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波黑甲兵過後,地上再無敵人的全屍。
“撤退,大家朝縣城方向撤退。”心膽俱裂之下,參將下達了讓部隊崩潰的命令。
本來,這降軍還是處於攻擊狀態,部隊還是有隊列,有攻擊陣型,也就是說還是有點戰鬥力的。要是整合隊伍朝著一個方向突擊,說不定還能有一條活路,逃出去幾個降軍。
結果,參將大人的撤退命令一下,戰場上銅鑼一響起。整個降軍立即崩潰,每個人都爭先恐後的朝著來的方向撤退。
一旦形成了潰軍,所有的軍隊紀律就毫無作用。
軍隊之所以有戰鬥力就是因為有組織、有紀律,能夠令行禁止。而一旦形成潰軍,那就是一千多隻待宰的羔羊。
站在遠處山坡上看著戰場的金地,見到敵人的陣型崩潰後,不由的暗自感歎:
“垣軍是鐵騎無敵,雲州的降軍也是有戰鬥力的。結果碰到我們‘鐵軍’三兩下就成了潰軍,真是不經打啊。”
既然戰場上大局已定,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收尾。
這個收尾的工作非常繁瑣,並不是金地所擅長和喜歡的,但是沒有關係,早有準備的李睿給潛入幽雲二州戰鬥的各個團都配備了充足的民政人才,就是來做收尾工作的。
由於垣國現在的整個重心都是放在演練攻城戰陣,對占領幽雲二州的管理和統治都是浮於表麵,垣國各個貴族和任命的官員隻要能搜刮到足夠的錢財就算是完成了目標。
針對這麽一種態勢,李睿和參謀部針對性的做出了許多預案。
現在,其中一個預案在這陳留縣正好用得上了。
打掃戰場時,通過士兵的搜檢,金地已經發現了這陳留縣縣令的屍體,並在這屍體上搜出了縣令的大印,有了這大印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若是在大景王朝,必然是還有其他信印檢查的官吏,可是在這一向以粗放管理出名的垣國,這縣令大印就代表了一縣最高權利。
而且,根據暗組的通報,這陳留縣也就兩百垣軍鐵騎駐防,現在這兩百鐵騎為了能撈到屠村的好處都已經被三團覆滅。
那,這陳留縣豈不就是“鐵軍”的囊中之物?
偽裝成垣軍和降軍進入陳留縣城後,隨軍的民政人才沒有費多大的勁,就找到了衙門裏麵辦事的師爺並搜出來了曆年陳留縣的往來公文。
這下事情就好辦了。
首先,“鐵軍”用縣令大印通報周邊各縣,有土匪作亂,但不成氣候,為了縣城的安全,兩個月內陳留縣要全力剿匪,暫時就不和其他縣城交流了。
這就杜絕了在和其他縣城交流過程中暴露出其實是“鐵軍”實際控製縣城的現狀。
然後,直接用垣國縣令的名義召集各個村鎮的鄉紳到縣城來“過年”,自然,這些已經是垣國走狗的鄉紳來到縣城後,就不會再有迴去的機會。
在這些鄉紳被騙到縣城後,“鐵軍”三團立即分散開來,用班、排的規模下鄉土改,把鄉紳、土豪的田地無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整個時間並不長,也就一個多月,陳留縣上上下下的麵貌就煥然一新。
在封閉期兩個月到期後,陳留縣令因為剿匪誤入陷阱而身亡,臨終前推薦這次剿匪有功的某人接替縣令職位。
同時,和縣令推薦信送到郡守府的還有千多個經過處理的土匪首級,以此來表彰某人的功績。
完全不關心縣城狀況,隻看軍功的垣國郡守老爺們,看在隨著推薦信一起送來的人頭和白銀的麵子上,自然是爽快地批準了新任縣令的人選。
於是,陳留縣在不知不覺中就落入了“鐵軍”的手中。
陳留縣的事情並不是一個個案,而是帶有普遍性質。
在幽、雲兩州開展工作的“鐵軍”,有了軍隊撐腰,有了各種手段後更是利用各種聚集的機會,對縣鄉鎮各級既得利益官紳給予了嚴厲打擊。
對被打成劣等人而壓迫的幽雲兩州原大景老百姓給予極大的救助。
救助老百姓,給老百姓分發土地,這種大景和垣國統治者看不懂,不敢碰,也認為是沒什麽作用的舉措,為“鐵軍”在幽雲兩州的老百姓心中贏得的巨大的威望。
而對既得利益的鄉紳的打擊,又相當於是為老百姓撐腰。讓這兩個州投降垣國的官吏、鄉紳個個提心吊膽,生怕被清算。做起事情來,也不敢再和垣國統治者完全一條心。
這樣一來,又給“鐵軍”做土改工作形成了極大的便利。
良性循環之下,幽雲兩州的土改工作進度反而要快於寧州新加入的四個郡。
也不過短短半年,有的縣是直接換縣令;有的縣是縣令被“鐵軍”俘虜後不得不歸降,然後一起欺瞞郡守;有的幹脆就是用江湖手段把原有縣令給替換了,讓“鐵軍”假冒。
總之是無所不用其極,手段不一而足,結果都是一樣。
整個被垣國占領的幽雲二州,縣級以下,包括大多數縣城都成為了“鐵軍”的地盤。而管理粗陋的垣國高官和貴族卻對此一無所知。
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後,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權益,各種熱情被充分激發。特別是在被垣國占領的區域,老百姓受夠了“劣等人”的待遇,早就忍無可忍了。
半年時間後,“鐵軍”穩固了基層發展後,就開始大規模征兵。
在李睿稍稍引導一下老百姓的熱情以後,幽雲二州出現了青壯農民踴躍“參加“鐵軍”、保衛家園”的熱潮。
想想,一個州就是九郡六十三縣,能征召多少士兵?
