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歐陽楚楚的開心,此時的歐陽大將軍卻是對李睿頗有怨念了。


    就如同馬漢擔心的那樣,歐陽大將軍也覺得李睿是“渣男”。


    雖然自己很欣賞李睿,可是李睿這次明明已經在行動上拒絕了兩家的聯姻,結果這隔了一天就又來騷擾自己女兒的舉動,實在是讓他看不起。


    若是不想聯姻,把話講清楚,趁著自己女兒還沒有深深陷進去的時候,當機立斷,這樣雙方家族或許會傷點麵子,但也不會太傷自己女兒的心。


    可是,這李睿居然在初五又送禮品過來,讓自己女兒本就已經逐漸冷下去的心,又熱乎起來,這明天再去李家,若是更陷深一層,那可怎麽好?


    不過,馬上傳來的消息又讓歐陽大將軍的怨念緩解了點,消息是:


    李睿已經隨著商隊離開京城,返迴北寧郡。


    “真搞不懂如今的年輕人在想什麽?”最後,實在琢磨不透李睿想法的歐陽大將軍也隻有放棄深入的思考,算是隨兒女們去胡鬧了。


    反正,歐陽大將軍有絕對的自信,不管兒女闖什麽禍事,隻要不是造反的罪過,他歐陽家都能擔得起來。


    “啟稟主子,黃部長軍報。”在迴程北寧郡的路上,馬漢從馬上探出身子,用手敲了敲馬車的窗子,給躺在馬車上小憩的李睿遞上了剛剛收到的軍報。


    李睿打開窗子,接過軍報,檢查了一下上麵的火漆封印後,才打開軍報看起來。


    須臾,李睿開心一笑,對著一直等候在馬車窗外的馬漢說:


    “給黃久傳書就四個字,再接再厲。”


    “是,我這就去辦。”馬漢一聽就知道,這是“明軍”打了勝仗,黃部長誒李睿報喜來了。


    確實,這算是李睿新年收到的最好禮物。


    大景紹熙六年,正月初三,“明軍”順利拿下了川州九郡中的達郡。


    拿下這個達郡真是來之不易,第一次黃久的部隊進入達郡搞土改,就被當地的土豪劣紳給齊心協力的趕了出來。整整一個郡七個縣,最後隻保留了一個縣做落腳點,其他的都沒能站穩腳跟。


    黃久不死心,改變策略,借鑒幽雲二州的經驗,除了在基層積極推進土改收攏民心之外,也主要走起了上層路線。


    經過數年的積極活動,終於策反了達郡郡守楊陽。又通過郡守的行政命令,逐漸地把郡城的城防軍全部替換成了明軍,終於在紹熙六年的正月初三,完成了達郡全部七個縣的官吏和城防軍的替換。


    黃久的報告中明確了下一步的任務,就是上下結合,完全消滅掉達郡的那些土豪劣紳,徹底在達郡推行土改政策。


    不過李睿的目標可不僅僅是一個郡,他要的是地盤不斷的擴大,所以才會迴信給黃久那四個字:再接再厲。


    當然,李睿也知道在大景甚至垣國國內沒有遭受戰火摧殘的地方奪取權力是非常困難的。


    不像幽雲二州,由於有大量受到欺負的大景遺民在,且垣國派出的官員享受太上皇的待遇太久,毫無戰鬥力可言,“明軍”才可以整個州地去拿下。


    所以,李睿結合參謀部製定的策略,對大景、垣國國內的土改政策的推動要求是先到郡縣這個級別,不強求整個州的拿下。


    以至於,隨著時間的推移,李睿的勢力範圍猶如細菌侵蝕大景和垣國這兩個巨人的身體一般,大景是從寧州九郡開始,慢慢地感染了和寧州九郡接壤的川州、晉州、荊州等州中的一些郡縣。


    垣國是從幽雲二州十八郡開始,向著特定的三個產糧食的梁州、遼州、吉州的郡縣方向去感染。


    達郡拿下後,這些被“明軍”實際控製的郡縣就達到了驚人的四十五個郡,也就是,李睿的勢力範圍在大景和垣國官府不知不覺間,就形成了一個占地不下於五個州,且連成一片的控製區。


    “等等。”李睿叫住就要去傳令的馬漢,繼續下命令:


    “命令陸軍部,一是拿下荊州的一個擁有大湖、有港口、大江能聯通出海口的郡;二是在我們沒有實際控製的區域進行不間斷的起義,用以輪訓士兵,練習各種遊擊戰和陣地戰,並消耗兩國的有生力量。”


