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昪掀起唇角。
聽不懂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他也不能逼太緊,隻需要讓她知道,在她心中起一些波瀾,就夠了。
反正來日方長。
楊昪起身,如來時那樣躬身,禮數周全:「臣告退。」
轉身離開。
過了會兒,琉璃入內,一邊彎腰收拾案上的杯盞,一邊道:「娘娘,奴婢剛剛在外麵碰見餘和了。他給奴婢送東西,奴婢沒要。」
鄭嘉禾隨口問:「送的什麽?」
琉璃臉有些紅:「是塞北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說是他隨秦王殿下行軍打仗時得的。」
鄭嘉禾側目,打量她幾眼:「想收便收,不想收便拒絕,這是你的事。」
琉璃一愣,垂下頭道:「諾。」
鄭嘉禾歪在榻上,捋了會兒思緒,待琉璃收拾完畢,正要離開的時候,出聲叫住了她。
「你覺得,我與秦王是什麽關係?」
琉璃遲疑:「是……」
鄭嘉禾道:「直說無妨。」
琉璃頭垂得更低:「名義上看,自然是叔嫂關係。但……但奴婢知道,秦王殿下一直喜歡您。而您從前也……也……」
「也是動心了的。」鄭嘉禾輕飄飄接過她的話。
琉璃緊張地站在那兒,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鄭嘉禾有些疑惑,「有這麽明顯嗎?」
琉璃道:「娘娘您不知道,當年您與先帝成親當晚……秦王殿下從東宮離開,直接去了春雨樓,爛醉到天明。奴婢也是後來從餘和嘴裏聽說的。不過那時候您已經是太子妃了,與先帝琴瑟和諧……奴婢不敢讓您知道,也主動疏遠了餘和他們。」
「現在就敢讓我知道了?」鄭嘉禾自言自語,想著楊昪迴京後的種種試探,陷入思考。
琉璃卻並不知道鄭嘉禾的意思,一時臉色發白:「娘娘,您如今是太後了呀……」
已經是太後了,還有什麽可怕的?
琉璃躬身告退。
鄭嘉禾想著今日楊昪來見她,二人之間的種種試探,輕笑了一聲。
他們都不再單純……深宮六年,早已將她所有的少女情思,消磨得一幹二淨。而他在邊疆三年,見過多少風浪,又豈會始終如一?
就算是如一……他喜歡的,也不過是從前那個與他一起在太興堂上學,與他嬉笑玩鬧的天真少女罷了。
而她老了,心態老了。
鄭嘉禾想起先帝看她時那厭惡的眼神,淡淡一哂。
男人總喜歡年輕的、嬌憨的、純真的柔弱女子,比如曾經的雲貴妃。先帝將她養在宮外,育有一子,後來接迴宮更是萬千寵愛,百般嗬護。對著鄭嘉禾這個皇後時,卻罵她心腸歹毒,狡詐多端。
如果楊昪知道她變成了什麽樣的人,那他的反應大概也一樣。
萬幸,他不知道。
不知他看著她脖頸低垂,輕聲細語地示弱時,會不會念起過往那個嬌俏天真的少女,對她有一絲憐惜?