哪怕一個縣隻招收一千士兵,那就是六萬三千人。
而此時,“鐵軍”占據的可是幽雲二個州,所以到李睿需要用兵的時候,飽經磨難的幽雲二州就是李睿兵源的有力支撐。
整個紹熙四年,垣國和大景的國戰,因為雙方都覺得沒有準備充分而沒有來的及展開。
而幽雲二州除了兩個州城和十八個郡城外,其他廣袤土地的主人都逐漸改姓李,垣國政令已經出不了郡城和州城。
當然,垣國在州城和郡城周邊還是囤積有大量的軍隊。
其實,若不是有這些囤積在州城和郡城附近的垣國鐵騎存在,“鐵軍”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實力,過早的和垣軍的鐵騎硬懟上,早就通過各種手段拿下郡城了。
到了這個程度,垣國的貴族和官僚們也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了,但是卻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麽地方?
州牧大老爺以上的貴族官僚的感覺還不是很明顯,可各個郡的郡守大老爺們的感受就不好了。
雖然,每個縣都在按垣國製定的規矩,按時上繳稅收和糧草,其他各種朝貢也都在嚴格輸送,可是,郡守老爺們就是感覺現在有點什麽不對。
其中,郡守老大人們感受最深的不對就是,沒有縣令來拍自己的馬屁了。或許,這才是人性中最敏感的地方。
也隻有這點才能讓郡守老爺們發覺事情不對勁。
大家當官可不都是為了求財嗎?
為了有一個穩定發財的位置,賄賂上官就是必須要做的常規動作。而“鐵軍”所屬人員,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隻是按照垣國製定的規矩完成既定動作,缺少了逢迎和溜須拍馬。
短時間,以馬背上得天下的垣國糙漢子習氣還可以圓的過去,但你都在縣令的位置上都幹了一年了,還不會這一套,不來孝敬上官,那就說不過去了。
於是,幽雲二州的郡守老爺們不由自主的在新的一年到來後,發起了巡視縣城的行動。
他們要看看這些不會拍馬屁,不給自己送禮的頭鐵縣令是個什麽情況?說不得,還會有殺雞儆猴的動作出現。
不得不說這些郡守老爺們的巡查行動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李睿的長期發展計劃。
好在,暗組給力,這郡守大老爺巡查行為早就被匯報迴了李睿的耳中,自然,參謀部就會有相對應的措施。
大景紹熙五年,三月初三,寧州北寧城“緣來樓”頂層包廂。
李睿正在召開軍事會議。
此時的北寧城,李睿就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經過兩年的滲透和發展,北寧城城防軍中有八成都是“鐵軍”士兵充當;郡守府中的差役也是有八成是“小刀會”和“斧頭幫”兩個幫派的成員。
換句話說,若是李睿此時心情不好,一聲令下,北寧郡城就會換主人。而這種情況在寧州九郡中已經是一種普遍的情況。
寧州城還好一點,畢竟有州牧在,李睿還是給了這個封疆大吏一點麵子,並沒有完全控製寧州城的軍政。
至於那九個郡城,基本上就和寧州城差不多,城防軍被“鐵軍”實控,衙門的差役被當地幫派實控。
而當地幫派的上麵就是朱金炫派出去的各種“顧問”在實際控製。
所以,就造成一種局麵,實際上在整個寧州,李睿就沒有哪裏不能去,沒有什麽地方是不安全的。
“撤退,大家朝縣城方向撤退。”心膽俱裂之下,參將下達了讓部隊崩潰的命令。
本來,這降軍還是處於攻擊狀態,部隊還是有隊列,有攻擊陣型,也就是說還是有點戰鬥力的。要是整合隊伍朝著一個方向突擊,說不定還能有一條活路,逃出去幾個降軍。
結果,參將大人的撤退命令一下,戰場上銅鑼一響起。整個降軍立即崩潰,每個人都爭先恐後的朝著來的方向撤退。
一旦形成了潰軍,所有的軍隊紀律就毫無作用。
軍隊之所以有戰鬥力就是因為有組織、有紀律,能夠令行禁止。而一旦形成潰軍,那就是一千多隻待宰的羔羊。
站在遠處山坡上看著戰場的金地,見到敵人的陣型崩潰後,不由的暗自感歎:
“垣軍是鐵騎無敵,雲州的降軍也是有戰鬥力的。結果碰到我們‘鐵軍’三兩下就成了潰軍,真是不經打啊。”
