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了半晌後,郭佳對沐英也是客客氣氣地迴複道:


    “請轉呈主公,陳秀此人雖貪財好色且好大喜功,但確有對大景的耿耿忠心,他是不會棄城而逃或者臨陣降敵的。”


    “好,我會如實迴稟首領。”沐英聽到了他想聽到的話,立即就要掉頭離開。


    “等等。”郭佳叫住了沐英。


    等沐英轉過身後,郭佳躬身對沐英行了一個禮:


    “郭家滿門性命皆是主公所賜,以後郭氏族人永遠忠於主公。”


    沐英稍稍呆愣了一會,立即反應過來,這郭佳是要自己代為向李睿表達自己的忠心。


    此時,此刻,此情景,沐英也不好說什麽,隻是鄭重還禮後,立即快步離開,李睿還在“龍虎寨”等他的迴信呢。


    “郭佳判斷陳秀不會投降,也不會逃離?”


    “是的,郭先生就是這麽說的。而且,在我離開的時候,他還鄭重行禮,表示郭氏一族永遠忠於主公。”沐英口齒清晰地迴答。


    “主公?”李睿反問了一句。


    “是的,我說得很清楚是首領要向他諮詢問題的,可他的迴答都是說‘主公’的。”沐英也不清楚這裏麵具體的差異,但不影響他如實複述當時見麵的情況。


    “嗬嗬,文人。”李睿笑著說了一句後,就不多說了。


    沐英不懂,李睿卻是懂了。


    這郭佳一方麵是表示出了對自己的效忠之心,另一方麵是在表示,自己將以謀臣的身份進入李睿的組織係統。


    其實他是有一點瞧不起郭佳這種自詡謀士的文人,但是這卻不能說出口,畢竟以後自己還是要依靠他們做事情,傷了人家的心就不好了。


    不過,有這麽一個年紀大的謀臣存在,沐英這個參謀長恐怕就不好幹了。畢竟太年輕,在很多人的眼裏就代表著經驗不足啊。


    所以,暫時就不打算見這個郭佳了,他要讓郭佳真正融入自己的組織,對自己的做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後,再做出自己的貢獻。


    不然,這大景的老官僚又怎麽能夠適應自己的新思維呢?


    其實,這些人以後會越來越多,李睿也是考慮到了,這是需要逐漸去改造他們的舊思維的。但是,在對付大景朝廷時,這批人是有自己巨大作用的。


    畢竟,也隻有他們這種官僚體製出來的人,才知道這些體製的弱點在哪裏?用他們,對大景傳統的官僚而言,也算是一種溫和的改良,而不是激烈的改革手段吧。


    “要郭佳全族都去桃花山定居,暫時不要給他分配什麽工作,但允許他給我寫信。我要看看他的悟性如何?”


    最後,李睿還是決定暫緩使用這個郭佳,先觀察一段吧。


    其實這種心性的打磨隻是一個方麵,先避一下風頭比較好,畢竟這郭佳和他們一家都是戰死的戰死,自焚的自焚,讓有心人看見就不太好了。


    哪怕是不用郭佳,但李睿對郭佳分析陳秀的評價還是放在心上的。


    “命令各地‘鐵軍’加快攻略地盤的速度,每個營都要有自己的村鎮,最好每個連都能有自己的山寨。這場仗打不長了。”


    “是,首領。”沐英立即下去傳令了。


    隻要陳秀死守,那戰爭就不會有太大的變數。不管是垣軍破城後搶掠一番後撤退,還是久攻不下,損兵折將後撤退。


    總之,北寧城的戰爭也就是在這幾天,就要結束了。


    一旦北寧城的戰事結束,寧州九郡中垣國侵入五郡的垣軍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意義,整個寧州的局勢就很快會平靜下來。


    接下來,大景朝廷就有半年左右進行獎功罰過的時間。


    等那些州、郡的大老爺們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一切都分配完畢後,就輪到各地縣、鄉的小官僚、鄉紳,打著清剿殘餘垣軍和趁火打劫盜匪的幌子,再次劃分利益分配範圍的時候。


    這個過程短則三個月,長則一兩年,這就是李睿尋找的戰略時機。


    州、郡、縣這三級的大老爺們,不是李睿這一個嚴格來說都不算是寒門出身的下九流鐵匠能夠得著的。


    李睿非常有自知之明瞄準的就是縣以下,各級鄉、鎮、村的實際管理權利。他要借著這次垣國入侵之戰後的各地勢力重新劃分的機會,實際控製大老爺們都瞧不起的廣大鄉村。


    當然,想要在這自古就是民風彪悍的寧州取得最基礎的土地和人口的控製權,那免不了就需要付出流血犧牲的代價。


    不然,那幾個團的戰士是吃幹飯的?