鄭嘉禾不想管那麽多。陰謀陽謀,達到目的就行。她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東西,絕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力。
……
永安寺坐落在東城太禺山上,是前朝皇室所建,延續至今,一直是遠近聞名的皇家寺院。
宮中那些犯了錯的、皇帝駕崩後無子無女的妃嬪,往往都會被送到這裏清修。
是日天晴。明鏡住持帶著幾個小沙彌迎上前來,朝著那一身珠光寶氣的婦人傾身一禮:「太皇太妃。」
來人是景宗皇帝曾經的寵妃,也是長寧公主的生母。姚姓,為了與當今小皇帝的生母劉太妃做區分,下頭的人常喚她姚老太妃。
她身後不遠處跟著的,是太後身邊的顏慧顏女官。
姚老太妃腳步未曾停留,徑直朝院內走去,口中道:「明鏡住持不必管我,我是來看太皇太後的。」
明鏡低頭道:「是。」
他看著姚老太妃遠去的背影,輕一搖頭,無聲地嘆了口氣。
房門吱呀一聲打開,那盤腿坐在蒲團上,正敲著木魚的女尼轉頭望去,隻一眼,就變了麵色,冷聲道:「你又來了。」
姚老太妃笑著走上前去,在她身邊的蒲團上盤腿坐下:「太皇太後,你這可不夠專心啊。既然是為我大魏誦經祈福,怎麽我開個門,你就停下來了呢?」
太皇太後把木魚扔在地上,狠狠地瞪她一眼,咬牙:「滾出去。」
「這就受不了了?」姚老太妃嘆氣,悠悠道,「當初您把我弄到這永安寺受盡欺辱的時候,也沒想過如今咱們會換了位置吧?」
「……你堂堂景宗皇帝的貴妃,如今竟依附於鄭氏一個小輩,你這老臉也不嫌臊!」
姚老太妃聽她提起鄭嘉禾,神色冷淡了些:「不然呢?繼續討好你?起碼是她把我從這永安寺接迴宮的。她以前是長寧的伴讀,她很孝順我。而你呢?你隻會算計我,算計長寧,害得她嫁去那麽老遠,到今天也沒個音信迴來!」
景宗在位時,邊境騷亂不斷。長寧公主是在先帝繼位前一年,去往烏蘭和親的。後來先帝登基,秦王自請去北地鎮守,曾大敗烏蘭,打聽過長寧公主的下落,但那時才知,長寧公主嫁去沒多久,烏蘭的老可汗死了,她就失蹤了。
姚老太妃每思及此,便覺得肝腸寸斷。
「我告訴你,」姚老太妃冷笑一聲,「長寧一天不迴來,我就一天不會放過你,讓你輕鬆地去死。你就給我在這兒好好誦經幹活,少做手腳。你以為你那兒子給你留的那些人管用?」
聽不懂自然是不可能的。不過他也不能逼太緊,隻需要讓她知道,在她心中起一些波瀾,就夠了。
反正來日方長。
楊昪起身,如來時那樣躬身,禮數周全:「臣告退。」
轉身離開。
過了會兒,琉璃入內,一邊彎腰收拾案上的杯盞,一邊道:「娘娘,奴婢剛剛在外麵碰見餘和了。他給奴婢送東西,奴婢沒要。」
鄭嘉禾隨口問:「送的什麽?」
琉璃臉有些紅:「是塞北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說是他隨秦王殿下行軍打仗時得的。」
鄭嘉禾側目,打量她幾眼:「想收便收,不想收便拒絕,這是你的事。」
琉璃一愣,垂下頭道:「諾。」
鄭嘉禾歪在榻上,捋了會兒思緒,待琉璃收拾完畢,正要離開的時候,出聲叫住了她。
「你覺得,我與秦王是什麽關係?」
琉璃遲疑:「是……」
鄭嘉禾道:「直說無妨。」
琉璃頭垂得更低:「名義上看,自然是叔嫂關係。但……但奴婢知道,秦王殿下一直喜歡您。而您從前也……也……」
「也是動心了的。」鄭嘉禾輕飄飄接過她的話。
琉璃緊張地站在那兒,有些不知所措。
「不過,」鄭嘉禾有些疑惑,「有這麽明顯嗎?」
琉璃道:「娘娘您不知道,當年您與先帝成親當晚……秦王殿下從東宮離開,直接去了春雨樓,爛醉到天明。奴婢也是後來從餘和嘴裏聽說的。不過那時候您已經是太子妃了,與先帝琴瑟和諧……奴婢不敢讓您知道,也主動疏遠了餘和他們。」
「現在就敢讓我知道了?」鄭嘉禾自言自語,想著楊昪迴京後的種種試探,陷入思考。
琉璃卻並不知道鄭嘉禾的意思,一時臉色發白:「娘娘,您如今是太後了呀……」
已經是太後了,還有什麽可怕的?
