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安排了,剩下的就需要靠時間來熬了。李睿也鬆了一口氣,隨手就拿起桌子上的一本兵書翻看。
兩刻鍾後,“吱呀”一聲,休息室的門被人推開了。
李睿聽到了開門的聲音迴頭看來一眼,立即放下書,站了起來:
“父親,今天你怎麽過來了?”
確實,來人就是李重九。
“怎麽,這李家鐵匠鋪我還不能來了?”李重九揶揄地說。
“哪裏,父親是這裏的主人,哪有不能來的道理?”李睿趕緊解釋。
“行了,我就是路過,過來看一眼,畢竟我在這裏幹了一輩子了,有時候還是滿想念的。”李重九還是有點感慨。
“這才不到兩個月,鋪子裏麵的熟麵孔可是少了一多半。”李重九也不問原因,也不問這些人到哪裏去了。隻是感慨了一句,似乎有種年華老去的遺憾。
聽到自己老父親這麽說,李睿也知道,老父親是在家裏呆著有點無聊,想幹點什麽事情。又擔心迴來鐵匠鋪,會影響自己樹立權威。
可是,到目前為止,李睿隻是隱隱的覺得自己老父親知道了一點什麽,但還不能確定,所以對李重九的安排心裏還是沒底。
“父親是有什麽事情嗎?”裝作聽不懂的模樣,迴避了自己父親的感慨,李睿開門見山的問出自己的疑惑。
“二郎啊,我們李家能幹三代坊頭,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那就是每天都會在下工以前,清理一遍鋪子裏麵的材料。明白了嗎?”
“不是太明白。”看來,自己這個老父親也不簡單。
李睿其實明白了,自己父親能做這鐵匠坊十八鋪的坊頭可不是浪得虛名的。他這麽說,那就說明自己為解決趙缺的問題而做的試驗沒有逃脫出他的視線。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讓李重九猜到是自己出手幹掉趙缺。
好在,這是自己的老爹,雖然有所懷疑,並最後確定了自己的刺殺行動。但卻沒有任何阻攔,不但不阻攔,而且在行動成功以後,立即就順勢把鐵匠鋪交到自己手裏。
“沒事,不明白也沒事。我這幾天在街市上走動的比較多,看這北寧城內佩劍帶刀的江湖人突然增加了許多,而且有不守規矩的江湖客禍害老百姓。這是有什麽事情發生嗎?”
看到自己老父親眼裏的擔心,李睿心裏一暖,但又不想老父親太擔心,就大而化之地說:
“父親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沒有大的危險。”
看到兒子眼中的堅定和無畏,李重九也不多說,歎了一口氣,掉頭就走了。
他今天就是來提醒一下自己的兒子,別玩得太過火,江湖人眼中可沒有大景律法,動不動殺人那都是平常事。
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李睿也是感動,他明白了,父親今天來沒有別的事情,也不是來找自己要好處或者工作,僅僅就隻是來提醒自己注意安全的。
“恭送父親,父親慢走。”李睿躬身相送。
躬身後抬起身體,李睿的眼光看向窗外,仿佛就已經看到了外麵的大街。連自己的父親都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全了。可見,這北寧城內的江湖勢力已經聚集到了一個什麽誇張的程度?
可是,現在還要熬一下這些來買寶劍的江湖客,才能利益最大化。
而且,這維持這北寧城秩序的活可是朝廷的事情,自己手裏就這訓練得半生不熟的十八鐵人,對上如此多的江湖客,實在是有心無力。
若是要讓老百姓安心,維持正常秩序,就要對不守規矩的江湖客殺一儆百,那樣,必然就暴露了自己的實力。
就無法保障自己勢力出現的神秘性和攻擊的突然性,對自身利益來說是絕對得不償失的。
嗬嗬,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步子邁得太大會扯到彈的。現在自己恐怕最多能獨善其身,以後成為達者,再兼濟天下吧。
經過這次的思想鬥爭,李睿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變得現實和成熟了許多。
想通了這一切,李睿穩穩的坐下來,拿起桌子上的書,繼續看來起來。
十五天後,整個北寧城的秩序開始了崩壞。
由於在北寧城聚集的江湖人太多,他們白天酗酒鬧事,晚上逞兇鬥狠,動輒決鬥廝殺。
他們的破壞力又強大,一旦廝殺,難免波及平民。這一來,就搞得北寧城老百姓人人自危,已經嚴重影響了北寧城的基本秩序。
此時,郡守府再也不能裝聾作啞的當看不到了。
可是憑借衙門裏麵的三班衙役根本就不是這些江湖客的對手,所以北寧郡守郭子軒不得已,調動了三個營的邊軍入城維持治安。
軍隊入城倒是壓製了躁動的江湖客,可是又一個問題來了,邊軍不比駐屯軍,那是隨時要上前線去拚命的,誰都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命在?