    “是,主子。”馬漢略等了一會,看李睿沒有其他的命令後,才策馬到商隊後麵,去安排放飛信鴿傳令的事宜去了。


    沒錯,李睿也是思考了很久,感覺到現在時機成熟了以後,才發出的這個命令。現在李睿的地盤其實已經不小,比曆史上很多國家的麵積都不小了,但是,李睿對自己的軍隊實際作戰能力還是不托底。


    畢竟,都是用不太“陽謀”的方式取得的地盤。


    所以,李睿本著練兵的目的,要求陸軍部主動發起局部戰爭。


    當然,若是這些局部戰爭中有成功的,那就更好,若是不成功被鎮壓下去了,也必然讓大景和垣國的朝廷焦頭爛額,顧此失彼。


    任何一個封建帝國都經不起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而擁有五個州托底的“明軍”是有資本發起這種讓兩大帝國不斷失血的戰爭的。


    哪怕這大景和垣國再強大,不斷失血之下,總有轟然倒下的一天。


    這就是從戰爭從去取得政權,名正言順的“陽謀”。


    天下如棋局,有的人是下棋的,有的人是棋子。李睿通過數年的布局,現在就從一顆微不足道的棋子成長為了勉強可以走上棋盤的棋手。


    隨著李睿命令的發出,整個大景和垣國的內部突然就亂了。


    隻是,大景帝國的內亂來的更加的猛烈。


    本來,大景帝國雖然整個朝堂之上都是文恬武嬉,貪汙盛行,可以說也就隻剩下了一個空架子。


    但,老百姓的日子還是勉強能過的下去的,也就是說,老百姓配上點樹皮野菜,雜糧糠皮,在沒有災年發生的時候,雖然吃不飽飯,但還是餓不死的。


    可是,大景帝國九州八十一郡,地盤實在是太大了,南北、東西之間地理差異也是無比巨大,所以,大景帝國每年總會有一些地方發生天災,不是旱災就是水災,不是蟲災就是風災。


    於是,大景皇帝就有一個日常任務,那就是賑災。


    哪怕這賑災過程之中有大量的錢財和糧食被那些官員中飽私囊,但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一點點落到災民的頭上,就這點點賑災糧食,也就勉強能把災民的肚子糊弄過去。


    大景帝國的老百姓都很純良,隻要有口吃的,隻要餓不死,就會是天下最乖巧溫順的綿羊,絕對不會造反的。


    當然,若是沒有飯吃,麵對隻有餓死這一條路的時候,那大景帝國老百姓能爆發出來的能量就是巨大而恐怖的。


    大景紹熙六年,五月初三,大景冀州山東郡突發大旱,整個春耕期間連續三個月沒有下雨,農人無法播種。


    春天不能播種,秋季當然就是顆粒無收,麵對已經絕收的定局,大量的山東郡老百姓開始逃荒。


    其實,山東郡也不是第一次麵對這種情況。


    往年,山東郡隻要有災荒,老百姓就會出去逃荒。


    當然,這些老百姓逃荒就猶如無頭蒼蠅,漫無目的逃到其他州或者到本州其他郡,隻要能挺過一年,第二年春季,這些出去逃荒的老百姓就會迴到家鄉。


    但凡老天爺給點麵子,春天能夠風調雨順,這些逃荒的老百姓,就立即變成乖乖種地的順民。


    朝廷也就會在災情發生的時候發放點稀粥,在第二年春天,給迴到家鄉的災民發放一點口糧和種子,用以讓這些農人吃個半飽,老老實實地在家種地,而不至於造反。


    久曆災荒的山東郡眾官員對這種情況的處理也是駕輕就熟。


    隻是,今年的逃荒似乎出現了點問題。


    所有發生旱災郡縣的老百姓並沒有如同往年一樣,像炸鍋的死水一樣四散而逃,而是從各縣匯集起來朝著一個方向流動。


    這一異象,立即就引起了山東郡郡守梁師道的警惕。


    梁師道是大景帝國山東郡守,但同時也是當朝太師高丘的女婿,所以對這災民的動向非常敏感,於是派人進行了調查。


    這一調查可不得了,居然有人在刻意引導災民的流向。隻是這些人藏在災民之中,隻能隱隱預約的感受到有人引導,卻根本就沒有辦法完全挖出來。


    於是梁師道緊張了,他非常明白,這災民變成流民,流民隻要稍加引導,立即就是流寇。而這數萬流寇,卻是自己山東郡出去的,自己這個郡守必定是難辭其咎。


    若是朝中的政敵以此攻擊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嶽父恐怕也對此無能為力。到時候,自己一定是被當成棄子而拋棄。


    想著自己的背景,梁師道慢慢地下定了決心,自己若是為了平叛而率軍殺了數萬賊寇,那就隻有功勞而沒有過錯。


    相反,若是自己不理會災民,讓災民變成了流寇,那自己這個山東郡郡守也就當到頭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散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散言並收藏寒門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