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也是心學來潮研究出來這種小玩意,再交給“研究院”的一些老鐵匠去完善和提升威力,並克服一些安全上的難題。
比如,如此敏感的設計,怎麽避免在運輸過程中造成自燃?
這“特一號”箭矢,也是最近才達到實戰要求,大規模列裝各地的明軍,沒想到今天在這裏派上了關鍵性的用場。
一支“特一號”箭落地,就是一片火海。
哈迪看到的景象就是,這雖然是比對方第一次進攻的箭雨稀疏很多,可是數量上依然是鋪天蓋地。
落在營地內,立即就引燃了營地內的帳篷和糧食,落在搶修而成的簡易工事上,就在簡易工事上燃起火苗。
這些火苗,對構築簡易工事的木材和幹草就是致命的威脅。
而垣軍戰士卻對這在工事上燃燒的、越來越大的火焰毫無辦法。他們要是敢探頭救火,立即就會成為明軍手弩的活靶子。
於是,在半個小時後,漫天大火就把垣軍的營地給完全吞噬。
此時擺在哈迪麵前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死路。
區別隻是在於,是要部隊突圍,在戰鬥中讓對方的弩箭射死;或者是在軍營中待著,讓漫天的大火燒死、讓滾滾的濃煙熏死。
這兩條路都很痛苦,但是死於衝鋒中是軍人的榮譽,躲在老鼠洞裏麵被敵人用火燒死,那就是軍人一輩子的恥辱。
所以,哈迪毫不猶豫地選擇:大家衝出去。
為了能多點存活的幾率,哈迪命令部隊:分散突圍。
這意思就是,能跑出一個算一個吧。
可是,就是這分散突圍的命令讓這殘餘的兩千五百垣軍走上了絕路。
要是兩千多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兩千多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倒還真說不定能衝出去一些人。
畢竟,明軍的手弩射速也是有極限的。
現在,這猶如炸營一般,兩千五百人四麵八方的衝出去,雖然看起來氣勢很足,能突出去的機會很多。
可是,每一個方向上突圍的人卻少了很多。
於是,明軍用不了多少手弩就能完成防守,讓垣軍一個都跑不出去。
哈迪是給自己安排在最後一波突圍的,就是想讓大夥衝出一條血路後,自己能有更多的機會逃出生天。
可是,當哈迪看到一片片垣軍士兵在突圍過程中,毫無價值的倒在對方的弩箭之下,那屍山血海的慘狀,那中箭後的慘叫,讓近乎十年沒有上戰場的哈迪崩潰了。
哈迪膽怯了,他不敢衝鋒了,因為對方的包圍圈太嚴密了,一點縫隙都沒有,不論從哪個方向衝出去都是一個死。
看著營地外那近乎呈現一個圓形的屍體堆,哈迪知道自己衝不出去了,這可是戰友們用生命驗證過的真理。
可是營地內大火衝天,也不能留,留下來也是一個死。
左右無計之下,哈迪派出自己的幾個親兵找到了一根長長的竹竿,把自己鋪床的白色床單拿過來,快速地穿在竹竿上,高高的舉著,貓著腰走出營地,朝著對麵舞動起來。
“怎麽個意思?怎麽出來白旗了?”
常勝也是有點懵,以前在幽雲寧三州,不管碰到多少人的垣軍,基本上就沒有碰到投降的垣軍士兵。
不過常勝也很快反應過來,這也在情理之中。
垣國人也是人,雖然民風彪悍,但麵臨絕境的時候,哪還有那麽多悍不畏死的英雄?
這就很有意思了,垣軍不但能被擊敗,也是能投降的,這別的影響和作用暫時不談,至少是對明軍戰士士氣的極大鼓舞。
“命令,收緊口袋,對垣軍喊話,投降不殺。”常勝立即下達了對應的命令。這些垣軍若是能歸降,還是有用處的。
不說別的,常勝此時已經想到了,讓他們這些投降過來的垣軍與劉洪之間互相牽製,倒是一個好的用人之道。
常勝的命令執行的很快、很堅決,不過五分鍾,戰場上就響徹了明軍“投降不殺”的喊叫聲。
隨著明軍的喊叫聲,垣軍士兵看到了自己後麵千夫長豎起來的白旗,頓時就是士氣全無。
再看看前麵,用堆積幾尺高袍澤屍體來證明的,那猶如天塹一般不可逾越的敵軍防線。
“當啷”一聲,很快,第一個因為崩潰而扔掉了手中長刀的垣軍出現了。投降這種事情就是傳染的快,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戰場上的垣軍都扔掉了兵器,抱頭蹲下。
看著眼前這一切,常勝不由得撇撇嘴,嗬嗬,這號稱無敵的垣軍也就那樣,在明軍麵前還不是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一打就崩潰?