邊軍,軍紀之壞也就可想而知。
不過,好歹是郡城,而且郡守是這三個營的直管上司,所以這些兵痞子的禍害程度還保留了一絲底線,沒有到人神共憤的程度。
於是,這北寧城就更加混亂了。
相對北寧城的混亂,鐵匠坊卻顯得風平浪靜,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這倒不是李睿做出了什麽舉措,而是江湖客本就是衝著神兵利器來的,自然不會去得罪有可能是這神兵利器鑄造師所在的鐵匠坊。
而邊軍也不會來衝擊鐵匠坊,原因是類似的,他們的軍械需要鐵匠坊的鐵匠們來維護和打造,沒有什麽利害衝突,他們瘋了才會去得罪鐵匠。
要是這些手藝人在兵刃中摻雜點什麽,讓自己在和敵人拚命的時候,武器突然斷裂,那丟的可是自己的性命。
另外,這鐵匠坊都是一些糙老爺們,又沒有什麽油水好敲詐,讓那些喜歡美女、喜歡錢財的人都對這裏沒有興趣。
其他人,也就更不會冒著得罪鐵匠們的風險過來搗亂,實在是劃不來。
所以,非常諷刺的事情發生了,在這亂糟糟的北寧城中,被盤剝得窮困潦倒的鐵匠坊十八鋪反而成了一塊清靜地。
兩刻鍾後,“吱呀”一聲,休息室的門被人推開了。
李睿聽到了開門的聲音迴頭看來一眼,立即放下書,站了起來:
“父親,今天你怎麽過來了?”
確實,來人就是李重九。
“怎麽,這李家鐵匠鋪我還不能來了?”李重九揶揄地說。
“哪裏,父親是這裏的主人,哪有不能來的道理?”李睿趕緊解釋。
“行了,我就是路過,過來看一眼,畢竟我在這裏幹了一輩子了,有時候還是滿想念的。”李重九還是有點感慨。
“這才不到兩個月,鋪子裏麵的熟麵孔可是少了一多半。”李重九也不問原因,也不問這些人到哪裏去了。隻是感慨了一句,似乎有種年華老去的遺憾。
聽到自己老父親這麽說,李睿也知道,老父親是在家裏呆著有點無聊,想幹點什麽事情。又擔心迴來鐵匠鋪,會影響自己樹立權威。
可是,到目前為止,李睿隻是隱隱的覺得自己老父親知道了一點什麽,但還不能確定,所以對李重九的安排心裏還是沒底。
“父親是有什麽事情嗎?”裝作聽不懂的模樣,迴避了自己父親的感慨,李睿開門見山的問出自己的疑惑。
“二郎啊,我們李家能幹三代坊頭,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那就是每天都會在下工以前,清理一遍鋪子裏麵的材料。明白了嗎?”
“不是太明白。”看來,自己這個老父親也不簡單。
李睿其實明白了,自己父親能做這鐵匠坊十八鋪的坊頭可不是浪得虛名的。他這麽說,那就說明自己為解決趙缺的問題而做的試驗沒有逃脫出他的視線。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讓李重九猜到是自己出手幹掉趙缺。
好在,這是自己的老爹,雖然有所懷疑,並最後確定了自己的刺殺行動。但卻沒有任何阻攔,不但不阻攔,而且在行動成功以後,立即就順勢把鐵匠鋪交到自己手裏。
“沒事,不明白也沒事。我這幾天在街市上走動的比較多,看這北寧城內佩劍帶刀的江湖人突然增加了許多,而且有不守規矩的江湖客禍害老百姓。這是有什麽事情發生嗎?”