既然戰場上大局已定,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收尾。
這個收尾的工作非常繁瑣,並不是金地所擅長和喜歡的,但是沒有關係,早有準備的李睿給潛入幽雲二州戰鬥的各個團都配備了充足的民政人才,就是來做收尾工作的。
由於垣國現在的整個重心都是放在演練攻城戰陣,對占領幽雲二州的管理和統治都是浮於表麵,垣國各個貴族和任命的官員隻要能搜刮到足夠的錢財就算是完成了目標。
針對這麽一種態勢,李睿和參謀部針對性的做出了許多預案。
現在,其中一個預案在這陳留縣正好用得上了。
打掃戰場時,通過士兵的搜檢,金地已經發現了這陳留縣縣令的屍體,並在這屍體上搜出了縣令的大印,有了這大印事情就簡單得多了。
若是在大景王朝,必然是還有其他信印檢查的官吏,可是在這一向以粗放管理出名的垣國,這縣令大印就代表了一縣最高權利。
而且,根據暗組的通報,這陳留縣也就兩百垣軍鐵騎駐防,現在這兩百鐵騎為了能撈到屠村的好處都已經被三團覆滅。
那,這陳留縣豈不就是“鐵軍”的囊中之物?
偽裝成垣軍和降軍進入陳留縣城後,隨軍的民政人才沒有費多大的勁,就找到了衙門裏麵辦事的師爺並搜出來了曆年陳留縣的往來公文。
這下事情就好辦了。
首先,“鐵軍”用縣令大印通報周邊各縣,有土匪作亂,但不成氣候,為了縣城的安全,兩個月內陳留縣要全力剿匪,暫時就不和其他縣城交流了。
這就杜絕了在和其他縣城交流過程中暴露出其實是“鐵軍”實際控製縣城的現狀。
然後,直接用垣國縣令的名義召集各個村鎮的鄉紳到縣城來“過年”,自然,這些已經是垣國走狗的鄉紳來到縣城後,就不會再有迴去的機會。
在這些鄉紳被騙到縣城後,“鐵軍”三團立即分散開來,用班、排的規模下鄉土改,把鄉紳、土豪的田地無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整個時間並不長,也就一個多月,陳留縣上上下下的麵貌就煥然一新。
在封閉期兩個月到期後,陳留縣令因為剿匪誤入陷阱而身亡,臨終前推薦這次剿匪有功的某人接替縣令職位。
同時,和縣令推薦信送到郡守府的還有千多個經過處理的土匪首級,以此來表彰某人的功績。
完全不關心縣城狀況,隻看軍功的垣國郡守老爺們,看在隨著推薦信一起送來的人頭和白銀的麵子上,自然是爽快地批準了新任縣令的人選。
於是,陳留縣在不知不覺中就落入了“鐵軍”的手中。
陳留縣的事情並不是一個個案,而是帶有普遍性質。
在幽、雲兩州開展工作的“鐵軍”,有了軍隊撐腰,有了各種手段後更是利用各種聚集的機會,對縣鄉鎮各級既得利益官紳給予了嚴厲打擊。
對被打成劣等人而壓迫的幽雲兩州原大景老百姓給予極大的救助。
救助老百姓,給老百姓分發土地,這種大景和垣國統治者看不懂,不敢碰,也認為是沒什麽作用的舉措,為“鐵軍”在幽雲兩州的老百姓心中贏得的巨大的威望。
而對既得利益的鄉紳的打擊,又相當於是為老百姓撐腰。讓這兩個州投降垣國的官吏、鄉紳個個提心吊膽,生怕被清算。做起事情來,也不敢再和垣國統治者完全一條心。
這樣一來,又給“鐵軍”做土改工作形成了極大的便利。
良性循環之下,幽雲兩州的土改工作進度反而要快於寧州新加入的四個郡。
也不過短短半年,有的縣是直接換縣令;有的縣是縣令被“鐵軍”俘虜後不得不歸降,然後一起欺瞞郡守;有的幹脆就是用江湖手段把原有縣令給替換了,讓“鐵軍”假冒。
總之是無所不用其極,手段不一而足,結果都是一樣。
整個被垣國占領的幽雲二州,縣級以下,包括大多數縣城都成為了“鐵軍”的地盤。而管理粗陋的垣國高官和貴族卻對此一無所知。
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後,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權益,各種熱情被充分激發。特別是在被垣國占領的區域,老百姓受夠了“劣等人”的待遇,早就忍無可忍了。
半年時間後,“鐵軍”穩固了基層發展後,就開始大規模征兵。
在李睿稍稍引導一下老百姓的熱情以後,幽雲二州出現了青壯農民踴躍“參加“鐵軍”、保衛家園”的熱潮。
想想,一個州就是九郡六十三縣,能征召多少士兵?
