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誰碰到刀口上,那就是誰倒黴了。


    或許是“小刀會”在後麵使力氣,或許是郭子軒的這番當街打孩子的舉動見到了效果,老百姓鬧騰了一會後,就慢慢的散去了。


    今天亂了一晚上,郭子軒的瞌睡也被趕跑了,迴到郡守府後一時也睡不著,就叫來了一直跟著郭艾的衛士長郭前,聽著郭前的匯報,把整件事情複盤了一下。


    最後,郭子軒的結論是,這件事情是一件偶發事件,應該不是有人在算計自己父子。而且今天自己的處理的還算圓滿,用郭艾酒後胡鬧給遮掩過去,並沒有給政敵留下什麽可以攻擊的借口。


    可能唯一受傷的也就隻有最後抬著迴郡守府的郭艾了。


    或許也是受傷後,精力不濟,郭子軒複盤後也沒有更多的去糾結這件事情其中細節的恐怖和後續發展的問題,就安心的去休息了。


    郭子軒是睡著了,李睿和他的參謀部卻正在通宵達旦地分析這次郭艾事件的影響以及後續能采取的所有手段。


    郭子軒調任以及調任前維修鐵匠坊的事情,李睿是知道的。


    但郭子軒這些舉措卻並不能讓李睿忘記自己是怎麽狼狽離開北寧城的,也不能讓北寧城內留守的人員忘記,在郭子軒得知鐵匠坊的人都離開後,是如何下令通緝眾人和損毀鐵匠坊房屋的。


    也就是說,郭子軒其實是已經把鐵匠坊給得罪死了的。


    在李睿看來,已經是敵人的朝廷官員就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打下來,不然,這些人一旦有機會是會把鐵匠坊眾人往死裏整治的。


    那就更不能讓他全身而退地爬到京城去當更大的官。


    但,現在郭子軒正是打了守城大捷的最高領導,可以說是正是在老百姓中的威望和在朝廷的名聲都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貿然針對郭子軒采取任何措施,都會有較大的後遺症。


    所以,參謀部才在獲得李睿同意後,用守城遺孤這件事情來下套,試圖從郭艾身上打開缺口,一舉拿下郭子軒。


    最差,也要斷送掉郭子軒的仕途。一旦郭子軒不是官員,沒有朝廷命官這層護身符,那要再對付起來就容易得多。


    而且,就算郭子軒出了什麽事情,若他已經不是朝廷官員,朝廷的重視程度也就小得多。到時候,就像郭子軒對付周家一樣,隨便找個什麽借口,也就收拾了。


    “首領,這郭子軒還真是老奸巨猾,這二十板子打下來,直接就把郭艾打得出不來門。後麵我們針對郭艾發動的套路,至少要等這郭艾傷好以後再行動,可是那個時候,怕是郭家就已經上京就職了。”


    沐英分析整件事情後,也是有點撓頭。


    “而且,郭子軒用的是郭艾醉酒後行為不端的理由。這在青樓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就算是硬往學子品德上去扣帽子,大家也隻會以為是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不好造負麵輿論。”


    參謀於崇龍也有點頭痛地說著自己的分析。


    “隻能著眼於欺負遺孤這一個噱頭上了,可這郭子軒二十大板已經懲罰了,後麵要是再揪著不放,恐怕還缺點什麽?”參謀辛祝同也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缺點什麽。那是缺點什麽呢?”


    沐英接著辛祝同的思路往下問了一句。


    “缺個理由,缺個很好、很足夠的理由。”辛祝同立即反應了過來沿著自己的思路說:


    “若是那個琉璃姑娘死了,並且由她供養讀書的弟弟去告狀,這就有點意思了,力度也是足夠。”


    “好,就用這個方案,小辛去執行,沐英督辦。


    我隻提醒一點,琉璃是咱們的人,可不能真死了。但是在事情沒有完成以前,要讓那琉璃的弟弟真以為自己的姐姐死了,不然,沒有真情實感,這戲可就沒法演下去的。”


    旁邊一直在聽卻不插話的李睿,立即就拍板,讚成了辛祝同的方向性提議,至於具體方案,李睿就不參與細節了。


    不然還要參謀部幹什麽?


    直到李睿發話確定了方向後,辛祝同才反應過來,自己隻不過隨口的一句話,居然就成了這件事情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情在辛祝同的胸口堵著,讓他激動不已,頓時一個半跪,對李睿表達了忠心:


    “多謝首領信任,辛祝同必拚死完成此次任務目標。”


    “行了,好好做事就是了,在我這裏無需這些俗禮。”


    已經收買了人心,李睿自然要表示自己的更高思維層次。在親自把辛祝同扶起來的過程中,非常輕描淡寫地表達了出來了自己對他的要求:好好做事。


    不要小瞧這次任務目標。這要把一個已經宣布的朝廷三品官員羈留在北寧城,還要讓他名聲掃地,最後被朝廷拋棄,這本身就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在執行過程中間,執行人要付出的心力和要調動的人力物力都不是一個小數目。由此看出,李睿這次給了辛祝同多大的權限?


