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手拿先帝密旨的攝政王,誰敢讓他卸下佩劍?
但他在這上麵,就是從不逾矩。
楊昪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鄭嘉禾收起水袋,猶豫了一下,又在自己腰上摸索。
她腰上掛了一個牛皮袋,長條形,楊昪早在與她出宮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隻是一直沒開口問她。
這會兒他看著她摸索片刻,又突然停下,轉頭對他說:「你先閉上眼睛。」
「……」楊昪照做。
過了一會兒,他感覺到她拉過他的手,在他掌心放了一樣東西。
觸感冰涼,金屬質地。楊昪五指合攏,握住它,然後猛然睜開眼睛。
是一把匕首。
刀鞘上點綴的寶石花紋,與吉木劍一模一樣。再打開去看刀鋒,刀身上的紋路也與那把劍相差無幾。不同的是,吉木劍劍身長,所能容納的紋路更多,也更複雜。
鄭嘉禾抬了抬下巴:「你要的生辰賀禮。」
楊昪怔了一下,他的目光從那匕首處往上滑,落在鄭嘉禾的麵上。
這種做工的匕首,往往要打造數月,鄭嘉禾是很早就開始準備了。
她並不是毫不在意他,她隻是沒有把什麽事都告訴他。
一種異樣的溫暖感從楊昪的心頭劃過,他收起匕首,將它插到自己的長靴中。
「什麽時候準備的?」楊昪問。
「看到你的吉木劍的時候,就想起來了。」
楊昪一愣,然後開始迴想,自己哪次見她的時候,腰間還有佩劍,卻無論怎麽迴想都沒想起來。
他眉峰稍蹙,疑惑道:「你什麽時候見的?」
「茶館那次。」鄭嘉禾脫口而出,又突然想到自己在他迴京那天,沒有正式見他而是偷偷跑去茶館二樓看他,他是不知道的,一時有些氣不足。這種感覺,應是名為心虛。
罷了,這件事隻有她和顏慧知道,他總不能再發現什麽蛛絲馬跡,跑來質問她。
楊昪顯然理解成了另一次:「那天我帶了吉木?」
他有些記不清了,但他記得那是他迴京的第三天,他從埋葬著他生母趙淑儀的皇陵迴來,祭拜母妃的時候,應也是不曾攜帶佩劍的。
鄭嘉禾理所當然地點頭:「是的。」
她斜他一眼,長眉微挑:「楊維楨,知道我這麽早就開始為你準備禮物,是不是高興壞了?」
楊昪唇角翹起。
她總是這樣,趾高氣揚的,故意氣他的時候,就會連名帶姓的叫他,偏他還喜歡她這樣。
楊昪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靠近。
「嗯?」鄭嘉禾以為他要說什麽,便微微側過頭,左耳靠近他。
下一刻就被楊昪拽到了懷裏。他捧住她的臉,低下頭,在她的下巴上,輕輕地咬了一口,如願以償地聽到鄭嘉禾驚唿一聲,看到她瞪圓了一雙眼睛。
楊昪目中帶笑,滿是愉悅:「你要是能多讓我有這樣高興的時候,就好了。」
鄭嘉禾心尖微顫,眼神躲閃地避開他的注視。
楊昪隻當她是害羞了,唇角笑弧更大,兩手牢牢地抱緊了她。
……
八月十四,清晨。
鄭嘉禾下了馬車,抬頭看了下府門上的牌匾,碩大的燙金「鄭府」二字,是景宗皇帝親筆題書,象徵著昔日鄭家無上的榮耀。
而今鄭家沒落,鄭公致仕,神智不清,華陽縣主身故,現任家主鄭卓才華平平,鄭家隻剩一個鄭太後。
鄭嘉禾的舅舅,工部員外郎鄭卓,帶著夫人何氏出來迎她。
鄭嘉禾提裙步上台階,神色淡淡道:「舅舅舅母不必多禮,我是來看望阿公的。」
鄭卓應諾,一邊示意何氏去張羅些吃食點心,一邊引著鄭嘉禾往鄭公的住處去。
先帝駕崩之後,鄭嘉禾每個月月中都要迴鄭府探望鄭公一次。
明日是中秋節,宮裏照例要有宴席,因此今日她提前來了。
鄭公住的院落叫景竹院,鄭卓把鄭嘉禾送到院外,就識趣地不再跟進去。而鄭嘉禾身邊的女官、宦官們,也紛紛停住腳步,守在了外麵。
鄭嘉禾步入房中。
鄭公這兩年身體不大好,經常是躺在屋中的,神智有時候清醒,有時候又糊塗,連人都不認得。
——但這是對外的說法。
鄭嘉禾轉過屏風,看見坐在棋盤旁,正在用自己左右手對弈的祖父時,露出了笑容:「阿公。」
鄭源轉頭,看見是鄭嘉禾,有些驚喜:「怎麽提前來了?」
說著又意識到:「哦,明天是中秋。你快過來看看,我這棋局該怎麽破解,我琢磨半天了。」
「好。」
鄭嘉禾走過去,在鄭源的旁邊跪坐,目光落向棋盤。
白子被殺得七零八落,頹勢已現,的確很難力挽狂瀾。
鄭嘉禾思考了一會兒,拈起一顆白子,落在了棋盤上。
鄭源眼前一亮:「對!就是這樣!」
鄭嘉禾莞爾。
陪著鄭源把這盤棋下完,鄭嘉禾才與他說起自上個月見麵以來,自己身邊發生的事。
「上個月我生辰,秦王也送了我一套棋具。」鄭嘉禾說,「觸感和外觀都很好。」