    至於北寧城,李睿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冷眼旁觀。


    阿米蚩還是敗了。


    但他雖敗猶榮,因為這次他迴去後可以有對自己父皇交代的理由了。不是他能力不行,也不是他部落戰鬥力不行,而是天意。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確實是天意。


    但實際上呢?哪有那麽多的巧合?


    按照對大景國內兵力調動的了解,寧州以外的援軍想要增援到北寧郡這裏,沒有三個月以上的籌措糧草和行軍,是無法抵達的。


    所以,阿米蚩才能在牽製了其他寧州諸郡的兵力後,大舉圍攻北寧城。


    可是,誰都沒有料到,剛好有一支三萬人馬的大景邊軍通過北寧郡的地域向川州移動。


    本來這支邊軍從兗州移防到川州,是不一定會經過寧州的,可不知道為什麽,他就偏偏經過了寧州,而且還無巧不巧地進入了北寧郡。


    大景邊軍的戰鬥力是恐怖的,特別是長期在兗州和大奉國作戰的歐陽家麾下精兵,打起仗來更是悍不畏死。


    好在,大景皇室對歐陽家也是忌憚無比,打死也不肯讓歐陽家麾下精兵超過十萬人,而且還要駐防好幾個州的邊境,不能形成大軍團作戰的規模。


    再加上各種貪官汙吏的種種克扣,歐陽家的軍隊哪怕是有當朝大將軍做靠山,也就能拿到七成的軍餉。


    為了避嫌,不然別人抓到歐陽家蓄養軍隊的痛腳,歐陽家又不敢明目張膽地用自家銀子來養兵。而歐陽家的部隊又要嚴格訓練,又苦又累的還拿不足軍餉,這一來二去,也嚴重的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


    否則,周邊各國別說攻擊大景了,能自保就不錯了。


    垣國就是鑽了空子,他們進攻的幽雲二州,都不是歐陽家負責的邊防。


    正因為如此,一聽說歐陽家的三萬邊軍朝著北寧城方向而來,還不等看到歐陽家的軍旗,阿米蚩就不管已經在北寧城下消耗的四萬兵馬,也不管或許下一刻就要打破城池的戰場態勢,宣布立即撤軍。


    這就是戰爭的目的,決定戰爭走向的典型案例。


    阿米蚩並不需要把自己的部隊打光來顯示自己的武勇,他隻要態勢做足就好。


    現在,經過這殘酷的北寧城攻防戰以後,誰還敢說他阿米蚩沒膽子?


    其實,攻城戰的第二天,阿米蚩就想撤退了。隻是卻一個很好的理由,不然,自己千裏來襲,虎頭蛇尾的迴去惹人笑話。


    而,歐陽家的邊軍過境,有可能攻擊垣軍,就是一個很好的撤軍理由。


    雖然自己的部隊還有八萬人左右,人數上還是占優勢,但要維護糧道,照顧傷兵,維持北寧城的包圍,等等措施下來,實際能投入戰場的也就不過四五萬人左右。


    而且,這四五萬人還都是疲憊之師,士氣已經沒有剛來時那麽高昂了。


    此時不撤,萬一和歐陽家的邊軍對上,說不定就沒有機會撤走而全軍覆沒了。


    也是,這次垣軍出征,本來就不是衝著滅掉大景國來的,大家都隻是想搶糧食、搶奴隸,而不付出代價。說白了,垣軍戰士都是想著沾點便宜就走的。


    結果阿米蚩非要去攻打堅固的北寧郡城,讓大家好東西沒吃到,還碰碎了一口牙,對大多數垣軍來說,這是劃不來的。


    自然,在攻擊北寧城兩天,傷亡數萬依然沒有結果後,垣軍戰士的熱情也就沒有了。


    於是,阿米蚩的撤軍命令被執行的非常徹底。


    由於垣軍是騎兵下馬攻城,傷亡四萬人後,大量的戰馬都閑置了出來。都是馬背上長大的,對戰馬的熱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於是,一人三馬、四馬的情況就出現了,快速整理物資,用戰馬馱著,向著北方狂飆。僅僅也就是半天不到的時間,垣軍就已經撤出了北寧城外百裏了。


    而歐陽家的邊軍呢?


    誰也不知道是為什麽?他們隻是在寧州劃了一個弧度,展現了一個進攻北寧城垣軍的態勢後,根本就沒有接近北寧城,就按原計劃去川州換防了。


    等阿米蚩帶領大軍進入垣國國境後,才知道歐陽家邊軍的這個騷操作,當場氣的差點吐血。


    隻不過此時再去後悔沒有一鼓作氣的拿下北寧城,也已經晚了。


    畢竟,拿下北寧城的功勞肯定是要比血戰一場後灰溜溜地離開,是要大得多。


    “算了,主子,被歐陽家的邊軍嚇走,不算丟人。反正這路也熟悉了,下次咱們再來就是了。”騎在馬上的術赤安慰阿米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梟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散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散言並收藏寒門梟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