    因此,辛祝同對李睿的知遇之恩自然是感激涕零。


    “天也快亮了,我去休息,沐英你指導他們,安排好工作進度。”李睿和他們打了一個招唿,轉身就出門離開了。


    現在,李睿在“龍虎寨”裏麵,相對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沐英也沒有強行要求陪同護衛李睿一起離開。


    再說,李睿一出門,就有“銅人”緊緊跟上,安全毫無漏洞。


    看看隻有“銅人”王朝跟著自己,李睿略略沉思了一下,想著那殺人不見血的輿論戰,就隨口吩咐:


    “王朝,通知京城那邊,開始帶節奏,對郭子軒兒子欺淩守城英雄的遺孤事情大肆宣傳。最後這波節奏要帶到郭子軒身上,什麽是教子無方,什麽是洗罪開脫,什麽是濫用職權?都給我一樣不缺的按上。”


    “首領,這帶節奏是什麽意思?”


    王朝懵了一瞬間,對自己不是太明白的事情還是要立即搞清楚,不然傳達過去京城的命令出現誤會那就不好了。


    “詳細解釋太複雜,你就理解成造謠,傳謠就好。”李睿在專心思考如何對付郭子軒,無意中就來了一句上個世界的詞匯。


    現在既然王朝詢問,李睿就耐著性子解釋了一句,並提醒自己,這些詞匯以後還是盡量少用,免得自己的來曆露餡。


    誰也不能保證,這個世界隻有自己一個穿越者啊。


    “是,我這就去傳信。”王朝理解了後,立即揮手安排其他“銅人”頂班,自己親自跑去飛鴿傳令了。這也是李睿規定的,為了最大限度的保密,目前和京城的聯係人,也就隻有王朝這一個經手人。


    兩天後,京城的街頭巷尾就開始流傳起了“北寧郡守縱子行兇,強搶民女,逼死人命,激起民變。”等等流言。


    這流言裏麵有真有假,往往十句話裏麵就有一兩句是假的。但是,這些流言被郭子軒的政敵收集後,就是攻擊他的武器,又有誰會去關心哪句真?哪句假呢?


    不過半月,流言傳入了皇城,並堂而皇之的被那有權聞風而奏的禦史寫成了奏章,放在了大景皇帝趙鈍的案頭。


    皇宮勤政殿,趙鈍拿起禦史參奏郭子軒的奏章問自己的丞相曹孟:


    “曹愛卿,你對這事情如何看?”


    “啟稟陛下,這事暫時還隻能當做是流言,畢竟無憑無據,朝廷也不好隨意處罰一個三品官員。”


    丞相曹孟迴答的中規中矩,完成恪守了丞相的本職,並且在迴答中還留了偌大的餘地,進可攻,退亦可守。


    “傳旨,那郭子軒暫時不要來京城上任了,讓吏部會同大理寺去北寧城徹查。若是流言,嚴辦傳謠者,若是屬實,大理寺拿出對郭子軒的處理意見。”


    “是,奴才這就傳旨。”


    趙鈍的貼身太監秦高立即尖聲細氣地迴答了一句。


    趙鈍可不是一個好糊弄的皇帝,為了搞清楚自己官員的底細,立即就下旨徹查。


    好在他還知道這是正常的朝廷公務,隻是安排大理寺查辦。並沒有派出自己的鷹犬“錦衣衛”。


    其實,到了這一步,李睿對郭子軒第一步的進攻已經完成。


    利用謠言,讓皇帝對郭子軒起了疑心,至少已經讓郭子軒滯留在了北寧城。以後,哪怕什麽計劃都沒有成功,一個讓皇帝起了疑心的官員,其實已經距離倒台不遠了。


    而李睿的第二步措施是什麽呢?


    其實已經布置了下去,就是用琉璃的死亡來扣死郭艾的荒唐,從而影響到郭子軒的仕途。


    隻是,這需要一點點發酵的時間。


    而這個時間節點,李睿選擇的是京城派來查證郭子軒的聯合調查組到北寧城的前三天。


    提前太多,郭子軒憑借著自己在北寧城一手遮天的手段,所有的證據怕是都會被消弭。提前太少,又沒有時間發酵老百姓的反郭情緒,更沒有時間讓郭子軒采取不合法的手段來為自己兒子開脫。


    提前三天,剛剛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散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散言並收藏寒門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