哪怕一個縣隻招收一千士兵,那就是六萬三千人。
而此時,“鐵軍”占據的可是幽雲二個州,所以到李睿需要用兵的時候,飽經磨難的幽雲二州就是李睿兵源的有力支撐。
整個紹熙四年,垣國和大景的國戰,因為雙方都覺得沒有準備充分而沒有來的及展開。
而幽雲二州除了兩個州城和十八個郡城外,其他廣袤土地的主人都逐漸改姓李,垣國政令已經出不了郡城和州城。
當然,垣國在州城和郡城周邊還是囤積有大量的軍隊。
其實,若不是有這些囤積在州城和郡城附近的垣國鐵騎存在,“鐵軍”不願意暴露自己的實力,過早的和垣軍的鐵騎硬懟上,早就通過各種手段拿下郡城了。
到了這個程度,垣國的貴族和官僚們也隱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了,但是卻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麽地方?
州牧大老爺以上的貴族官僚的感覺還不是很明顯,可各個郡的郡守大老爺們的感受就不好了。
雖然,每個縣都在按垣國製定的規矩,按時上繳稅收和糧草,其他各種朝貢也都在嚴格輸送,可是,郡守老爺們就是感覺現在有點什麽不對。
其中,郡守老大人們感受最深的不對就是,沒有縣令來拍自己的馬屁了。或許,這才是人性中最敏感的地方。
也隻有這點才能讓郡守老爺們發覺事情不對勁。
大家當官可不都是為了求財嗎?
為了有一個穩定發財的位置,賄賂上官就是必須要做的常規動作。而“鐵軍”所屬人員,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隻是按照垣國製定的規矩完成既定動作,缺少了逢迎和溜須拍馬。
短時間,以馬背上得天下的垣國糙漢子習氣還可以圓的過去,但你都在縣令的位置上都幹了一年了,還不會這一套,不來孝敬上官,那就說不過去了。
於是,幽雲二州的郡守老爺們不由自主的在新的一年到來後,發起了巡視縣城的行動。
他們要看看這些不會拍馬屁,不給自己送禮的頭鐵縣令是個什麽情況?說不得,還會有殺雞儆猴的動作出現。
不得不說這些郡守老爺們的巡查行動在某種程度上打亂了李睿的長期發展計劃。
好在,暗組給力,這郡守大老爺巡查行為早就被匯報迴了李睿的耳中,自然,參謀部就會有相對應的措施。
大景紹熙五年,三月初三,寧州北寧城“緣來樓”頂層包廂。
李睿正在召開軍事會議。
此時的北寧城,李睿就是當之無愧的無冕之王。經過兩年的滲透和發展,北寧城城防軍中有八成都是“鐵軍”士兵充當;郡守府中的差役也是有八成是“小刀會”和“斧頭幫”兩個幫派的成員。
換句話說,若是李睿此時心情不好,一聲令下,北寧郡城就會換主人。而這種情況在寧州九郡中已經是一種普遍的情況。
寧州城還好一點,畢竟有州牧在,李睿還是給了這個封疆大吏一點麵子,並沒有完全控製寧州城的軍政。
至於那九個郡城,基本上就和寧州城差不多,城防軍被“鐵軍”實控,衙門的差役被當地幫派實控。
而當地幫派的上麵就是朱金炫派出去的各種“顧問”在實際控製。
所以,就造成一種局麵,實際上在整個寧州,李睿就沒有哪裏不能去,沒有什麽地方是不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