“小心收攏降兵,有反抗者,就地斬殺。”
常勝下令後,就去找徐雲了,他要把自己腦中剛剛蹦出來的想法,和自己的上級匯報一下。
至於為什麽會下這個命令,其實也很簡單。
降兵中肯定有很多是迫於形勢而投降,一旦他們脫離了那種必死的狀態,立即就會想到逃跑或者是再次拿起武器反抗,所以在收攏降兵的時候是非常危險,而需要萬分小心的。
不然,貿然解除了對垣軍的包圍,讓垣軍反咬一口就劃不來了。
“你的主意倒是可行,就是風險也很大。”徐雲聽完常勝的匯報後,對他提出的辦法表示了肯定,隻是提出了風險所在。
“比如,那劉洪降而又叛,真心迴到垣國去當官怎麽辦?或者是那些降兵中有人走漏了口風,又如何善後。”
“其實,若是為了保險,替換掉那些降兵,留一些軍官可以和他們上級溝通就好。”常勝也在完善自己的想法。
“要不讓劉洪來‘剿匪’?這樣看能不能把這次的事件遮掩過去。”徐雲突然想起李睿那個隱蔽發展,不要讓垣國過早關注明軍動態的指示,靈機一動,對常勝的建議進行了升級。
“咦,軍長大才,這倒是真能試一下,反正若是失敗了,我們也沒有什麽損失,總是能給我們爭取多一點發展的時間。”常勝對徐雲的想法那是拍案叫絕。
“你也覺得可行?”
“必須試一試,要是成了,這幽州可就真正歸咱們明軍了。”
“好,馬上安排擬出報告,上報司令部。”徐雲最後拍板。
雖然隻是一個比較粗略的意見,但他們兩個一點都不為細節擔心,參謀部那麽多人才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會把細節推敲得完美無缺。
在北寧城鐵匠坊李家鐵匠鋪休息室內,李睿正在思考明軍提早暴露後,如何麵對垣國大軍圍剿的戰略。
是全麵暴露三州的力量,還是隻暴露幽州的力量?
若是隻暴露幽州的力量,怕是不能很好的麵對垣軍鐵騎。必須要有外援才行,那麽雲州的實力就不得不暴露。
此時,寧州是一定不能暴露出來的。
不然,就不是單純的麵對垣國的圍剿,而是要麵對大景和垣國同時圍剿的局麵,那就是最壞的局麵。
若是,隻暴露幽雲二州的力量,說不定還能和大景聯係,與大景結盟,用大景來牽製垣國的部分軍力,讓垣國不能全心全意的圍剿自己的明軍。
當然,和大景談判的時候,隻能說明軍為大景牽製垣軍,讓大景的邊境承受較輕的軍事壓力。若是讓垣國輕易的就撲滅或者絞殺了明軍,那垣國豈不是可以心無旁騖的從容攻擊大景?
相信大景的有識之士也會同意讓大景和明軍結盟,雙方共同來牽製垣軍。
李睿甚至都想好了該派誰去和大景談判,談判的說辭是什麽?
這時候,沐英在外麵敲門:
“報告司令,參謀部有關幽州的事情要匯報。”
“讓他進來慢慢說。”
李睿在房間裏麵輕聲說了一句,然後,守候在門旁邊的“銅人”警衛就馬上給沐英打開了門,讓他進來。
現在,“銅人”的規模再次擴大,李睿的內圈安全基本上都是“銅人”在負責,沐英也逐漸把精力都放在了參謀部的工作上,對李睿的警衛工作也不再摻和了。
所以,哪怕是親近如沐英這種李睿的死黨,見李睿也要守規矩,先通報,得到允許後再進入。
不等沐英行禮,李睿就先說話了:“咱們天天見麵,什麽事情就直接說,不用虛禮浪費時間。”
“是,司令。”沐英好歹還是堅持行了一個軍禮後,才繼續說:
“徐雲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參謀部給予了一定的完善,起名“幽靈”行動。這是行動方案,請司令過目。”
說著,沐英遞過來了一個方案,請李睿過目。
“他們還能有什麽好辦法?”李睿對他們暴露明軍的存在還是有點怨言,接過方案,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李睿的神情也慢慢的認真起來,眼睛也越來越亮。
仔細看了兩遍,保證沒有遺漏的地方以後,李睿問一直站在身邊的沐英:“參謀部認為成功的幾率有多大?”
