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憶哲對身邊人道:“可以評出個勝負了。”
用投票來定勝負,讓所有人見證出一個結果,是這裏的傳統。
主持者是最年長的老人。
老人讓人又亮起一盞燈,好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些。
兩幅作品一出現,所有人都驚歎了。
陳佑鄰選擇的是一幅百花圖,名為百花纏枝漆器。
百花纏枝是由9根粗枝延伸出總共99條細枝,生長出99朵大小不同的花葉,以花枝本身為器皿形狀。花枝相互依偎又舒展鏤空,髹漆之後華貴無比,打磨推光之後更是光彩照人。
看到這幅作品,誰能不說好?
再看林憶哲的作品。
第一眼看去,林憶哲的作品在形式上是不如百花纏枝漆器驚豔的,它隻是漆器上雕填出了一幅圖。
仔細一看,是一幅唐朝婚宴圖。
唐宋時期,國泰民安,那時候的風俗民尚圖常被用在各種藝術創作中,製作漆器時也喜歡選用這一類的素材。
這種婚宴圖,考的是細節。
要製作這麽複雜的漆器,對手腳靈活且天賦極高的陳佑鄰來說都非常艱難,更何況是受了傷的林憶哲。
稍有欠缺,就會讓整個作品黯然失色。
然而,大家湊近了仔細看了一圈又一圈,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幅布局宏大的婚宴圖居然真的在林憶哲那隻近乎殘廢的右手下誕生了!
其實,就算是陳佑鄰來做這幅圖,也未必能做到這個樣子。
有老人終於忍不住驚歎一句:“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最年長的老人鍾三爺主持投票。
投票很簡單,在專門的朱紅竹片上寫上自己的選擇。
投陳佑鄰,就寫1;投林憶哲,就寫2.
二十分鍾後,結果出來了。
陳佑鄰的百花纏枝漆器:1票。
林憶哲的唐時婚宴圖:96票。
結果可想而知。
雲水依扶著虛弱疲憊的林憶哲,“我們迴家。”
“好。”林憶哲很累很累,心裏卻很甜。
他們的身後,一個小孩兒屁顛屁顛地跑到陳佑鄰跟前,小聲地在他耳邊說:“哥,那一票我投的。”
小孩兒走後,有人拍拍他的肩膀,小聲說:“那一票,我投的。”
陸陸續續有人拍他的肩膀,用隻有他們倆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那一票,我投的。”
陳佑鄰忍無可忍,甩開他們,氣衝衝地跑迴家了。
那唯一的一票是他自己投給自己的!
他提起行李大包,轉身就穿過擺放漆器的大院,推開大門,離開了。
他輸得心服口服,但是,唐時婚宴圖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仿佛裏麵的新郎和新娘是雲水依和林憶哲,他無法麵對這種情形。
離開,是他唯一的選擇。
陳佑鄰走出古色古香的街道,望著前方逐漸蓋起的新式樓房,心裏百感交集。
這一腳踏出去,命運將就此改寫。
他迴望身後,很不舍。
雖說南下打工已經成了主流,他自己也早在之前就做了決定,但真到了離別這一刻,還是非常不舍。
兩個人影急匆匆地跑來,一邊跑一邊向他招手。
“佑鄰!佑鄰等等。”
是雲水依的爸媽來了。
“叔,嬸。”陳佑鄰的臉紅得發燙,他覺得自己輸了這場比拚,根本沒有資格再見二老。
雲景浩和陸湘把他的尷尬盡收眼底,心裏很心疼。
陸湘示意雲景浩,“把東西給人家。”
雲景浩把大包小包的東西拖到陳佑鄰身邊,又從他身上拿過大包。
陳佑鄰知道他們想幹什麽,趕緊捂住自己的包。
“叔、嬸,我不能要你們的東西,你們別這樣,我……”
他話還沒說完,雲景浩就把東西全塞到他包裏,並利落地把拉鏈給拉上了。
雲景浩在剛打開陳佑鄰的行李大包時,心裏五味雜陳。
他包裏除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和舊巴巴的牙刷和用了一半的牙膏、洗發水,以及小半塊香皂,別的什麽也沒有。
“你這孩子,還跟叔和嬸客氣什麽?是把我們當外人了?”雲景浩語重心長地拍了拍陳佑鄰的肩膀,說道,“等到了那邊,你就是一個人了,出門在外多加小心。你呢,性子硬氣,為人處世上總是不肯吃虧。叔倒是想告訴你啊,人在外麵,如同雨躲屋簷,該低頭的時候就得低頭。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嘛。”
陳佑鄰知道,雲叔是想說,跟他的平安比起來,硬不硬氣,賺多賺少,一點都不重要。
“我知道,謝謝你,雲叔。”