鄭源嘆道:「那孩子有心了。」
鄭嘉禾躊躇了一下,猶豫道:「阿公,其實我……我不知道該怎麽處理與他的關係了。」
但他在這上麵,就是從不逾矩。
楊昪嗯了一聲,不置可否。
鄭嘉禾收起水袋,猶豫了一下,又在自己腰上摸索。
她腰上掛了一個牛皮袋,長條形,楊昪早在與她出宮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隻是一直沒開口問她。
這會兒他看著她摸索片刻,又突然停下,轉頭對他說:「你先閉上眼睛。」
「……」楊昪照做。
過了一會兒,他感覺到她拉過他的手,在他掌心放了一樣東西。
觸感冰涼,金屬質地。楊昪五指合攏,握住它,然後猛然睜開眼睛。
是一把匕首。
刀鞘上點綴的寶石花紋,與吉木劍一模一樣。再打開去看刀鋒,刀身上的紋路也與那把劍相差無幾。不同的是,吉木劍劍身長,所能容納的紋路更多,也更複雜。
鄭嘉禾抬了抬下巴:「你要的生辰賀禮。」
楊昪怔了一下,他的目光從那匕首處往上滑,落在鄭嘉禾的麵上。
這種做工的匕首,往往要打造數月,鄭嘉禾是很早就開始準備了。
她並不是毫不在意他,她隻是沒有把什麽事都告訴他。
一種異樣的溫暖感從楊昪的心頭劃過,他收起匕首,將它插到自己的長靴中。
「什麽時候準備的?」楊昪問。
「看到你的吉木劍的時候,就想起來了。」
楊昪一愣,然後開始迴想,自己哪次見她的時候,腰間還有佩劍,卻無論怎麽迴想都沒想起來。
他眉峰稍蹙,疑惑道:「你什麽時候見的?」
「茶館那次。」鄭嘉禾脫口而出,又突然想到自己在他迴京那天,沒有正式見他而是偷偷跑去茶館二樓看他,他是不知道的,一時有些氣不足。這種感覺,應是名為心虛。
罷了,這件事隻有她和顏慧知道,他總不能再發現什麽蛛絲馬跡,跑來質問她。
楊昪顯然理解成了另一次:「那天我帶了吉木?」
他有些記不清了,但他記得那是他迴京的第三天,他從埋葬著他生母趙淑儀的皇陵迴來,祭拜母妃的時候,應也是不曾攜帶佩劍的。
鄭嘉禾理所當然地點頭:「是的。」
她斜他一眼,長眉微挑:「楊維楨,知道我這麽早就開始為你準備禮物,是不是高興壞了?」
楊昪唇角翹起。
她總是這樣,趾高氣揚的,故意氣他的時候,就會連名帶姓的叫他,偏他還喜歡她這樣。
楊昪朝她招了招手,示意她靠近。
「嗯?」鄭嘉禾以為他要說什麽,便微微側過頭,左耳靠近他。
下一刻就被楊昪拽到了懷裏。他捧住她的臉,低下頭,在她的下巴上,輕輕地咬了一口,如願以償地聽到鄭嘉禾驚唿一聲,看到她瞪圓了一雙眼睛。
楊昪目中帶笑,滿是愉悅:「你要是能多讓我有這樣高興的時候,就好了。」
鄭嘉禾心尖微顫,眼神躲閃地避開他的注視。
楊昪隻當她是害羞了,唇角笑弧更大,兩手牢牢地抱緊了她。
……
八月十四,清晨。
鄭嘉禾下了馬車,抬頭看了下府門上的牌匾,碩大的燙金「鄭府」二字,是景宗皇帝親筆題書,象徵著昔日鄭家無上的榮耀。
而今鄭家沒落,鄭公致仕,神智不清,華陽縣主身故,現任家主鄭卓才華平平,鄭家隻剩一個鄭太後。
鄭嘉禾的舅舅,工部員外郎鄭卓,帶著夫人何氏出來迎她。
鄭嘉禾提裙步上台階,神色淡淡道:「舅舅舅母不必多禮,我是來看望阿公的。」
鄭卓應諾,一邊示意何氏去張羅些吃食點心,一邊引著鄭嘉禾往鄭公的住處去。
先帝駕崩之後,鄭嘉禾每個月月中都要迴鄭府探望鄭公一次。
明日是中秋節,宮裏照例要有宴席,因此今日她提前來了。
鄭公住的院落叫景竹院,鄭卓把鄭嘉禾送到院外,就識趣地不再跟進去。而鄭嘉禾身邊的女官、宦官們,也紛紛停住腳步,守在了外麵。
鄭嘉禾步入房中。
鄭公這兩年身體不大好,經常是躺在屋中的,神智有時候清醒,有時候又糊塗,連人都不認得。
——但這是對外的說法。
鄭嘉禾轉過屏風,看見坐在棋盤旁,正在用自己左右手對弈的祖父時,露出了笑容:「阿公。」
鄭源轉頭,看見是鄭嘉禾,有些驚喜:「怎麽提前來了?」
說著又意識到:「哦,明天是中秋。你快過來看看,我這棋局該怎麽破解,我琢磨半天了。」
「好。」
鄭嘉禾走過去,在鄭源的旁邊跪坐,目光落向棋盤。
白子被殺得七零八落,頹勢已現,的確很難力挽狂瀾。
鄭嘉禾思考了一會兒,拈起一顆白子,落在了棋盤上。
鄭源眼前一亮:「對!就是這樣!」
鄭嘉禾莞爾。
陪著鄭源把這盤棋下完,鄭嘉禾才與他說起自上個月見麵以來,自己身邊發生的事。
「上個月我生辰,秦王也送了我一套棋具。」鄭嘉禾說,「觸感和外觀都很好。」
鄭源嘆道:「那孩子有心了。」
鄭嘉禾躊躇了一下,猶豫道:「阿公,其實我……我不知道該怎麽處理與他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