看到自己老父親眼裏的擔心,李睿心裏一暖,但又不想老父親太擔心,就大而化之地說:
“父親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沒有大的危險。”
看到兒子眼中的堅定和無畏,李重九也不多說,歎了一口氣,掉頭就走了。
他今天就是來提醒一下自己的兒子,別玩得太過火,江湖人眼中可沒有大景律法,動不動殺人那都是平常事。
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李睿也是感動,他明白了,父親今天來沒有別的事情,也不是來找自己要好處或者工作,僅僅就隻是來提醒自己注意安全的。
“恭送父親,父親慢走。”李睿躬身相送。
躬身後抬起身體,李睿的眼光看向窗外,仿佛就已經看到了外麵的大街。連自己的父親都開始擔心自己的安全了。可見,這北寧城內的江湖勢力已經聚集到了一個什麽誇張的程度?
可是,現在還要熬一下這些來買寶劍的江湖客,才能利益最大化。
而且,這維持這北寧城秩序的活可是朝廷的事情,自己手裏就這訓練得半生不熟的十八鐵人,對上如此多的江湖客,實在是有心無力。
若是要讓老百姓安心,維持正常秩序,就要對不守規矩的江湖客殺一儆百,那樣,必然就暴露了自己的實力。
就無法保障自己勢力出現的神秘性和攻擊的突然性,對自身利益來說是絕對得不償失的。
嗬嗬,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步子邁得太大會扯到彈的。現在自己恐怕最多能獨善其身,以後成為達者,再兼濟天下吧。
經過這次的思想鬥爭,李睿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變得現實和成熟了許多。
想通了這一切,李睿穩穩的坐下來,拿起桌子上的書,繼續看來起來。
十五天後,整個北寧城的秩序開始了崩壞。
由於在北寧城聚集的江湖人太多,他們白天酗酒鬧事,晚上逞兇鬥狠,動輒決鬥廝殺。
他們的破壞力又強大,一旦廝殺,難免波及平民。這一來,就搞得北寧城老百姓人人自危,已經嚴重影響了北寧城的基本秩序。
此時,郡守府再也不能裝聾作啞的當看不到了。
可是憑借衙門裏麵的三班衙役根本就不是這些江湖客的對手,所以北寧郡守郭子軒不得已,調動了三個營的邊軍入城維持治安。
軍隊入城倒是壓製了躁動的江湖客,可是又一個問題來了,邊軍不比駐屯軍,那是隨時要上前線去拚命的,誰都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命在?
邊軍,軍紀之壞也就可想而知。
不過,好歹是郡城,而且郡守是這三個營的直管上司,所以這些兵痞子的禍害程度還保留了一絲底線,沒有到人神共憤的程度。
於是,這北寧城就更加混亂了。
相對北寧城的混亂,鐵匠坊卻顯得風平浪靜,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這倒不是李睿做出了什麽舉措,而是江湖客本就是衝著神兵利器來的,自然不會去得罪有可能是這神兵利器鑄造師所在的鐵匠坊。
而邊軍也不會來衝擊鐵匠坊,原因是類似的,他們的軍械需要鐵匠坊的鐵匠們來維護和打造,沒有什麽利害衝突,他們瘋了才會去得罪鐵匠。
要是這些手藝人在兵刃中摻雜點什麽,讓自己在和敵人拚命的時候,武器突然斷裂,那丟的可是自己的性命。
另外,這鐵匠坊都是一些糙老爺們,又沒有什麽油水好敲詐,讓那些喜歡美女、喜歡錢財的人都對這裏沒有興趣。
其他人,也就更不會冒著得罪鐵匠們的風險過來搗亂,實在是劃不來。
所以,非常諷刺的事情發生了,在這亂糟糟的北寧城中,被盤剝得窮困潦倒的鐵匠坊十八鋪反而成了一塊清靜地。