說完,陳佑鄰心情沉重地輕歎一聲,“叔,是我沒本事,沒留住依依。你們等著我,等我迴來後,帶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到時候把你們接去大城市,也見見熱鬧。”
陸湘望著陳佑鄰,眼眶忍不住濕紅了,她心疼地絮叨:“你這孩子,要聽你叔的。到了外麵,多幹活兒少說話,不要跟人起紛爭。賺不賺得到錢都沒關係,人要平安。不管什麽時候,遇到什麽事情,都要記得往家裏打電話。”
陳佑鄰本來沒這麽傷感,被兩位長輩這麽一說,鼻子也酸了,眼眶一下子紅了。
雲景浩拍拍他的肩膀,“永遠記住,不管什麽時候迴來,我們永遠是你的家人,這裏永遠是你的港灣。”
陳佑鄰點點頭,提著行禮轉身走了。
他怕自己再不走,就不想走了。
陳佑鄰的爸媽去世好多年了,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散漫自由又硬氣的個性讓他在蜀江鎮沒少挨批評。
但是,真遇到事的時候,他永遠會站出來保護這座鎮子上的人,也會被這座鎮子所保護。
如今離開,的確舍不得。
火車一路南下,陳佑鄰縮在角落,望著車窗外,迴想起和林憶哲比拚時的種種,無奈地搖頭。
這小子,看著斯文,實際上不是好惹的主,陳佑鄰一直都知道。
不然,他也不會默默看著他和依依好,而不敢有所行動了。
火車上開始賣餐飯,五塊錢一盒素的,十塊錢一盒葷的。
這個價格在1990年,屬於高消費了。
陳佑鄰和大多數坐綠皮火車的人一樣,都舍不得把五塊、十塊花在一頓飯上。
他打開包,想從裏麵拿點雲嬸、雲叔給他裝的吃的。
他摸到厚厚一疊東西,仔細一看,差點兒沒把膽兒給嚇破了!
竟然是一疊錢!
他趕緊把口袋捂住,唯恐招賊。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錢是剛才雲嬸、雲叔放到他包裏的。
不用想也知道,這是大家湊給他的。
他們也知道,如果當著陳佑鄰的麵兒給他的話,他肯定會硬氣地把脖子一梗,直晃腦袋,拒不接受。
陳佑鄰把大包往腳邊挪了挪,拿出一個雞蛋後,就趕緊拉上了大包的拉鏈。
他發誓,此次南下,一定要出人頭地,混個人樣迴來。
今天,大家給他車馬費,來年,他必定要百倍千倍地還給他們!
用投票來定勝負,讓所有人見證出一個結果,是這裏的傳統。
主持者是最年長的老人。
老人讓人又亮起一盞燈,好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些。
兩幅作品一出現,所有人都驚歎了。
陳佑鄰選擇的是一幅百花圖,名為百花纏枝漆器。
百花纏枝是由9根粗枝延伸出總共99條細枝,生長出99朵大小不同的花葉,以花枝本身為器皿形狀。花枝相互依偎又舒展鏤空,髹漆之後華貴無比,打磨推光之後更是光彩照人。
看到這幅作品,誰能不說好?
再看林憶哲的作品。
第一眼看去,林憶哲的作品在形式上是不如百花纏枝漆器驚豔的,它隻是漆器上雕填出了一幅圖。
仔細一看,是一幅唐朝婚宴圖。
唐宋時期,國泰民安,那時候的風俗民尚圖常被用在各種藝術創作中,製作漆器時也喜歡選用這一類的素材。
這種婚宴圖,考的是細節。
要製作這麽複雜的漆器,對手腳靈活且天賦極高的陳佑鄰來說都非常艱難,更何況是受了傷的林憶哲。
稍有欠缺,就會讓整個作品黯然失色。
然而,大家湊近了仔細看了一圈又一圈,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幅布局宏大的婚宴圖居然真的在林憶哲那隻近乎殘廢的右手下誕生了!
其實,就算是陳佑鄰來做這幅圖,也未必能做到這個樣子。
有老人終於忍不住驚歎一句:“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
最年長的老人鍾三爺主持投票。
投票很簡單,在專門的朱紅竹片上寫上自己的選擇。
投陳佑鄰,就寫1;投林憶哲,就寫2.
二十分鍾後,結果出來了。
陳佑鄰的百花纏枝漆器:1票。
林憶哲的唐時婚宴圖:96票。
結果可想而知。
雲水依扶著虛弱疲憊的林憶哲,“我們迴家。”
“好。”林憶哲很累很累,心裏卻很甜。
他們的身後,一個小孩兒屁顛屁顛地跑到陳佑鄰跟前,小聲地在他耳邊說:“哥,那一票我投的。”
小孩兒走後,有人拍拍他的肩膀,小聲說:“那一票,我投的。”
陸陸續續有人拍他的肩膀,用隻有他們倆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那一票,我投的。”
陳佑鄰忍無可忍,甩開他們,氣衝衝地跑迴家了。
那唯一的一票是他自己投給自己的!