參謀部對這早有預估,所以沐英毫不猶豫的就迴到道:
比如,如此敏感的設計,怎麽避免在運輸過程中造成自燃?
這“特一號”箭矢,也是最近才達到實戰要求,大規模列裝各地的明軍,沒想到今天在這裏派上了關鍵性的用場。
一支“特一號”箭落地,就是一片火海。
哈迪看到的景象就是,這雖然是比對方第一次進攻的箭雨稀疏很多,可是數量上依然是鋪天蓋地。
落在營地內,立即就引燃了營地內的帳篷和糧食,落在搶修而成的簡易工事上,就在簡易工事上燃起火苗。
這些火苗,對構築簡易工事的木材和幹草就是致命的威脅。
而垣軍戰士卻對這在工事上燃燒的、越來越大的火焰毫無辦法。他們要是敢探頭救火,立即就會成為明軍手弩的活靶子。
於是,在半個小時後,漫天大火就把垣軍的營地給完全吞噬。
此時擺在哈迪麵前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死路。
區別隻是在於,是要部隊突圍,在戰鬥中讓對方的弩箭射死;或者是在軍營中待著,讓漫天的大火燒死、讓滾滾的濃煙熏死。
這兩條路都很痛苦,但是死於衝鋒中是軍人的榮譽,躲在老鼠洞裏麵被敵人用火燒死,那就是軍人一輩子的恥辱。
所以,哈迪毫不猶豫地選擇:大家衝出去。
為了能多點存活的幾率,哈迪命令部隊:分散突圍。
這意思就是,能跑出一個算一個吧。
可是,就是這分散突圍的命令讓這殘餘的兩千五百垣軍走上了絕路。
要是兩千多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把兩千多人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倒還真說不定能衝出去一些人。
畢竟,明軍的手弩射速也是有極限的。
現在,這猶如炸營一般,兩千五百人四麵八方的衝出去,雖然看起來氣勢很足,能突出去的機會很多。
可是,每一個方向上突圍的人卻少了很多。
於是,明軍用不了多少手弩就能完成防守,讓垣軍一個都跑不出去。
哈迪是給自己安排在最後一波突圍的,就是想讓大夥衝出一條血路後,自己能有更多的機會逃出生天。
可是,當哈迪看到一片片垣軍士兵在突圍過程中,毫無價值的倒在對方的弩箭之下,那屍山血海的慘狀,那中箭後的慘叫,讓近乎十年沒有上戰場的哈迪崩潰了。
哈迪膽怯了,他不敢衝鋒了,因為對方的包圍圈太嚴密了,一點縫隙都沒有,不論從哪個方向衝出去都是一個死。
看著營地外那近乎呈現一個圓形的屍體堆,哈迪知道自己衝不出去了,這可是戰友們用生命驗證過的真理。
可是營地內大火衝天,也不能留,留下來也是一個死。
左右無計之下,哈迪派出自己的幾個親兵找到了一根長長的竹竿,把自己鋪床的白色床單拿過來,快速地穿在竹竿上,高高的舉著,貓著腰走出營地,朝著對麵舞動起來。
“怎麽個意思?怎麽出來白旗了?”
常勝也是有點懵,以前在幽雲寧三州,不管碰到多少人的垣軍,基本上就沒有碰到投降的垣軍士兵。
不過常勝也很快反應過來,這也在情理之中。
垣國人也是人,雖然民風彪悍,但麵臨絕境的時候,哪還有那麽多悍不畏死的英雄?
這就很有意思了,垣軍不但能被擊敗,也是能投降的,這別的影響和作用暫時不談,至少是對明軍戰士士氣的極大鼓舞。
“命令,收緊口袋,對垣軍喊話,投降不殺。”常勝立即下達了對應的命令。這些垣軍若是能歸降,還是有用處的。
不說別的,常勝此時已經想到了,讓他們這些投降過來的垣軍與劉洪之間互相牽製,倒是一個好的用人之道。
常勝的命令執行的很快、很堅決,不過五分鍾,戰場上就響徹了明軍“投降不殺”的喊叫聲。
隨著明軍的喊叫聲,垣軍士兵看到了自己後麵千夫長豎起來的白旗,頓時就是士氣全無。
再看看前麵,用堆積幾尺高袍澤屍體來證明的,那猶如天塹一般不可逾越的敵軍防線。
“當啷”一聲,很快,第一個因為崩潰而扔掉了手中長刀的垣軍出現了。投降這種事情就是傳染的快,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戰場上的垣軍都扔掉了兵器,抱頭蹲下。
看著眼前這一切,常勝不由得撇撇嘴,嗬嗬,這號稱無敵的垣軍也就那樣,在明軍麵前還不是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一打就崩潰?