琉璃躬身告退。
鄭嘉禾想著今日楊昪來見她,二人之間的種種試探,輕笑了一聲。
他們都不再單純……深宮六年,早已將她所有的少女情思,消磨得一幹二淨。而他在邊疆三年,見過多少風浪,又豈會始終如一?
就算是如一……他喜歡的,也不過是從前那個與他一起在太興堂上學,與他嬉笑玩鬧的天真少女罷了。
而她老了,心態老了。
鄭嘉禾想起先帝看她時那厭惡的眼神,淡淡一哂。
男人總喜歡年輕的、嬌憨的、純真的柔弱女子,比如曾經的雲貴妃。先帝將她養在宮外,育有一子,後來接迴宮更是萬千寵愛,百般嗬護。對著鄭嘉禾這個皇後時,卻罵她心腸歹毒,狡詐多端。
如果楊昪知道她變成了什麽樣的人,那他的反應大概也一樣。
萬幸,他不知道。
不知他看著她脖頸低垂,輕聲細語地示弱時,會不會念起過往那個嬌俏天真的少女,對她有一絲憐惜?
鄭嘉禾不想管那麽多。陰謀陽謀,達到目的就行。她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東西,絕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力。
……
永安寺坐落在東城太禺山上,是前朝皇室所建,延續至今,一直是遠近聞名的皇家寺院。
宮中那些犯了錯的、皇帝駕崩後無子無女的妃嬪,往往都會被送到這裏清修。
是日天晴。明鏡住持帶著幾個小沙彌迎上前來,朝著那一身珠光寶氣的婦人傾身一禮:「太皇太妃。」
來人是景宗皇帝曾經的寵妃,也是長寧公主的生母。姚姓,為了與當今小皇帝的生母劉太妃做區分,下頭的人常喚她姚老太妃。
她身後不遠處跟著的,是太後身邊的顏慧顏女官。
姚老太妃腳步未曾停留,徑直朝院內走去,口中道:「明鏡住持不必管我,我是來看太皇太後的。」
明鏡低頭道:「是。」
他看著姚老太妃遠去的背影,輕一搖頭,無聲地嘆了口氣。
房門吱呀一聲打開,那盤腿坐在蒲團上,正敲著木魚的女尼轉頭望去,隻一眼,就變了麵色,冷聲道:「你又來了。」
姚老太妃笑著走上前去,在她身邊的蒲團上盤腿坐下:「太皇太後,你這可不夠專心啊。既然是為我大魏誦經祈福,怎麽我開個門,你就停下來了呢?」
太皇太後把木魚扔在地上,狠狠地瞪她一眼,咬牙:「滾出去。」
「這就受不了了?」姚老太妃嘆氣,悠悠道,「當初您把我弄到這永安寺受盡欺辱的時候,也沒想過如今咱們會換了位置吧?」
「……你堂堂景宗皇帝的貴妃,如今竟依附於鄭氏一個小輩,你這老臉也不嫌臊!」
姚老太妃聽她提起鄭嘉禾,神色冷淡了些:「不然呢?繼續討好你?起碼是她把我從這永安寺接迴宮的。她以前是長寧的伴讀,她很孝順我。而你呢?你隻會算計我,算計長寧,害得她嫁去那麽老遠,到今天也沒個音信迴來!」
景宗在位時,邊境騷亂不斷。長寧公主是在先帝繼位前一年,去往烏蘭和親的。後來先帝登基,秦王自請去北地鎮守,曾大敗烏蘭,打聽過長寧公主的下落,但那時才知,長寧公主嫁去沒多久,烏蘭的老可汗死了,她就失蹤了。
姚老太妃每思及此,便覺得肝腸寸斷。
「我告訴你,」姚老太妃冷笑一聲,「長寧一天不迴來,我就一天不會放過你,讓你輕鬆地去死。你就給我在這兒好好誦經幹活,少做手腳。你以為你那兒子給你留的那些人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