他提起行李大包,轉身就穿過擺放漆器的大院,推開大門,離開了。
他輸得心服口服,但是,唐時婚宴圖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仿佛裏麵的新郎和新娘是雲水依和林憶哲,他無法麵對這種情形。
離開,是他唯一的選擇。
陳佑鄰走出古色古香的街道,望著前方逐漸蓋起的新式樓房,心裏百感交集。
這一腳踏出去,命運將就此改寫。
他迴望身後,很不舍。
雖說南下打工已經成了主流,他自己也早在之前就做了決定,但真到了離別這一刻,還是非常不舍。
兩個人影急匆匆地跑來,一邊跑一邊向他招手。
“佑鄰!佑鄰等等。”
是雲水依的爸媽來了。
“叔,嬸。”陳佑鄰的臉紅得發燙,他覺得自己輸了這場比拚,根本沒有資格再見二老。
雲景浩和陸湘把他的尷尬盡收眼底,心裏很心疼。
陸湘示意雲景浩,“把東西給人家。”
雲景浩把大包小包的東西拖到陳佑鄰身邊,又從他身上拿過大包。
陳佑鄰知道他們想幹什麽,趕緊捂住自己的包。
“叔、嬸,我不能要你們的東西,你們別這樣,我……”
他話還沒說完,雲景浩就把東西全塞到他包裏,並利落地把拉鏈給拉上了。
雲景浩在剛打開陳佑鄰的行李大包時,心裏五味雜陳。
他包裏除了幾件換洗的衣服,和舊巴巴的牙刷和用了一半的牙膏、洗發水,以及小半塊香皂,別的什麽也沒有。
“你這孩子,還跟叔和嬸客氣什麽?是把我們當外人了?”雲景浩語重心長地拍了拍陳佑鄰的肩膀,說道,“等到了那邊,你就是一個人了,出門在外多加小心。你呢,性子硬氣,為人處世上總是不肯吃虧。叔倒是想告訴你啊,人在外麵,如同雨躲屋簷,該低頭的時候就得低頭。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嘛。”
陳佑鄰知道,雲叔是想說,跟他的平安比起來,硬不硬氣,賺多賺少,一點都不重要。
“我知道,謝謝你,雲叔。”
說完,陳佑鄰心情沉重地輕歎一聲,“叔,是我沒本事,沒留住依依。你們等著我,等我迴來後,帶你們吃香的喝辣的。到時候把你們接去大城市,也見見熱鬧。”
陸湘望著陳佑鄰,眼眶忍不住濕紅了,她心疼地絮叨:“你這孩子,要聽你叔的。到了外麵,多幹活兒少說話,不要跟人起紛爭。賺不賺得到錢都沒關係,人要平安。不管什麽時候,遇到什麽事情,都要記得往家裏打電話。”
陳佑鄰本來沒這麽傷感,被兩位長輩這麽一說,鼻子也酸了,眼眶一下子紅了。
雲景浩拍拍他的肩膀,“永遠記住,不管什麽時候迴來,我們永遠是你的家人,這裏永遠是你的港灣。”
陳佑鄰點點頭,提著行禮轉身走了。
他怕自己再不走,就不想走了。
陳佑鄰的爸媽去世好多年了,算是吃百家飯長大的。散漫自由又硬氣的個性讓他在蜀江鎮沒少挨批評。
但是,真遇到事的時候,他永遠會站出來保護這座鎮子上的人,也會被這座鎮子所保護。
如今離開,的確舍不得。
火車一路南下,陳佑鄰縮在角落,望著車窗外,迴想起和林憶哲比拚時的種種,無奈地搖頭。
這小子,看著斯文,實際上不是好惹的主,陳佑鄰一直都知道。
不然,他也不會默默看著他和依依好,而不敢有所行動了。
火車上開始賣餐飯,五塊錢一盒素的,十塊錢一盒葷的。
這個價格在1990年,屬於高消費了。
陳佑鄰和大多數坐綠皮火車的人一樣,都舍不得把五塊、十塊花在一頓飯上。
他打開包,想從裏麵拿點雲嬸、雲叔給他裝的吃的。
他摸到厚厚一疊東西,仔細一看,差點兒沒把膽兒給嚇破了!
竟然是一疊錢!
他趕緊把口袋捂住,唯恐招賊。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錢是剛才雲嬸、雲叔放到他包裏的。
不用想也知道,這是大家湊給他的。
他們也知道,如果當著陳佑鄰的麵兒給他的話,他肯定會硬氣地把脖子一梗,直晃腦袋,拒不接受。
陳佑鄰把大包往腳邊挪了挪,拿出一個雞蛋後,就趕緊拉上了大包的拉鏈。
他發誓,此次南下,一定要出人頭地,混個人樣迴來。
今天,大家給他車馬費,來年,他必定要百倍千倍地還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