“小心收攏降兵,有反抗者,就地斬殺。”
常勝下令後,就去找徐雲了,他要把自己腦中剛剛蹦出來的想法,和自己的上級匯報一下。
至於為什麽會下這個命令,其實也很簡單。
降兵中肯定有很多是迫於形勢而投降,一旦他們脫離了那種必死的狀態,立即就會想到逃跑或者是再次拿起武器反抗,所以在收攏降兵的時候是非常危險,而需要萬分小心的。
不然,貿然解除了對垣軍的包圍,讓垣軍反咬一口就劃不來了。
“你的主意倒是可行,就是風險也很大。”徐雲聽完常勝的匯報後,對他提出的辦法表示了肯定,隻是提出了風險所在。
“比如,那劉洪降而又叛,真心迴到垣國去當官怎麽辦?或者是那些降兵中有人走漏了口風,又如何善後。”
“其實,若是為了保險,替換掉那些降兵,留一些軍官可以和他們上級溝通就好。”常勝也在完善自己的想法。
“要不讓劉洪來‘剿匪’?這樣看能不能把這次的事件遮掩過去。”徐雲突然想起李睿那個隱蔽發展,不要讓垣國過早關注明軍動態的指示,靈機一動,對常勝的建議進行了升級。
“咦,軍長大才,這倒是真能試一下,反正若是失敗了,我們也沒有什麽損失,總是能給我們爭取多一點發展的時間。”常勝對徐雲的想法那是拍案叫絕。
“你也覺得可行?”
“必須試一試,要是成了,這幽州可就真正歸咱們明軍了。”
“好,馬上安排擬出報告,上報司令部。”徐雲最後拍板。
雖然隻是一個比較粗略的意見,但他們兩個一點都不為細節擔心,參謀部那麽多人才可不是吃素的,自然會把細節推敲得完美無缺。
在北寧城鐵匠坊李家鐵匠鋪休息室內,李睿正在思考明軍提早暴露後,如何麵對垣國大軍圍剿的戰略。
是全麵暴露三州的力量,還是隻暴露幽州的力量?
若是隻暴露幽州的力量,怕是不能很好的麵對垣軍鐵騎。必須要有外援才行,那麽雲州的實力就不得不暴露。
此時,寧州是一定不能暴露出來的。
不然,就不是單純的麵對垣國的圍剿,而是要麵對大景和垣國同時圍剿的局麵,那就是最壞的局麵。
若是,隻暴露幽雲二州的力量,說不定還能和大景聯係,與大景結盟,用大景來牽製垣國的部分軍力,讓垣國不能全心全意的圍剿自己的明軍。
當然,和大景談判的時候,隻能說明軍為大景牽製垣軍,讓大景的邊境承受較輕的軍事壓力。若是讓垣國輕易的就撲滅或者絞殺了明軍,那垣國豈不是可以心無旁騖的從容攻擊大景?
相信大景的有識之士也會同意讓大景和明軍結盟,雙方共同來牽製垣軍。
李睿甚至都想好了該派誰去和大景談判,談判的說辭是什麽?
這時候,沐英在外麵敲門:
“報告司令,參謀部有關幽州的事情要匯報。”
“讓他進來慢慢說。”
李睿在房間裏麵輕聲說了一句,然後,守候在門旁邊的“銅人”警衛就馬上給沐英打開了門,讓他進來。
現在,“銅人”的規模再次擴大,李睿的內圈安全基本上都是“銅人”在負責,沐英也逐漸把精力都放在了參謀部的工作上,對李睿的警衛工作也不再摻和了。
所以,哪怕是親近如沐英這種李睿的死黨,見李睿也要守規矩,先通報,得到允許後再進入。
不等沐英行禮,李睿就先說話了:“咱們天天見麵,什麽事情就直接說,不用虛禮浪費時間。”
“是,司令。”沐英好歹還是堅持行了一個軍禮後,才繼續說:
“徐雲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參謀部給予了一定的完善,起名“幽靈”行動。這是行動方案,請司令過目。”
說著,沐英遞過來了一個方案,請李睿過目。
“他們還能有什麽好辦法?”李睿對他們暴露明軍的存在還是有點怨言,接過方案,漫不經心地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李睿的神情也慢慢的認真起來,眼睛也越來越亮。
仔細看了兩遍,保證沒有遺漏的地方以後,李睿問一直站在身邊的沐英:“參謀部認為成功的幾率有多大?”
參謀部對這早有預估,所以沐英毫不猶豫的就迴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