也好,免去了他來她宮中的種種藉口,知道的人越少,他們的關係就越隱蔽。
琉璃退出內室,將房門關好,守在外麵。
楊昪走到鄭嘉禾身後,環住她,拉過她的左手,在她腕上套了一個鐲子。
鄭嘉禾感受到皮膚上的冰涼質感,低頭望去,怔了一下:「做好了?」
楊昪在她頸側蜻蜓點水般吻了一下,輕聲:「試試?」
他握著她的右手,帶著她觸碰鐲子上的機關。
這是一個鑲嵌了紅寶石的金鐲,精緻的金累絲花紋在寶石旁邊纏繞,勾勒出漂亮的形狀。鐲子的側麵,有一處暗扣,撥動兩次,便會從寶石旁彈出一枚拇指長的鋼針,是絕佳的殺人暗器。
如果在撥動暗扣之前,又旋轉了一下,那彈出的針,就會變成淬了毒的。
功能很簡單,與鄭嘉禾之前讓人做的銀簪一樣,但使用起來,會比從頭上拔下銀簪更為方便,動作更小,出其不意。
鄭嘉禾右手指尖停在那枚暗扣處,半晌沒有說話。
楊昪問她:「喜歡嗎?」
鄭嘉禾道:「喜歡。」
楊昪撩起她一縷髮絲,溫和地笑了笑:「但我希望你永遠都不會遇到危險,用不上這東西。」
鄭嘉禾嗯了聲,幽幽道:「我也希望。」
顏慧步履匆匆,來到蓬萊殿外,琉璃伸出胳膊攔住她,低聲道:「顏姐姐,秦王殿下在裏麵。」
顏慧焦急道:「管不了那麽多了,我有急事要向娘娘稟報。」
琉璃一愣,於是側開身子,讓顏慧入內。
顏慧站在屏風外,喚了一聲:「太後。」
鄭嘉禾掙了一下,讓楊昪鬆開她,朗聲問道:「什麽事?」
顏慧一陣遲疑。
鄭嘉禾便懂了。她仰頭望著楊昪,一雙清澈的眸別有深意地看著他,尾指指甲刮蹭了一下他的掌心,語氣輕飄飄的:「那你先迴去?」
楊昪磨牙,俯身輕咬了一下她的鼻尖,方蹙著眉頭道:「行吧,你去忙。」
鄭嘉禾走出內室,與顏慧來到書房。
顏慧急道:「娘娘,剛剛涼州那邊傳來的消息,王太醫不見了!」
鄭嘉禾神色一凜。
……
朝堂之上。
鄭嘉禾站在玉階上,看著大殿中身形挺拔的曹侍中,久久無話。
就在剛剛,曹侍中當著所有朝臣的麵,對先帝駕崩之事提出異議,聲稱他已經找到了當初太醫院的院丞王太醫,並得到了王太醫的親筆供狀,說他是受太後指使,在先帝服用的藥物上動了手腳,以至於先帝病重,到最後不治身亡。
帶著王太醫血手印的供狀被曹侍中拿到殿中,在幾位重臣麵前展開。
群臣驚駭。
閔同光顫著手把供狀還給曹侍中,抬頭看向玉階上端莊沉靜的太後,試探著喚道:「太後娘娘……」
鄭嘉禾垂目一一掃視過去。
如果這紙供狀成真,那她就是弒君之罪,她所有的權力和榮耀都不復存在,原本支持她、親近她的大臣,也不會在這種事上仍然聽信於她。
她望著曹侍中,曹侍中也盯著她,兩人對視著暗暗較量。
然後鄭嘉禾眸光一轉,看到了站在一側,麵無表情看著她的楊昪。
在群臣的注視中,鄭嘉禾問:「王太醫呢?」
曹侍中道:「老夫找到他時,他仍負隅頑抗,不得已之下,隻能讓他身上帶了點傷,如今他不時昏睡,不能走太快,過幾日才能到長安。」
鄭嘉禾掀起唇角:「曹侍中,你屈打成招,就想來汙衊朕?」
曹侍中一怒,甩袖道:「是不是汙衊,到時候等王太醫到了京城,交由三司會審,一問便知!」
鄭嘉禾挑了下眉稍,不鹹不淡道:「嗯,那朕等著與他對峙。」
散朝。
昔日裏比較親近鄭嘉禾的大臣們照例跟了上來,寬慰她幾句,說什麽行的正坐的直,就不怕汙衊,也有比較憂心的,害怕曹侍中所言是真的,但他們看著太後娘娘一臉淡然,毫不畏縮的模樣,一時又有些放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